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葫蘆,憶鳴蟲

餘嘗畜二籠,掛之簷間,露下悽聲徹夜,酸楚異常,俗耳為之一清。少時讀書杜莊,晞髮松林景象,如在目前,自以蛙吹鶴唳不能及也。

——袁宏道《促織志》

王世襄 | 說葫蘆,憶鳴蟲


天地萬物皆有因緣。花鳥草蟲,牽連起大千世界,是最貼近天地,又帶著人間煙火氣的生動有情之物。

王世襄 | 說葫蘆,憶鳴蟲


凜冬之下,萬物閉藏,生機蕭索,為博視聽歡娛,破寒冬孤寂,很多人愛聽鳴蟲,即蟈蟈、油葫蘆等。

而鳴蟲多養在葫蘆器內,所以很多喜歡鳴蟲的玩家,也都喜歡葫蘆。王世襄就是由鳴蟲而葫蘆,而且兩者都玩到極致。

葫蘆方面著有《說葫蘆》、《中國葫蘆》,鳴蟲方面著有《蟋蟀譜集成》、《秋蟲六憶》,王世襄雖出身於上層社會,卻沉醉於這種市井的樂趣,並將其上升到文化層面。

王世襄 | 說葫蘆,憶鳴蟲


說葫蘆

1938年,王世襄在就讀燕京大學期間,就在大學校園旁的菜園裡,種上了自己的葫蘆。後來又在北京朝陽區找了一塊二十畝的“自留地”,專門用來種葫蘆。

在種植葫蘆的同時,王世襄開始研究範匏。

他曾在所削制的六瓣木模上模刻月季一枝,左下方加一小印,題為“又筠制”。刻成浮雕花紋以後,送到東郊盆窯燒製成範,當年便得到了兩三隻葫蘆器。

王世襄 | 說葫蘆,憶鳴蟲


1939年以後,王世襄因母親逝世而幡然醒悟,洗心革面,埋首學業。他親手製作的範匏後來由蟲販子趙子臣借給天津的陳某種植使用,所成之器則流往香港。

後來,王世襄看到1983年香港出版的古玩展覽圖錄中,有用自己當年匏範範製成的葫蘆器,而其所標註年代竟然為18世紀,便拊掌慨嘆:若然,區區豈不是乾隆以上人!

王世襄一直關注葫蘆器的製作和使用,他在1945年獻給夫人袁荃猷的定情之物,就是一對鑲嵌有火繪葫蘆器、內裝紅豆的紅木圓盒。

王世襄 | 說葫蘆,憶鳴蟲


葫蘆器,又稱“匏器”或“蒲器”,是我國特有的一種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工藝美術品。

葫蘆器可分兩大類:一類是用成熟後的葫蘆,加工成形態各異的器物;

另一類是將模具套在生長的嫩葫蘆上,使其長成與模子完全相同的樣子,人稱“範制葫蘆器”,俗稱“模子葫蘆”。

王世襄認為此乃“自然生成,而造型結體,文字畫圖,悉隨人意,真可謂巧奪天工,實為我國獨有之特殊工藝,而西方人士訝為不可思議者”。

王世襄 | 說葫蘆,憶鳴蟲


葫蘆在古代就被視為一種實用器皿,用來盛水漿、存藥餌、制樂器,還能治玉拋光,甚至可以浮水不沉,託以性命。

更令人愛不釋手的是,葫蘆一生有先天和後天兩個成長期。

先天生長在藤蔓之上,借天地之靈氣,採日月之精華;後天生長在人掌中,呵護摩挲,呼吸注納人的精氣,形體雖不變而密度逐漸增加。

王世襄 | 說葫蘆,憶鳴蟲


隨時間的推移,葫蘆變得皮質堅硬、油潤靈透、寶光內斂,猶如經年的古瓷或古玉一般。所以古人也非常喜歡葫蘆,陸游有《劉道士贈小葫蘆》,一寫就是四首:

葫蘆雖小藏天地,伴我云云萬里身。

收起鬼神窺不見,用時能與物為春。

貴人玉帶佩金魚,憂畏何曾頃刻無?

色似慄黃形似繭,恨渠不識小葫蘆。

短袍楚制未為非,況得藥瓢相發揮。

行過山村傾社看,絕勝小劍壓戎衣。

箇中一物著不得,建立森然卻有餘。

盡底語君君豈信,試來跳入看何如?

王世襄 | 說葫蘆,憶鳴蟲


憶鳴蟲

人生快事莫如趣。林語堂在《論趣》中說,世人活著大多為名利所驅使,但是“還有一種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行為動機,叫做趣”。

有趣的人必然熱愛萬物,迷戀生活的細節,能感受四季的流轉和草木的變遷,精神直入天地之間。王世襄玩鳴蟲,就在一個趣字。

他在《秋蟲六憶》中寫道:從叫聲,知道罐子的溫度,撤掉蝦鬚簾,換了一塊較密的簾子遮上。這時我也感到血脈流暢,渾身都是舒適的。

王世襄 | 說葫蘆,憶鳴蟲


從王世襄筆下,知道鳴蟲大致分六類:蟈蟈、扎嘴、油壺魯、蛐蛐、梆兒頭、金鐘。

在註解,王世襄多引明代劉侗的《帝京景物略》和清代富察敦崇的《燕京歲時記》,歷史上相關著作確實不多。可見縱然思接千古,有趣的靈魂亦是寂寞。

王世襄 | 說葫蘆,憶鳴蟲


王世襄就擁有如此萬里挑一的有趣靈魂,不論身外天地世事的更遷。他在《秋山捉蟈蟈》裡講到如何在特殊的年代去山裡捉蟈蟈:

秋分、霜降間,晴朗之日,常在山中。生逢亂世,無親可認,無友可談,無書可讀,無事可做,能使忘憂者,唯有此耳

王世襄 | 說葫蘆,憶鳴蟲


惜西山近處,由於汙染,蟈蟈已稀少,且無佳者,不得不遠往安子溝或牛蹄嶺。當時每月領生活費廿五元,實無餘資乘長途汽車,只有騎車跋涉。

半夜起程,抵溝咀或山麓,日初升,待入溝或越嶺,已上三竿,而蟈蟈方振翅。午後三時即返回,入城已昏黑多時。


騎車往返百數十里,入溝登山,往往手足並用,亦不下二三十里,迨至家門,臀腿早已麻木,幾不知如何下車。

巷口與鄰翁相值,見我衣衫零落,狼狽不堪,笑謂:‘你真跟打敗了的兵一樣’,此語誠對我絕好之寫照。

私念得入山林,可暫不與面目猙獰、心術險惡之輩相見,豈不大佳。夜鋪板,雖力盡精疲,亦未嘗不默感上蒼,於我獨厚,使又得一日之清淨也。

翻譯家楊憲益寫給王世襄說:蛐蛐蟈蟈雖細物,令人長憶舊京華。

在這葫蘆器和鳴蟲聲中,透出歲月的從容與優雅,是平常煙火味中,折射出的燦爛生命景觀,讓日升月落的每一天,都顯得聲情並茂、波瀾壯闊。

惜西山近處,由於汙染,蟈蟈已稀少,且無佳者,不得不遠往安子溝或牛蹄嶺。當時每月領生活費廿五元,實無餘資乘長途汽車,只有騎車跋涉。

半夜起程,抵溝咀或山麓,日初升,待入溝或越嶺,已上三竿,而蟈蟈方振翅。午後三時即返回,入城已昏黑多時。

王世襄 | 說葫蘆,憶鳴蟲


騎車往返百數十里,入溝登山,往往手足並用,亦不下二三十里,迨至家門,臀腿早已麻木,幾不知如何下車。

巷口與鄰翁相值,見我衣衫零落,狼狽不堪,笑謂:‘你真跟打敗了的兵一樣’,此語誠對我絕好之寫照。

私念得入山林,可暫不與面目猙獰、心術險惡之輩相見,豈不大佳。夜鋪板,雖力盡精疲,亦未嘗不默感上蒼,於我獨厚,使又得一日之清淨也。

王世襄 | 說葫蘆,憶鳴蟲


翻譯家楊憲益寫給王世襄說:蛐蛐蟈蟈雖細物,令人長憶舊京華。

在這葫蘆器和鳴蟲聲中,透出歲月的從容與優雅,是平常煙火味中,折射出的燦爛生命景觀,讓日升月落的每一天,都顯得聲情並茂、波瀾壯闊。

王世襄 | 說葫蘆,憶鳴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