小学生没见过手抄报,老师布置一定要做,只好家长代劳了,是老师的错还是家长的错?

我的朋友叫雨飞


学生没见过手抄报,老师布置一定要做,家长代劳,是老师的错还是家长的错?

老师没有错,家长没有错,请恕我直言,这个提问有问题。题主的意思,是否有学习是学校老师的责任,和家长没有关系?


所以当老师布置手抄报作业,孩子不会,需要家长投入时间和精力参与到孩子的作业当中来的时候,是不是会觉得烦,占用了自己的时间?

现在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强调父母对学生学习的参与。学校会有各种作业必须是孩子和父母一起来完成的。这些年,我参与过孩子的很多作业。比如说去寻找蜗牛,用西红柿、土豆发电、做中式盘扣、利用废旧用品做鞋刷子、做像框、做花盆等等手工作业。当然,手抄报是经常要做的作业。


在孩子小学阶段,家庭教育最主要的是陪伴孩子,在这个过程中,陪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陪伴孩子做一些手工,引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以及求知欲,是引导孩子爱上学习的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如果孩子全都会,不需要家长教了,孩子又怎么会理你?老师有教育孩子文化知识的责任,但是父母才是孩子终生的班主任,想让孩子爱上学习,父母的引导很重要。


首先、正确认识父母在孩子教育中的重要位置。孩子是自己的,教育是最讲究时机的,在孩子可塑性最强的年纪,父母应该要意识到,如何紧紧抓住这段时机,培养好孩子的学习习惯,在孩子心中种下求知的种子。


第二、是要有耐心。孩子不会做手抄报,只是暂时的。多一些耐心,多给孩子一些启发性的指导,让孩子慢慢来。做得不好没关系,只要认真完成就好了。

第三、不要抱怨。孩子什么都不会的情况下,就像一块空白的海绵一样,他要吸收你给他的耐心和爱心,还有梦想。这个时候,多给孩子一些正面的东西,以后孩子的学习你才会更省心省力。


这样的时间只不过短短几年,最长到小学三年级,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就会逐年减弱,所以珍惜这段时光吧。你耐心陪伴孩子的这些时光,最后都会成为你和孩子之间最温情的记忆,成为亲子关系的纽带。

我是程俊,教育领域创作者。分享养育孩子的快乐与烦恼,谢谢大家的关注留言与转发。

程俊谈教育


你好,我是小七老师。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题主问:小学生没见过手抄报,老师布置一定要做,只好家长代劳了,是老师的错还是家长的错?

那我再反问题主几个问题:

小学三年级新生,没写过作文,老师布置一定要写,只好家长代劳了,谁的错?

孩子第一次吃鸡蛋,不会剥壳,家长代劳了,后来家长一直代劳,孩子就一直不会剥鸡蛋。谁的错?

请恕我直言,老师布置作业孩子不会做,家长就代劳,如果一定要分一个对错的话,一定是家长的错。

我是教师,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对孩子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小情况,我深有体会。

教育就是一个让孩子从不会,到会的过程。

如果孩子一遇到不会的,家长就去代劳,那你的孩子将会越来越差。最后将失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越来越依赖别人。

我女儿二年级的时候老师也布置过手抄报、读书卡、树叶画、水果拼盘等作业。每一项作业都是她第一次接触,自然有点迷茫。于是我就和她一起做,我做一份,她自己做一份。

家长要指导孩子,但一定不能替孩子完成作业。

家长在指导孩子作业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抱怨。

现在的学校教育跟各位家长小时候肯定不一样。大家小时候大概只需要完成课堂作业,现在还有实践活动,读书活动等等。对于这些作业,家长们可能也有些迷茫。这正是亲子互动的大好时机,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研究该怎么做。

有些家长只要遇到自己不熟悉的作业,就会抱怨甚至辱骂老师,这就给孩子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长期这样下去,孩子就会对学习兴趣全无,并且遇事从不觉得自己有错,错的都是别人。

家长在做孩子在看,不为别人,单单想一想自己的孩子,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2、指导孩子要有耐心。

有些家长只要孩子有不会做的作业,他就代劳。手起笔落写掉之后就开始埋怨老师布置的作业难,甚至说老师是在给家长布置作业。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家长既然自己会做,他们为什么不指导孩子,而上手代劳呢?

我把真相说出来可能会得罪很多家长,但是真相就是真相:因为他们怕麻烦,图省事!

帮小学生做个作业总是容易的,几分钟的事;但是给小学生把这个作业讲明白是很费事的,可能需要半个小时,甚至更多……于是,有些家长就选择了代劳的方式。

孩子是家长的,怎么教育是家长的事。但是,一个成年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自己没有耐心指导孩子,就别想着找老师背锅了。


墨公子说教育


手抄报的意义:

我相信,学校或教育局领导要求孩子们上交手抄报,布置这个作业,一定出于锻炼孩子的目的!无论是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意、版面布局,或是了解国庆节、中秋节等各个传统节日的含义,学校的出发点一定是为了扩大孩子的知识面,提高孩子的创作、书写等能力。

变味的手抄报

可是有的老师选出来的优秀手抄报,却都是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的,有的手抄报上甚至一点儿孩子的笔迹都没有,全部家长代劳的。

我看到群里老师拍的教室后面布置的照片,看着那些成人笔迹的手抄报,我是感觉有些失落和失望的。

我女儿玥玥今年上二年级。在去年她刚上一年级的时候,学校也布置手抄报,都是玥玥独自完成。

我会在网上给她找一些相关主题的模板,然后让她参考着画。

可是,一年级两次手抄报,玥玥每次交上去的那天放学都很失落。

玥玥说老师选出来贴在墙上的都是大人帮着一起完成的,特别漂亮,字也都是大人写的,很好看。她自己画的、自己写的,在这样的手抄报中,就显得逊色很多,稚嫩很多。

玥玥对我说:“妈妈,别人都是家长帮忙做的,我自己做的不如他们做的好看。下次你也和我一起做吧,不然我的一直也选不上。

于是,到了今年二年级的手抄报,我开始陪着她一起做。

因为,我不想让孩子失望。

玥玥一年级的时候,每份手抄报从构图、涂色、写字/拼音,都要一个多小时,非常认真。

可是,这样的用心,被埋没在各位家长的作品中,完全看不到。

所以,这次的中秋,我陪着女儿认真地一起合作完成了一份中秋节的手抄报。

女儿这次中秋节之后去上学,因为高质量地完成了两项任务,而获得了比其他同学多一张的“梦想种子卡”,她很开心。回来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

无论学校留几次手抄报,无论孩子有没有见过手抄报,无论老师选出来的是成人做的还是尊重孩子的劳动成果……

我们都要记得我们培养孩子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动手能力、足够的自信、认真的态度等这些品质。我们无论怎么做,都不要违背这个目的,这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老师评出来的都是大人做的漂亮的手抄报,而你却一直坚持让孩子独立完成,那么孩子可能因为

作品屡次被埋没,越来越失落,越来越没有动力再认真去做。

如果老师评出来的都是孩子稚嫩而又认真完成的手抄报,你却非要帮助孩子一起完成,那么你便越俎代庖了。

没有一成不变的学校和老师,也没有完全相同的孩子。

我们要根据当下的情况,尊重老师,尊重孩子,尊重自己,才能找到合适的方式,引导孩子形成正向的品质,不断自我成长,越来越优秀!


皓月长歌正面管教


我儿子小学二年级开始做剪贴报,手抄报,风景画!我也就是那个时候开始学画画,做各种报。手抄报还好找相关资料写写画画,剪贴报就麻烦了,破坏性太大,需要的内容必须剪下来贴到纸上,每一次要剪很多内容,我的那么多书,刊物都是那个时候牺牲掉的呀!有一次老师让学生画风景画,我画了一个星期啊!有一个学生交的是他们学校的全貌,说说这个家长费了多大的精力啊!


原野1280942


小学生没见过手抄报,老师布置一定要做,只好家长代劳了,是老师的错还是家长的错?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说没有谁对谁错。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学校里会布置一些学生办手抄报这种任务,这很正常,也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先说说老师为什么要让学生办手抄报。办“手抄报”就是让学生积极参加语文实践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充分实现学生对语文进行综合实践学习这一目标。同时,办手抄报,能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综合组织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它要求学生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例如栏目设计、资料收集、编辑排版、审核校对等等。它对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小学生不会办手抄报,有的家长就代劳了,这说明家长还没有弄明白老师让学生办手抄报的真正用意和目的,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交差。这是不可取的。

那家长应该怎样做呢?我认为:当学生接到要办手抄报的任务时,做家长的最好不要直接代劳了,而是要指导孩子学习办手抄报。

比如:每次办报前,让孩子说一说自己准备搜集哪些材料,并适时地进行补充,让学生办报胸有成竹,不愁无话可写,有着丰富的内容去写。

家长还可以提供一些精彩的手抄报,展示给孩子看,提供范例,让孩子获得一些感性的认识。孩子一边观看,家长一边指导,讲解那些手抄报的亮点和学习角度,让孩子在欣赏、赞叹之余,了解到自己要学什么,怎么学,认识到要办好手抄报并非高不可攀,而是触手可及的事。 


江夏浪花一朵


我家孩子从一年级做到三年级了,这是昨天才做的



风吹沙162074972浅言


小学生没见过,你说的可能是一年级学生吧。

没见过也没关系,只要办过一次,孩子自然就会了。

办手抄报实际是很能锻炼孩子们的各种能力的,比如排版、画图、设计、查阅资料、搜集知识等等,要想办好,确实很不容易。

但目前的手抄报,也能很快办好。

街上有卖现成的模板,往里面填字涂色即可。

现在的手抄报,街上都有卖现成的模板的,家长实在不想帮孩子,买一张(也就一元),孩子填字涂色就行了。

另外现在的手抄报都是学校或者上级布置的任务,和老师真的无关。

没有任何一科老师会布置手抄报来锻炼孩子们的能力。

手抄报一种是上级布置的。比如学雷锋、宪法宣传、扫黑除恶等,以这些内容为主题的一般都是上级布置的任务,学校也只是执行命令而已,老师更是。

还有一种是是学校布置的,用于布置学校的文化墙,或者学生作品展等。老师们也不想麻烦大家,但也没办法。

家长代劳,真的是家长的错,因为真的是给孩子布置的作业。

有的孩子可能因为懒,不想写,家长代劳;有的孩子可能不会画,家长代劳。但作为学校,真的是给孩子布置的作业而不是给家长。

孩子不会,家长可以指导,可以帮助,可以合作,但真的不需要完全代劳,这样的作业孩子就算完成了,又有什么意义?

孩子不会画画,可以画的差点,字写的不好看,但至少可以整齐干净吧。实际手抄报,老师不一定要求质量多高,但至少希望是真实的,是孩子自己亲手动手做的。这才是办手抄报的最初目的。

手抄报,大多都是学校或上级的布置的的任务,和老师关系真的不大。但就算如此,老师也希望是孩子自己动手完成的,而不是家长代劳,不管什么作业,初衷都是好的,完成的如何,就看孩子自己了。


人生如梦LLH


“江夏浪花一朵”的回答不能让人信服。做手抄报往往都是安排一、二年学生多。手抄报即然是“报”就必然有报的基本要素,比如报名、报眼、中缝、头条、版式、插图、文章排序语言等等,内容形式有评论、社论、消息、通讯、文艺副刋、广告等等等。手抄报至少有报名、版式、美工装饰、插图以及内容要求、排版顺序这些起码要求吧?关于报纸语言这些专业的东西,可以说小学老师未必也弄得清楚。据了解,绝大多数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在老师布置手抄报前都没有听过老师讲解什么是手抄报,手抄报内容怎写作、内容怎么编辑?就算有老师讲过这些,刚从幼儿园上来的孩子未毕能听得懂,未毕能胜任。事实证明,凡是老师能看得上眼的所谓“手抄报”无一不是家长代劳的。这样做客观上引导了孩子做假、造假,学校这样做无疑也是形式主义的。试问,每一位布置“手抄报”的老师:你们小学一二年级时有过老师布置的“手抄报”作业吗?你们一二年级有家长代做作业、家长代做教室卫生的吗?孩子一二年级阶段非常非常宝贵,是未来一二十年漫长学生生活的起步,养成良好的学习规矩、习惯甚至姿势等都是极其必要的。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以及片面抓分数、搞排名都是要不得的,过份了就是误人子弟。(注:过份的作法之一,将考试分数落后甚至是不听老师话的同学拍照,在家长微信群中亮相。)


我的朋友叫雨飞


小学生都没有见过手抄报,老师会要求学生一定要做吗?结果是家长代劳了。在这个问题情境里,老师没有错,家长也没有错,而是学生的错。

先审题再回答,是我们对学生的一再要求。所以,我们也来先审题主提的问题后再详细回答。

第一、“小学生没见过手抄报”。这可能是小学三年级以下的学生了。小学三年级以下的学生,识字量少,书写速度慢,因此不适合做手抄报。不适合做,老师就没有讲过,因此,他们没有见过手抄报就属于正常现象了。

第二、“小学生没见过手抄报,老师布置一定要做”。这可能有两种情况:

一是老师讲了,学生没听懂,或者说没听清楚,就做不来,怕家长批评,于是就赖给老师,说老师没讲,自己做不来。到学校了不交作业,在老师那里又怕挨批评,所以给家长说,是老师叫家长做的,必须交。

二是这老师确实没有讲过手抄报怎么做的方法,也没有给学生展示过什么是手抄报。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或者盲目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或者说看别的老师在做就跟风。但是,这样的可能有吗?作为老师的我,是否定这一点的。所以我就去掉了这一点,下文就只谈第一点。

第三、“是老师的错还是家长的错?”这是一个选择问,很容易落入二选一的圈套,从中选择一个作为答案。其实,根据以上的分析,老师也没有错,家长也没有错,而是学生错了。

学生错在没认真听,或者接受能力差,还两头撒谎

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第一、家长第一时间要与老师联系,问清楚这项作业的要求。如果真有这项作业,是自己的孩子没听懂或者说做不来,那家长就要引起注意了。注意的不在于这项手抄报的作业不会做,而在于去分析去了解孩子听不懂、做不来的真正原因。找到孩子非智力因素没正常发挥比帮助完成一次作业更重要。

第二、找到孩子不能完成这项手抄报作业的原因后,家长当然要帮一帮了。

如果真是孩子不会做,家长的帮助还可以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避免没完成作业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嘲笑带来的心理伤害。

如果孩子是由于态度不端正,上课没认真或者说畏难而退造成的不会做,家长在帮孩子的过程中,正是对孩子进行正面引导和教育的好机会。

所以,任何事情都不能一概而论。“实事求是”永远是真理。摸清情况后再对症下药,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一味地责备老师或者说责备家长,都是走极端的过激行为,对孩子的成长一无是处。


语文思维


我觉得老师和家长都没错

对于孩子来说,任何事情都有第一次,都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

从老师的角度来说,不会因为孩子没有见过手抄报,老师就不布置这项作业了,因为老师的作用本就是传道授业解惑,每天的工作就是为孩子传授新的知识,如果因为孩子没接触过,就不教了,那未免也绝对了。但是你提出来的问题是有道理的,老师应该为孩子做一些手抄报的展示或启蒙,让孩子有个基本的印象,而不是强行的作业留了拉倒,剩下全交给家长。

从家长的角度来说,对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是应该采取积极配合的态度,毕竟孩子的教育,不是说交给学校和老师,家长就什么都不用管了。比如手抄报这种作业,对创意、美术、写字等各方面都有要求,比较突出个性,在学校集体教育上起到的作用有限,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在家的指导了。当然,这个教育家长需要掌握个度,不能全权包办,而是以孩子为主。第一次做手抄报,你可以帮助孩子找一些样板,帮助他设计,但到了实操的时候,比如画画和写字,都尽量指导孩子独立完成,这样也达到了帮助孩子提高的目的。

总之,家校共建对孩子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和老师的目的是共同的,都是为了把孩子教育的更好,因此更需要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各自尽到各自的责任,共同搞好孩子的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