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武之:因儿子不愿回国、放弃中国国籍而耿耿于怀,悔恨而终

杨武之:因儿子不愿回国、放弃中国国籍而耿耿于怀,悔恨而终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在莫言、屠呦呦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之前,共有七位获得过诺贝尔奖的美籍华人,而最为出名的当属杨振宁。一个人的好坏与他所处的家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杨振宁的成功,离不开一个人的帮助,那就是他的父亲杨武之

相比于杨振宁,父亲杨武之在众人的印象中就略显空白了,杨武之是我国早期的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大名鼎鼎的数学家华罗庚就是杨武之的学生,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临终前却因儿子不愿回国并放弃中国国籍之事而耿耿于怀,悔恨而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杨武之:因儿子不愿回国、放弃中国国籍而耿耿于怀,悔恨而终

敏而好学,同龄翘首

杨武之,原名杨克纯,出生于一八九六年四月十四日,安徽合肥人,杨武之十分命苦,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因去世了,但好在,叔父杨瑞邦对侄子颇为照顾,将之养育成人,而杨武之也深感叔父大恩,从小勤于思考,刻苦学习,成为了同龄人中的翘楚

18那年,杨武之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一九一五年,杨武之与同乡罗梦华喜结连理,三年之后,在儿子杨振宁出生,没多久杨武之就远渡重洋,来到美国的斯坦福大学深造,获得数学博士学位。

书山有路勤为径

之后的杨武之一发不可收拾,再次进入到芝加哥大学

学习,连续攻读数学系硕士博士学位,他的《双线性型的不变量》等论文,在之后的几十年间,仍旧被无数芝加哥学子们所津津乐道,在杨武之的晚年,面对记者提问,他悠悠的说道:“天赋算作这一方面,但想要成功,更多的还是勤奋,钻研,研究一件事物,要有孜孜不倦的精神和一往无前的研究,这才是成功的王道”。

杨武之:因儿子不愿回国、放弃中国国籍而耿耿于怀,悔恨而终

同那个时期的中国人一样,杨武之拒绝了西方国家的橄榄枝,毅然决然的回到了中国,先后在多所大学任教,将他的思想、知识传播在课堂上,让数学方面落后于世界的中国诞生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数学家,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华罗庚

将数学方法引入子女教育

杨振宁所取得的成就,与父亲杨武之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杨武之的父亲是一名清末秀才,在世之时,对杨武之的教育也是颇为严格,面对儿子杨振宁一天天的长大,子女的教育问题开始引起了杨武之的重视,对于孩子,过分的溺爱以及一昧的顺从,只会毁了孩子的将来,而“棍棒底下出孝子,脏活累活出孝媳”更是太过片面,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精通数学的杨武之,将所擅长的数学领域引入了家庭教育之中,他只交方法,而循循善诱,逐渐养成了杨振宁独立自主,刻苦钻研

的性格,在杨振宁长大后就说过,父亲的教学方法,对他之后在数学和物理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起了很大的作用。一九五七年,杨振宁成为了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而却因为六年后加入了美国国籍使这一奖项与中国失之交臂

杨武之:因儿子不愿回国、放弃中国国籍而耿耿于怀,悔恨而终

夫妻没有隔夜仇,更何况是父子呢?然而,对于自己最得意的儿子杨振宁,杨武之却一直因为一件事而耿耿于怀,甚至在临终前都

不肯原谅儿子,成为了临终前未能实现的意愿,那就是儿子放弃中国国籍而成为了美国公民的这件事。

此生只做中国人,国籍纷争成意愿

一九六四年,在杨振宁取得诺贝尔奖之后的第七年,杨振宁正式成为了美国公民,杨武之夫妇远赴香港为儿子贺喜,据说,当时的美国驻香港总领事一直在给杨振宁打电话,说服父母二人加入美国国籍。

当杨振宁像父亲提出这一看法后,却没想到一向温文尔雅的父亲却大发雷霆,并且坚定地表示要回上海,此生只做中国人,无论他国开出的条件是怎样的优厚。而这也就此在父子间心里留下了一道浅浅的裂痕,成了杨武之的一个心结

杨武之:因儿子不愿回国、放弃中国国籍而耿耿于怀,悔恨而终

当年,在日内瓦,杨武之曾邀请儿子回国,共同投入到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浪潮中去,可此时的中国十分贫困,自己的研究也处于关键时期,面对美国政府的优厚待遇,杨振宁拒绝了父亲。

之后的杨武之,再次来到日内瓦,并且明确的表达了自己的愿望,那就是希望杨振宁脱离美国国籍,回到中国,为新中国的建设做贡献,可此时的杨振宁早已是身不由己,他所做研究的开销巨大,而只有美国政府有条件。更何况,面对此时的他,巨大的价值绝不会让美国政府轻易放人,杨振宁只得再次拒绝了父亲的邀请。

杨武之:因儿子不愿回国、放弃中国国籍而耿耿于怀,悔恨而终

杨武之见此,也只得摇头失望,一九七三年五月十二日,这位身先士卒,勇攀高峰,为新中国培养了一个又一个学人才的,中国数学事业的伟大奠基人,病逝于北京,杨武之老先生生前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儿子能够回到中国,用他所学之领域为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然而,这个愿望在他临终之时都没能实现,成为了他最大的遗愿,后来的杨振宁得知此事,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值得庆幸的是,在杨振宁的晚年,他终于重回了中国国籍,他曾对记者说道:我身体里循环着的是父亲的血液、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不知杨振宁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脑海中会不会浮现出父亲那张欣慰的脸呢?

我想,在另一个世界的杨武之老先生,在听到儿子的话后,相比也会含笑九泉了吧。

杨武之:因儿子不愿回国、放弃中国国籍而耿耿于怀,悔恨而终

小结

杨武之老先生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他是一个优秀的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可最令人尊敬的,不是培养出了世界闻名的数学家华罗庚,也不是生出了获得了诺贝尔奖的儿子杨振宁。

而是他,无时无刻、每时每刻,面对任何诱惑,任何利益都充耳不闻,心怀国家的爱国精神,他是一名伟大学者,更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流着炎黄之血的中国人,愿杨武之老先生永垂不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