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欧洲国家宁可被俄罗斯导弹瞄准着也要支持美国退出《中导条约》?

用户6169442217


《中导条约》是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为达到军事平衡,签订的军事条约,旨在限制射程在500公里至5500公里的陆基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其实是前苏联在做出巨大牺牲和出乎西方国家和美国意料的战略性让步达成的协议。根据条约,美苏双方将销毁2611枚已部署和未部署的中程导弹,其中美国为 859枚,苏联为1752枚。可见,前苏联或者俄罗斯的牺牲如此重大。

然而,前苏联解体之后,美国就开始制定北约东扩计划,把前苏联实力范围逐渐收入自己彀中,导致俄罗斯的战略空间严重被挤压。以前苏联为首的华约和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国家都在遵守着按照国家体制不同,沿着东德等一条线,互相牵制。但是,前苏联解体之后,这条沿线已经不存在,特别是东欧剧变之后,东欧国家共产党纷纷下台,导致不同国家体制都发生变化。因此,美国趁机发动颜色革命,直接把这些国家收入北约国家。

作为对美国北约国家的回应,俄罗斯一直吵着退出《中导条约》。毕竟,俄罗斯很受伤,国家解体之后还被美国戏耍,其愤怒可想而知,最重要就是俄罗斯战略空间被挤压的所剩无几,再加上美国前沿逼近,很多反导武器直接部署到东欧国家,让俄罗斯战略核武器威慑力被大大削弱。

美国于2019年2月2日起暂停履行《中导条约》义务,启动退约程序,并且在2019年8月2日,正式退出。随着,美俄两国退出《中导条约》,该条约已经失效。其实,美国退出《中导条约》就是打压俄罗斯战略空间。但是,欧洲国家现在分为新欧洲和老欧洲,以法德为首的老欧洲国家,一直希望美俄两国继续延长《中导条约》,这也是保障自己国家的安全。毕竟,美俄大战欧洲国家将是主战场,而新欧洲国家,特别是波兰和立陶宛等国家都非常愿意充当马前卒,支持美国退出《中导条约》,还让美国反导系统和美军驻扎的本国,这种做法显然就是绑架在美国对抗俄罗斯的战车上。

《中导条约》在保障欧洲安全的权益下,可是欧洲国家被绑架到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可以这么说,欧洲国家安全整体利益置于北约的军事下,这种军事掌握着只有美国。美国退出《中导条约》直接让欧洲新欧洲国家站到自己队伍中。但是,法德等国不支持美国的做法,一直在试图反抗这种。但是,由于力量相对薄弱,根本不可能撼动美国的全球利益,而欧洲国家的安全利益也没有保障,而新欧洲国家确实根本不担心这些,他们只想搞垮俄罗斯,或者对前苏联当初的不满。到最后只能自讨苦吃。


沐风谈兵论道


没有那个欧洲国家愿意被俄罗斯核导弹瞄准,也没有那个国家会支持美国退出《中导条约》,所谓的欧洲国家支持美国推出《中导条约》的原因,只不过是这些国家意识到美国一意孤行的退出该条约,已经成为了事实。

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在两难的选择中做出更符合本国利益的决定,欧洲各国只能被迫和美国站在一起,这也是美国在一片反对声中强行退出《中导条约》的一个重要原因,说白了一句话,美国退出《中导条约》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美苏签订《中导条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欧洲地区的核安全,这是德国等很多欧洲国家放弃核武器研究的基石。

欧洲地区是当今世界上的一个主要经济中心,由于美国在二战结束之后,在欧洲建立起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家军事集团,这就是我们都知道的北约组织。

但是美国组建和领导这个组织并不是毫无代价的,这其中最主要的代价,就是要负责保障欧洲地区的核安全,而这也正是在上世纪80年代,美苏两国签订《中导条约》的主要原因和动力。

因此美苏签订的《中导条约》实际上并不是一份为了保障美苏两国核安全的协议,而是两国为了共同保障欧洲核安全的协议。美国在当时与苏联签订《中导条约》,实际上也是有着自己的战略考虑的。

他们签署这项协议的背景,一方面是当时苏联在举行完西方-81军演之后,美国由于害怕苏联会突然对欧洲发动军事进攻,以及害怕欧洲各国慑于苏联的强大军事实力,而出现选择倒向苏联的情况发生。

而另一方面因为在当时的美苏争霸的背景下,一旦爆发战争,欧洲将会直接沦为美苏两国交锋的战场,到时候整个欧洲,将很有可能会被两国的核武器“犁”为平地。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欧洲各国为了自身战略安全,必然会不惜一切代价研制和部署核武器,这势必会不断增加欧洲各国的核力量,而这样局面对于美国稳固掌握欧洲是相当不利的。

因为欧洲实力膨胀之后,必然会寻求脱离美国的掌控,这意味着很快在美国和苏联中间,必然会出现一个新兴的、独立的欧洲,美国将从此无法再像过去那样随心所欲的对欧洲提出各种要求。而苏联也同样不希望自己的家门口出现一个新的“势力团伙”。

正是基于这种考虑,美国与苏联才最终下决心签订《中导条约》,这事实上是美苏两国共同遏制欧洲核力量崛起的一种方式。

在美苏两国签订该协议之后,德国等欧洲国家既获得了利益,也付出了相应的代价,那就是一方面欧洲各国得到了美苏两国保障核安全的承诺,从此各国可以安心在家搞经济,而另一方面欧洲大多数国家都最终放弃核武器研究计划,这也是今天我们看到欧洲各国大搞无核化的主要原因。

美国退出《中导条约》的其中一个重要的战略目的,就是强迫欧洲站到自己的一边,以此来巩固美国对欧洲的掌控。

欧洲是美国可以称霸世界的基础,美国只有掌控住了欧洲这片传统的势力范围,才能够接着美国+欧洲的势头,在全世界肆意的作威作福。

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自私性,美国和欧洲始终都不能保持默契和配合,当美国和欧洲经济交往中发生矛盾时,美国为了保住本国利益往往不会顾及欧洲人的需求,甚至在有些时候会刻意的通过打击欧洲经济,来保证本国在某一个领域的利益。

在这样的情况下,欧洲与美国之间的矛盾是不断加深的,这将会迫使欧洲脱离美国掌控的决心日益增加,所表现出来的,就是欧洲不断图谋经济、军事独立化的意图。

在上世纪90年代,欧洲组建欧盟,实现了欧洲各国在政治领域的团结和独立,同样在军事领域,欧洲的领头羊法、德两国,也一直都在呼吁组建独立与北约体系之外的“欧洲军”。

在2018年11月份的一战停战100年纪念仪式上,法国总统马克龙再一次提出组建欧洲军的建议,并第一次将美国和俄罗斯摆在一起,称之为欧洲主要的防御对象。

正是在面对这样的情况下,美国意识到了欧洲已经不再是自己可以随意呼来喝去的对象,欧洲人所表现出来的脱离美国掌握的欲望,让美国人感到很紧张,而这则是美国在后来针对欧洲发动的一系列打击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不论是美国在欧洲制造难民危机也好,还是在欧洲发动黄马甲运动也好,还是推动英国强行脱欧也好,包括最近的决定退出《中导条约》,其目的都是为了要削弱欧洲,并强迫欧洲对自己屈服。

因为美国已经意识到,在俄罗斯持续衰弱的情况下,欧洲已经上升成为美国在西方的主要对手,防范和打击欧洲脱离的势头,是美国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急需要做的事情之一。

欧洲是一个分裂的欧洲,在美国的重拳之下,小国的屈服是一个必然的抉择。

今天的欧洲并不是一个团结的欧洲,尽管欧洲在法、德两国的领导下,组建了欧盟体系,但是在很多欧洲事务决策中,仍然保持着一国一票的同等原则,这就导致了欧盟至今仍然还是一个非常松散的国家联盟。

类似于这种模式的国家联盟,实际上是没有任何凝聚力的,因为在没有外部压力的情况下,各国仍然需要为了本国利益争争吵吵,而一旦出现强大的外力压迫,那些弱小的国家则首先会因为承受不住压力而选择屈服。

因此对于美国退出《中导条约》所造成的后果,欧洲一些相对弱小的国家,很显然不能抵抗太久,因为他们必须要为本国国民的利益和将来负责,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要倒向美国的最根本原因。

相对于俄罗斯、和法、德等国的实力而言,美国实力更强大、更具有领导力毕竟欧洲各国与美国同在北约框架之内,他们之间有着数十年的长期合作积累,看上去自然也就更可靠一点。当然了,至于美国究竟可靠不可靠,也只有天知道了。


落下m


要欧洲在美国与俄罗斯之间做出选择,这也让欧洲犯了难。二战结束到今天,似乎欧洲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欧洲都是一些小国,不像俄罗斯与美国。俄罗斯因为是苏联的翻版,是从苏联脱胎而来的,是从苏联演变而成的。苏联曾经多么伟大,多么凶恶,欧洲对苏联是了解的。“有其父必有其子”,“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意思是俄罗斯一点不比苏联弱。有人说美国是从二战中走出来的巨人,但不说俄罗斯也是从二战中走出来的大汉。俄罗斯的核弹让美国让世界都感到毛骨悚然。欧洲不感到毛骨悚然吗?欧洲来到了十字路口。在美国要伊朗的石油出口变成零的时候,欧洲也不太理睬美国,依然我行我素。欧洲没有能源啊?这也使美国感到美国的影响力大不如前了。美国已经山穷水尽了。欧洲是小国,即没有可以镇住世界的核弹库,又没有美国那样的军队。而有强大军力的美国也陷入空前的恐慌。难道眼瞅着欧洲投入俄罗斯的怀抱?束手就擒了?欧洲是应该在美国与俄罗斯之间做出选择了。不过,特朗普是商人出身,不是军人出身。欧洲支持美国退出中导条约恐怕也难改变大局了。


用户52733380510


美国销毁中导条约,为美俄中程弹道导弹得发展铺平了道路,也为核武器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但是欧洲对美国反倒条约的退出,反而持支持态度,个中缘由有待分析。

一 俄罗斯所持有的战略导弹为远程洲际导弹,俄罗斯土地面积广阔,其部署的洲际导弹很难被发现。欧洲各国部署的警戒雷达,对俄罗斯洲际导弹的发现基本处于导弹的后期突防阶段,对其拦截能力有限。俄罗斯部署中程弹道导弹之后,其发射地点,运行轨迹相比较洲际导弹更容易探测,拦截。以美国研制铺路爪相控阵雷达为例,其探测距离可以达4800公里以上,其对中程弹道导弹的探测,基本处于点火状态就可以发现。

二 俄罗斯对于欧洲各国的威胁,不止是弹道导弹的威胁,还有很多常规武器的威胁,其威慑能力甚至大于弹道导弹。比如伊斯坦德尔导弹,其射程,威力严重威胁着欧洲各国的安全。美国对于远程洲际导弹得部署有着严格的规定,美国一旦退出中导条约后,所研究制造的中程弹道导弹就可以出口部署在靠近俄罗斯的欧洲国家,为其提供安全的保护。欧洲各国也有了反制俄罗斯的武器装备。

三 欧洲各个国家,面对俄罗斯的弹道导弹,都是毁灭性的打击,支持与不支持面临的威胁都是一样的,并不在于中程或者是远程弹道导弹。支持美国退出中导条约,反而或许可以获得美国的支持,援助。


骑三轮1


其实大部分欧洲国家实对美国退出《中导条约》是持反对态度的,这其中就包括法国和德国两个大国。

法国总统马克龙第一时间就表示了反对,他说,从欧洲的地区安全和战略稳定上来说,《中导条约》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因此,他强烈谴责美国不顾欧洲盟友的安全,强行退出《中导条约》的做法。

德国同样对美国退出《中导条约》持反对意见,德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导条约》维护了欧洲的安全,德方为美国宣布退出条约感到遗憾。

法德发声之后,接着又有很多欧洲国家站出来表示反对美国退出《中导条约》,为什么原来和美国一个鼻孔出气的欧洲国家这次会集体反对美国?

因为这个条约收益最大的并不是美国也不是俄罗斯,而是欧洲各国。《中导条约》条约是由美苏两国领导人在1987年共同签署的,根据条约规定,双方将禁止射程为500公里至1000公里的中短程导弹,以及射程为1000公里至5500公里的中程导弹。因为俄罗斯和美国相聚遥远,中程导弹并不能打到美国,但却能打到欧洲各国,因此限制俄罗斯发展中程导弹,实际上就是削减了俄罗斯对欧洲各国的导弹威胁,这对欧洲各国实在是一个大利好。

另外,条约限制的是路基导弹,对海空发射的导弹并不限制。而俄罗斯陆基导弹是强项,海空导弹美国则是强项。显然《中导条约》对美国和欧洲各国更加有利,对俄罗斯则显得有点不公平。

但是就这样一个对俄罗斯不公平的条约,美国却要退出。退出以后的俄罗斯将会肆无忌惮的发展自己的中程导弹,这些导弹将纷纷瞄准欧洲各国,而美国的中程导弹也将密集布置在俄罗斯周边的欧洲国家,这就相当于欧洲处于美俄两国双重的导弹炙烤下,论谁能高兴起来。

但就是有这么一个国家,即使自己受到俄罗斯的直接导弹威胁,也要含着泪支持美国退出《中导条约》,这个国家就是英国。英国宣布将无条件坚决支持美国退出《中导条约》,为什么英国这么另类?

一是因为英国将维护英美关系作为英国战后外交的首要原则。因此,我们看,只要是美国采取的国际行动,几乎都能看到英国的身影,英国已经从一个日不落帝国沦落到了美国的一个小跟班,实在是令人惋惜。

二是因为英国一直是俄罗斯的死敌,两个国家前些年还因为双重间谍被杀案,闹得沸沸扬扬,甚至到了互相驱逐大使的地步。在俄罗斯、乌克兰发生刻赤海峡事件后,英国是唯一一个派出兵力支援乌克兰的欧洲国家。

三是因为英国要为脱欧做准备。脱欧后的英国,就不是欧洲的英国了,而是全球的英国。而英国要向从欧洲走向世界,第一要仰仗的还是美国,因此,这更加坚定了英国做美国小跟班的信心和决心。


大国纵横


相比美国的发展,从二战至今,一直扮演伪君子角色,国家持续发展得也好,自然也就吸引了大家一心向富的自然倾向,呼风唤雨,拉帮结派,狐假虎威,试图称霸全球,费尽心血明枪暗炮的分裂瓦解世界其它强国,并成功的搞跨前苏联,消灭了萨达姆,卡扎菲政权,粉碎了南斯拉夫联盟,自信心爆棚,凭着威势,吸引了一帮投机政客,比如乌克兰,以色列,波兰等希望假美国之大旗,在地区形势中强大自己,那么与美国一起,死心踏地,实现船大则行稳的理想

然而从来计划都没有变化快,俄罗斯也不会愚蠢到计张人网就往里钻,人家也是有国家战略统盘考虑世界局势的,有实力的国家绝对可以成佛则无魔,那些没有思想的墙头草国家决无便宜可战,大家应该看得到美国优先的真谛,决不是为了你好我也好,对那些有皮无肉的国家,美国不会让搭人家顺风航母的。

反导条约对美俄的约束是有限的,没想象的那么绝对控制或绝对尊守,都在发展着条约以外的大杀器,用杀牛的刀也是可以杀鸡的,签约双方遵守是君子协定,不遵守就是废纸+白纸黑字一就,在强手如林的全球形势中还是要凭强大的自身力量,实现民族自强,立于不败之地的


朱红杰490


《中导条约》是1987年美国与前苏联签订的《苏联和美国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的简称。美国退出相关限制导弹研发协议这并非是首次,美国早在2001年退出了《美国与苏联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的条约》。

由于《中导条约》只涉及到陆基导弹,其实对北约国家是十分有利的,因为在海空导弹力量上恰恰是美国的强项。

(图为俄罗斯的9M729巡航导弹)




那么美国退出《中导条约》是因为俄罗斯的9M729巡航导弹么?该型导弹射程确实是在中导500~5500公里射程范围之内,但是该型导弹却又可以海上发射。所以美俄双方就各持自见了。因为俄罗斯同样对美国战斧式导弹耿耿于怀。更何况近年来,美国在指责俄罗斯履约不力的同时,也被曝出美国陆军正在开发射程达1000英里(约1609公里)的新式中程导弹。

对于美国退出《中导条约》以法德为首的欧陆国家是持反对态度的。因为这些国家即不愿意因此增加反导弹的负担,也不愿在欧洲大陆上布署新的中程核武器。而美国恰恰愿意看到的就是欧洲在防务上离不开美国。这才是美国退出该条约的重要目的之一。

目前为止,声明支持美国退出《中导条约》的只有英国。英国一向是对俄态度最为强硬的国家。与欧洲大陆国家不同的是,英国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少,也没有直接的地缘威胁顾虑。

重视跨大西洋关系,特别是对美安全合作,是二战以来,英国对外政策的基石。从冷战到伊拉克战争,再到“911”之后的反恐战争,英国政府一直如此,即使是在国内存在很大争议的情况下,立场也十分坚定。而安全合作也正是战后“英美特殊关系”得以存续的重要支点。“脱欧”背景下,2017年启动的英欧谈判迄今前景不明,英国的国家发展面临了更大的“不确定性”。英国希望“脱欧”后能够发展成为“全球英国”,需要来自各方的支持。其中,美国仍是首选,而安全合作则被视为最有可为的领域。


因此,在中导条约问题上,英国积极支持美国所主张的俄罗斯“有错在先”的立场。当然英国也很愿意充当美俄间调停人的角色,彰显英国的大国地位么。


史可见证


美俄中导条约,双方无法控制对方,也无法监控对方,既然美国要坚持退出中导条约,俄罗斯也毫无办法,俄罗斯的伊斯坦德尔导弹始终是恶梦。反对俄罗斯的提案,就是大家都想拥有中程导弹,互相才能获得平衡。

与其摭摭掩掩的,还不如放手一搏。大家都在加强军备建设,也就是武装自已,完成扩军备战。

俗话说得好,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自己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机构,随时随地都可能被俄罗斯打击报复的,只有合群,靠群体优势互相帮助,才能获得自保。


随雨飘渺


因为同样是欧洲国家,所面临的俄罗斯威胁却不同。

《中导条约》之所以产生,起因是80年代初美国以苏联从1970年代末开始部署РСД-10(西方称为(CC-20)中程弹道导弹为由,在北约一些欧洲成员国境内部署射程达1800公里的"潘兴-2"中程弹道导弹和携带核战斗部、射程达2500公里的陆基巡航导弹。由于地缘因素,中导的发展对于美国有利,因为苏联在本土部署的中导无法威胁到美国本土,而美国部署在西欧地区的中导却能对苏联国土纵深地区进行打击。所以当时苏联对于消除中导很感兴趣,美国虽然是中导的受益方,可是一旦发生战争,与苏联近在咫尺欧洲国家会成为牺牲品,于是其他北约盟国也极力反对中导,这对美国也产生了巨大的压力。经过反复讨价划价,《中导条约》终于达成。

不难看出,如果美国再次在欧洲部署中导,那些同意让中导进门的国家会成为俄罗斯的靶子。但问题是对于这一点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考量。

如立陶宛、波兰等东欧国家与俄罗斯近在咫尺,即使没有中导,面对俄罗斯的战略威胁也很大,再加上对自己以及目前欧盟提供的防务安全保证不放心,这些年来一直在积极引入美国军力平衡俄罗斯。这些国家也知道引入中导会招来俄罗斯更深的记恨,但两害相衡取其轻,所以宁愿多一张“护身符”。

而像德法这类国家由于自身国力以及地缘因素,对俄罗斯的压力并不是太敏感,所以将中导当成了招灾惹祸的“催命符”,当然是坚决反对了。


兰顺正


这是因为,俄罗斯在克里米亚问题上,在中导条约问题上,在刻赤海峡冲突问题,有不尽人意之处,引起欧洲一些国家对俄联邦有抵触情绪。大家知道: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相互为了制约对方,在1956年制定(中导条约),以求战略平衡。

2018年12月7日美国最后通牒60天后要退出(中导条约)。至此,天下必将大乱!试想:如果世界秩序翻乱,各国武器验发大兴其道,一度会使世界武器混乱!。目前美国退出中导条约,彻底击碎了欧洲人抱团取暖的美梦!欧洲将成为美俄两个大国的较劲的前沿阵地。美俄会制造更多的导弹部署在欧洲和俄罗斯的家门口。因此,为了解除核武威胁!欧洲人选择了美国,祈盼美国人为自己撑腰壮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