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父母每晚陪孩子读书一小时,坚持十年,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对孩子的教育会成功吗?

晓晓笔记


很少会有父母能够坚持十年如一日,保证每晚给孩子读书一个小时。但是陪孩子读书还是有几点需要注意的:


1.挑选合适的书籍

除了阅读本身,家长最好精心挑选适合孩子看的书籍,哪怕这些是经典书籍或是获奖故事。

曾经有一个家长分享过一个获奖故事的片段,描述非常像言情小说,并不适合小学生去看。

国学小故事里,也有价值观比较难解释的。汉武帝的车夫,由于一时大意惊吓到了汉武帝,后来由于愧疚就自杀了。这个故事传递的价值观,有当时的历史背景,很难跟孩子说清楚。

所以给孩子阅读的时候,最好家长提前看一下书籍的语言和传递的价值观

2. 亲子阅读的好处

在幼儿时期,父母给孩子读书,可以增强孩子的语言能力。《我们的孩子》一书中就提到:



所以多读书,一定是对孩子有益处的。


3. 孩子取得成功和读书的关系

虽然很多成功人士都有着阅读的习惯,比如说股神巴菲特。但是除了阅读,成功还需要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比如健康水平,社交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要想再综合素质高,时间就必然要分配找到培养各种不同的能力上面。

大部分人眼中的成功,往往指的是赚更多的钱,或者是做更大的官儿。读更多的书会在科研,或者是学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但却未必会在其他方面取得很大成就。


4. 父母教育的成功和读书的关系

如果想要对孩子的教育成功,那么对父母的要求,就绝不能不仅仅是给孩子读书。

父母需要提升自身的格局和眼界,去读一些针对自己情况的书籍。例如下面2类书籍:

1. 育儿类:《妈妈强大了,孩子才优秀》,《哈弗女孩刘亦婷素质培养记实》《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和《心理营养》等等。

2. 父母提升类:题材涉及情绪管理,平衡工作和家庭,理财能力等等。

孩子是父母内心的镜子。我们都是在无意间,用行为这个隐形的“小刻刀”,来雕琢着孩子的品行。所以要想孩子能够全面发展,家长也就必要要付出相应的努力。


英语训练营


我应该有发言权。因为大女儿现在快十一岁了,阅读的时间却有十年了。

从半岁会坐,书也成了玩具的一部分。最初孩子喜欢反复听一个故事,同一个故事读一个多月是常有的事。

每天晚上,坐在床上,拿着📖,翻到那一个故事的页面,用手指点点示意妈妈给她读,那时候她大概是十个月。

从此,阅读成了生命的一部分。

两岁的生日礼物是《不一样的卡梅拉》,四岁爱上《十万个为什么》,五岁半开始给妈妈读《小恐龙幼儿园》,一年级读带拼音的短篇书一两个小时一本,二年级开始读纯文字的《奇妙的数王国》,三年级开始读《哈利波特系列长篇》……

看到她的阅读能力是在小学一年级,老师让对孩子读的书进行记录,结果显示在两三个月时间读了大大小小一百零八本书。

家里开始大量买书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只是买书的速度始终不及她阅读的速度。对于有些喜欢的书,会反复看,有的能看二十遍。

阅读,一路走来,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

她认为上学是件有趣的事情,老师能教许多不知道的,有趣的知识。

她把考试当做是验证学习成果的手段,不会为一时的得失而欣喜或懊恼。

她把学习当作解决问题的途径,比如,喜欢画动漫,会通过买书或关注绘画公众号学习积累提升。

从来没有报过课外班,学习成绩却一直保持领先。

我不确定,她将来会成为怎样的一个人,是否会成功,但我希望她是个思想独立,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又有能力和勇气去追求的人。


人镜


我结合我教育两个孩子的实践谈一下心得感受:

一、先说我家老大;

虽然没有我们认真陪她度过几个读书的晚上,但是我曾经把一些书委托给母亲大人在农闲时间教女儿读书识字,其结果女儿已经在小学二年级开始阅读《西游记》原版,四年级已经读完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其后,自己不断阅读《草房子》、《狼王梦》、《平凡的世界》(三卷)、《白鹿原》等中外名著,其中代表我所居住市的“中华汉字听写大赛”,上初中时上的我市重点私立中学,三年好几万的学费全免,至于将来能怎样不得而知,但是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比较高雅的阅读趣味,对于她的现在和未来应该具有一定的助推作用!

二、再说说我家老二;

我平时工作之余每天晚上,除了带他一起散步跑步,同时带他一起坚持阅读《易经》、《道德经》、《鬼谷子》《孙子兵法》等,他现在虽然才上幼儿园小班,但是平常喜欢大声笑读这些国学名著。至于这个小孩将来能成为什么人才,也是未可得知,但是我想今天种下的智慧之籽,将来也一定可以结出闪光的果子!曾经有几位算命先生说这小子将来必成大器,我也想借此吉言龙凤呈祥!


人生规划种大树


陪孩子读十年是什么样子的,暂时我还不知道。但是陪孩子读三年,自主阅读三年是什么样子的我知道。

从孩子上幼儿园起,每天晚上我都会花上三十分钟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陪孩子亲子阅读,渐渐地孩子可以自主阅读了。到现在小学阶段是我看我的书,他看他的书。

我希望他把阅读当作像吃饭喝水一样普遍

不是为了教育孩子而去阅读,不是为了学的知识而去阅读。只是为了阅读而阅读。像吃饭喝水一样稀疏平常。

所以刚开始花时间陪孩子阅读是必要的。任何经常做的事情都是熟能生巧的结果。

阅读也不是为了教育孩子

阅读时不会像孩子灌输某种道理,同样也不会为了某种教育的目的去阅读某本书籍。只是单纯的阅读,为了获得阅读的快乐。至于教育的目的则是阅读的附加产品。读的多了,能多道理也就懂了,自然而然的也就知道了。

举个例子:

小侄儿之前很喜欢读小熊宝宝的绘本。这些绘本是关于孩子习惯培养的。但是只把他当作故事来读一读,从来没要求孩子必须按照书本中说的去做。

有一天孩子洗手,爸爸和奶奶站在旁边。孩子突然来了一句:洗手要排队。爸爸问为什么洗手要排队。孩子回答是小熊宝宝说的。小朋友要排好队一个个来。



这就是从来没有带着某种教育的目的去和孩子读书。教育的目的从来都是潜移默化的影响。

巴金曾说:“他童年时,母亲温柔的读词声是自己童年时的音乐。我也只希望孩子长大后回忆阅读的时光是一段温馨的岁月。


你不懂得孩子




首先第一点.陪孩子读书的前提是:孩子是对阅读感兴趣的。只有兴趣才是最大的前提,如果孩子还没有爱上阅读,那在这之前父母所有的重要都要放在激发孩子的兴趣上面。

其次亲子阅读益处有很多,是高效陪伴中重要的方式之一。1.可以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帮助我们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活动,精神上面做到深度交流,在孩子体验到父爱母爱的同时增强自信心,帮助孩子更好的独立。2.可以提高孩子的专注力,都说专注力是一切学习的根本,亲子阅读为今后上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和听说能力,在孩子全神贯注听一个故事时,注意力保持着高度集中,持续锻炼,孩子的专注力会越来越好。3.亲子阅读可以增强语言能力,发现想象力,还会帮助孩子提高社交能力,同时不断积累词汇和语言为今后的学习做好准备。4.亲子阅读可以帮助孩子大脑发育,在阅读时孩子的大脑快速转动,边阅读边思考,边分析边理解,让孩子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开发孩子的智力,发现孩子的创造性思维。5.亲子阅读可以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为今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成功是什么?每个人的定义都不一样,我想说,亲子阅读是一件对孩子成长道路上只有益处没有坏处的事情。而坚持是一种优秀的品质,我相信如果我们可以坚持做到每天亲子阅读1小时,孩子的未来一定会不一样。


航妈育儿说


首先说陪伴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我想把我家孩子教育的一点经验分享给大家。

我家孩子现在在西南大学读计算机专业。在三岁以前的识字量大约在一千字左右,可能有很多读者会惊讶,其实在我们知道孩子的识字量的时候也很惊讶。我们是在一个幼儿识字班招生说明会上发现孩子的识字量的,本来当时是想给孩子报一个这样的识字班,当台上老师拿出一张识字卡片的时候,我家小孩儿在底下就大声读出来,基本上。老师拿出的卡片他都认识,老师惊讶,我也很惊讶。我并不知道,当时我并不知道我他认识那么多字。后来在课下,老师又拿出了很多识字卡片,孩子都能顺利的读出来。大约统计了一下,有1000字左右。我们从没有买过一张识字卡片。也没有去刻意的教孩子识字。

老师询问孩子是怎么识字的?后来经过我们回想并总结,孩子的识字过程是这样的。

从孩子几个月大的时候,他爸爸就每天拿着卡通故事书给读,按照书上的字一字不差的给孩子读,孩子也是依偎在他旁边,一边看图一边听。那种卡通故事书大家都知道,有图画,有文字,有拼音。当时所选的卡通故事书没有目的性,就是选择那种色彩鲜艳的,撕不烂的,而且故事通俗易懂的,比如丑小鸭的故事,比如小红帽的故事。


就是这样,一样的故事,每天都要读不下十遍。其实每天这种睡前故事的阅读,孩子已经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了识字。他只是通过一种像认知图画那样的来识字。最先孩子是把这个故事全部背诵下来了。某一天,爸爸偶尔读错了一个字。他还会纠正说你读错了,然后他自己用小手点着故事书上的字一字一字的读。当时我们以为他已经认识了这些字,后来把单独的字拿出来让他读的时候,他还不认识。他是靠记忆在读书。每天就是这样重复。爸爸先读,然后孩子再读,说是孩子在读,其实是孩子在背诵。最后重复的结果就是孩子根据自己背诵,然后对照图片上的字,潜移默化的认识了大量的字。

当然这都是有一个过程的。记得有一次带孩子去逛街。孩子突然间指着远处的一个广告牌说,都美。我们努力地找都美这两个字,根本没有啊!后来再次的问孩子都美在哪里?等走近的时候,孩子又指着,那个广告牌说都美,我们一看笑了,原来是郭丽两个字,都和郭,两个字都带耳刀旁,比较像。美和丽两个字在幼儿图书上经常出现,美丽的草原,美丽的屋子等,这两个字几乎都是一起出现的,孩子的记忆那就是,见到丽就想到了美。

啰里啰嗦说了这么半天。主要说一个主题就是要拿出耐心,拿出时间来陪伴孩子,不管在什么方面。都会有很大的收获的。

我们生下孩子就要对她负责,就要牺牲自己的一部分时间去陪伴他。有的时候,陪伴会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收获。


东方一抹红98


目前我家孩子不到五岁,亲子阅读已经四年多了,因为她不到一岁我就每天晚上睡前给她读绘本,最开始《Good night》翻来覆去的读,后来给她买的小熊系列,随着她长大,买的绘本越来越多,到目前两大书橱的绘本。有中文的,有英语原版的,每天晚上都要读,除非我身体不舒服,现在她已经可以自主阅读了。

还有不到一个月就五岁了,这几年培养下来,虽然还不到十年,但她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在家如果特别安静的时候,总会在她的读书角找到她,家里给孩子打造属于她的读书环境很重要。目前上中班,学校老师经常跟我说,你家孩子不管是故事表演还是英语学习(双语学校)都特别棒,语言组织能力也很强,她经常在学校获得奖励,很有自信心!

她的学习现在不用我盯着,每天晚上吃晚饭到睡觉前,英语阅读,中文识字,古诗理解按顺序自主学习,英语我会陪着,毕竟有些单词发音,理解上她还做不到完全独立,就会要求我陪着她,遇到不会的问我。有的家长可能会说,孩子没有玩的时间吗?

我家孩子喜欢玩乐高,玩的时间挺多的,她从三岁开始,我慢慢的培养她的时间管理,她现在已经很好的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也不会觉得枯燥乏味,目前妹妹在她的影响下,每天也会吵着我给她读绘本,有时如果大宝愿意的话,我会让大宝给妹妹读,一是锻炼她的表达能力,再就是有的可能不会读,但可以通过画面的表达,增量看图说话的能力,为以后打基础,还可以增加姐妹感情,一举多得。所以我家孩子很好带。

所以孩子学习是一个量的积累,如果十年后肯定有一个质的变化。读书对孩子是有好处的,我家孩子很喜欢去书店,她的玩具除了乐高,其他就是书了。亲子感情也特别好,因为和孩子一起阅读,是高质量的陪伴,孩子性格也特别好,安全感强,孩子是敏感的,她知道父母有没有用心的陪伴,哪怕只有十分钟,也比你拿着手机在孩子旁边一个小时强,因为你那一个小时没有给孩子带来有效的反馈,所以增强亲子感情,阅读是很好的办法。

这是我家孩子的成长经验。有不足可以相互交流,谢谢!


大玥小宇曦


分享一下我们家的情况

1、我们从4岁开始买书给孩子读故事

很薄的那种

也有隔几天读读


2. 后来发现买的读完也不想再看了,家里堆了那么多还碍事我们就去图书馆借书看了

从故事类的到科普类的也看

发现孩子也感兴趣


3. 到有次借了书西游记,简短的那种

也是厚厚的一本了

担心孩子不懂,之前都是绘本式的

但是孩子说她喜欢听也听得懂

我就读了


4. 5岁的时候发现孩子对西游记非常感兴趣了

喜欢西游记的玩具,玩得很开心

听书里面的西游记也听得认真,最让我感动的是她可以说上一小段听书里面的西游记


5. 后来偶尔听到女儿嘴巴里跳出来成语,一问是听的西游记里面的


6. 现在经常是小孩追着让我们读书

她还不认识字

看到女儿的这些变化我非常开心

也让我更要坚持陪她读下去


我们还远远没有做到一天一小时

相信一天一小时的成果更喜人


宝妈分享育儿知识


坚持十年?孩子会有这么长时间的陪读需求吗?

说说我和孩子一起阅读的故事吧!

孩子六个月的时候,我们开始阅读绘本~从布书到纸书边读边玩,读着读着孩子就两岁了。两岁之后,我们加入游戏书,像剪纸、图画、思维游戏方面书、英语绘本等。

四岁开始就明显感觉到孩子有一定的识字能力了,六岁时孩子就可以实现自主阅读,这段时间我们就开始锻炼孩子自己读书。到孩子7岁上小学,他已经不需要家长陪读了,自己选书、读书。

几年的陪读让孩子养成了阅读习惯,对读书有兴趣,愿意在读书上花费时间,生活中的碎片时间他都会拿本书打发,很少出现没事干的时候。

孩子的学习成绩各科都不错,语文方面,字感比我小时候好很多,很少错字,不认识的也能"蒙"出来,我经常和他说,这方面比妈妈强太多了,我小时候经常因为错字被罚抄写。阅读和小作文也很少出现问题。

数学方面,孩子的识字和理解能力比较强,应用题理解起来比较容易,成绩也很稳定。

因为阅读孩子的专注能力比较强,他可以长时间的沉浸在听课这一件事上,上课认真,学习质量比较高。孩子成绩不错,所以在班级里也比较自信。

对家长来说,阅读比上各种兴趣班收益大得多。而且陪读这事真不难,坚持也就是几年的事,完全能实现。

现在我的孩子上小学三年级,到目前为止学习成绩都不错,我不敢保证他未来学习会如何?但是这一生的阅读兴趣肯定是保住了。现在我们家的周末娱乐项目之一就是全家人一起录段朗诵语音或视频。

阅读确实丰富了生活,各位家长,别再陪读上纠结。行动起来,坚持住肯定有收获。


童行伙伴


读书这个习惯不说坚持十年了,就坚持十天的效果都是那些不注重读书习惯培养的孩子不能比的。

我们家孩子从四个月开始我就给她看绘本,她对那些色彩鲜艳的图片特别感兴趣,当我教她翻页时,她竟然很快学会了,她的第一本书就是一个硬质的蔬菜合集,十几页的样子,到现在一岁三个月,她看到这本书还很有感情,每次都兴高采烈的拿过来翻翻,嘴里还念念有词。

后来我又买了道德经绘本系列、宝宝玩英语一系列绘本教程,她都很喜欢看,每一本拿到手都要我们指着字念给她听,然后自己在那自言自语、手舞足蹈,特别有意思。

有时候听别人家家长在那唠叨说自己孩子爱撕书,家里都不敢放书,我特别不能理解,因为我们家宝宝从来不撕书,她心里就没有这个概念。可能是我们大人的习惯影响了她,我和我婆婆都爱看书,只要是我们捧着看的书,她都要抢过来一本正经的在那看,真的是一页页的翻半天,虽然她看不懂。

自从开始系统的教宝宝看书开始,我就感觉刚生下来的小孩子真的是一张白纸,你从第一天带着他们看绘本、讲道理,他们就已经把这些东西深刻印在大脑里,就像与生俱来的一样,现在我们家孩子无论干什么,只要你告诉她,我们一起去看看《小王子》吧,或者别的最近才看的绘本,她都会立马兴高采烈的跟你走,别的事她还真不乐意这么听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