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漢代文化的隸書有什麼特點,如何學習隸書?

書香苑360


漢代隸書字的特點有許多,主要有:(1)對比前朝的“小篆”而言,寫作的速度快了許多。(2)字形也發生了變化,小篆長形,隸書方形,扁方形,多邊形等。(3)隸書講究“蠶頭雁尾”,“雁不雙飛”等。

(4)小篆的筆畫線條平直圓,而隸書字的筆畫線條特別豐富,變化無窮。(5)隸書體現“柔”如《曹全碑》,體現“剛”如《張遷碑》,還有許多等等。怎麼學習隸書呢?多看多練先入帖,超像超神再出貼。出帖後,即能找到原帖的影子(出處),又能看到自己的風格(特點)。這樣通過反覆的質量互變的寫字,和不斷的否定之否定的總結,就能寫出漂亮的隸書。(僅供參考)


陝西西安田文朝


學習隸書,應從漢隸入門為好。因為漢隸在東漢時期已達到頂峰,至於無人超越。

學書法,臨帖是硬道理。

學習隸書,可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風格的碑帖,堅持臨之。達到七分像時可融入三分自己的個性。

學隸書,宜用優質兼毫毛筆,半生半熟宣紙或人工毛邊紙,書畫墨汁。

在臨帖時,可選字臨,亦可一頁一頁的臨,也可通帖臨。對於自己覺得不好臨的字,一定不要放棄,更要多臨之。

臨帖,主要是學習古人的筆意,並非讓古人的字再現。這一點很重要的!

以上為個人觀點,一家之言,僅供參考。如果各位網友對此有不同看法,歡迎留言和評論!


中州耕牛堂主


隸書主要有一下特點:

1、字形扁方左右分展隸字一反隸字縱向取勢的常態,而改以橫向(左右)取勢,造成字形尚扁方,筆畫收縮縱向筆勢而強化橫向分展。

2、起筆蠶頭收筆燕尾這是隸書用筆上的典型特徵,特別是隸字中的主筆橫、捺畫幾乎都用此法。

3、隸筆的直往往有明顯的波動性,富於生命力。

4、變畫為點變連為斷,即使用點也只是一種渾圓點。

5、強化提按粗細變化寫隸書時用筆的縱向提按要求不現痕跡,而隸書則有意強調提按動作,形成筆畫軌跡顯著的粗細、轉承變化,起、行、收用筆的三過程都有了明確的體現。



隸書起源:

隸書是在篆書基礎上,為適應書寫便捷的需要產生的字體。就小篆加以簡化,又把小篆勻圓的線條變成平直方正的筆畫,便於書寫。是在監獄裡創造出來的字體。分“秦隸”和“漢隸”,隸書的出現,是古代文字與書法的一大變革。

隸書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莊重的字體,書寫效果略微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講究“蠶頭燕尾”、“一波三折”。它起源於秦朝,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


隸書的學習方法:

學習隸書建議從漢隸開始,然後根據自己的喜愛選定取法範本,掌握漢隸基本筆畫和各類偏旁部首,熟悉漢隸字形結構規律,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進行學習。漢隸的特徵為取橫勢、突出橫畫、橫平豎直,給人以雄放灑脫和渾厚深沉之感。


午夜聽風雨


隸書是小篆之後在漢代流行的一種主要書體,上承篆書,下啟楷書。隸書的用筆和篆書有了很大的不同,它改變了篆書的線形單一、少變的狀況,增加了線條的粗細、方圓、曲直、長短,以及筆鋒的藏、露、轉、折、提、按和運筆的快慢等豐富的變化,使線條的形態點畫化、多樣化、複雜化、藝術化,因而更具藝術的魅力,是漢代文化的一種體現。

與篆書和楷書相比,它有以下特點:

藏頭護尾,行筆澀緩

書寫隸書筆畫,起筆和收筆要藏頭護尾。以橫畫為例,“藏頭”,就是在起筆時筆尖在空中逆入落紙,也叫“欲右先左”,然後運筆右行;“護尾”,收筆時,筆尖向左向上方提起,也叫“無往不收”。“澀筆”,是指有阻力的行筆,隸書的行筆速度比楷書要慢一些。

橫畫平直,捺收雁尾

隸書的橫畫與楷書不同。楷書的橫畫不是水平的,是左低右高,有一定的斜度。隸書的橫畫基本上是水平的,而且有的字中的橫畫收筆處寫成“雁尾”,即寫成“平捺”。

字形扁方,左右伸展

字形扁方,左右伸展是隸書最明顯的特點。隸書橫向取勢,筆畫向左右展開,字形扁方。隸書筆畫採取分勢,左右筆畫往往是對稱的展開,形成了隸書內緊外鬆的結構特點。

如何學習隸書?當然是潛心臨習漢代隸書碑帖名作!東漢是隸書的全盛時期,千古不朽的碑帖名作很多。例如,秀潤圓融、氣清神韻的《曹全碑》,方峻茂密的《張遷碑》,瘦勁剛硬的《禮器碑》,雄放恣肆《石門頌》,平穩端莊《乙瑛碑》,厚重古樸《衡方碑》。都是學習隸書的優秀範本!

插圖為《曹全碑》例字。


三尺講臺兩袖清風


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

漢代隸書是隸書發展的最高峰,一座偉大的書法豐碑!

漢隸結體扁方,骨肉均適,肥瘦和諧,清秀飄逸,筆勢流暢,不同筆畫各具風貌,是一種很優美的書體。

漢隸一般認為由篆書發展而來,字形多呈寬扁,橫畫長,而,豎畫短,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

“蠶頭雁尾”頭如蠶,尾如雁。

蠶頭雁尾:字中以橫為主筆時,蠶頭雁尾,厚重而特長,這是隸書的主要特色筆畫。起筆藏鋒逆入,形如蠶頭,中段彎圓,收筆稍帶挑勢,有如雁尾。


一、學習隸書,選擇優秀的漢隸字帖,如:《曹全碑》、《乙瑛碑》、《史晨碑》和《張遷碑》等……

一段時間選擇自己喜歡的風格,反得練習,直到漸入佳境為止!

二、結合字帖進行用所學書體寫古詩詞,文章之類,進行創作。

三、反覆觀看字帖,和自己寫的字進行比較,取長補短。

假以時日必有長進!


歡迎隸書大家對以上進行補充,共同學習,把漢隸發揚光大!



和氣致祥


隸書成熟於漢代,在漢代隸書取得了與小篆相同的官方書體的地位,通常情況下,作為官方正體文字都有端莊整飭方正嚴整的特點,隸書也不例外。

隸書體勢呈“扁勢”,體勢橫向張開,與當時的建築有異曲同工之妙。

不管在什麼時候,學習隸書的時候,尤其是漢隸,總要強調隸書的“方、扁”特點,實際上,我們在看隸書的時候,未免就會嘀咕,覺得這樣的概括也不是完全準確,比較大部分的字其實並不是絕對的方扁。實際上,隸書未必會在字形上體現,方和扁的特點,更多的是一種視覺感受。

就比如,我們傳統建築中“亭臺”、樓臺”的形象,在俯瞰圖中,屋簷橫向展開,左右伸展,就有了覺得“”的視覺效果。

我們看這四個漢字,在以外輪廓的“方、扁、長”的經驗來定位,無疑上是已經失靈了的。唯一有的共同點就是它們都非常的開張。

所謂的開張,就是指橫向展開特別大,比如“”的第一筆,我們將“”放入九宮格內,周的一筆,向左方張開,佔據了整個空間的三分之一,也就是這一筆佔據的位置要遠遠大於其他的筆畫,在書法中,這種情況稱之為“左放右收”。

同理,“君”字則左右開張,形成左放右放,中間收縮的格局。“真”“臺”與此同理。

那麼, 我們可以知道,在隸書的學習中,一定要萬分注意隸書的收縮開張。


實際上,我們在臨摹時往往不敢如原帖一般放到那種程度 ,收的時候又遠遠不夠緊湊,這是我們不自信的一種表現。

我們通常講漢代先民氣魄非凡,骨子裡透露著自信。相信經過我的引導,對隸書字形的開張和恢弘的氣勢有了不同於之前的認知。

其實,這與我們讀漢賦是同樣的道理,漢賦喜用排比加強語勢,增強感染力,所以漢代的賦我們認為它氣勢恢宏。學習漢隸,最關鍵的也是體會一種由字及人的氣勢恢宏的感受,這是一種精神上的感知,古人將這種領悟稱之為“得神采”。

所以,學習漢隸,什麼樣的寫法,什麼樣的關注點,因人而異,我的寫法未必適合你。但是受到碑帖精神的感召卻是一致的。寫出了博大氣象,寫出了漢人的開張神采,這是漢隸學習的關鍵一步。


王舸


橫平豎直 扁方取勢 主筆(波畫)突出 起筆處有方有圓 收筆處有回有順 轉折用兩筆 長橫要扛肩 短橫有拱形 豎畫正勿歪


沙漠甘泉00


漢隸分西漢與東漢,西漢以個性表於外無過多規矩,注重實用性。東漢晚期隸書橫平豎直蠶頭燕尾,這是書法家鼻祖蔡邕創立出具有藝術性的隸書。

先從漢蔡邕法書入手以規矩入手,從中感悟其中源頭之路,才深入的基礎上臨摹前人的東西寫一下西漢隸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