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日本战国时代战争放到中国来看,大概相当于什么规模?

保护伞公司情报顾问


经常听到说日本的战国时代各国之间的 战斗就像是村长之间的斗争,这当然是有些夸张,从地域上说,战争规模可以是地级市规模。而虽然日本的地域狭小,但是日本的人口密度并不低,所以参战的人员还是比较多,与中国春秋初期小国之间的战争规模差不多。

日本战国自应仁之乱开始,公元1467年,东军细川联军与西军山名联军的进行大混战,此战一打就是十年,京都荒废破败,而双方参战部队加起来也差不多达到了20万人。也是从此刻开始,中央的威信被削弱,日本各地的守护开始独立,以下克上,最终成为一方霸主。

而守护所占有的地方,日本称为一国,实际控制面积也就一个一个县市的面积,当时日本整个分为54个国家。

其中在战国前中期比较有名在战争就属桶狭间之战,当时织田信长只有尾张一国的战力,所能动员的军队也只有三千,而今川义元领有骏河、远江、三河三国,率领约两万五千大军。最终织田信长一战成名,今川义元命丧当场,但从战争的规模也可以看到,当时一国之力,所能动员的兵力也就在5000只有,连一个县的规模都不到。

到战国中期,上杉谦信、今川义元、武田信玄、毛利元就、浅井长政以及北条氏,基本都是控制几个国家的大名,他们之间的战争规模有一次升级,至少是地级市一级。如1575年,长篠之战。织田德川联军38000万人在绝对优势下于长筱击败了武田军15000万人,战争规模已经有扩大的趋势。


到战国后期,信长去世,丰臣吉秀与明智光秀的天王山之战,已经是集团内部的斗争,而后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基本没有收到太多的阻力。到1592年4月,丰臣秀吉派遣16万军人前往朝鲜,文禄之战因而揭开序幕。这时战争规模已经是比较大了,国际战争。

丰臣秀吉去世后,远征朝鲜也失败了,而随之而来的是丰臣家与德康家的天下之争,最终公元1600年,关原合战。德川家康领下的东军90000人左右和石田三成领导组成的西军80000人左右,德川家康胜利、石田三成等被斩首。这时的战争规模又小一些了。

总体而言日本战国的规模,比起中国战国差距很大,中国战国之间的战争动则几十万,长平之战双方总兵力接近百万,灭楚战争秦国就60万大军,这种规模是日本比不了的。而中国春秋初期战争规模不大,基本和日本战国中后期差不多。


帝国烽火


日本战国时代中期,全日本人口约800万人左右,人口密度与汉末、隋末、唐末相仿。

日本战国时代的战争,各个时期都有不同特点,初期以职业武士参与为主,规模小,几百人即是大规模战争,到了中期,各势力都采用了足轻制度,战争规模开始扩大,如中川岛合战,武田军与上衫军合计3万左右,今川上洛动员了25000人,到了后期,关原合战,双方参战兵力30万人左右,大阪合战也接近这个数字。

另外,万历朝鲜战争,日军参战兵力超过15万人。

说日本战国时代都是村战,未免太片面了,初期确实如此,但发展到后期,战役规模也逐渐扩大,并不逊色中国古代太多。

山海关大战,李自成、吴三桂及满清,参战兵力不超过30万,赤壁之战,不超过20万,诸葛亮北伐,每次也只是带了五六万人而已,要说规模特别大的,应属淝水之战。

但东晋南北朝时期,史书记载多有浮夸之风,通常喜欢夸大敌人的规模,从而衬托自己的胜利。


EternalSunrise


日本的封建制度,有唐朝遗风,这就是日本战国时期不断碎片化的根源,因为唐朝最后亡于藩镇割据啊。

但是日本的藩镇割据比唐朝更甚,而且更多更乱更小!

战国时期有名有姓的诸侯多的数不清,没名没姓的那就更多了,一家一个领主,一村一个诸侯,一县一个豪强,貌似没有市级单位。

那么造成这一切的根源是什么?

简而言之不过是一个王朝衰弱之后,为了维持统治权利下方的过程而已。

西方的罗马帝国是如此,因为外族入侵,最后没办法只能大搞分封,最后罗马亡于分封的日耳曼人将领。

东方的大唐帝国也是如此,因为地盘扩张太快,权利无法下方,于是就弄节度使,最后节度使独立给帝国致命一击。

日本也如此,不过他们有点特别就是,国家不够强也没外敌入侵,最后自己吧自己给碎片化了。

原因也很简单,日本武士阶层的崛起还有天皇权威的下降,公卿家族控制力下降,最后下克上现象在日本不断发生,形成历史传统。

而造成后果就是,权利层层下移,权利层层分化,最后落实到地方,你说他不是村长,自己都不信啊!

说日本战国就是有组织的村长集会是有道理的。

不过这只是适用于战国中前期的形容词,在后期,还是有不少县长市长,甚至省长出现的。

比如上杉谦信,当时就可以称呼为市长。

比如织田信长,当时就可以称呼为省长。

后期的德川家康啊,丰城秀吉啊也可以称呼为省长。

以上仅仅按照地盘来论。

最后统一幕府的德川家康,最高成就可以称呼为国主,不过这个国家和周朝类似,他还是不能直接管理全国所有的藩镇。

只能算名义上的国家元首而已!

也因为碎片化的太厉害,村斗县斗在日本流行很久。

直到不断整合势力之后,才有市斗省斗,才有战国末期可以达到十来万人规模的战争出现。

如果将这样的战争规模放在中国来看是什么规模!

这还真是个问题啊!因为中国史书有个奇葩的地方就是喜欢夸大其词,不过于国战而言,动员二三十万人还是很多的。

比如:秦赵长平之战,双方人数合计约有100万,这个应该有夸张,但是50万是绝对不少的。那么在日本貌似没有这样规模的战争出现。

比如:秦国灭楚战争,王翦可是非要50万人才出征,这还不算楚国军队,那么秦楚战争规模应该不下于65万。

这根本没啥可比性,赖的掰扯了!


阿斗不傻


日本战国时代的战争,用大家比较熟悉的例子来说明其规模。

桶狭间之战:尾张的乳虎,织田信长的崛起

1560年(日本永禄三年),东海道大名今川义元全面动员军队,大举攻入尾张国境内,在桶狭间山一带(今爱知县名古屋市),遭织田信长领军奇袭本阵阵亡。战后,原本称霸东海道的今川氏从此没落,而获胜的织田信长则在中日本和近畿地方迅速扩张势力,奠定了未来掌握日本中央权力的基础。

关于今川义元的这次军事行动,有上洛*争霸、攻略尾张国、救援鸣海城等多种说法。

(注:日本效仿中国洛阳(左京)和长安(右京)的风格设计了平安京,后右京因沼泽众生而放弃,故将平安京雅称为“京洛”,上洛即指进京;战国时期,大名上洛的意思,是指诸侯进京向天皇或将军索取权力,向天下展示武力以彰显其霸主地位,甚至推翻将军自立新幕府政权,等等)

关于今川义元的兵力,日本史学界也没有统一的意见

《信长公记》:45,000

《甲阳军鑑》:2万余

《武功夜话》:3万有余

《德川实纪》《武德编年集成》《总见记》等:4万多

《绘本太阁记》:5万余

《日本战史桶狭间役》:25,000

根据石高*估算

今川家的领地骏河、远江、三河,三国的石高约在70万石,因此推算今川家共有20,000到25,000的兵力,今川本阵(即中军,通常配置为1,500人左右)兵力不超过5,000人。

另一方面,尾张国石高约57万(按后来的庆长检地数据统计),可动员的全部兵力约在14,000,但一般认为由于织田信长下达命令突然,且动员能力远不如今川,因此当时加入战斗的兵力(不包括驻守各城砦的织田守军)不超过4,000。

但是过于自负的今川在指挥各部行动时出了问题,导致本阵突出在前,且与周边友军距离拉开过长,缺少呼应,结果被带着3,000余人马,正在战场以逆袭的行动方式寻找战机的织田军发现。在驻扎休整的时候,被偷袭*得手,最终身死名灭,今川氏迅速衰亡,代之的是织田信长的强势崛起。

(注:有说法认为今川本阵遇袭并非发生在桶狭间山谷中,而且织田军也不是迂回偷袭,而是在寻找德川家康(当时还叫松平元康)的部队时意外发现敌人的主帅位置)

网上曾有人以桶狭间之战与中国三国时期的官渡之战相比较,甚至认为不下于官渡之战

都属于以弱克强这一点没有问题。

但个人认为,这两场战役之间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不仅仅是跨越了1,300年的时空。

1. 官渡之战,双方兵员数量更多于日本桶狭间之战

建安五年(200年)二月,袁绍率步兵十余万、骑兵一万,进军黎阳(今河南濬县东北),准备渡河,同时派遣颜良进攻白马(今河南滑县东北)。由此可得袁绍的部队保守数量也在110,000。

曹操方面,投入此次战役的人数存在较多争议。

根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的描述,官渡决战前,曹操将士具有战斗力的,只有8,000人。

“公亦分营与相当,合战不利。时公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

但是这种说法已有宋代史官裴松之质疑,认为数据非常不可信。

臣松之以为魏武初起兵,已有众五千,自后百战百胜,败者十二三而已矣。但一破黄巾,受降卒三十余万,余所吞并,不可悉纪;虽征战损伤,未应如此之少也。夫结营相守,异于摧锋决战。本纪云:“绍众十余万,屯营东西数十里。”魏太祖虽机变无方,略不世出,安有以数千之兵,而得逾时相抗者哉?以理而言,窃谓不然。绍为屯数十里,公能分营与相当,此兵不得甚少,一也。绍若有十倍之众,理应当悉力围守,使出入断绝,而公使徐晃等击其运车,公又自出击淳于琼等,扬旌往还,曾无抵阂,明绍力不能制,是不得甚少,二也。诸书皆云公坑绍众八万,或云七万。夫八万人奔散,非八千人所能缚,而绍之大众皆拱手就戮,何缘力能制之?是不得甚少,三也。将记述者欲以少见奇,非其实录也。按锺繇传云:“公与绍相持,繇为司隶,送马二千余匹以给军。”本纪及世语并云公时有骑六百余匹,繇马为安在哉?

《三国志.魏书一武帝纪》

“追黄巾至济北。冬,受降卒三十万,男女百万余口,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

曹操在初平三年(192年)收编的青州黄巾精锐,如以10取1的比例,也有3万左右,考虑到还需要分兵驻守其他地方,因此通常见到的说法:官渡之战曹操的兵力约2万人,起码是比8,000这个数字更靠谱的。

(注:还有40,000、50,000等说法,篇幅有限,恕不再多作分析。)

2. 官渡之战,战事交错、复杂度高于桶狭间之战

从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二月袁绍派遣颜良进攻白马(今河南滑县东北)开始,直到同年十月,曹军奇袭乌巢后兵分八路,大举进攻官渡,袁军全面溃败为止,战役持续了半年以上。

其间,有白马的声东击西,有延津的计斩文丑,有单挑有偷袭,有相持有兵法,有正阵有奇兵,是一场经典而精彩的,如古代战争教科书一般的演绎。

反观桶狭间之战,从1560年(永祿3年)5月12日,今川义元于骏河誓师开始,直到5月23日,主将被枭首,今川军撤回骏府为止,总共不到半个月的时间。

其中关于今川义元的进军意图、织田信长的作战本意、当时下雨还是下雹子……的具体细节,至今日本史学界还在争论不休。

(注:半个月和半年比……我都懒得吐槽了。)

3. 官渡之战的惨烈程度,也是日本本州两股地方势力的冲突所不及的

日本战国时期,列国及诸势力之间的冲突,并非是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目的,而是以陷城、溃敌、以及诛杀领军大将为目标展开的。在战斗开始前,过程中,常会有不同的势力作为己方盟友,抑或敌方盟友加入战团。

桶狭间之战,是伤亡情况比较高的战役。

今川方面:伤亡从2,500(根据《落穗集》、《武德大盛記》)到3,907(根据《改正三河後風土記》

织田方面:各守备队计3,000人全灭,本队伤亡不明。

再看官渡之战,曹操战后杀降卒就达80,000。

《三国志‧袁绍传》裴松之引张璠《汉纪》:"杀绍卒凡八万人。"另《三国志‧武帝传》裴松之注:"诸书皆云公坑绍众八万,或云七万。"

附:日本战国末期关原之战,也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双方决战时的总人数约17万

最后是彩蛋:大坂之役,有传说德川家康死于此战,后来江户幕府中的将军,只是一名影武者(替身)


万里长空夜未央


有网友问:如果把日本战国时代战争放到中国来看,大概相当于什么规模? 如果论面积,大约就是,河北,山西,北京和天津加在一起,大约就是日本的国土面积。

日本其实比我们想象的面积,还是要大一些的,有2个以上的河南省大。战国时代日本人口是1500万。大约是我国汉朝时期的三分之一,与我国三国时代人口大致相同。其实就人口规模来说,也不算是太小了。

《三国志》卷33《蜀书后主传》注引王隐《蜀记》:炎兴元年(263年),“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也就是说,日本当时的人口,已经有三国时期,15个蜀国一样多了。

文禄之役,丰臣秀吉动员总兵力约 31 万,应该是战国时代的动员峰值。如果再加上本土驻防和民兵,日本在战国时代的最大动员力量,在60万人左右。

战国时代的几场大战役,参战人数也是比较多的,比如,在小田原城战役,上杉家出动了86000人,桶狭间之战,双方有5万人参战,野田城·福岛城之战,双方有6万人参战,手取川之战,双方有7万人参战,长篠合战,双方参战人数在12万人,结果武田家大败。九州征伐,统一之战,丰臣秀吉出动了20万大军。

三国时期的官渡之战,参战是10万人,赤壁之战,刘备,孙权联军为不到6万人,曹操有十几万人,夷陵之战,蜀军4万,东吴5万军队。就是到了1643年决定明朝生死的松锦大战,明军为13万,清军为8万人。

实际上,我国国土面积非常大,因此,也限制了动员兵力,因为后勤跟不上,需要大量民夫。日本还是相对比较小,在相同人数下,有时候,反而可以动员出更多人参战,原因是后勤压力非常小。

清军远征缅甸,才2万军队,后面跟着30万人的运输队,还仅仅是军前运输。日本很多战斗,大家自己背上10天口粮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什么运输队。在欧洲很多战争也深受后勤困扰,在第4次十字军东征,3万十字军,9个月后勤费用是85000马克,结果那些德国,法国,意大利的领主贵族们翻箱倒柜,才凑了5.1万马克。


深度军事


看了很多前面的回答,乱喷的无视,但例举的比较有力的回答,貌似都赞同日本战国时期的战役有双方上万或数万的军队。但这实在让人无法置信,想来也是坚信日本战国时期的战役是村战的原因。

其实有件事可以质疑,后勤。中国古代战争中,为什么经常几万就号称几十万,其实真正的战兵一万的话,往往需要几倍甚至十几倍的民夫去保障后勤。战兵是要吃粮食的,而且以古代战争主要是肉搏为主的战争,以日本当时以鱼类为主要蛋白质摄入源,很少吃肉的饮食习惯,当兵的一天吃掉10斤粮食都不稀奇。那么问题来了,打一个月仗,一万士兵要消耗差不多300万斤粮食,还有武器甲具箭矢的消耗,要多少民夫才够运输。别告诉我这些东西全靠士兵自己带到战场……,再算上当时日本的道路条件,再算上民夫自己需要吃掉的粮食……无法相信古代日本能撑得起万人以上的对战。

如果几位坚持日本战国时期数万人规模的战争的话,我更愿意相信那些人数是战争各方动用的人员总数,至于真正的作战士兵,考虑到民夫的使用会对领地的农业生产的伤害,1万人能支持500人的作战士兵还差不多。这样算下来,日本战国最大一战的关之原,按双方30万计算,作战士兵双方也就是1.5万人左右,说到底,比村战规模强不到哪儿去。


血牛十一


说到日本战国时代,从时间上说,大约是在中国明朝,至于战争规模,我看过很多观点认为最多也就是相当于中国俩村之间的械斗。虽然我个人对于这种说法表示很喜闻乐见,但是事实并不是如此。

严格说来,日本战国不能算一个正式的历史名词,只是我们用来直观的描述室町幕府后期到安土桃山时代之间大约一百年间政局纷乱、诸侯割据的这一段日本历史。屁大点地方据不同的统计资料,我们现在能看到那个时期日本有一百到三百左右的大名,我们只按一百个算,平均下来一个只拥有三千多平方公里,五个才能凑够大约一个北京的面积,这还是往大了算,这就叫国,有点无厘头了。

我们先来看看日本战国时代的基本情况。

日本国土面积大约37.8万平方公里,略小于我国云南省(云南省面积约38.3万平方公里)。

日本战国时代一般以1467年的应仁之乱为起点,以1615年德川家康于大坂夏之阵打败丰臣秀赖,丰臣氏灭亡为终点。这个历史时期在中国是从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三年到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德川家康干翻丰臣秀赖的时候在中国努尔哈赤订立了八旗制度。

这一时期日本人口大约一千五百万,这个数字与我国三国时代人口数大致相当,就人口规模来看,其实不算是太小。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日本战国时代几场比较大的战役。

文禄之役,丰臣秀吉动员兵力三十一万,这个是目前我所知道的那个时期的用兵峰值。

永禄三年(1560年)桶狭间之战,织田信长在桶狭间以两千人马击败今川义元四万大军,阵斩今川义元。

另外还有,手取川之战,织田信长军约五万,上杉谦信军约三万,织田军败;

长篠合战,武田胜赖军一万五千,织田信长.德川家康联军三万八千,武田军大败。

德川家康取得日本霸权的关原之战,德川家康与石田三成双方投入兵力超过十万。

类似或大或小规模的还有,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我们比较一下中国的战争

三国时期的官渡之战,袁军十一人,曹军约四万;

赤壁之战,刘备,孙权联军不到六万人,曹操军二十余万人;

1619年萨尔浒之战,明军约十一万,后金军六万;

1643年松锦大战,明军为十三万,清军五万。

可见,实际上日本战国时期大的战役规模并不算小,那些动不动就说日本战国时期就是若干村长带领村民械斗的,几千人顶天了的可以洗洗睡了,我想说的是:如果我们不能理性的面对对手,正确的评估对手,则,未战已败!!!


燕国术士虎胤空


日本战国时代要是放在中国的话,可能要把历史上溯几千年了。

牧野之战:

周朝:战车300辆,铜甲精锐兵3000人,木甲步兵45000人。

商朝:武装奴隶与战俘,史称约700000人,现代估计约50000-70000人。


日本战国时代始于1467年,持续时间超过百年,大概处于中国明朝中后期。

日本在战国时代产生了六位“骁勇善战”的所谓名将战神:今川义元、上杉谦信、武田信玄、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如果是网文书虫,看过不少明穿小说的话,应该或多或少都听说过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这三个人,他们在日本历史上确实也非常有名,尤其是丰臣秀吉统一日本以后意图通过吞并朝鲜以图染指中华。

日本战国时期有六十六国,当然限于国土面积,所谓国自然无法跟中国战国时的诸侯国相比,可能是县乡那么大吧,日本国土面积37万平方公里(与我国云南相当),当时人口约有800万,明朝当时人口1亿多,具体多少无法确切统计。

今川义元兵力:40000

上杉谦信兵力:15000

武田信玄兵力:20000

织田信长兵力:25000

丰臣秀吉在统一日本以后出兵攻打朝鲜,当时号称20万大军,但在古代打战时都会夸大兵力,希望借此能够震慑敌军,20万兵力水分很大,我估计实际兵力绝不会超过15万。

日本战国的战斗规模其实也不大,最大规模战争应该是几千上万兵力的对战,小规模战争也就是几十人上百人。

日本战国时代的战争从战争规模的角度来看,小规模战争确实可以称为“村战”,我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我们乡有两个村为了争夺一座山头,双方约架,各出动了百多人,装备锄头铁锹等等兵器,最后还有人不幸阵亡了。

“中大规模战争的话”,可能是几千上万兵力对抗,这在中国的话,可能围困一座城池至少也需要一两万吧,日本那时候应该也没有多少城池,再加上人口限制,是很难形成真正的大规模战争的,所以日本战国时代根本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战争。


宁糊涂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阐明一点,不要带有政治、敌对、偏见的情绪来分析。

列举日本历史上较大的几个战役(战国)

一:关原合战——日本关原合战中东军在关原投放兵力7万几千人,西军8万几千人,东军在信浓以东德川秀忠还有3万8千人联合伊达政宗至少2万5千人,加上左竹义宣至少1万5,最上义光至少1万5千分别与上杉景胜和直江兼续的3万人还有真田氏几千人众先后作战,这些全都是实际作战部队不含后勤与杂役,总兵力就达到30万了,同时九州的黑田如水正在统一九州至少3万人作战,北陆、四国、近幾的零散作战还不计算在内,1600年左右全日本战场总兵力超过30万,这都是没水分的,还要认清一点,这个兵力还不是当时日本可投放兵力的极限。

全世界范围来看10万人以上的战斗已经是规模巨大的战役了。

二:上文提到30万兵力的投放不是极限是因为后来又有了兵力更为庞大的大阪战役。但是要看清一点,大阪战役中德川方的实力远超丰臣,其实战役本身和影响力是不及关原合战的。大阪战役分冬夏两阵,大阪冬之战役,幕府方投放兵力25万左右,因为德川家康考虑到政局稳定,一方面限制亲蕃和谱代大名出兵另一方面还拒绝诸多外样大名投入战斗。另一方的丰臣氏在大阪城聚集大量浪人和大名,总兵力一说有15万左右,但至少有10万。双方总兵力在35~40万,这个规模放到一战前的欧洲战场也是骇人听闻的。

跟我们国家的诸多战役比较也能算巨大战役了。之所以很多人说日本战国是村斗,是因为日本局部小战争太多,尤其是小大名之间,甚至几十人上百人的战斗也屡见不鲜,这是他们分封制太多诸侯国政治因素决定的,纵观我国历史,这样的小战斗也是非常多的,剿黄巾时也是诸侯与豪强并立的时候,一场战斗下来几百人数见不鲜。

大战役跟我们相比无论场次还是规模都还不是一个层次,但是秒杀古代世界大部分国家是没问题的。

唐朝以来日本就没有弱过,现在的日本,国土面积大(去仔细翻翻地图)、经济高度发达、科技领先、军事实力雄厚、文化输出爆表、对外贸易规模庞大。。。

临近有这个大国,让我们感到非常担忧,切不可麻痹大意!





古兰GuLan


我是老威,我来回答。

我去过日本,日本人对历史谈论最多的,一个是我们的三国,另一个就是日本的战国了。日本历史比较久,从真正的第一代天皇到现在(第一代天皇之前的所谓的神的时代没有可信度,每个神统治日本都是几十万年)已经有2600多年,大部分时间都枯燥无味,也就战国时代的精彩故事比较多。好了废话不多说,按照本题的要求,我们看一下日本战国史上著名战役相当于我们中国的什么规模战役。

实际上,绝大多数的战国时代的战争都相当于我们中国的村长级、乡长级、县长级的战役。

如果你翻开那个时候的战史,经常可以看到起“倾国之兵”的字样,这个时候你一定会很兴奋,“倾国之兵”,那一定是规模宏大的战役了吧,但实际上所谓的“倾国之兵”也就几百人而已,然后对方也是起“倾国之兵”前来抵御,也是几百人。双方接触以后,还要互报家门,从祖宗十八代说起,一直说到现在,对方在说你还得听,听了半天,然后再自报自己的家门,也是十八代说起,说半天,对方作为礼貌也要耐心听你说完,然后再开打...

好了,这些村长级、乡长级、县长级的战役就不说了吧,其中有不少还是派出所级别的战役,场面宏大。

就拿1570年左右,当时主要的势力基本成型的时候来说,作为地区级的霸主,如武田信玄、北条氏康、上杉谦信、毛利元就等,基本相当于地级市的势力规模,我们姑且可以叫他们市长,而作为全国霸主的织田信长,勉强可以算上我国一个省(小省)的规模,姑且可以叫他省长,其他的最多就是县长级了,更小的就是乡长、村长级。

我们只说战国史上影响力比较大的战役。

丰臣秀吉天下统一之前的战役规模一般不是很大

我个人观点,在丰臣秀吉统一日本之前,战役规模都不是很大,哪怕是对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战役,在丰臣秀吉统一日本之前的著名战役有:

战役名称 进攻方 兵力 防守方 兵力 双方兵力总和

严岛之战 陶晴贤 约25000 毛利元就 约5000 约30000

桶狭间会战 今川义元 约40000 织田信长 约4000 约45000

第四次川中岛会战 上杉谦信 11000 武田信玄 25000 36000

三方原之战 武田信玄 25000 德川家康 8000 33000

长蓧会战 武田胜赖 15000 织田信长 38000 53000

可以看出,这些战役规模双方人数加在一起基本都在3-5万人左右,如果拿到我们中国,基本就相当于省级战役,甚至是一些地级市与地级市之间的战役规模。

既然是日本的战国,那么就对比我们的战国把,拿到我们的战国时期,随便一场战役的规模都远远超过了这些战役的规模,比如我国战国时期的一场中等战役伊阙之战,秦国参战人数为10万人,韩魏联军为24万人,双方加在一起也有34万人,战役规模就远远超出了这些战役。要知道,伊阙之战在战国时期还不是最大规模的战役,如后期的长平之战,双方加在一起是百万人规模,后来的邯郸之战,攻守双方投入的总兵力也近百万,燕国进攻赵国之战,燕国60万人,赵国13万人,双方兵力达70多万人,远不是日本战国可比的。

丰臣秀吉统一天下之后的战役

丰臣秀吉统一天下之后的战役,有几场规模很大的战役,如丰臣秀吉灭北条氏的小田原合战,丰臣秀吉一方总兵力有近20万人,北条氏兵力6万人左右,总数26万人左右;关原合战,双方参战兵力各10万人左右,总数在20万人上下;大阪冬之阵战役,德川家康兵力20万,丰臣家兵力12万,双方加在一起32万人左右,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战役。

对比一下就知道,日本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战役其规模也就相当于我国战国时期中等战役——伊阙之战,约34万人左右的规模。

综合以上来说,日本战国史战役规模如果拿到我国来说,都是小型战役,其最大的战役,也只是相当于我国战国时期的一场中等规模战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