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生的新生兒寶寶都有哪些特殊表現?寶媽寶爸們應該如何應對?

今天學育兒


初升人母的你會因為嬰兒的降臨感到喜悅還會伴有絲絲的焦慮,總是怕這怕那的,每每遇到一些情況就顯得十分的焦急,以下幾個方面是新生兒有可能發生的一些特殊的生理現象,這些顯現都是有可能發生的:

一、排胎便

出生2天內,新生兒排出的大便呈暗綠或黑褐色,這就是通常說的“胎便”,是正常現象。3-4天后,孩子的大便會慢慢變成黃色,說明胎便已經排盡,孩子的腸道已經暢通了。

二、生理性體重下降

指新生兒出生數天內,由於攝入食物少及尿、糞排出而引起的體重下降,最多不超過10%,一般生後10天左右就會恢復到出生時的體重。

三、生理性黃疸

新生兒一般在出生後第3天開始出現黃疸,這是由於新生兒肝臟酶系統發育尚未成熟,間接膽紅素產生過多,不能及時排出體外而引起的。正常的黃疸一般在15天左右自行消退,如果孩子在出生後24小時內就出現黃疸,或黃疸發展過快,持續時間過長,甚至有貧血,體溫不正常,不好好吃奶,嘔吐,大小便顏色異常等症狀,就屬於病理性黃疸,應及時帶孩子去醫院診治。



四、臍帶脫落

嬰兒就是他通過臍帶和母體連接在一起,那麼在出生的時候,我們會把臍帶剪斷,但是還會有一個殘端在那,通過助產師的包紮,臍帶就隨著年齡的增長,它那個殘端會慢慢的脫落,一般就是在三到七天的時候臍帶脫落,也有一部分人可能時間會稍微長一點。


五、乳腺腫大

新生兒出生後3~5天出現乳腺腫大,如蠶豆或鴿卵大小,老一輩的傳統,都會將嬰兒凹進去的乳頭擠出來,其實,他們不知道的是,這種做法是非常錯誤的,這種情況在2~3周內會自行消退,切勿擠壓,以免感染。

六、 馬牙

“馬牙”是在寶寶牙肉(上顎中線兩側、齒齦邊緣)上生長的白色或黃白色的小泡或小點。很像新長出來的乳牙,“馬牙”不是病,是一種正常生理現象,不會對寶寶成長髮育造成大的影響,一般會在寶寶出生後的幾個月內消失。“馬牙”不能擦更不能挑,年輕父母要做的是注意新生兒的口腔衛生,切不可以為孩子擦什麼“馬牙”,這樣做不利於保護孩子的健康。


七、假月經情況

部分女嬰在生後5~7天會有少量陰道出血現象,或淡紅色血樣分泌物,臨床上稱作“假月經”,也有部分女嬰陰道會有少量白色分泌物,稱為“白帶”。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胎兒在母體內時,陰道上皮受母體雌激素的影響而增生,出生後來自母體的雌激素突然中斷,增生的陰道上皮就脫落,隨分泌物排出,形成所謂的“白帶”。同樣,增生的子宮內膜脫落排出,就會有陰道流血現象。 這種出血一般量不多,持續2~3天后即自行停止,無需特殊處理。只要勤換尿布,用消毒棉花輕輕擦拭就行了,不宜把新生兒放在澡盆中洗浴,同時保持外陰的清潔,以免感染。若出血量多且時間過長,分泌物呈膿性且有異味,則應該及時就診。

出現以上情況,新媽媽不用擔心,隨時注意觀察自己孩子成長,願孩子健康成長!


叨叨麻麻說


新生兒寶寶的特殊表現

①覓食反應:當我們用手指尖輕點寶寶嘴角,寶寶的嘴會急切轉向被手指點的方向,有時急切有時輕緩。

這表明寶寶餓了,寶媽寶爸要餵奶了。

②手腳不時“輕顫”一下:這不是寶寶受驚害怕得“顫抖”,而是寶寶神經發育未完善,不受控制的抖動。寶媽寶爸不用擔心。

③打噴嚏:剛出生的寶寶都“喜歡”打噴嚏,這並非是寶寶感冒了,而是因為寶寶的鼻粘膜比成人薄。溫度稍有變化或者空氣中的灰塵都會引起寶寶打噴嚏。

只有打噴嚏時流鼻涕水,寶寶才是感冒了,要及時去醫院看醫生。

④打嗝:寶寶在媽媽肚子裡就開始打嗝了。寶寶打嗝是因為吸入空氣,引起橫膈膜收縮導致的。寶媽寶爸可以餵奶,喂水甚或讓寶寶哭一下就能止住。

⑤小手緊握:新生兒寶寶的手多握成拳頭,這是一種過理表現,無需緊張。寶媽寶爸在日常時間可以幫寶寶推推手掌,捏捏手指,以一幫助寶寶儘快張開手指。

⑥放屁:都說寶寶是直腸子,腸道內的氣體排出,意味著寶寶的腸道通腸。寶媽寶爸還可以通過寶寶放屁的氣味判斷寶寶的飲食情況。

屁的味道酸臭:是吃多了,消化不良;寶媽寶爸調整一下寶寶的食量,或吃些媽咪愛助消化吸收。


月嫂銀姨


剛出生的寶寶是這樣的

皮膚皺皺的,眼晴小小的,看去一條縫,護士說:剛出生越醜後期越好看。

雙手握拳,腿似青蛙狀,一有動靜,產生驚跳感,因此要用包被裹起。

胸腔較大,稍微隆起,便於呼吸。

臍帶未脫落,一般不要碰它和沾上水,每天都要用碘伏消毒直到脫落。

24小時內要排"胎便",呈墨綠色,然後正常排便,一般是黃色或偏點綠。

囟冂未閉合,不要用手按摩。

笫三天出"黃疸″,這時臉色偏黃屬正常,如查"黃疸″,重的要冶療。

皮膚乾燥,有的全身都會出現脫皮層,上點皮膚按摩油。

頭上會有頭垢,不要用手剝落,洗頭時用清潔劑輕輕摩擦,自然乾淨。

脊椎未成形,不要多抱,讓其平躺。

消化功能未完尚,只吃母乳和奶粉,吃奶粉適當補點水。吃完奶後要拍嗝,否則易溢奶。

喜歡打嗝打噴涕,都屬於正常現象,不去管它。

不要穿得太多,特別是在夏天,稍一發熱就會得溼疹。

勤換紙尿褲,不然容易紅尿尿。

新生兒一般都是吃了睡,睡了吃,貫穿其中的是哭和拉。除此之外,全部由你打包。


好兒初長


瀉藥。我是一個三個月大女寶的爸爸,我老婆看育兒方面書多一些,我由於工作原因(懶的另一個說法),只是晚上下班回家才能照看孩子,所以感受都來只能是直觀感受,現在談一下新生兒寶寶有哪些特殊表現。

一、哭

二、父母的應對措施:也想哭

真的是隻有哭……她餓了會哭……尿了會哭……拉了會哭……肚子不舒服會哭……你不知道嬰兒這種生物究竟是用來幹嘛的……

而我,她不吃奶想哭……拉不出來想哭……看她肚子難受也想哭……

當然帶孩子開心的時候就是一步一步看她成長,今天學會個這,明天學會個那。最讓我高興的是,有一次給她剪指甲的時候,不小心稍微剪到她手指旁邊的肉,可能是我在叨叨的原因,她一著急叫了個“爸爸”,我開始不確定,跟媳婦一對視,她說她也聽到了,然後那種喜悅,讓我高興到炸。

在養娃的不長旅程中,跟媳婦有過意見不統一,跟爸媽有過觀念衝突,好在都過來了。跟同事在聊天中得知以後還會面對孩子教育,作業輔導等多方面的挑戰,雖然覺得應該問題不大,但是看到很多人為此頭疼,心裡也難免惴惴不安,好在還有時間做準備。

題主問到新生兒寶寶的表現和家長的應對,我想有這樣的問題,你們應該為此也做了一些準備,思想上的準備是最大的準備,我覺得養娃不僅僅是對孩子的修煉,也是對我們爸媽重新審視自己的一次契機,發現性格中的弱點,發現自己的堅強,碰到困難能和愛人、家長、醫生一起商量對策就沒有問題,初為父母,不要過份苛責自己,也不要嚴格要求別人,多一份包容,孩子的成長路上會有更多歡笑。


七月拾光


剛出生的新生兒寶寶都有哪些特殊表現?寶媽寶爸們應該如何應對?

我們之所以稱其為特殊表現,而非異常表現。是因為我們寶媽寶爸如果是第一次接觸到會認為有異常,而其實只是新生兒寶寶所特有的表現而已。

那麼對於新生寶寶們都有哪些特殊表現呢?今天我們在這裡為大家總結了12個要點。寶媽寶爸們都看看現在或者曾經發現過幾個,有時如何應對的:

【01.外觀】

新生寶寶的頭部大(可以佔到全部身長的五分之一),軀幹長,四肢短,常呈屈曲狀。胸部多呈圓柱形;腹部呈桶狀。新生寶寶出生後的姿勢.通常可以反映寶寶在胎內的位置。

【02.皮膚】

這裡主要說的包括有胎脂、新生兒紅斑、水腫、黃疸、粟粒疹、青記以及橙紅斑。

(1)胎脂:寶寶出生時皮膚會覆蓋一層灰白色的胎脂,主要是起保護皮膚的作用。生後數小時或1~2天后會逐漸被吸收,但是有皺褶部位的胎脂會比較難去除,我們可以用溫開水輕輕擦去。胎脂的多少在不同的寶寶是有差異的,還有如果寶寶的胎脂呈黃色,常常提示可能有黃疸、宮內窘迫或過期產的存在。
(2)新生兒紅斑
:常在生後1~2天內出現,原因不明。皮疹呈大小不等、邊緣不清的斑丘疹,散佈於頭面部、軀幹及四肢。很多新晉父母會覺得寶寶會很難受,但是寶寶並沒有不適感,而且我們不需要做什麼特殊處理,只要保持寶寶皮膚清潔乾燥就可以了,這些皮疹一般在1~2天后會逐漸消退。
(3)水腫:一般寶寶出生3~5天后,在手、腳、小腿、恥骨區以及眼窩等部位易出現水腫,2~3天后消失,與新生寶寶的水代謝不穩定有關。
(4)黃疸:生理性黃疸多在生後2~3天出現。一般持續一週後消失,有些會持續到2周左右。對於新生寶寶的黃疸,我們還需要和病理性黃疸相鑑別,具體內容大家可以看下我們相關圖文【關於新生兒黃疸,你需要了解這幾點】,這裡就不再贅述了。
(5)粟粒疹:在新生寶寶的鼻尖、鼻翼、臉頰以及顏面等部位,常常可以看到因皮脂腺堆積形成針頭樣黃白色的粟粒疹,這個我們新晉父母也不用太擔心,等到脫皮以後自然就會消失了。
(6)青記:部分新生兒在背部、臀部、四肢會有藍綠色色斑,這些是特殊色素細胞沉著所引起的,我們都俗稱為青記或胎生青痣。大多數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漸退。
(7)橙紅斑:這是分佈於新生兒前額和眼瞼上的微血管痣,一般數月內可消失。如果長期都存在的話,可以帶寶寶到皮膚科就診。

【03.頭部】

新生寶寶的顱骨較軟,骨縫未閉合,可有前囟(xin)及後囟,也叫做囟門。前囟直徑通常為2~4cm,後囟一般只能容納指尖。寶寶出生時因顱骨受到產道擠壓,會有不同程度的變形,骨縫可重疊。部分新生寶寶頭部可顯得狹長,而且頭頂部常見到水腫和淤塊,幾天內可褪去。有頭顱血腫的新生寶寶頭部可表現為囊腫樣的腫塊,通常需2~3個月內消散,若血腫過大,建議可以到小兒外科或者神經外科進一步就診。囟門過大常見於腦積水或宮內感染患兒,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

【04.眼睛】

寶寶生後第一天,眼睛經常閉合,有時一睜一閉,與眼運動功能尚未協調有關。如果寶媽有難產史有時可見寶寶的球結膜下出血或虹膜邊緣一圈呈紅紫色.多因毛細血管淤血或破裂所致,新晉父母看到後也會比較緊張,其實著也是一種可以自愈的現象,一般在數日後可自行吸收。一些新生寶寶出生時會有淚腺不通,一般3~4周後會自行變得通暢。少數寶寶會因為淚液在鼻淚管中積聚,刺激管壁黏膜而導致淚囊炎,多數是影響單側眼睛,寶寶除了流淚外,還可出現膿性分泌物,需要保持眼部的清潔。不過寶寶眼睛有以下情況需引起重視:(1)雙眼上斜或內眥(zi)贅皮,需要懷疑是否有21一三體綜合徵;(2)伴有眼瞼水腫和大量膿性分泌物,常常是淋球菌感染的典型表現;(3)大面積角膜混濁、眼球張力高,這是先天性青光眼的指徵。

【05.鼻子】

新生寶寶的鼻樑低,鼻骨軟而易彎曲,偶可見歪斜,但基本不會遺留畸形。很多寶寶出生後會有鼻塞的現象,但只要沒有明顯咳嗽、呼吸困難的表現,一般可以不用太緊張,過幾天就會好的。如果寶寶除了有鼻塞以外,還有張口呼吸、鼻前庭皮膚溼疹樣潰瘍的話,我們可能要警惕是否有先天性梅毒,需要進一步完善相關檢查。

【06.口腔】

新生寶寶的口唇皮膚和黏膜分界清楚,黏膜紅潤,舌繫帶有個體差異,或薄或厚,或緊或松。常見的特殊體徵有:

(1)“板牙”或“馬牙”(俗稱)——牙齦上可見由上皮細胞堆集或為黏液包的黃白色小顆粒,可存在較長時期,切勿挑破以防感染。
(2)“螳螂嘴”(俗稱)——兩側頰部各有一個隆起的脂肪墊,有利於吸吮乳汁,切不可挑破。
(3)彭氏珠——硬顎中線上可見大小不等(約2~4mm)的黃色小結節,也是由上皮細胞堆集而成,一般數週後消退。
新晉父母們一定要切記,以上這幾個都是寶寶的特殊生理現象,並不是有什麼問題,切忌用硬物弄傷。偶爾還是會聽到或者看到有些人用針或者刀片去給寶寶弄的,真的很是心疼!殊不知這樣做不僅起不到作用,反而會造成寶寶的感染,嚴重的甚至會感染破傷風。
當然了,如果發現寶寶的舌頭異常大的話,常提示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或有Beckwith綜合徵的可能。下頜過小的話也要想到PierreRobin綜合徵的可能,這些都還需要進一步的檢查才能明確。

【07.耳朵】

新生寶寶耳朵的外形、大小、結構、堅硬度與遺傳及成熟度有關,越是成熟的寶寶耳軟骨越硬。這點在今後足月兒與早產兒的區別裡會詳細說明。耳輪低於眶耳線稱為低位耳,在一些綜合徵中可見到。

【08.頸部】

新生寶寶的頸部短,皺褶較深而潮溼,所以容易糜爛。新晉父母們一定要注意保持寶寶皮膚清潔乾燥,但是記住不要塗抹爽身粉,因為爽身粉容易吸汗,吸汗後形成顆粒狀物質阻塞毛孔,而且皮膚受到摩擦時更容易造成發紅糜爛。

【09.胸部】

新生寶寶的胸部多呈圓桶狀,肋間肌比較薄弱,呼吸主要靠膈肌的升降,呈輔食呼吸。劍突尖有時上翹,在肋軟骨交接處可觸及串珠。生後4~7天的寶寶常可見有乳腺增大,如蠶豆或核桃大小,或出現黑色乳暈區以及泌乳,這些現象是由於母體內分泌的影響所引起的,一般2~3周可自行消退,切不可擠壓以防感染。

【10.腹部】

新生寶寶的腹部一般稍隆起,肝臟軟,在鎖骨中線肋緣下2cm。生後臍帶經無菌結紮後,一般7天左右脫落,脫落前應每天早晚用碘伏對寶寶臍部進行消毒,並檢查紗布有無滲血。脫落後臍部也要保持乾燥。有時可見到臍疝,發生原因與臍部的解剖特點有關。輕者可用硬幣壓一下,如果較為嚴重的話可到小兒外科進一步就診。

【11.肛門】

這一點較為簡單,主要就是警惕肛門閉鎖,新晉父母們要仔細觀察胎糞排出情況,必要時做肛門指診檢查。一旦發現有肛門閉鎖,是需要儘快手術治療的。平時我們也要注意觀察寶寶的大便情況。

【12.生殖器】

寶寶生後陰囊或陰阜常有輕重不等的水腫,數日後可消退。兩側睪丸多數下降至陰囊內,也有在腹股溝中,或異位於會陰、股內側筋膜或恥骨上筋膜等處。部分寶寶可見一側或雙側鞘膜積液,用電筒或者手機照射陰囊可見有透光性,完善B超也可以明確,多數於生後2個月內會自行吸收。有些女寶寶在生後5~7天可有灰白色黏液分泌物從陰道流出,可持續兩週,有時為血性,俗稱

“假月經”。這種現象是因為分娩後母體雌激素對寶寶影響中斷所致,我們也不用驚慌,只要保持清潔乾燥即可。

以上這12個要點是新生寶寶出生後新晉寶媽寶爸們最易發現的特殊表現,有一部分也是大家比較困擾甚至擔心的地方。只要是認真看完了以上內容的新晉父母,一定可以比沒有看過的要少一些擔憂,多一些從容,也可以省去一些諮詢醫生的麻煩。不過對於寶寶的問題,肯定遠遠不止這些,我們會在今後的工作學習中繼續關注,不斷為大家答疑解惑,共同進步。讓我們大家——【今天學育兒】吧!

今天學育兒


剛出生嬰兒眼是閉的有長肚臍,給嬰兒洗臉時輕輕洗(怕用力給把眼摸開),用不熱不冷水冼,熱的話傷眼,因為眼沒長成熟(發育完全),吃奶一開始吃少一點(必竟剛出來,沒吃過食物,)!別點蚊子香,怕過敏,別睡著吃奶。抱時小心肚臍,別讓水進耳朵,別讓寵物接近,等肚臍好了再洗澡,怕發炎,別冷與熱著


俄卵石139


常見四肢蜷縮

剛出生的寶寶,睡覺或者躺在床上玩耍時,四肢經常會蜷縮著。具體表現是兩隻胳膊向上呈投降狀舉著,兩條腿還張得可開(上肢w狀,下肢m狀),看起來特別像一隻曬肚皮的大號青蛙。其實這是寶寶肌張力正常的表現,隨著小傢伙月齡的增長,這種現象會逐漸消失。

但是在某些地方,老輩人會擔心寶寶舉著手,會導致抬肩和羅圈腿。於是會強行把寶寶捆綁起來,人為地拉直寶寶的胳膊和腿。這種粗暴的行為會嚴重影響寶寶的骨骼生長。所以一定要及時告訴家裡老人,寶寶四肢屈曲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用過於擔心。

長馬牙

大多數寶寶在出生6周左右的時候,牙床和口腔上顎中線兩側通常會長出一些黃白色、米粒大小的凸起物。由於看起來和牙齒很像,所以被稱為馬牙。這種黃白色的物質大多是上皮細胞堆積形成的,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

不過長馬牙之後,有些寶寶可能會覺得不舒服,比如愛搖頭、很容易煩躁、吃奶時用力咬乳頭等。這時候家長一定控制住自己的手,不要用東西擦,或者直接挑破。否則很可能會傷到口腔黏膜,造成感染。

那麼眼睜睜看著寶寶這樣很痛苦,自己心焦無比該咋辦。其實很簡單,平時注意寶寶的口腔衛生,每次喂完奶後,都要將口唇周圍擦乾淨,一般數週後就會自然消退的。

這裡要提醒一下,馬牙和鵝口瘡的症狀有點類似,家長切忌把兩者弄混了。後者屬於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經常多發於牙齦周圍,形狀和奶塊相似。用棉籤輕輕擦拭,可以將白色物質擦掉。寶寶吃奶的時候表情會比較痛苦,胃口不好,甚至抗拒吃奶。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就有必要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一下。

脫皮

由於剛出生的寶寶,皮膚角質層發育還不完全,表皮層和真皮層連接尚不緊密,往往會出現脫皮的情況。這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家長不需要特殊的處理。

如果您覺得我回答的還可以,請選擇我為最佳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