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冒出一個念頭,古代人打仗,為什麼不將城牆外的地修成斜坡?越陡越好?

張大羊


提出此問題的樓主,如果生活在古代,我以為,他即使不是個不世出的天才,也一定是個難得的人才。假如他再愛好軍事的話,其能力應該不亞於袁崇煥。



古代攻城,不外乎這麼幾種功法:1、梯子。把梯子靠在城牆上,人拿著兵器往上爬。2、帶鐵爪的繩子。用繩子一頭的鐵爪勾住牆頭後,人順著繩子往上爬。3、攻城車。攻城車有兩種,一種是用木頭做成跟城牆一般高的車,人站在車頂上向城裡射箭的同時,底下的人推著車靠近城牆。另一種是做成馬車一樣的車,車上固定木樁,木樁前頭是尖尖的鐵頭,推著車往城牆上反覆的撞。4、弓箭。特別是用火箭往城裡射。5、拋石機。形狀如同小孩子玩兒的壓板,一頭放上石塊兒,在另一頭猛的一踩,將石塊兒拋入城上。至於第5種則是非常玩兒命的做法了。按照《明朝那些事兒》裡的說法,陳友諒攻打洪都城時,遭到了朱元璋親侄子朱文正的頑強抵抗,士兵在後撤殺、進攻難的情況下,生生用兵器將城牆砍出了一個十幾丈寬的口子。


而守城的辦法呢?1、護城河。敵兵來時,吊橋往上一拽,齊活,你過河我就射箭。2、弓箭,敵人往城下跑時,我就從上往下射箭。3、滾木礌石。敵人架梯子往上爬時我就用圓木、大石塊兒往下砸。

如果按照提問者的說法呢?如果城

牆外的下半部分是個斜坡,攻城人的梯子無法架了。攻城車也隨之失去了作用。射箭、拋石都加大了距離,從而失去了效果。如果城外再有道護城河的話,攻城者就更難上加難了。即使是用鐵爪抓住了城頭,順著繩子往上爬的話,滾木礌石則順勢而下,其作用要比垂直的往下扔的效果大得多。



如果到了寒冷的冬天,我看就啥也甭準備了,順著城的外牆往下潑水,然後留下幾個人“照看”一下,剩下的兵儘可以回屋喝酒取暖去了……

所以我說:此人才大如海,其智慧不可低估。哪個用人單位有“伯樂”式的領導的話,不妨前去溝通一下!


把盞常聊


仔細的想了一下樓主這個問題,個人認為確實可能是一個好主意!

將城牆外的地修成斜坡的好處

大家可以自己腦補一下,正常的情況下,城牆是垂直的,城牆外的地是水平的,城牆與地面之間的夾角是90°。

而如果你把他城牆外的地修成斜坡,也城牆與地面之間的夾角則大於90°,這樣一來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在城頭上扔下一個大圓石頭,或一根大木頭,豈不是會繼續滾出去好遠,給敵人造成更多的殺傷。而且斜坡也會使敵人行動不便,尤其是戰車很難前行,總之是一個有利於自己,不利於敵人的構想。



而這個斜坡自然也是越斜越好,最好是能夠接近90°,給他修成相當於是在一個山尖上建的城的那種感覺,這樣敵人想要攻城肯定很難啊!

古人為什麼不將城牆外地修成斜坡?

以上說了,將城牆在的地修成斜坡的種種好處,那麼古人為什麼不將城牆修成斜坡呢!

起初,城牆的作用其實很簡單,就是為了抵禦外敵,抑制土匪盜賊,保護城內百姓安全的。但是戰爭危險只是偶爾,和平穩定生活才是常態。



因此,如果將城牆修的那麼陡,豈不是也不利於百姓出城了嗎,影響百姓們的正常生活。

就算是不考慮這些,就為了戰爭準備,這也是一個很尷尬的問題,斜坡是越斜越好,但是得多斜呢?

斜度不夠,相當於白費力,自己耗時耗力耗錢卻給不了敵人多少阻礙,所以要是想靠斜坡阻礙敵人,必須要有足夠的斜度,我個人想了想,這個斜度至少要有45°,這個45°是什麼概念呢,你要是想修一個水平距離一百米長的45°斜坡,就要挖一百米深,自己想象一下吧,在古時那個技術挖一百米深坑是一個什麼樣的工程。



因此,最後我認為,這個想法是好的,但是卻不太現實,至少不符合當時的實情。

歷史時刻錄,每日一歷史,分享歷史時刻,品味歷史時光,感謝您的觀看,歡迎您的評論,動動手指點個贊呦!

歷史時刻錄


能提出這個問題,說明提問者還是有開動腦筋的。這個問題並不像許多人想的那麼幼稚,城牆外修成斜坡其實是一種先進的思路,沒有足夠的物理知識是難以領會其中的深意。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以古代的科技水平是難以用斜坡來退敵的,具體看下文分析。

城牆外修成斜坡是很高明的思路

許多人乍一看城牆外修成斜坡都會下意識的認為這不是幫助敵軍爬上城牆嗎?其實並不然。

城牆外修斜坡很有利於守城,比如當敵軍上坡的時候,城牆上只要滾下大石頭或者大木頭,這些東西就會沿著斜坡順勢而下將敵軍人員砸傷。

至於說將斜坡修的越陡越好,這其實是錯誤的,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將斜坡修的夠長,而不是將斜坡修的越陡越好。

因為修的很陡的話其實和垂直的城牆沒太大區別了,敵軍還是可以通過搭木梯上城牆。而斜坡修的夠長的話,敵軍是無法使用木梯上牆的。

修斜坡禦敵看似很理想,其實是實現不了的

斜坡禦敵思路的核心其實是在斜坡坡面的光滑度以及斜坡質地的堅硬程度。

在理想的物理狀態下,斜坡坡面是絕對光滑且無比堅硬的,也就是沒有摩擦力的狀態。這種狀態下敵軍人馬是無法爬坡的。

敵軍要想上坡除非是不通過斜坡直接飛上來,或者是用鐵鉤等東西鉤在城牆上,然後通過拉力和反作用力上牆,但是這種上牆方式非常艱難。

所以在坡面絕對光滑的狀態下,修築斜坡是非常好的禦敵思路。

但是這顯然是無法實現的,一來因為科技水平有限,古代的斜坡不可能修的非常光滑;二來古代的斜坡也不會很堅固,即便斜坡修的挺光滑的,敵軍要想在斜坡上挖坑也不是難事。

所以,古代打戰在城牆外修斜坡來禦敵是行不通的。只有在理想的物理狀態下,斜坡禦敵才能實現,而這在現代都無法實現,更不用說在古代科技相對比較落後的情況下。


歷史守望者


想法很大膽,如果在古代你真的這麼做了,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你投敵pan國了。面對投敵之人,我們的做法通常是問候他......

扯遠了,我們來看一下為什麼行不通。

1、將城牆外修成陡峭的斜坡,這種設置類似於歐洲中世紀的城堡式的結構。這種結構看起來防禦很好,但是在中國不適用。

因為歐洲是城主聯邦制,每個城堡就是一個相對獨立的集團,多個城堡組成一個鬆散的軍事聯盟。這種聯盟成員之間是平級關係,無論在經濟、軍事還是內政方面都是各自獨立的。

而中國是一個大一統的國家,自古就實行郡縣制,地方政府受中央皇權政府節制。而這種城堡式的結構不利於郡縣間的交流,也不利於國家對地方管理統治。

2、這種結構在作戰時也是雞肋。這種結構在戰術上,就類似於馬謖的“失街亭”。馬謖將士兵屯兵山上,想趁曹軍攻擊時,居高臨下,一鼓作氣戰勝敵人。

但是事與願違,曹軍圍困馬謖,斷馬謖糧草、飲水資源,馬謖不戰自潰這樣的裝置和馬謖是一種結構。

戰爭一旦響起,敵軍只要圍困數月,將城堡內糧草、飲水短不短,城中不戰自潰。


老蟲



簡單一春華秋實


這個問題得多方面考慮,不是僅僅是利於防守這麼簡單。

我就說說不利因素吧。

人。由於四面大斜坡,那麼在上面築城,佔地面積就相對小。那麼屯兵,屯糧,屯武器,這就規模很小。在古代中國,動輒數萬規模的戰爭,城池的規模小,就等於沒有什麼作用。

為什麼沒有作用,沒有兵力牽制。我十萬兵馬,為什麼非要打你只能容下五千人馬的城呢?我留下五千牽制你,另外九千五我繞過你的城去辦別的事情了。你還不敢出來。

如果我的城裡能裝下五萬人,我防守用一萬人,我還有四萬人能出來打下反擊。那麼我十萬大軍是不敢繞後的。那麼就必須打這硬仗。那麼牽制力就體現出來了。

糧,守城用的是人馬,人馬就得吃飯。我普通的城的屯糧一定會比方尖型的裝的多。這大方尖型的往上運糧食會非常困難。三國演義等小說都講敵人快到之前把城下種田搶收回來,,那種城就幹不了這種操作。

援兵。這種城池固守可以,但是援軍到了怎麼辦。城池裡放不下,離遠了就不是援軍了。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城外紮營。這大斜坡怎麼紮營?

反到歐洲和日本有很多這樣的城。但是他們跟我們的城不是一個概念。他們更像堡壘。一切的原因就是規模的問題。相對於中國來說,他們更像是兩村械鬥。


百變風神


其實我也不太懂嘿嘿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2d3490003e382e9c171cc\

張翠花與庹狗蛋


相反,比起你的念頭,還是古人的方法更高明。我們在電視劇上看到的基本就是,城牆外面就是平地,而且敵人就站在城外叫喊打殺,去造梯子上城牆,拿大樹去撞門,當然這些前提都是敵人已經攻破到了城下。所以為了防止攻破到城下,其實在歷史上,很多都是直接在城牆外面挖了一條深深的護城河,深深的河水,任穿著盔甲的士兵游過去,還沒游到一半就被負重的盔甲拖累了。護城河比建斜坡來講更有安全性一些。

不過在戰爭生死麵前,敵人也是遇到問題解決問題。有的直接去拿土填,有的搭橋造船,當然前提都是一邊迎接城內的攻擊一邊去做這些事情。這樣下來即使敵人能到達城牆下面,也是死傷大半了。當然也不是那麼絕對,沒有攻不破的城牆,有的人就擅長攻破城池。若真是把城牆外的路修成斜坡,工程與挖坑一樣龐大,效果卻不如護城河效果好。

若不是在戰爭時期,城牆上的人還可以直接把橋放下來,供來往百姓行走。若是遇到打仗,就直接把橋收起來來預防敵人。相反斜坡雖然提防了敵人,也讓自己人不方便出行,若是和平時期,百姓出行也會經過這個斜坡。畢竟一到打仗時候,自然是選擇效果最好最快的防守了。可以看出古人雖然沒有現在這麼多高科技,但聰明才智卻是我們現代人難以想象的。

首先我們來看城牆,既然說城牆,那就是城外的防禦建築,什麼為城?這裡區別於關和隘,城就主要是指人口密集、工商業發達的地方,通常也是周圍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一般在平原地區多在地勢平坦的地方,因為需要有利於交通,才能帶來城市的繁榮。而隘是指地勢險要的地方設立的防禦設施,隘就滿足題主的條件,比如著名的和尚原之戰:和尚原一帶盡是山谷,路多窄隘,怪石壁立,金軍的騎兵全都失去了威力,只好棄騎步戰。宋軍在吳玠的統領下與金軍展開了生死搏鬥,大敗金軍。

古往今來,從來沒有人打算把城牆修建成斜坡狀,因為斜坡狀城牆,完全沒有防禦效果,反而給了攻城一方很大的機會。如果你是軍中參謀,建議主將修建斜坡形的城牆,主將毫不猶豫就把你拖出去斬了。古往今來,從來沒有人打算把城牆修建成斜坡狀,因為斜坡狀城牆,完全沒有防禦效果,反而給了攻城一方很大的機會。如果你是軍中參謀,建議主將修建斜坡形的城牆,主將毫不猶豫就把你拖出去斬了。

古代城牆之下,是護城河,護城河之外,是空地,一般有50到幾百米,這塊地,一般都整成平的,以利於視野觀察,而且也不利於敵軍躲藏,敵軍進攻可以以箭攻之。最忌諱的地勢是起伏,特別是有高地,最不利於守城,低窪,不利於守城軍隊射殺。但是如果是向著城牆斜坡形,相當於城牆修在山上,居高臨下,牢不可破。這是比較好的城牆地形。然而這種地形太少啦,大部分城牆沒有這種條件,就算是人工修成,也要巨大的代價,城牆要隨之拔高,工程量浩大。

最後,就算是修好,自己人回撤也很吃力,特別是物資運輸也不方便。

舉報中心

一食之間


不請自來,我們能想到的其實古人早就想到了,但是還是要根據所處地理位置來決定城牆外圍的地勢改造的。如果條件允許誰不想修出一座天空之城,歷史上就有人充分利用當地的山勢地勢建造出了這樣一座天空之城,重慶合川釣魚城!




釣魚城位於重慶市合川區嘉陵江南岸5公里處,佔地2.5平方公里處,釣魚城峭壁千尋,古城門、城牆雄偉堅固,嘉陵江、涪江、渠江三面環繞,儼然兵家雄關。

遙想當年釣魚城作為山城防禦體系的典型代表,在冷兵器時代,充分顯示了其防禦作用,它成為當時橫掃世界的蒙軍難以攻克的堡壘,釣魚城保衛戰長逾36年!36年!在我們概念裡南宋好像很弱,其實他是當時整個世界抗擊蒙古最久,對蒙古造成最大傷害的國家,直接造成蒙古大汗蒙哥被城上火炮擊傷,後逝於溫泉寺。寫下了中外戰爭史上罕見的以弱勝強的戰例,釣魚城因此被歐洲人譽為"東方麥加城"、"上帝折鞭處"。

歷史重現

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四川制置副使彭大雅為了抗擊蒙古軍,派甘閏於潼川府路合州(今重慶合川)東十里釣魚山上築寨。

南宋淳佑三年(1243年),兵部侍郎、四川安撫制置史兼重慶知府餘玠始築釣魚城。

南宋寶佑六年(1258年),蒙哥大汗挾西征歐亞非40餘國的威勢,分兵三路伐宋。

蒙哥親率的一路軍馬進犯四川,於次年2月兵臨潼川府路合州釣魚城(今重慶合川釣魚城)。蒙哥鐵騎東征西討,所向披靡,然而在釣魚城主將王堅與副將張珏的頑強抗擊下,卻不能越雷池半步。7月,蒙哥被城上火炮擊傷,後逝於溫泉寺。

從公元1243年到1279年,南宋合州軍民在守將王堅、張珏的率領下,憑藉釣魚城天險,"春則出屯田野,以耕以耘;秋則運糧運薪,以戰以守。"而蒙哥大汗(元憲宗)、總帥汪德臣、東川統軍合剌等80多名叱吒風雲的蒙、元將領,視釣魚城為"彈丸"之地,長期圍城強攻。雙方於此殊死搏鬥,浴血奮戰,歷經大小戰鬥200餘次,共同創造了釣魚城36年攻防戰爭這一古今中外戰爭史上罕見的奇蹟。

並以"蒙哥大汗戰死釣魚城下,蒙古汗國不得不從歐亞戰場撤軍"的史實而聞名世界。

斗轉星移,滄海桑田,如今釣魚城依然屹立在嘉臨江畔,向世界宣揚著我們中華民族眾志成城,守土抗戰的堅韌與頑強之精神。


懿行3


腦洞還是不夠大,為什麼不將城牆修到珠穆朗瑪峰上去?那樣的話,除非外星人,誰也休想近前一步!

修城牆並不只是為了佔山為王,還得考慮發展和生存。象西方一些城堡,建在懸崖峭壁上,這樣是安全了,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春夏與秋冬;可是問題又來了,外面的世界那麼精彩,放著大好時機,不去秀一下肌肉,怎麼對得起老天厚愛?不過在外面惹了禍,再想躲起來,天下就不存在攻不破的城堡。

抗戰時,衡陽保衛戰為什麼能孤軍支撐47天?方先覺部充分利用了當地地形,把陣前斜坡硬是挖成了直角,做起了人造峭壁,讓十萬日寇吃盡了苦頭,伏屍累累。

諸葛亮當年曾用過一計,戰前讓每個士兵準備一個沙袋,攻城時用沙袋硬是築起了一道斜坡,直到城頭,這樣不廢吹灰之力便攻破城垣。

古羅馬時,面對峭壁城堡,也是修了一道斜坡,讓拋石機直抵城下,最終攻下城堡。

我們這個超高智商的現代人題主,卻要反其道而行之,讓峭壁變斜坡,是要開門揖盜嗎?我想古代正常城主,一定非常欣賞這位穿越而來的現代二百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