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拜辅佐了努尔哈赤、皇太极和顺治三代帝王,为什么到康熙时,他就叛变了?

若只如初见9281


【鳌拜没有叛变,鳌拜没有叛变,鳌拜没有叛变,重要的事儿说三遍】

不知是题主故意这问,还是题主历史知识实在是匮乏,鳌拜作为大清朝的开国元勋,他自始至终也没有做过任何叛变之事,下面咱就聊聊鳌拜其人的人生履历,这样可以供大家周知。

鳌拜是一位根正苗红的旗人之家(镶黄旗人),其父叫做卫齐,屡有战功,被授予骑都尉的爵位,所以鳌拜也是将门将子,其天生身材魁梧,武功了得,骑射功夫也是非同寻常,年轻之时便跟着皇太极四处征讨,在皮岛之战松锦之战等战役中立下了不世之功,皇太极对其极为信任,曾经封其为满洲巴图鲁(满洲第一勇士),鳌拜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皇太极粉,在皇太极暴病身亡后,他强烈支持立皇太子的儿子为下一任皇帝,并且不惜与多尔衮撕破脸,就这样,最终的由于鳌拜的强力支持,最终皇太极的儿子福临成为了大清国入关后的顺治皇帝,至此,鳌拜成为了顺治的强力支持者,并在顺治朝成为议政大臣,在顺治福临意外的死于天花之后,其子8岁的康熙玄烨继位,鳌拜成为了顾命辅政大臣,大部分人在获得了极高的权力后,总会不自觉的膨胀,鳌拜也不例外。

在康熙朝初期,鳌拜为了扫清异己,强力贯彻自己的执政理念,确实结党营私。但他却没有想着自立山头,自己成为皇帝,他所做的也是为了大清朝的福祉,举几个例子,鳌拜在任期间强有力的整顿了吏治,解决了一些不良之风气,在武功上,为康熙朝扫平南明小朝廷及台湾,加强了康熙统治的基础,同时在政局稳定后,也采取了湖广填四川等有利恢复民生的措施,身在其位,独断专行,自然引起同僚的不满和攻击,最后鳌拜就是在太过于贪恋权力的忌讳上跌了大跟头,最后被康熙用强制手段收回了大权,仅此而已。

鳌拜的功劳实在太大,无法抹杀,在其死后几十年后,康熙皇帝主动给他恢复了名爵,到了雍正朝,更是对他加封祭葬,追封一等超武公,如果他真的地下有知,应该会开心的大笑吧。


老猪的碎碎念


鳌拜辅佐了努尔哈赤、皇太极和顺治三代帝王,为什么到康熙时,他就叛变了?

  • 鳌拜,毫无疑问,是清朝战功赫赫的一位将军。被称为是“满洲第一勇士”,并且凭借着真正的战功封公爵。

可以说,鳌拜的成长史,就是一部励志小说。

但是,鳌拜真的叛变了吗?

没有,鳌拜一直对清朝忠心耿耿啊!

  • 鳌拜作为真正的三朝元老,并且,康熙的父亲福临,能够上位当皇帝,靠的,也全是鳌拜拼死效忠皇太极的子孙。

而且,多尔衮在战功赫赫,具有完全优势的情况下,没有篡位称帝,就是因为,鳌拜全心全意地联合了一批臣子,支持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与多尔衮作对。

最终,才导致了多尔衮的妥协,并且扶立福临上位,成为了历史上的顺治帝。

  • 鳌拜,也因为得罪了多尔衮,在多尔衮扶立福临,掌权以后,遭到了多尔衮的残酷打压。

据记载,鳌拜在当时清朝立足未稳的情况下,曾经先后三次取得大胜,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多尔衮却先后三次给鳌拜找茬,甚至多次想置鳌拜于死地。

多亏鳌拜命大,再加上确实战功赫赫,一直熬到了多尔衮去世。

  • 多尔衮去世以后,顺治帝亲政,毫无疑问,鳌拜因为他的忠心耿耿,得到得到了顺治的敬重,加官进爵,位高权重。

并且,在顺治帝驾崩以后,这样一位忠心耿耿的大臣,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康熙的四位辅政大臣之一。

四位辅政大臣排名第一的索尼,也是四朝元老,位高权重,但是年纪已经很大了,在很多事情上往往力不从心,所以,只是名义上的老大。

四位辅政大臣排名第二的苏克萨哈,是多尔衮的属下,一直是追随多尔衮,在多尔衮死后,虽然立即告发多尔衮,得到了顺治帝的信任,但是,毫无疑问,其他三位辅政大臣对他都是仇视的。

四位辅政大臣排名第三的遏必隆,虽然也是出生名门,但是没有真正拿的出手的战绩,而且,他和鳌拜都是出身镶黄旗,毫无疑问是以战功赫赫的鳌拜为首,凡事都是听鳌拜的,只是一个传声筒。

  • 这就造成了,顺治帝虽然留下了四位辅政大臣,但是,真正能够当家做主的,就是鳌拜,也就造成了鳌拜擅权的事实。

所以,在康熙亲政以后,鳌拜就成了康熙需要铲除的对象。

并且,鳌拜终于忍不住,对他深恨的多尔衮的属下,苏克撒哈下手。在苏克撒哈死后,鳌拜与康熙的矛盾彻底激化,成为了康熙心里最大的威胁。

  • 但是,鳌拜真的没有造反,一个想要造反的人,真的会放心的单身去皇宫,并且被一群小太监拿一下吗?

我是历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样的历史人物。想了解历史人物,学习历史知识的可以关注我,感谢大家支持。


历史公元


这个问题三哥来回答。鳌拜没有反叛,是专权跋扈,他也没有辅佐努尔哈赤,他主要活跃于皇太极、顺治和康熙三代帝王统治时期。

战功卓著

鳌拜是满洲镶黄旗人,姓瓜尔佳氏。他的叔叔费英东是清朝的开国元勋,他本人也是一名战功赫赫的勇将。崇德二年(1637),鳌拜跟随阿济格进攻明军据有的战略重地皮岛,清军久攻不下,鳌拜请为先锋,向阿济格立下军令状“不得此岛,勿复见王”。战斗中,鳌拜大呼陷阵,勇敢博战,最后攻克该岛。皇太极闻报大喜,封鳌拜为三等男爵,赐号“巴图鲁”(意为勇士)。

鳌拜后来还随阿济格进攻退守西安的李自成军队,又随豪格入四川征张献忠,“鳌拜等奋击,大破之,斩献忠于阵”。

(鳌拜剧照)

虽然鳌拜战功卓著,但在多尔衮执政时期,屡遭贬抑。清太宗皇太极在崇德八年去世,满洲贵族内部因皇位继承问题出现尖锐矛盾。鳌拜和索尼等人欲拥立皇太极长子豪格为君,而白旗诸王则力主拥立多尔衮,双方僵持不下,差点就兵戎相见。在这种情况下,多尔衮提出拥立皇太极第九子、六岁的福临继位的折中方案,避免了矛盾激化。多尔衮获得执政地位后打压反对他的两黄旗,鳌拜曾经三次论死,有功不得议叙。

顺治七年(1650)十一月,多尔衮去世,福临亲政,鳌拜才得以翻身,位列公爵,既是议政大臣,又当了领侍卫内大臣。在顺治十八年福临去世后,年幼的康熙即位,鳌拜与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成为辅政四大臣。

权高震主

自从成为辅政大臣之后,鳌拜专权的秉性开始暴露出来。四大臣中,索尼是正黄旗,排名第一,但他年老多病;遏必隆属镶黄旗,遇事没什么主见,与同属镶黄旗的鳌拜关系也比较好;苏克萨哈是正白旗,虽然与鳌拜是儿女亲家,但与鳌拜意见多不合。鳌拜尽管是四辅臣中排名最末的一个,但其强势和擅权的个性却使得他俨然成为四大臣中的首脑人物。

鳌拜对不肯党附自己的人,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内大臣费扬古对鳌拜不那么恭顺,鳌拜便以费扬古的儿子——御前侍卫倭赫带康熙去景山、瀛台游玩时,擅用御弓、擅骑御马,而把倭赫及一起当班的另外三名侍卫全部处死;后又以费扬古对儿子被处死心怀不满,而把费扬古及其子尼侃等也都处死,籍没的家产分给自己的弟弟穆里玛。

如果说,权力是遵循守恒定律的,大臣权力的膨胀就意味着皇权的消减,这对于有雄才大略的康熙帝来说是无法容忍的,随着康熙帝年龄的渐长,康熙与鳌拜的权力之争必然要到总爆发的时刻。有几件事促使少年康熙对权臣鳌拜采取措施。

(少年康熙剧照)

第一件事是圈地换地之争。清初圈地的时候,多尔衮偏袒正白旗,将本来应该分配给镶黄旗的京东一带的土地圈给了正白旗。康熙五年,鳌拜提出应该按照八旗排列顺序,重新更换圈地,于是命户部尚书苏纳海、直隶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主持圈换工作,三人经过实地调查后了解到,旗民因为安业已久,并不愿意换圈,上疏恳请停止圈地。鳌拜恨上了他们,欲置三大臣于死地,康熙拒绝批准处死三人,鳌拜竟然矫旨将三人处以绞刑。

三大臣被残酷杀害的现实,再次让康熙体会到大权旁落的危机。过了四十年,康熙提到这场冤狱,痛心地说:“鳌拜、遏必隆为圈地换地杀尚书苏纳海、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冤抑殊甚,此等事皆朕所不忍行者,朱昌祚等不但不当杀,并不当治罪也。”

第二件事是苏克萨哈的被杀。康熙六年(1667),年满十四岁的康熙帝开始亲政,但鳌拜在“仍行佐理”的名义下独揽大权。这时排名第一的苏克萨哈(索尼已死)要求辞职,还政于皇帝。如果苏克萨哈辞职,遏必隆和鳌拜势必也要让出辅政的职务,这对于不甘心退出政治舞台的鳌拜来说难以忍受。鳌拜扬言:“今日归政于皇上,明日即将苏克萨哈灭族!”

在鳌拜的策划下,苏克萨哈及其子弟被逮入狱,鳌拜党羽拼凑出所谓24条罪状,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方归政于皇上,伊即欲往守陵,岂非不愿归政之意”,竟然把不愿归政的罪名加在苏克萨哈的身上,要把苏克萨哈凌迟处死并抄家。

康熙不同意对苏克萨哈的判决,跋扈成性的鳌拜竟然在康熙面前挥拳捶胸,疾言厉色,对康熙恐吓要挟,君臣争辩持续了整整一天,最后还是决定将苏克萨哈从凌迟改为绞刑才算了结此事。

还有一次,鳌拜装病,康熙去探望他,御前侍卫从鳌拜的卧席下搜出一把利刃,场面一度尴尬紧张。康熙心里一惊,但从容镇静地说道:“刀不离身,乃满洲故俗,不足异也!”

智擒下狱

正是鳌拜种种骄横跋扈的情状,康熙决定早日铲除鳌拜集团。但康熙不能力敌,只能智擒,鳌拜党羽甚多,连康熙的御前侍卫都被鳌拜收买,经常在康熙面前称赞“鳌拜为圣人”,鳌拜本人孔武有力,久经战阵,捉拿并非易事。如果康熙强行治罪鳌拜,激起后者反抗,难免不惹出反叛大祸。

康熙挑选了一批强壮的小太监,日夜在宫中练习“布库”(即摔跤)。鳌拜上朝的时候也不回避,以为是小孩子的游戏,未加戒备。康熙同时召见索尼之子索额图筹划捉拿细节。某一天,鳌拜单独入朝时,十几个练习“布库”的小太监一拥而上,将鳌拜摔倒在地,一代权臣就这样被捉拿下狱。

康熙八年(1669),康熙顾念鳌拜历事太宗皇太极、世祖顺治两朝,屡立战功,且无篡弑之迹,对他宽大处理,免死禁锢。在经历形式上的两年亲政之后,康熙终于实现了真正的亲政,从鳌拜手中夺回了大权。


如果大家喜欢我的回答,欢迎点赞、评论,记得关注我的帐号


听三哥说历史


鳌拜辅佐了努尔哈赤、皇太极和顺治三代帝王,可以说是忠心耿耿,只不过到辅佐康熙的时候被康熙拿下,这被皇帝抓了是不是就代表他叛变了?答案当然不是,鳌拜被治罪其实就跟多尔衮一样,擅权专政。


满清入关前两个皇帝都是小小年纪就坐上了帝位,第一个皇帝顺治在6岁就坐上了皇位,顺治能坐上皇位,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与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争夺皇位的幸运儿,本来小福临是没啥机会坐上皇位的,这起源于他的老爸皇太极毫无征兆的死了,白天还在处理政务,夜里突然猝死,当时皇太极才52岁,由于生前没留下遗嘱,也没交待谁来继承皇位,于是围绕着皇位该由谁继承起了一番争执。

皇太极的长子豪格时年35岁,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32岁,八旗各有拥护他们的人,所以这两个可以说势均力敌,而鳌拜和索尼、谭泰等八人是两黄旗的,都是忠于皇太极的人,自然都站在豪格这边,八人还在豪格府中立誓拥立豪格,“愿死生一处”,鳌拜手握重兵,是这场皇位争夺战的核心人物之一,在会场上,两方争执不下时,鳌拜等人按剑而起,跟多尔衮说必须立皇太极的儿子,除非他们死了,最后双方在剑拔弩张中各自妥协,改而推举皇太极第九子、年仅6岁的小福临继承皇位,多尔衮和郑亲王济尔哈朗为摄政王。


鳌拜因为忠于皇太极,所以在多尔衮掌权的时候一直被打压,鳌拜是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费英东的侄子,而自己也是军功赫赫,有“满洲第一勇士”之称,长年跟随皇太极南征北战,对皇太极忠心耿耿,因为在立皇帝这件事上跟多尔衮对着干,在多尔衮掌权后也没有阿附他,所以受到了多尔衮的残酷打击。

顺治小小年纪当了皇帝,在满清历史上开启了一个幼童继承皇位的先例,由于幼童继位,使得“摄政王”可以名正言顺的存在,也成了皇权实际控制者,不过清朝在灭亡时也是幼童继位,摄政王当权,真的是“以摄政始,以摄政终”,想想也挺有意思,在多尔衮的带领下,满清打败李自成进入关内,入主中原后多尔衮逐步排挤了郑亲王济尔哈朗,开始独掌大权,随后又污陷害死了豪格,最终独揽皇权,一切排场礼仪和皇帝等同,将自己的命令直接称为“下旨”。


多尔衮对鳌拜进行过三次大的打击,鳌拜在那时候是有功没得赏,还几次革职论死,最后一次论死是在顺治七年,后改免死罚赎、降爵,这年十一月多尔衮因为狩猎摔伤医治无效而死,顺治得以亲政,鳌拜也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成了顺治的心腹重臣,鳌拜对顺治能够重用他也是感激涕零,尽心尽力的辅佐顺治,随侍顺治身边,参与管理国家各类事务。

顺治因为心爱的董鄂妃病死而伤心欲绝,在董鄂妃死后几个月也跟着去了,临死前指定曾经出过天花的皇三子玄烨继承皇位,又指定了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人为辅政大臣。


鳌拜虽然排在辅政四大臣最后一位,却最终得以专权,有几个原因,一是索尼年老多病,不想多管事,二是排第二位的苏克萨哈是正白旗,原本是多尔衮的人,在顺治要清算多尔衮的时候,苏克萨哈就跑出来告发多尔衮,因此得到顺治重用,但也让人鄙视,三是排第三的遏必隆是个有勇无谋的人,没啥主见,四是索尼、遏必隆和鳌拜都是两黄旗的人,关系密切,加上鳌拜军功高、资格老,最后得以擅权自重,走上专权的道路。

其实鳌拜和多尔衮一样,都没有叛变的心理,只不过人在得到权力后很少人会舍得撒手,多尔衮生前权力比鳌拜大的多,顺治在他生前无可奈何,在他死后才将他清算,掘墓毁尸,用棍子打、鞭子抽,砍掉脑袋、暴尸示众,直到乾隆时期才平反,而鳌拜比多尔衮好多了,鳌拜虽然没有叛变之心,却也是有欺君之罪,把小皇帝不放在眼里,在康熙要保护苏纳海、朱昌祚、王登联时,鳌拜却矫旨把他们三个人都处死。


后来康熙亲政,苏克萨哈主动提出解除辅臣之任,这一招触及到鳌拜的要害,如果苏克萨哈解任,鳌拜也只能跟着解任,鳌拜就罗织了苏克萨哈各种罪名将他处死,并诛其族,康熙虽然亲政却还是无力保全,这已经严重威胁到康熙的皇权,在后来鳌拜更是肆无忌惮、为所欲为,在朝廷内外遍植党羽,这对皇帝当然是大忌,在康熙眼里觉得鳌拜再不除,自己就成为傀儡了,所以就设了局除掉鳌拜。

康熙年纪虽小,在孝庄皇太后的教导下深知“隐忍”的重要性,不动声色麻痹鳌拜,招了些小孩子到宫里练摔跤,鳌拜以为康熙好玩,还开心的很,等这些人练的差不多了,康熙就招鳌拜入宫,鳌拜丝毫没防备,好汉架不住人多,就这样被擒拿了。


后来鳌拜被定了30条罪状,本来是要处斩的,只不过鳌拜在康熙来看他时,脱下上衣给康熙看身上的疤痕,康熙念在他过去劳苦功高,又对皇太极和顺治忠心耿耿,对他进行宽大处理,免死禁锢,不过康熙也主要是看在鳌拜没有篡弑之迹的份上,才有此安排,所以说鳌拜叛变是不切实际,然而骄横跋扈结党营私不把皇帝放在眼里,在哪个朝代都是死罪,鳌拜能够保留一条性命,也算是康熙的仁慈了


历史红尘


鳌拜我们都知道他是满清初期闻名于后世的权臣。他作为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费英东之子,自小也是励志报效祖国。当然鳌拜也没有辜负期望,最终为满清政权立下了赫赫战功,自己也成为了三朝元老。


要说他辅佐了努尔哈赤、皇太极、康熙。但为什么到康熙他就叛变了?其实这和他手里的权力有关。我们都知道,古往今来,各朝各代的权臣大多都落下个被君主杀害的下场,为什么被杀呢?就是因为威胁到了皇权,而鳌拜也不列外。

说起鳌拜,早期的他在跟随皇太极战斗时,在攻察哈尔部、征朝鲜、灭明朝等战役中就立下了赫赫战功。之后顺治期间也被顺治皇帝重用,后来顺治在顺治十八年去世后鳌拜也被列入四大辅臣之中,辅佐年幼的康熙。

后来四大辅臣之首索尼年事已高,没多久就去世了,索尼去世后按理说应该由当时的苏克萨哈担任首辅。但是鳌拜本来就和苏克萨哈政见不合,而且鳌拜所在的黄旗和苏克萨哈所在的白旗速来就有恩怨,再加上另一辅臣遏必隆为人庸儒,遇事无主见,常常在两人争执不下时附和鳌拜。所以渐渐苏克萨哈被鳌拜打压,鳌拜成为了独揽大权的人。



渐渐的这位资格老,军功高的三朝元老走上了擅权自重,日益骄横的道路。这也使得他离危险越来越近了。由于他手握大权,年幼的康熙也只能听他的,慢慢的由于鳌拜一再使康熙颜面尽失,使得康熙起了杀他之心。后来我们也都知道,鳌拜被康熙给除掉了。
而他被除掉的跟本原因,就是擅权自重,没有意识到自己站的越高,将会摔的越惨。如果说他渐渐的一步步将权力还给康熙,使自己的权力越来越少,说不定后来会得到一个善终。


小强子的VOLG


鳌拜正是在天命、天聪、崇德、顺治朝的积累,才有了康熙朝的实力强大,党羽众多。如果没有皇太极当初的皇权集中、唯我独尊,任由满洲贵族势力发展壮大,鳌拜怕是连接触清朝权力中心的机会都没有!

另外,鳌拜从始至终都没有叛乱,说到底,鳌拜只是满洲贵族势力的代表,是对皇权集中的必然挑战!换句话说,如果没有鳌拜,别的满洲贵族势力代表很可能也会跳出来挑战一下皇权,毕竟后金政权和大清王朝的建立,满洲贵族势力做出了绝对贡献!

清朝安稳以后,就将贵族势力赶出权力中心的做法并不明智,但这是历朝历代皇帝为完成中央集权,维护皇帝威严的唯一选择!

另外,顺治皇帝任命的四个辅政大臣里面,索尼年岁已高,希望通过远离朝政的方式明哲保身;苏克沙哈因出卖多尔衮起家,让朝臣们所瞧不起,势力不够;遏必隆又是一个懦弱胆小的墙头草,看着鳌拜的势力逐步变大便投靠之。这直接导致了鳌拜的党羽势力逐步增强。面对年幼的皇帝,势力庞大的鳌拜开始有恃无恐,他似乎觉得自己可以和当初参政议政的诸王贝勒一样,拥有部分特权和地位了。

可是,偏偏他遇上的是“千古一帝”康熙!时也,命也!


正说清代十二朝


鳌拜从始至终都没有想过要叛变,他只是想做权臣,却不是想做奸臣。

熟悉清史的人应该会发现这么一个奇景,有清一代,在入关开国后和辛亥亡国前,清朝朝堂上的政局是大同小异的:同样有幼主继位,同样有母后主政,同样有亲王摄政监国,同样有以大行皇帝遗诏设立的辅政大臣,更有甚者还同时出现辅政大臣中都有被视为奸逆的存在。只得说,清朝就是一个神奇的王朝,它盛于女人、摄政王,也亡于女人、摄政王。



而我们刚才所说的辅政大臣中出现被视为奸逆的存在就包括鳌拜,当然鳌拜其实同另一位被被视为奸逆的辅政大臣肃顺一样,他也是被冤枉的,肃顺被说成奸逆多半是慈禧说的,慈禧为了夺权,所以将肃顺“打造”成一个奸逆,而实际上鳌拜也是如此,他被说成奸逆,多半是康熙说的,康熙这么做目的,也是为夺权。

鳌拜,作为康熙初期的四大辅政大臣之一,最初他只是地位最低的,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这三人的地位都要比鳌拜高,因此在最开始鳌拜在朝中的势力并不大,更没有到那种一手遮天的地步。但是,到后来,随着索尼的老迈,苏克萨哈的被杀,遏必隆又是见风使舵之人,因此鳌拜逐渐掌控康熙朝大权,朝中上下开始遍布他的党羽。



当然,鳌拜虽掌控清朝大权,但却从始至终都没有想过要造反,要夺康熙的权。鳌拜对皇太极一脉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当初若不是他联合两黄旗的将领用“兵谏”的方式让多尔衮放弃争夺皇位,改而同意让皇太极的儿子福临登基,即顺治帝。再之后,在顺治初期,朝政大权被多尔衮所控,而就在这时,在多数两黄旗将领都或主动,或被迫投靠多尔衮时,鳌拜却始终是坚守本心,即使是三次被多尔衮论死,他也始终是效忠顺治,未曾改变。

凭借着这等誓死效忠的忠心,顺治遂对鳌拜极为敬重,将其视为心腹重臣。而后,因这等忠心,顺治死后,他成为了四大辅政大臣之一。



想想看,鳌拜即使是死,他也未对皇太极一脉有任何的异心,因此就是这样的鳌拜,他又怎会要夺康熙的权,造康熙的反呢?

而事实上,康熙恐怕也深知这点,他要对付鳌拜,只是为了夺回皇权,而不是因为鳌拜要造反,鳌拜是乱臣贼子,这点从康熙为鳌拜所列的三十大罪,没有一条是说他要谋逆,也没有一条说他要夺权,这三十大罪多数就只是说他擅权专横、眼里没有皇帝、矫旨乱杀大臣。其实说白了,康熙针对的其实并不是鳌拜,而是以鳌拜为首的辅政大臣的势力,他想要的只是鳌拜手中的权力。



如此,正是基于以上理由,鳌拜虽被康熙清算,但他的后世之名却是没有被污。康熙五十二年,康熙念其旧劳,恢复鳌拜的名声和爵位。雍正时期,鳌拜又被赐予祭葬,同时追封一等超武公,并准许世袭罔替。与其说,康熙等后世之君是念鳌拜的功劳才恢复他的名爵,倒不如说康熙等后世之君是觉得对不起鳌拜,这是在补偿鳌拜,在弥补康熙所犯的错。


澳古说历史


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八,年轻的福临就去世了。

顺治的死对于鳌拜来说则是进入了一个转折期。由于顺治在死前立下遗诏,爱新觉罗•玄烨继承了皇位,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还有鳌拜成为了辅政大臣。


鳌拜是大清的三代元勋,其立下的汗马功劳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不过,权力真是一个可怕的东西,任你如何忠诚,终究也逃不过他的魔爪。从鳌拜开始掌握权力以后,鳌拜的功臣和忠臣的形象就开始慢慢的改变了,渐渐的他完全的丧失了在爱新觉罗•福临时期的那种忠诚,对康熙皇帝也是日渐的轻视。

位居四辅臣之首的索尼是四朝元老。其次是苏克萨哈,他属正白旗,原来是依附在多尔衮身边的,第三的遏必隆也是出自名门,鳌拜只是屈居于四辅臣之末位。

其实说鳌拜叛变了也是不可靠的,充其量来说他就是一个危及了皇权的一位权臣。鳌拜是一介武夫,虽然说对大清忠诚,但前后确实不同,顺治朝的时候他还能忠心耿耿的服侍,但是对年幼的康熙就不那么看得入眼了。

他甚至在朝堂之上还常常当面顶撞这位小皇帝,呵斥大臣,丝毫不顾及皇家颜面。当然康熙也不是等闲之辈,鳌拜如此行事,自然会招惹到康熙。



后来索尼去世,再加上苏克萨哈被杀,于是四大辅臣只剩下遏必隆和鳌拜了,而且遏必隆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人,没有了威胁,所以鳌拜更加肆无忌惮了。但是这个时候康熙已经亲政,但鳌拜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并不想归政于他。这个时候皇权与他的专权就产生了最直接的冲突了,康熙也到了不得不除掉鳌拜的地步。

纵观鳌拜的一生,战功显赫,荣宠一时,历事三朝,辅佐幼主,忠心耿耿。只可惜一时误入歧途,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结局。


围知历史


题目中说鳌拜辅佐了努尔哈赤、皇太极和顺治三代清朝帝王,可到康熙时就叛变了。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我打算从两方面论述这个问题:其一我们先看鳌拜是不是忠心耿耿辅佐了三代帝王?他都具体立下了哪些功劳?其二我们看看鳌拜是不是真的叛变了?

我们先看鳌拜究竟是何许人也?鳌拜出身于满洲镶黄旗(上三旗),瓜尔佳氏,是满族苏完部族长索尔果之孙,后金开国五功臣之一费英东的侄子。事实上努尔哈赤时代的鳌拜并无多少功劳可言,他真正崭露头角是在皇太极时代:当时皇太极踌躇满志致力于入关灭明混一天下,然而明将毛文龙却利用八旗军不善水战的特点打造了皮岛(今朝鲜椵岛)这一抗金(清)基地。别看皮岛面积不大,然而却与关外宁锦一线的明军遥相呼应、互为犄角,而不善水战的后金八旗军又拿皮岛无可奈何。正由于皮岛在后金(清)政权背后起到的牵制作用使入关灭明的计划迟迟不能启动。崇德二年(1637)皇太极命贝子硕讬与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诸将往攻皮岛。由于硕讬久攻不下,皇太极又命英郡王阿济格接手,而鳌拜当时就被编入阿济格旗下。阿济格与众将反复商议后制定了兵分两路、声东击西的进攻方案:一路从海上以巨舰摆出正面进攻的态势,故意吸引守岛明军的注意力;另一路则以轻舟精锐快速推进,直插该岛西北角之要害阵地。在这一作战方案中前一路其实所起的是声东击西的诱敌作用,而后一路才是真正担负作战任务。鳌拜主动请缨并向阿济格立下军令状:“我等若不得此岛,必不来见王。誓必克岛而回“。鳌拜遂率部渡海发动进攻,然而此时明军早已严阵以待,一时间炮矢齐发,清军进攻受挫。这时鳌拜身先士卒冲向明军阵地,冒着炮火与明军展开近身肉搏。清军主力部队随即跟进攻克了皮岛。捷报传到盛京后大喜过望的皇太极亲自撰文祭告努尔哈赤,以慰其父在天之灵。皇太极认为皮岛虽是区区一岛,但攻克之意义远在占领重城要地之上,所以下令对诸将士从优奖励。这次论功行赏使鳌拜以首功晋爵三等男,赐号“巴图鲁”(勇士)。崇德六年(1641)鳌拜跟随郑亲王济尔哈朗进围锦州。明朝的蓟辽总督洪承畴率领13万大军来援,于八月初进至松山,与锦州守军祖大寿部遥相呼应。明军使用火器猛攻清军,在明军猛烈炮火的攻势下济尔哈朗指挥的清军右翼失利。当时鳌拜率领镶黄旗护卫军纛,路遇明军骑兵,于是迎头而上将其击败。鳌拜不待军令就果断乘胜追击,一直打到明军步兵阵地之前,遂令部下将士下马步战,结果再次重创明军。此战后鳌拜因功晋爵一等梅勒章京。八月皇太极亲率大军西援锦州之师。洪承畴指挥明军分路突围,总兵吴三桂、王朴、唐通等人率军沿海边撤退。清军从锦州大路至塔山大路沿途截杀。鳌拜与阿济格、尼堪等率部排列至海截击之,明军大败而溃。松锦会战关系到明、清双方的生死存亡。自此以后明朝的败局几乎已注定,而清军则在此战中奠定了日后入关的基础。次年六月鳌拜升为护军统领,成为八旗将领中具有较高地位的人物。此后鳌拜又追随皇太极参与了征讨蒙古察哈尔部以及东征朝鲜的战争,到了清军入关前后鳌拜已成为八旗军中位高权重炙手可热的人物。

鳌拜不仅是战场上的一员骁将,也是皇太极忠心耿耿的心腹,事实上在康熙的父亲顺治继位这件事上鳌拜出力甚多。皇太极死后八旗旗主们开会讨论继承人选问题之时鳌拜与索尼、图赖等人率两黄旗官兵把崇政殿围得水泄不通。当时两个冲击皇位的强有力竞争者分别是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和皇太极长子豪格。会议刚一开始鳌拜就与索尼等人率先倡议立皇太极之子。多尔衮以诸王尚未发言为由斥责索尼、鳌拜等人目无尊上,将其喝退。随即多尔衮的同母兄弟阿济格和多铎立多尔衮为帝。一时间多尔衮兄弟控制的两白旗和作为皇太极嫡系的两黄旗之间争执不下,而两红、两蓝则不明确表态支持哪一方。老谋深算的多尔衮虽然极力想将皇权争取到手,但考虑到外面剑拔弩张的两黄旗士兵也不敢贸然处之。多铎见多尔衮犹豫不决,于是就说:“如果你不继位,就该立我为皇帝!我的名字已列于太祖遗诏之中。”多尔衮立即反驳道:“肃亲王豪格的名字也在太祖遗诏中提到过,不是只有你的名字。”多铎见遭到哥哥的反对,于是又以立年长者为由提议立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长子礼亲王代善(事实上努尔哈赤的长子是褚英,不过这时已死,代善成为此时事实上的长子)。一向滑头的代善在此之前一直一言不发,如今见多铎提议自己才说:“睿亲王如果应允,当然是国家之福,如果睿亲王不继任的话,豪格是帝之长子,当承大位。至于我年老体衰,力难胜任。”豪格见代善提到自己,加之支持自己的两黄旗士兵就在门外,自以为胜券在握,于是故作谦虚道:”我福小德薄,哪能担当此等重任?”没想到多尔衮竟然接过他的话头说:“既然肃亲王如此礼让,咱们更议他人。"此言一出两黄旗士兵当时就炸毛了。礼亲王代善眼看有火并的危险,于是托言身体抱恙而退出会场。随后各旗旗主纷纷离场,会场内只剩多尔衮、多铎、济尔哈朗和两黄旗官兵。多尔衮知道如不安抚一下的话还不知道这些人能闹出什么来,可又不甘心让老对手豪格继位,于是他提出拥立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可以说正是鳌拜等人率两黄旗士兵向多尔衮、多铎兄弟施压才保证帝位在皇太极一系传承。清军入关后鳌拜又跟随靖远大将军英亲王阿济格取道陕北进攻已经退守西安的李自成农民军,在此过程中他攻陷四城、降三十八城。此后鳌拜又于河南邓州和湖北承天、德安、武昌等地前后十三战中重创大顺军。顺治三年(1646)正月鳌拜随肃亲王豪格等率军进攻张献忠大西农民军。他率部击破大西军营垒130余处,斩首数万级,获马骡牲畜12200余匹,张献忠本人也于此役中被杀。打败大西军主力后鳌拜又继续深入,基本上肃清了四川一带的农民军。鳌拜因此被顺治皇帝视为在平定大西军的军事行动中鳌拜应居首功。

尽管鳌拜战功赫赫,然而一生对皇太极忠心耿耿的鳌拜在多尔衮摄政期间不可避免受到排挤迫害:顺治元年鳌拜随英亲王阿济格征讨退守陕西的李自成大顺军立下大功。顺治二年八月阿济格因为没及时奉旨班师且谎报战功而受到处罚。阿济格是顺治皇帝的叔父、摄政王多尔衮的亲哥哥,阿济格仗着这层关系对小皇帝有轻蔑之心,以致于私下称顺治皇帝为“孺子”。清廷谕令正黄旗固山额真谭泰会同护军统领鳌拜召集部众将阿济格“称上为孺子”之语传示晓谕。谭泰顾及英亲王阿济格的情面而并未照办,鳌拜也因听从了谭泰之言而未奉行谕旨,结果不仅征讨李自成的军功不准议叙,还被罚银100两。后来谭泰又与索尼互相攻击,鳌拜因庇护索尼再次获罪,几乎到了被革职的地步。顺治五年(1648)二月征讨张献忠大西军的豪格大军凯旋回京,随同出征的参领希尔良因冒功邀赏一事遭到处罚,鳌拜也以勘察不实而被议处“应革职,罚银一百两”。三月贝子屯齐告发郑亲王济尔哈朗当年拥立肃亲王豪格、后又包庇豪格的种种罪状,同时告发鳌拜诸人也参与了谋立肃亲王之事。多尔衮借此事兴起大狱,鳌拜被以欲立豪格、与诸人盟誓等罪名论死,得旨“罚锾自赎”。四月侍卫廓步梭又告发鳌拜在皇太极死时“擅发兵丁守门”,再次论死,改革职为民,得旨免革职。鳌拜虽以大功凯旋,在短短数月间却被论死两次,可见其所受打击之严酷、境遇之窘迫。顺治七年(1650)七月多尔衮患病,他通过贝子锡翰暗示顺治皇帝亲自前来探视自己,锡翰遂秉承其意“请驾临幸”,多尔衮却又以“违令渎请”罪之并追究鳌拜包庇之罪,论死,后改免死罚赎、降爵。就在这年十一月多尔衮去世,顺治皇帝开始亲政。顺治亲政后得知鳌拜、索尼等人曾经盟誓“一心为主,生死与共”,因此对鳌拜极为敬重,视其为心腹重臣。此后鳌拜随侍顺治身边,直接参与管理国家各类事务。顺治十三年(1656)鳌拜因旧伤复发而卧床,顺治亲临鳌拜府邸去看望慰问。顺治十四年(1657)冬孝庄文皇后病重,顺治朝夕侍侯,鳌拜则昼夜于宫中侍候,以致于都顾不上自己休息吃饭,他也因此深获顺治皇帝的赞赏。 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八顺治皇帝驾崩,临终前的顺治皇帝留下遗诏:由皇三子玄烨嗣位(即康熙帝),以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政大臣。

纵观鳌拜的履历可以发现:他是清王朝一位不可多得的骁将,同时一生对皇太极忠心耿耿的鳌拜在康熙的父亲顺治继位一事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鳌拜是有大功于康熙的——我们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鳌拜的鼎力支持,那么顺治还能否顺利登机恐怕将成为一个问题。如果连顺治都没能坐上皇位,那么就更不会有作为顺治之子的康熙什么事了。那么对皇太极和顺治忠心耿耿的鳌拜是否在康熙年间叛变了呢?其实说鳌拜叛变是缺乏依据的。事实上在康熙的所有对手之中鳌拜具有和三藩、台湾郑家、噶尔丹、沙俄完全不同的性质——鳌拜只是和康熙个人有矛盾,而从未有过对清王朝不忠的行为,鳌拜从没想过要谋朝篡位,只不过他的飞扬跋扈对皇权构成了冒犯,这才是康熙拿下鳌拜的真实原因。

清王朝在入关之前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像中原王朝一样的高度集权的专制王朝,而是更类似于欧洲中世纪的贵族社会——满洲八旗贵族所组成的议政会议实际上执掌着国家的最高权力。其实这在游牧民族中并不是什么稀奇事:三百多年前蒙古人就通过忽里勒台大会处理国家大事,而满洲人的八王议政会议大体上与蒙古人的忽里勒台大会类似。在《旧满洲档》中记录了在八王议政体系下八大旗主贝勒和众大臣对天盟誓的誓文,其中有这样的内容:“政务上汗不得恣意横行。汗承天命执政。任何一位旗主贝勒若欲为恶,扰乱政务,其余七位旗主贝勒集会议之,该辱则辱之,该杀则杀之。生活道德谨严、为政勤奋公正之人,即使主国之汗出于一己私怨,欲罢黜贬降,其余七旗之人对汗可以不让步。”从这份誓文可以看出:当时八旗旗主的权力之大甚至可以对汗王的权力构成一定制约。天命七年(1622年)三月初三清太祖努尔哈赤召开八王议政会议,在这次会议上确立了如下原则:一、继承努尔哈赤汗位者若不听取八王之言,不行善道,则八王可以更换新汗。新汗与八王齐坐,共同受国人朝拜;二、八王与新汗共同议处军国大政;三、八王有共同断案、做出裁决的权力;四、八王有权授予官职,任免各旗将领。五、人口、牲畜、金银、缎帛等战利品需在八旗之间平分。由此可见这时的八旗旗主是处于王朝权力巅峰的人物。皇太极和顺治的继位都不是像中原王朝那样由先皇遗命确立,而是由议政会议推举。当然汗王是不会心甘情愿接受八旗旗主的制约的——皇太极在继承汗位后采取一系列手段强化汗王的权力。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更是仿照中原汉制称帝,这其中就暗含构建中央集权体系,改变八王议政旧俗的想法。尽管皇太极和顺治都通过引入中原王朝的制度强化君主集权的程度,但直到康熙继位之时清王朝仍没完成由八旗贵族共治模式向君主专制过渡的全过程,这一时期八旗的旗主贝勒们都具有较大的权势,这种权势实际上对渴望建立君主专制制度的康熙皇帝是一大挑战。康熙要强化自己的权力就必须加大汉臣的权力,使汉臣在朝中具备与主张维护满洲旧俗的八旗权贵分庭抗礼的实力,而鳌拜恰恰是主张维持满洲旧俗的八旗权贵势力的代表性人物。鳌拜作为清朝的开国功臣对清王朝其实是高度忠诚的,不过这种忠诚并不是针对康熙个人的。用《康熙王朝》中孝庄太皇太后的话说“鳌拜就是咱们满人的一介家奴”,但这个满清王朝的家奴可不是康熙皇帝的家奴。

在鳌拜看来:清朝的江山是满洲八旗贵族子弟共有的。如果将大清帝国比喻成是一家大公司的话,那么八旗贵族子弟都是这家公司的股东,鳌拜则是其中较大的股东之一。事实上无论是为维护清王朝的整体利益而与明军、农民军作战或是捍卫皇太极之子的继承权都是这种心态的体现——鳌拜捍卫皇太极之子的继承权实际上是当时两黄旗官兵的一致要求。两黄旗一直由皇太极亲自统率,各级将官几乎都是皇太极一手提拔,而多尔衮对他们没什么交情可言,他们自然更愿意拥立皇太极之子:一则是报答皇太极的知遇之恩;二则也是希望通过拥立皇太极之子以确保自己的荣华富贵。鳌拜作为两黄旗利益的代表人物即使在入关后仍坚持捍卫两黄旗的利益,因此他大力推行圈地,在这一过程中他极力维护两黄旗的利益,这就造成他与其他各旗人士的矛盾。同时鳌拜顽固地坚持满洲旧俗,又造成他与朝中汉臣的矛盾。尤其是他那种视清朝江山为满洲八旗贵族子弟共有的理念是康熙所无法接受的——在康熙看来:清朝的江山就是我爱新觉罗·玄烨的,其他人都不过是朕的奴才,你鳌拜居然想从朕手中分走一部分股权,是可忍孰不可忍?康熙和鳌拜的矛盾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就是强化君权和维持满洲旧俗之间的矛盾,鳌拜从来没有任何叛逆之举,充其量就是仗着军功飞扬跋扈而已,这在鳌拜看来是合理的——既然清朝的江山是满洲八旗贵族子弟共有的,而自己为打下这江山立下过汗马功劳,那么自己趾高气扬一些有什么说不去的呢?鳌拜所忠于的是清王朝的江山社稷,谋的是八旗贵族的共同利益,对康熙本人则谈不上有太多的忠心,甚至鳌拜还以开国功臣自居,视康熙为嘴上没毛的黄口小儿。然而在康熙眼中:这江山是朕的,你鳌拜身为一介家奴竟敢如此目中无人!事实上不只是康熙,历朝历代的帝王都对功臣居功自傲的问题高度警惕——宋太祖赵匡胤为此想出了杯酒释兵权的策略,明太祖朱元璋为此不惜大开杀戒。然而鳌拜显然对中原王朝历史上的这些例子不甚了了,深受满洲旧俗影响的他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天经地义再正常不过的。事实上这是两种错位的理念,事实上鳌拜代表的不只是他本人,在他身后有一大群怀有类似理念的在满洲旧俗体制下的八旗权贵既得利益者,而康熙打击鳌拜的行为其实也是在告诫这些人:时代变了,今后的时代注定将是君权至高无上的时代,所有人都必须臣服于君权之下。康熙在拿下鳌拜之后命议政王大臣等审讯鳌拜。大臣们审实后宣布鳌拜30条罪状并议定应处以革职、立斩。当时被囚禁中的鳌拜则请求觐见康熙并让康熙看他为救康熙祖父皇太极而留下的伤疤,据说康熙看过这些伤疤后也不禁动容。事实上康熙甚至鳌拜并无造反之心——鳌拜的所作所为只是为了维护在满洲旧俗体制之下八旗权贵的既得利益(尤其是两黄旗的优先利益),根本没对大清江山有任何不忠的行为。如果要杀鳌拜,那么显然理由是不充分的。当然有人会说君要臣死还怕找不到理由?实在找不到就编一个理由。如果康熙是一个大权在握的君主,那么自然可以这么做,然而此时的清王朝还远远不是一个高度集权的王朝——在此之前鳌拜专擅朝政多年,而八旗权贵们此时对康熙本人普遍谈不上有多少忠心。如果康熙在此时贸然处死鳌拜无异于把自己强化君权的心思弄得人尽皆知,当然康熙的确是想借鳌拜事件敲打八旗权贵们,不过他还必须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逐步把权力从八旗权贵手中收回,在自己羽翼尚未丰满之时贸然与全体八旗权贵为敌是不明智的。当然康熙可以通过重用汉臣、遵行汉制强化君权,然而要知道此事清朝入关不久,反清复明的组织仍有相当势力,朝中汉臣普遍处于观望状态,康熙要在这时公然与全体八旗权贵为敌,那么恐怕汉臣们多半会作壁上观。作为八旗权贵势力代表人物的鳌拜尽管拿下了,可要真正收回八旗权贵的权力、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决的,况且三藩、台湾郑氏等势力也正虎视眈眈,在这样的形势下康熙对鳌拜只抓不杀其实是他与八旗权贵势力之间的一种妥协。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鳌拜根本没有叛变,他对清廷一直忠心耿耿,即便是康熙,也没有说鳌拜叛变。

鳌拜有“满清第一勇士”之称,他的功勋主要是战功,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再到顺治,从皮岛之战到松锦会战,再到西充之战,鳌拜都是忠心耿耿,战功赫赫,升迁频频,特别是皇太极死后,多尔衮等觊觎帝位时,鳌拜始终坚定站在拥戴皇太极之子福临(也就是顺治帝)这边,表现出坚定的政治立场,因此顺治亲政后,对鳌拜极其敬重、视为心腹。

顺治英年早逝,将皇位传给幼子康熙,在他临死前指定的四位辅政大臣中就有鳌拜,这充分说明顺治对鳌拜的信任,也从另一方面证明鳌拜对皇帝的忠诚。

康熙年幼,无法处理朝政,朝廷大事自然由四位辅政大臣共同处理。四位辅政大臣中,鳌拜居末,但他侍奉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三代帝王,贵为三朝元勋,资格老,军功高,其他三个辅政大臣或是性格原因,或是身体原因,都对鳌拜构不成足够制约。

鳌拜是军人出身,性格粗犷,也气势凌人,因此权势在朝中越来越大,很多人自动投向他的“怀抱”,为了各种目的而把鳌拜吹捧一番,鳌拜在一干人的吹捧下逐渐有些得意忘形,开始结党营私,擅权自重,日益骄横,走上专权的道路。

康熙到14岁时,按惯例应该亲政,但鳌拜的强大影响对康熙亲政造成了极大阻碍,尤其他罗织罪名,将另一位辅政大臣苏克萨哈处以绞刑诛族一事,深深震撼了康熙,志向远大的康熙无法忍受鳌拜的专横跋扈,更无法容忍鳌拜侵夺原本属于自己的皇权。

客观地说,鳌拜不想谋反,不想把康熙取而代之,他只是仍想像以前一样掌控大权,让康熙继续做傀儡皇帝,但孩子总会长大,皇帝总要亲政,鳌拜把权不放的最终结局就是康熙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权力夺回来——鳌拜抓的越紧,康熙越要夺回来。

康熙擒住鳌拜后,命议政王大臣等审讯鳌拜,大臣们趁机给鳌拜开列了30条罪状,最后得出结论:应处以革职、立斩,但康熙念及鳌拜的战功和贡献,最后对鳌拜宽大处理,没有将之斩首,而是判了终身监禁,只是鳌拜不到几个月就死在禁所,终年60岁。

在康熙的诏书和后世所有史料中,对鳌拜的罪名和评价都是围绕他“窃弄威权,不把皇帝放在眼里”这一点展开的,而从来没有提及他要谋反篡夺,就连康熙也承认鳌拜没有“篡弑之迹”,这是康熙对鳌拜宽大处理最主要的前提,否则绝不可能宽贷。

到康熙五十二年,康熙“念其旧劳”,恢复了鳌拜的名爵;到雍正时期,雍正更是将鳌拜追封为一等超武公,世袭罔替。这些举动足以说明鳌拜之死不是死于不忠和叛变,而是死于擅权和专断,他触犯了人主之大忌,必死无疑。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