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百姓年前必做的事,趕個熱鬧大集,這些土特產超搶眼

一個地方的集市,沉澱著這個地區最濃郁的煙火氣。

任何冷漠的人,到了這裡都被這股熱鬧的生氣,薰染得活泛起來。雖然現在大城市裡大家習慣了逛超市,但是在煙臺龍口,當地人還是喜歡熱熱鬧鬧地去趕集。


煙臺百姓年前必做的事,趕個熱鬧大集,這些土特產超搶眼


像我媽媽這種60後,就算什麼也不買,也要去集市逛一逛,就為了湊個熱鬧,尤其是過年的前——小販叫嚷得更加熱烈,賣得東西更加豐富,扎進人流,就像是一頭走進了清明上河圖。


煙臺百姓年前必做的事,趕個熱鬧大集,這些土特產超搶眼


紅紅火火買門對子

年前無論去哪個集市,一定有三五個攤位是留給賣福字的。這種攤位一般綿延數米,被一股紅紅火火的顏色籠罩著:豎著的喜慶的門對有2米高,地下是小型的貼畫。賣門對的叔叔阿姨蹲在地上,幫你卷看中的貼畫門簾。


煙臺百姓年前必做的事,趕個熱鬧大集,這些土特產超搶眼


煙臺百姓年前必做的事,趕個熱鬧大集,這些土特產超搶眼


今年是鼠年,因此看到很多老鼠的可愛圖案,全身紅彤彤,可愛一點也不輸米老鼠。而鏤空的對豬是萬年搶手貨,無論這一年是什麼年,都有人搶回去貼在門上——豬拱門寓意有福氣。


煙臺百姓年前必做的事,趕個熱鬧大集,這些土特產超搶眼


煙臺百姓年前必做的事,趕個熱鬧大集,這些土特產超搶眼


唯有年前集市上才會出現的東西,另一個就是聖蟲了!煙臺人有面缸裡放聖蟲的習俗,聖諧音“剩”寓意米糧越吃越有。市面上的聖蟲個頭都不小,模樣俊俏;姥姥更喜歡自己做,巴掌大小,自己上個彩頭,每個閨女都要送一個。


煙臺百姓年前必做的事,趕個熱鬧大集,這些土特產超搶眼


在趕集的時候,還看到饅頭面板章,不知道叫啥名字合適,我們這會做各種造型的饅頭,尤其是乞巧節,把面放進這個模子裡,扣出來就是好看的圖案。


煙臺百姓年前必做的事,趕個熱鬧大集,這些土特產超搶眼


賣生鮮的大哥寒風中抓魚大喊

煙臺龍口本來就靠近海港,集市上自然不能少了海鮮,個個還都是活蹦亂跳的。大魚擠在一起,放在冒泡的水池子裡,不管怎麼折騰,都翻不了身;偶爾撲騰水花大了,店主會撈起一條,放到一個寬敞的魚池子裡。這邊的魚類種類很是多,我只能認出熟悉的鯧魚鮁魚,其它的都叫不上名字。


煙臺百姓年前必做的事,趕個熱鬧大集,這些土特產超搶眼


海鮮店家被問到降價的時候,大多會搖搖頭:不行不行,你說的那個是死魚的價格,都是外地來的,看俺這是活的。在北馬村趕集看到小蝦活蹦亂跳、晶瑩剔透,我就走不動腿了,想想就很好吃,我媽卻不讓買,她說人家10塊一斤,你姐夫海里撈的,才賣5塊。趕集買東西,要想不吃虧,也得帶上我媽這樣的一個老司機。


煙臺百姓年前必做的事,趕個熱鬧大集,這些土特產超搶眼


去龍口逄家村趕集的時候,遇到頗為震撼的場景:一個叔叔,站在車上,手抓大魚,高喊:6塊一斤6塊一斤!旁邊還有個阿姨在現場殺鯉魚。

土特產眼花繚亂:梨和山楂排排坐

煙臺這邊鄉鎮集市蠻多的,北馬村的集市的土特產尤其多。梨子山楂堆在旁邊排排坐,還用粉筆工工整整寫在地面上——1元。紅彤彤的山楂堆成小山的形狀,3元一斤。


煙臺百姓年前必做的事,趕個熱鬧大集,這些土特產超搶眼


煙臺百姓年前必做的事,趕個熱鬧大集,這些土特產超搶眼


煙臺的水果就是很多,價格也是很便宜。不過說起煙臺的水果槓把子,大多數人想到的都是蘋果,從小吃過的蘋果種類很多,每天聽爸媽念念叨叨總是記不住名字,但是在集市上,帶字的蘋果是最為刷印象分的——碩大的蘋果上印著恭喜發財,誰能抵抗得住這種喜氣呢?其實背後的操作也很簡單,就是在蘋果套袋的時候,把字體那部分遮住光,熟了就自然帶上字體了。


煙臺百姓年前必做的事,趕個熱鬧大集,這些土特產超搶眼


同樣帶喜慶字體的,還有大年糕。過年是都要吃年糕的,這兒的年糕是黃色的,外面討吉利包著“恭喜發財”的大紅字,有的時候過年還會包在餃子裡。


煙臺百姓年前必做的事,趕個熱鬧大集,這些土特產超搶眼


童年難忘的味道:鮮餚和羊湯攤子

路邊好多賣吃的,最誘人的就是羊湯館子,大骨頭冒著熱騰騰的氣,前面的小碗裡一碟碟,放著羊血羊肝供人挑選,相中了哪個店家就給澆上一碗熱湯;旁邊還有炸油條的,滋滋冒著熱氣,面進入鍋裡,膨脹出可愛的面花。一般油條鋪子和羊湯鋪子都是連在一起的,共用場地位置。很多人就找個小板凳,在冷風中呲溜呲裡地喝上一碗,暖過身子後繼續趕路。


煙臺百姓年前必做的事,趕個熱鬧大集,這些土特產超搶眼


煙臺百姓年前必做的事,趕個熱鬧大集,這些土特產超搶眼


說起來羊湯也是煙臺特色,內蒙古的羊腿帶著奶香味,新疆的羊肝羊味更重一些,東北的羊肉湯居然要加粉絲。山東的從小吃到大,味道更為溫和一些,沒有那麼多的醃製佐料,最喜蔥花滿盆的羊湯和滑嫩嫩的羊血。老爸曾在單縣呆過一陣子,那裡羊肉湯像是牛奶那樣白,喝過一次就難忘。


煙臺百姓年前必做的事,趕個熱鬧大集,這些土特產超搶眼


這次出門想喝羊湯,恰好碰上蘆頭超出名的羊湯館子,這家的羊腿以性感出名,可惜我們吃不下。三人點了一份羊脖子,店家現場手撕,帶著手套直喊燙;羊脖子吃了幾塊肉後,剩下的一半直接做成羊湯,那胡辣辣的感覺,不加醋都很完美!這家的炒羊血沒有加澱粉,入口嫩嫩的還很結實,涼拌羊臉入口很有嚼勁,就像是豬耳朵,黃瓜蒜一拌,羊肉味非常清香。


煙臺百姓年前必做的事,趕個熱鬧大集,這些土特產超搶眼


煙臺百姓年前必做的事,趕個熱鬧大集,這些土特產超搶眼


不管吃得多撐,看到鮮餚依舊走不動路,看它騰騰冒著熱氣,好像嘗一嘗,是不是記憶裡的童年味道。去了北京讀書才知道,並不是每個地方都有這個,提起這種食物的時候,外地的小夥伴大多覺得我們生猛,其實從小吃慣了也還好,豬大腸和豬尾巴,是我最惦念的味道。


煙臺百姓年前必做的事,趕個熱鬧大集,這些土特產超搶眼


搗香油的老爺爺、修鞋的老奶奶還有爆米花大叔

每次從北京回來,都感覺無論城市怎樣快速發展,故鄉的時間似乎是緩慢不流動的,去趕集的時候更加增強了這種感覺,尤其是遇到幾個從小看到大的工種

——大爺在路邊賣香油,還一邊用大錘子在搗,慢騰騰地,周圍都是香油味。旁邊還蹲著一隻大公雞,我還問我媽:這是真的嗎?咋不動呢!我媽說:這人家拿來賣的,當然是活的,估計雞累了。


煙臺百姓年前必做的事,趕個熱鬧大集,這些土特產超搶眼


東江市場趕集的時候,路邊還看到一個老奶奶在修鞋,從小到大上學路上,看到不少這樣的場景:修鞋的叔叔搖著修鞋機,吱吱呀呀修修補補,但是還是第一次看到,操控機器的,是年紀這麼大的奶奶。


煙臺百姓年前必做的事,趕個熱鬧大集,這些土特產超搶眼


街頭的火爐,嘭的一聲,發出爆炸一樣的聲響,確信無疑是爆米花就熟了。倒出爆米花,大叔繼續燒火,等待著下一爐子的豐滿,但這個一直是我的童年陰影,導致我現在走過爆米花爐子,不管熟沒熟,都下意識地捂住耳朵。


煙臺百姓年前必做的事,趕個熱鬧大集,這些土特產超搶眼


人人都要去花鳥市場買盆花

回家趕了不少集,我爸說東江市場一定要來,這裡賣花賣鳥的特別好看。很多集市都是賣福字和賣吃的,但是隻有這個賣花鳥。


煙臺百姓年前必做的事,趕個熱鬧大集,這些土特產超搶眼


【花市】花市有很多好看的花,各個名字也取得討巧:花開富貴、歲歲平安…這裡還能看到迎春蝴蝶蘭、還有可愛的多肉。最後我媽買了個lapi,說是杜鵑的一種,旁邊的大爺還說嬌中帶豔,這種花期都比較長。買走的時候,店家還囑咐我們兩三天澆一次水比較好。


煙臺百姓年前必做的事,趕個熱鬧大集,這些土特產超搶眼


【鳥市】這邊的鳥不多,關在籠子裡倒是精神百倍,只看到一兩個攤位在賣鳥,不如小時候熱鬧。我爸和人閒聊的時候,聽說這個地方賣鳥租場地一天5塊。臨走的時候還看到街邊好多賣金魚的,甚至還有賣小烏龜的,但是小朋友覺得烏龜太大,嚷嚷著要更小的。


煙臺百姓年前必做的事,趕個熱鬧大集,這些土特產超搶眼


出門前千萬看好日子

我爸說老百姓一年賺不了多少錢,趕集湊個熱鬧,買點經濟實惠的就開心。不過趕集需要看好日子,這邊還在口耳相傳著,趕集的農曆日子:一四七蘆頭二五八北馬…如果想要感受煙臺農村的煙火氣,就去趕個集吧。


煙臺百姓年前必做的事,趕個熱鬧大集,這些土特產超搶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