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日本引以為傲的刺刀術遇到美軍就不好使了,這是為什麼?

thfghfg


肯定不好使啊!美軍是二戰時唯一一隻全面模裝備半自動步槍的軍隊,而且在太平洋戰場上,機槍和衝鋒槍都已經下放到了班級單位,因此美軍的火力十分強大,根本不會去跟日本人玩近身肉搏,日軍的刺刀技術只能用來開罐頭了

首先先說明一點,很多人認為日軍在二戰時的步槍非常落後,日軍的步槍都是單發的,而歐美各國的步槍都可以連發,所以日軍單兵火力跟美英蘇德等國完全不在一個級別上,但其實這個認知是錯誤的,起碼不完全正確。

在二戰時,尤其是在二戰中前期,大多數國家的步槍還都是拉栓式,也就是打一槍後要手動退子彈,不能連續射擊。日本的三八式步槍是拉栓式的,德國的毛瑟98K步槍也是拉栓式的。雖然到了戰爭後期,蘇德都開始換裝半自動步槍,但拉栓式步槍依舊還是主流。所以說日軍在步槍火力上並不落後與其他國家部隊,或者說並不落後太多。

(可能與大家想象的不同,德軍在二戰時也是主要使用拉栓式步槍,當然,我指的僅僅是步槍火力,不是指軍隊的整體火力,西方軍隊到了班級層面,在火力上就遠遠超過日軍了。)

在二戰時,除了美軍以外,日軍的對手都不算強大,尤其是跟中國交戰時,日軍的火力完全可以對中國軍隊進行碾壓。在中國戰場上,中國軍隊普遍都是缺乏彈藥,在子彈打光的情況下,中國軍隊就會發起白刃戰。

但是在白刃戰中,中國軍隊一點都佔不到便宜。因在在戰爭初期,日軍的刺刀訓練是非常嚴苛的,當時日軍老兵的刺刀技術非常高超,即便是身材矮小,但得益於良好的飲食保障,日軍的體魄都非常強壯,再加上修長的三八式步槍,日軍在白刃戰中讓中國軍隊吃盡了苦頭。

(加上刺刀,三八式步槍的長度甚至超過了日軍平均身高,非常有利於拼刺)

正是因為在白刃戰中屢造失利,中國軍隊對日軍的格鬥技術評價很高。不過中國軍隊之所以和日軍頻繁爆發白刃戰,根本原因是彈藥不足,因此才迫不得已的選擇上刺刀搏殺。倘若子彈充足,誰也是不會傻到去打白刃戰的。

而反觀日軍,在掌握戰爭主動權的情況下也願意與中國軍隊進行白刃戰,畢竟日軍在白刃戰訓練上經營多年,和中國軍隊拼刺刀幾乎沒有輸過。並且白刃戰日軍是想打就打,不想打抽身後撤就可以了。

順便說一句,日軍在拼刺刀之前不會去退子彈,這是個謠傳。日軍拼刺刀是從來不退子彈的,僅僅就是打開保險,防止意外走火而已。

但是二戰時期,拼刺刀這種事兒幾乎只在中國戰場出現過,日軍在對美和對蘇、對英的戰鬥中均沒有發生過大規模的白刃戰。其中原因也非常簡單,蘇軍、英軍、美軍的武器裝備都非常先進,反正不比日本落後,在強大的火力面前,蘇軍、英軍、美軍根本不給日軍拼刺刀的機會。

由於參戰時間相對較晚,美軍在介入二戰時,全軍基本上都已經換裝了加蘭德半自動步槍,可以實現連續射擊。

在歐洲戰場上,半自動步槍相對拉栓式步槍的優勢並不大,因為在大平原上作戰,主要火力來自於機槍、大炮和坦克,而且當時也大量裝備了衝鋒槍,半自動步槍火力優勢體現不出來。

但是在太平洋戰場的熱帶雨林中,半自動步槍的優勢就很明顯了。因為在奪島戰中,由於戰場狹小和地形崎嶇,兩軍交戰時的距離會很近,火炮和坦克在這裡無法發揮自身的火力優勢,因此單兵火力就極為重要。

美軍的步槍不僅火力更強大,而且美軍還配備大量的機關槍和衝鋒槍。美軍在二戰時裝備的湯姆遜衝鋒槍和M3衝鋒槍都是一代經典,這些衝鋒槍曾讓日軍不止一次的懷疑人生。在美軍強大的火力面前,日軍根本沒有貼身近戰的可能性。

(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基層火力是很強大的)

在遇到美軍之前,日軍一直非常輕視半自動步槍和衝鋒槍的發展,而且在戰爭初期,日軍的單兵火力也不比歐洲軍隊差多少,面對武器更加落後的中國軍隊,日軍更是沒有換裝武器的動力。

即便是日軍在1940年就已經造出了“百式衝鋒槍”,但由於這款衝鋒槍的性能和可靠性都很差,因此一直沒有大規模列裝部隊,只生產了不到2萬把,不足以改善日軍單兵火力日漸疲軟的問題。


千佛山車神


二戰時日本士兵的刺殺水平的確很高,可以說按照正常的白刃戰美軍士兵不是對手,儘管日軍在個頭上不敵美軍,但是三八大蓋再加上刺刀的長度可是無槍能敵,這也無形之中成為了白刃戰的優勢。但是遇到美軍,擅長白刃戰的日軍士兵就徹底處於劣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美軍“不配合”。

客觀來講(只從軍事角度),二戰初期日軍士兵的單兵作戰能力還是很強的,單兵的綜合素質和美軍相比絕對不處於劣勢。日本軍隊對於士兵在訓練中拼殺技能是非常重視的,而且整個日本法西斯模式下的極端思想和日本人所推崇的所謂“武士道“精神也支撐著日軍士兵有些偏好拼刺刀,這在亞洲很多的戰場上也確實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擅長拼刺刀的日本士兵遇到美軍之所以會非常明顯的處在劣勢,最主要還是因為以下因素。

第一、美軍彈藥充足。

拼刺刀在有些時候是因為彈藥不足之下求生或者獲取勝利的無奈之舉,但是日軍士兵卻很推崇,相比之下美軍彈藥充足,壓制日軍的進攻速度,同時一旦近戰美軍用的是子彈,而日軍卻是未上膛的步槍和刺刀。

第二、美軍單兵武器更勝一籌。

美軍士兵基本裝備的是衝鋒槍和半自動步槍,手槍也大量的出現在一般的作戰部隊中,這為近戰提供了強大的火力支持;而日軍單兵基本都是三八大蓋這種單發步槍,一旦近戰裝彈根本沒有時間,由於穿透力強,又為避免擊殺自己人白刃戰時一般都是退出子彈。



第三、身體原因。

美軍士兵在強大的後勤保障下,食品營養豐富,這確保了美軍士兵的強壯💪程度和耐力超過日軍。換句話說在白刃戰時美軍打的是子彈,日軍拼的是“精神”。


冰雹藍天


問題的關鍵就是美軍正面火力實在是猛。

二戰時期,美國陸軍一個12人步兵班的基本火力配置如下:

正、副班長一人一支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和M1911手槍;

八名士兵一人一支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

一名狙擊手一支M1903春田狙擊步槍和M1911手槍;

一名機槍手一挺勃朗寧機槍。

到了二戰中後期,在太平洋戰場上,美軍基層步兵班火力進一步加強,由12人變成了13人:

正、副班長一人一支湯姆遜衝鋒槍/M-3衝鋒槍和M1911手槍;

八名士兵一人一支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卡賓槍;

一名狙擊手一支M1903春田狙擊步槍和M1911手槍;

一名機槍手一挺勃朗寧機槍;

(增加)一名火焰噴射器手,專門配置一副火焰噴射器清繳日軍坑道。

也就說日軍面對的美軍士兵,幾乎都是自動輕武器,射速都要遠遠高於日軍手中的那杆三八大蓋。

所以,拼刺刀尤其是正面拼刺刀,很難接近美軍士兵,即使拼刺刀,美國佬人高馬大,體力上並不吃虧,當然也有例外情況,那就是超級人海戰。

這種發狂版的刺刀衝鋒,其實根本無法扭轉戰局,只不過拖延一下時間而已。


OK,關於問題就回答到這裡吧。😊

獲取更多軍事、航空知識,請關注“老鷹航空”。


老鷹航空


二戰時,日本引以為傲的刺刀術遇到美軍就不好使了,這是為什麼?

說起近代戰場上的刺刀戰,無疑都要說到日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槍械大發展的情況下,歐洲人基本摒棄了刺刀戰。而到了二戰,列強中,只有日本仍然痴迷於刺刀白刃戰。

刺刀術拼的就是你死我活,靠是刻苦訓練和軍人意志。

日軍為什麼熱衷於刺刀白刃戰?因為日本的兩次崛起,刺刀白刃戰都大放異彩。

  • 第一次,甲午戰爭。

乃木希典侵略遼東半島,兩小時拿下旅順,成為日軍的一個傳奇。在與清軍對戰中,日軍一個衝鋒,白刃戰一開始,清軍就潰不成軍。

日軍衝鋒之後的白刃戰屢戰屢勝,日軍和乃木希典就認為是日軍的刺刀術厲害。實際上,不是日軍太強,而是清軍太菜。清軍落後的作戰思維、薄弱的戰鬥意志,是日軍在遼東屢戰屢勝的原因。

  • 第二次,日俄戰爭。

日俄戰爭中日軍獲勝,本來日俄戰爭陸軍獲勝的主因並不是刺刀戰的功勞。刺刀戰中,日軍比俄軍也不佔優。但因為戰爭勝利,主將乃木希典則一戰成名,被吹捧為“軍神”。連帶著,乃木希典主張的“豬突戰術”和“刺刀白刃戰”被吹捧成又一個傳奇。

乃木希典後來成為天皇的老師,經過乃木希典和日本武士道的提倡,就有了日本陸軍重視刺刀術的傳統。這種氛圍下,日軍的刺刀術,的確在亞洲範圍內橫著走了。日軍的拼刺刀,在二戰侵華戰爭中,給我軍造成了極大的損失,一個數據是日我戰損比起碼是比1:3更高。

二戰前期日軍刺刀白刃戰能橫行的原因

說白了,在裝備不好、近距離火力不足的情況下,白刃戰才能夠存在。在日俄戰爭中,雙方的槍械:

  • 俄軍是莫辛·納甘步槍,彈夾容量只有5發,仍是落後的手動步槍。

  • 日軍是金鉤步槍,同樣是彈夾5發的落後的手動步槍,同樣是打一槍拉一下槍栓。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戰場已經開始大規模裝備自動武器。在我國正值落魄,國軍也就是毛瑟槍,我軍手裡還在用漢陽造、老套筒,日軍的三八大蓋就已經形成裝備優勢,日軍也就沒有改良陸軍近戰裝備的動力。

在中國戰場,大家裝備都不咋地的情況下,日軍的刺刀戰術,也有發揮餘熱的機會。憑藉著悠久的刺刀術傳統,日軍仍然優勢巨大。

在太平洋戰場,日本陸軍的裝備已經落伍

在中國戰場,日軍裝備完虐我方。但到了太平洋戰場,形勢逆轉,美軍裝備完虐日軍。且不說大型軍艦的差距——在4年時間,美軍戰艦下餃子一樣,700多艘戰艦下水,而日本只有不到70艘。

就說400米範圍的近距離火力來說,差距不是一般大。

  • 美國:武器裝備已經領先世界,大範圍裝備自動槍械——加蘭德半自動步槍、約翰遜半自動步槍、湯普森衝鋒槍、M1半自動卡賓槍......自動槍械全面普及。

  • 日本:還是用了40年的手動老古董——三八大蓋(彈倉5發)。

雖然美軍也裝備刺刀,但是美軍的刺刀是為了應付緊急情況。在美軍強大的遠程炮火下,日軍很難突破到400米距離。即使近距離戰鬥,美軍近戰火力對日軍也有壓倒性優勢,根本沒有日軍刺刀白刃戰的機會。

也就是說,美軍依靠遙遙領先的裝備優勢、火力壓制,美軍的戰術行動中,根本就沒有白刃戰的選項。在這種情況下,日軍再鼓搗“豬突衝鋒”意圖白刃戰,也只是慘烈的自殺式攻擊而已。


爾朱少帥


我們對於戰爭的討厭,就像是人類對於疾病的天然畏懼一樣,因為一旦戰爭爆發,那麼需要為此付出代價的,往往就是人類自身,所以在全世界範圍之內,有很多的人都十分的愛好和平。當然如今的愛好,和平之人大多都是從二戰當中,吸取了一定的教訓,誰也不想讓二戰時期的這種情況捲土重來,因此愛好和平是全世界範圍之內,公認的一個主旋律。

在二戰期間,我們所見到的日軍有一個特殊的癖好,他們喜歡在槍上面掛上刺刀,在我們所喜歡看的電影當中也有這類的描繪,但有人卻發現日本人的刺刀術,雖然讓日本人認為這是他們最大的驕傲,可是在遇到美軍的時候,卻變得不堪一擊,這裡面的原因到底是為什麼呢?

日本人之所以會將刺刀術引以為傲,其實還是有一定的理由的。畢竟在早期作戰當中有了刺刀以後,他們就可以佔據更大的優勢。特別是在與敵人對抗之時,開槍雖然好用,但有了刺刀的加持,會變得更加的方便,而且在衝鋒當中使用刺刀,也能夠使自己作戰的勝算變得更大。

所以在日本人的世界當中,刺刀就是日軍在戰鬥當中,必須要使用的一種武器。但是有人卻能夠發現,二戰時期,雖然日本將刺刀作為自己最主要的訓練強項進行這類的培訓,可是這種刺刀術在一遇到美軍的時候,就失去了原有的效果。

戰爭是不斷變化的,任何人都不能夠保證自己的武器是最為先進,並且能夠像萬金油一般的拿來使用。真相難以置信,日軍引以為傲的刺刀術,遇到美軍之時不靈驗的原因就是在於,美軍的刺刀戰術是日本刺刀術的前身。如果沒有美軍這方面的開創,日軍也不可能會有自己引以為傲的刺刀術出現。所以在美軍遇到日軍刺刀樹之時,不免要嘲笑對方,畢竟自己才是這方面的開創者,所以日軍在這方面,自然而然的就比不過美軍。

當時刺刀是來源於17世紀左右他們的一種開創,為了能夠讓火槍用的更加順手,他們在火槍上固定了一把刀。而這個點子卻被日本抄襲了過去,最終使用在了自己的三八大蓋上。日軍這種明目張膽抄襲的方式,卻讓自己成為了這方面的代表。

但實際上美軍在這方面,早已經將其作為一種被自己淘汰的作戰方式。即使這種作戰方式被淘汰,也不能夠認為美軍在這方面沒有這種能力,畢竟在早期的南北戰爭之時,美軍用刺刀所造成的傷亡率能夠達到1%左右。由此看來,這種刺刀技術已經被他們用得爐火純青,而日軍跟美軍對抗無疑於是以卵擊石,自然而然的就會敗下陣來。

除開這種技術性的問題,還有一點最為重要的是,美軍與日軍之間的人員素質上的差異。這種人員素質上的差異並不是指文化水平,而是指美軍在其體型和體格,以及各方面培訓上,都比日軍要來得更加的先進。

當然美軍所使用的大頭兵,就是身材較為高大且帶有較為強悍戰鬥力的一群人。但反過頭來看日本,我們卻能夠發現身材相對較為矮小的亞洲人,體型劣勢就展現了出來。在這種情況之下,一個佔據身高優勢和體能優勢的隊伍,想要打敗一隻從自己手底下抄襲過來的隊伍又有何難呢?

正是因為日軍在刺刀方面的不足,所以使得他們在與美軍對抗之時碰了壁,這也讓日軍開始思考自己在刺刀上是否需要進一步強化。當然在全世界範圍之內,使用刺刀的不僅僅只有日本與美國,在其他國家也將這種刺刀術,作為上戰場之前必須要訓練的一種技能。各個國家裝配的刺刀當中,最為常用的是M5和M6,在這些刺刀的的設計,也變得更加精巧,且適用於戰爭,這種改革更新,也是武器發展史上必然經歷的一個過程。


貓眼觀史


這個問題我曾經回答過。但是看了很多軍迷的回答實在是太離譜了。所以在重複回答一下。

在一次強調一下,拼刺刀是戰鬥中的一個戰術動作。他是由武器裝備所決定的。日本軍人在二戰期間,他們的步兵主要裝備的是38步槍,也就是栓動步槍,推拉一次子彈上膛,擊發一次。所以他們的步槍是配有有槍刺的。在兩軍短兵相遇時就得用拼刺的戰術動作來作戰。

作戰無外乎攻和防,無論是進攻還是防禦都有個戰鬥階段就是前沿前的戰鬥。前沿前戰鬥就是進攻方到達了前沿的位置,例如野戰攻防戰鬥,到達第一道塹壕的時候。由於日軍的栓動步槍推拉式的上膛擊發,使他們到達前沿前沒有時間在推拉子彈上膛了,這個時候的戰術動作就是拼刺。這個戰術的動作要領是,以防禦為例,當敵方即將到達敵前沿時,將刺刀打開,當敵人接近時,將膛內子彈射出並快速躍出戰壕,進行拼刺。這類武器無論攻防,在前沿前的戰鬥都要有這個戰術動作。也就是拼刺動作。不是日本的軍人喜歡拼刺刀,而是武器裝備的限制,由武器裝備所決定的。任何戰術動作都是由武器裝備和戰術所決定的。

美軍在二戰期間,他們的裝備就有了連發武器,並配備了手槍。也就是說當美軍在前沿前的戰鬥中,在這個階段,連發武器不用推拉子彈上膛,他們還能繼續用射擊的方式擊斃對方,這個動作叫抵近射擊。抵近射擊也是由武器裝備所決定的戰術動作。因此,他們不必去拼刺刀。即使沒有子彈了,他們用手槍解決戰鬥。也不用拼刺刀,這也是手槍在攻防作戰中的作用。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就明白了,拼刺是由武器裝備所決定的戰術動作。如果是單發的栓動步槍在前沿前這個戰鬥階段他必須拼刺。而連發的自動步槍在這個階段一定用抵近射擊的動作來作戰(或者是短槍,這也是我們抗日戰爭中,青睞駁殼槍的原因)。

我軍在七十年代中期取消了拼刺的訓練科目,我當兵時(83)部隊也有拼刺的動作,但都是表演為主。因為我們裝備了56式衝鋒槍。在這裡說句題外話,我軍56式衝鋒槍的裝備就是為了衝鋒,他是按戰術動作命名的。所以他不叫56式自動步槍。在我軍的裝備中,名稱叫五六式衝鋒槍,沒有稱作五六式自動步槍的,這是槍迷這麼稱呼的。

再一次強調,任何戰術動作,都是由他的裝備所決定的。其它的都是錯誤的。拼刺也如此。有些戰術動作,由於新的裝備的誕生而被淘汰,同時產生新的戰術動作。拼刺就是被抵近射擊所淘汰。


ZHAOFEi1965


一個巴掌拍不響,日軍的刺刀術再厲害,那也得有人和你拼刺刀啊!

換句話說,日本的刺刀術得建立在武器優勢上!

比如說在中國戰場上,咱們軍隊武器差彈藥少,很多時候戰鬥打著打著彈藥就沒了,或者說有些部隊連人手一把槍都做不到,一些士兵只能說拿著大刀長矛甚至於石頭棍子去和日本人拼命。


如此就給日本人創造了白刃戰的環境。

當然了,日軍的拼刺技戰能力很強,不僅單兵訓練有素,小規模的配合也打得很好,往往三人成陣,攻防有度,再加上三八大蓋配刺刀的絕對長度。咱們這邊即使是佔據人數優勢,但依舊落入下風。

有抗日老兵曾說,他們想要殺掉一個日本兵,往往得付出三四個人的代價!

這是符合實際的,日本士兵無論是身體素質還是戰鬥素養,那都比咱們強。

絕不是抗日神劇裡面那般垃圾!

所以當年咱們那是沒辦法,要是能用槍解決,咱肯定不會用刀。

但是,在太平洋戰場上,面對美軍,日本的武器優勢就沒有了啊!

當時美軍普遍裝備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這玩意兒直接對日軍的三八大蓋兒實現了“代差”壓制!

作為一款半自動步槍,加蘭德無需手動退殼和上彈,非常方便,因此在射速上是非常牛的。

其每分鐘30到40發的速度,是三八大蓋這樣的手動步槍所無法比擬的。按照後世學者的估計,僅論步槍火力,一個美軍步兵班頂得上2兩個半的日軍步兵班。而且在強大後勤保障下,美劇大多數時候都不會面臨彈藥用盡的困境。

日軍如果端著三八大蓋衝上來,迎接他的不是美軍的刺刀,而是子彈。當然,還有M2A1型噴火器出來的火焰,這個對付衝鋒簡直無敵。

就算是日軍算好時間,想趁著加蘭德的換彈間隙,強勢近身進行白刃戰,那也是不大可能的。要知道美軍戰鬥編制裡至少是以班為單位,武器多樣化,除了m1加蘭德,還有衝鋒槍以及輕機槍這樣的可持續性高密度火力壓制,所有人同時裝彈基本不可能。

就算是出現了這樣的情況,日軍也未必來得及。因為加蘭德裝彈很還是比較快的,基本上三秒內就能搞定。

所以日軍基本上沒有近身的機會。

即使遇到特殊環境,比如密林灌木之中的突然襲擊,日軍三八大蓋兒的發揮優勢也比較有限。因為美軍不僅僅有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其單兵還裝備還有著手槍,人手一把點45,掏出來就是一頓亂點,這誰頂得住啊。

這還不如躲在叢林裡打冷槍呢!

再退一萬步講,即使是美軍士兵實打實和日軍拼刺刀,美軍的身體素質和格鬥能力是要普遍強過日軍的。

雖然有著三八大蓋再加上刺刀的長度優勢以及長久訓練的拼刺技術,但一力降十會,在美軍大塊頭面前,日軍優勢並不大!

加蘭德步槍曾配用長達40多釐米的M1905刺刀

也就是說,拼刺刀,美軍也不怕你!


白話歷史君


說實話,日本人的刺刀戰術的確很厲害。日本人非常崇尚刺刀文化,很多軍人都是從小就練刺刀。刺刀通常是裝在三八步槍上,整個槍的長度可以達到近1.3米,對於近站來說非常有優勢。美軍當時並沒有設定白刃訓練,如果真的要讓雙方拼刺刀,1.9米的美國大漢,還真不一定拼得1.5米的日本人。

但是!!!美國人根本不跟你玩刺刀啊!美軍直接給你拼武器,你的刺刀再厲害,攻擊範圍也就在2米之內。而美國人直接上M2A1型噴火器,你怎麼打?美軍從一開始就沒打算跟日本拼刺刀,而且也不會用刺刀。美軍就是跟你拼武器,當日軍喊著:“天皇陛下萬歲!”美軍就淡定的打開噴火器。用不了多長時間,日本士兵就燒成了烤豬。甚至一場戰鬥下來,整個戰場都是烤肉的味道。

火焰噴射器的發明人是個德國人,名字叫理查德·費德勒。他在1901年造出了一個樣品給德軍評估。很快德軍就在一戰的戰場上,用上了這種噴火器。但當時的噴火器並不完善,每發射一次,就要更換一次點火元件。體型也比較笨重,操作十分複雜。在一戰戰場中,噴火器的表現並不突出,傷亡率遠遠不及機槍和重炮。但德國人仍然認為,噴火器非常具有發展前景,因為在肉搏戰中,噴火器幾乎是無敵的存在。

美軍很快就發現了這種武器的厲害之處,當時的美國已經是世界第一大工業國,因此造出這樣的武器,對於美國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在以往的太平洋戰鬥中,美軍每次登錄都被躲在複雜環境中的日軍,打得十分狼狽。美國人很快在太平洋戰鬥中投入使用了噴火器,這一戰打得日軍鬼哭狼嚎節節敗退。更可怕的是,噴火器不僅可以用於肉搏,而且可以利用高溫,殺傷隱藏在山洞、碉堡、壕溝裡的敵人。很快,美軍就以極小的代價,拿下了日軍陣地。

窮則戰術大師,富則武器大師。在絕對的力量面前,任何戰術都顯得蒼白無力。正所謂落後就要捱打,當初日本侵略他國,是因為科技進步。如今,日軍被美軍打敗,也是因為科技進步。因此,就算現在處於和平狀態,各個國家在軍事方面也決不吝嗇。我們可以不挑起戰爭,但我們必須具有不害怕戰爭的能力。


WarOH協虎


這問題其實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日軍拼刺刀技術確實很厲害,當時世界第一沒問題,但是有一個問題很關鍵,就是日軍並不提倡拼刺刀去解決戰鬥,日軍並不喜歡拼刺刀,不是像很多人想的那樣,日本兵拼刺刀有癮。



往往,日本兵在彈盡糧絕的時候才會選擇拼刺刀,有子彈的時候,日軍斷然不會選擇拼刺刀。日軍的《步兵操典》裡,近戰中同樣提倡開槍解決戰鬥,日軍並不是瘋子。但是,這個也要視情況而定,沒有那麼絕對的一些事情。


日軍在太平洋上,和美軍主動拼刺刀的情況有兩種,最多的就是彈盡糧絕了,利用萬歲衝鋒的突擊,對美軍進行最後的反撲。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妄圖通過交織在一起的白刃戰,彌補遠程火力上的不足,才會對美軍發起白刃戰。

論白刃戰,日軍無人能敵,當時世界上還真就沒什麼對手。日軍對美軍發動的萬歲衝鋒,90%會被美軍的中遠程火力壓制死了,美軍的輕重機槍、衝鋒槍等自動火力,近距離火焰噴射器什麼的,會解決大部分衝鋒的日軍。對於這些日軍,美軍的印象就是“無腦衝鋒”,夠嚇人。



當年,日軍針對美軍發動了5000人的集團衝鋒,裡面包括各類傷兵,一瘸一拐衝上來的,打了幾個小時,日軍全軍覆沒,美軍傷亡500多,代價非常高。


軍武文齋


說到玩刀,張大彪有句提氣的話,白刃戰,我們是他祖宗,不敬祖宗不行。張大彪不只有活在電視劇裡,國人都知道那歌,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長城抗戰,使鬼子聞風膽喪,所以他在中國玩不了刀。

八路軍慣使者,也不唯有玩刀,《亮劍》,殲滅日軍觀摩團那場戲,李雲龍見一網捉到不少大魚,大呼別打了,表示要玩玩刀,國軍團長楚雲飛就笑了,就什麼時代了,還玩刀,剩下沒幾個鬼子,跟他廢什麼活。不成,李雲龍是要玩一玩的,在陰曹地府,也得叫鬼子記住,玩楞的,具有尚武傳統的中國自有一絕。

還有殲滅日本偷襲那場戲,李雲龍殺得興起,也要玩刀,最後還是趙政委下了命令,不得糾纏,趕快解決戰鬥,以防鬼子支援。總之《亮劍》裡玩刀的鏡頭不少,都殺出彩來了。

日本在中國戰場,打了14年,我們不得已給其玩刀,裝備不成呀,才打了這麼久,不過也牽扯了大量日軍,成為二戰主要力量。剩下的鬼子不多了,美國才得以順利打了太平洋戰爭。

美軍打得雖苦,但不用玩刀,主要是做為工業強國的美國,裝備空前強大。師屬炮兵都有3個105和1個155榴彈炮營,步兵團有1個105榴彈炮連和1個戰防炮連,步兵營有1個機炮連,步兵連有1個機炮排,團屬炮兵還有7具巴祖卡火箭筒,什麼重機、輕機和迫擊炮等,遞次在各級均有一定數量配備。如其37毫米M3,即稱為日本坦克的剋星。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要比日軍高一個等,數量是日軍的5倍,口徑也比日軍大,口徑大,射程就遠呀,威力也更大。可以說,美軍用不著玩刀,沒有這個閒功夫,陪日軍玩,動輒炮火連天,隨時即有炮火支援。

在近距戰鬥中,加蘭德M1步槍,射程遠,精度高,可從400米距離外開火,比之日軍使用的狙擊步槍,在射程和精度上絲毫不差,更兼有火力優勢。

先動用航母艦載機炸一炸,爾後大炮發言,最後才輪到步兵伴著坦克衝擊,這一套在影視中,畫面都很熟悉。

當然遊戲玩家都知道,太平洋戰爭中,美軍還是打得蠻苦的,主要是日本善於坑道戰,以堅固陣地優勢,抵消了美軍一定的火力優勢。像關島、硫磺島等,這些戰役,打得可稱為血流漂杵。美軍豎起勝利的旗幟,也是非常的不容易。不過我們要說,在火力上形成碾壓之勢,已經是強弩之末的日軍,只能越戰越衰,失敗早晚都是一個時間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