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的基礎不是楷書,那麼書法的基礎在哪裡?

千千千里馬


書法的基礎當然不是楷書,實際上說書法基礎是楷書實際上很沒有道理的,當代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對書法技術的研究也越發透徹。毛筆的運行軌跡、下壓力度如何配合手上的動作、筆墨入紙的深淺,這些最終落在紙上的東西已經被全方位的窮舉過一遍了,得出的結論就是,書法的技法複雜程度基本上是這樣排列的:

篆書行書

從難易程度看,楷書位列第三,實在不能說一個稍具難度的書體是書法的基礎。
<strong>


01、書法的基礎實際上應該是“比較高的控筆能力”

一些清楚書法培訓的朋友應該知道在一些針對展覽或者書法藝考生、成年人的培訓中,一般在初級階段會畫幾天的線,包括“橫線”、“豎線”、“蚊香”等等。

接受過這種訓練的書友應該明白這樣做的意義,在不用寫一個字的情況下,掌握 中鋒用筆、掌握調鋒的方法、寫出紮實有力的筆畫,甚至在進入臨帖環節,筆畫間距的觀察能力都有賴於在初始階段進行的這種訓練。

而掌握這種能力以後,就可以算是有基礎了。

02、基本能力背後的“基礎書體”

畫過蚊香以後,就要進入書法的學習了,選擇什麼樣的書體就成為了很大的問題。通常老師會推薦以篆書作為入門,這又是什麼道理呢?

是因為篆書只有線的組合,篆書中有直曲長短但是沒有點橫撇捺的概念, 在畫線階段,如何使用毛筆寫好有力量而且厚實的線已經經過了大量訓練變得非常熟悉,這時候進行篆書學習,不過是對這些線的組合進行練習,相對來說是很簡單的。


曾經有一位偉大的書法家王羲之在傳授自己兒子書法時說:“窮研篆籀,功省而易成”,我想歷史上的一些書法家基本上都聽到了耳朵裡且記在了心中,我們翻開書法史看看,但凡有名的書家在歷史上的記載中都是能寫篆書的,這當然是有原因的,可能未必是受了王羲之啟發,但是用篆書入手來訓練對毛筆的基本控制能力是經過實踐,非常靠譜的。

關於書法的基礎,您有什麼問題,歡迎到評論區討論~


清妙集


書法約基礎在哪裡?難道已經有人破解了“書法”二字的源頭?

如果在不知“書法”之源的情況下,“書法”基礎從何談起?本人當然也不知道“書法基礎”是什麼。

但是,如果說是“學書”源頭的話,古人到是有論點,本人還根據這個論點在“學書”中,那就是《毛公鼎》。

李瑞清(清)題跋鼎時說:“毛公鼎為周廟堂文字,其文則尚書也,學書不學毛公鼎,猶儒生不讀尚書也。”

加上王羲之家族的書寫“秘笈”,說的盡然是練習“篆書”。說明《毛公鼎》是書寫基礎的說法是成立的。

問題是,又有多少人會相信這個道理呢?更何況很多所謂的“書法家”認為寫《篆書》只是一種裝逼行為呢……扯蛋的書法!


呂永亮


首先,這個問題本身就不夠嚴謹,應該說:書法的基礎不一定是楷書,那麼書法的基礎在哪裡?楷書作為一種高度成熟的字體,用來打下書法的基礎是肯定可以的,只是看以什麼作為參考來做出這個問題的判斷。我覺得這個問題的參照物如果是以魏晉風度為代表的“自由書風”,那它本身其實就是在“法度”和“自由”之間選擇了“自由”。當然,從這個問題出發的“法度”已經是過度的法度了,不是我們說的唐尚法的“法”。

我們都知道“魏晉風度”是一個散發著質樸自然氣息的體系,相對而言更具生命感,歷代學書法的人無不為之傾倒。但是我們要知道楷書可不是到後來引起“模式化”問題後才有的,魏晉也有楷書,唐代的楷書雖然法度嚴謹,但只要仔細觀察還是能發現不是那麼死板的,這個問題直接把罪全部推到楷書身上,很明顯不妥。

要說什麼是書法的基礎,恐怕沒人能回答出來,因為這不是個量化的東西,沒有標準答案。除非有人把歸屬於書法的所有字體風格全部去做一個實驗,得出一個“科學”的結果。但這是不可能的,書法本身就是個模糊概念,沒有確定的邊界,然後練習書法的人也是個不確定的因素。沒有確定的研究對象,哪來確定的研究結果,可見這本身就是個偽命題。

產生這個問題的原因是楷書的規矩阻礙了“書法家”們的自由。搞“藝術”的人視自由為生命,偏偏心裡早就帶上了“不自由”的影子,如影隨形,自然是難受了。其實對於普通人來說,無需為這個事煩惱,很多人一輩子也就是寫到“規矩”而已。如果你還有更高的追求,最好先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提前把你以後不想要的東西在練習中主動忽略。

再好的東西也會附帶不好的成分,區別只在於多少,所謂是藥三分毒,除非你放棄治療。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如果還有好的看法可以一起探討。


半成草堂書法


首先要明確開端二字,正本才能清源。

如果從歷史來說,楷書自然不是開端,目前公認的開端是甲骨文,或者是第一個明確書法概念的李斯小篆,不過顯然題主問的不是書法歷史的開端,而是想問學習書法以哪個開端更好。

有小部分人認為練書法需要遵循書法發展史來,才能清楚書法這門藝術的來龍去脈。我以為不必如此,這是高級玩家和職業玩家的玩法,而且也多半是遇到瓶頸了才會去古文字中找靈感,比如顏真卿就是這麼玩的。

我認為,練書法的開端可以有多種選擇,當然肯定各有利弊。

最普遍的選擇是楷書,以唐楷為宜,顏歐柳褚薛皆可,建議選歐體的不要先選《九成宮》而先寫《皇甫誕》,《九成宮》各個版本殘破都有點多,會寫得很煩,《皇甫誕》完整清晰。顏字先寫《多寶塔》,顏魯公後期的作品太大巧不工藏巧於拙,又暗藏箍鎦筆法,初學者沒法體會神韻,反而容易跑偏。晉楷也可以,王右軍的《黃庭經》,鍾繇的《宣示表》也可以。

趙楷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入手容易,但是的確沒有晉唐的高古之風。建議大楷顏柳歐,小楷王種褚,趙孟頫大小皆宜。對了,楷書切記不要寫姚孟起,何紹基,翁同龢之流,林則徐,董其昌,祝允明和宋四家楷書謹慎入手。

另一個練書法的開端可以是小篆和隸書,實際上很多人練習楷書之前都會寫寫小篆或者隸書找感覺,小篆的好處是能夠幫你把我疏密和線條,寫一段時間小篆再去寫楷書就會線條特別凝練且結構疏密有致;隸書則對把握線條和結構特別好,練過隸書的結體成字都特別奇正有法,結構硬朗。

還有練行楷入門,不是特別贊同,不過也不是不行。

還有些牛人寫章草入門的,比較少,我見過一個寫得不錯的,不知道怎麼做到的,應該屬於個案。我不建議這麼玩,風險太大,屬於比較作死的做法。

至於行書入門,那純屬湊熱鬧,圖個樂子嘛。

草書?什麼鬼,您饒了書法吧。


高維文化


書法的基礎不是楷書,那麼書法的基礎在哪裡?書法的基礎可以說是楷書也可以說不是楷書,只是你從哪個角度去看待這個問題,書法的基礎是技法,技法包括筆法、筆勢。

至於說書法的基礎不是楷書也是楷書,主要是從書法入門選擇字體的角度來說的,你選擇了楷書作為書法學習的入門,那麼楷書就是基礎,若是你選擇了隸書或者篆書,那麼隸書和篆書就是基礎,只是出發點的不同而已,但是,不管是楷書、隸書還是篆書等其都包含著筆法、筆勢方面的技法。

一、正體字

書法發展至今有近3000年左右的歷史,一般大家公認有:篆、隸、楷、行、草五種字體,其中,篆書、隸書和楷書是屬於正體字,我們學習書法一般是從正體字開始學起,用以養成規範建立基礎。

從書法藝術的角度來說,技巧是書法的基礎,從入門字體的角度來說,學習哪種字體,那麼哪種字體就是基礎。

二、書法的基礎

書法的基礎就是技巧部分。書法包含有筆法、筆勢和筆意三大要素,其中筆法和筆勢是屬於技巧。如此,就是說筆法和筆勢是屬於書法的基礎。

其實,書法的基礎並沒有那麼的簡單。

筆墨紙硯文房四寶,這些都應該歸納入書法的基礎中,你需要懂得毛筆的基本知識,懂得如何選擇一支適合自己書寫的毛筆;你也需要懂得墨法的運用,不同的風格中進行表現;你必須懂得紙張的區別,什麼是生宣?什麼是熟宣等?它們都有什麼特點,寫不同大小的字使用的是什麼紙張;你也必須懂得硯臺的選擇,不同質地的硯臺有不同的書寫效果。等等。

創作和鈐印的知識,創作中的一些技巧和知識也是書法的基礎,你需要懂得佈局、題款等;鈐印的相關知識你也必須懂得,引首章、名號章、閒章等相關知識以及加蓋位置和印章大小選擇等。

總之,

書法的基礎是相對的基礎,我們所說的基礎都是相對書寫而言的,書法是一門系統藝術,除書寫外還有其他的知識需要學習,而這些都是算入書法的基礎。


書法有云


書法的基礎在哪裡呢?

看完我的回答,你就知道了。

甲骨文

甲骨文盛行於殷商時期,是迄今為止發現最古老的中國文字。

篆書

篆書是大篆、小篆的統稱。

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國文字,它們保存著古代象形文字的明顯特點。

小篆也稱秦篆。

是秦國的通用文字。

在漢文字發展史上,小篆是大篆的簡化字體,更容易書寫。

隸書

隸書多秦隸、漢隸。

一般認為隸書由篆書發展而來。

字形多呈寬扁,橫畫長而豎畫短,講究“蠶頭燕尾”、“一波三折”。

根據出土簡牘,隸書起源於戰國。傳說程邈作隸,漢隸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對後世書法有不可小覷的影響。

草書

草書作為一種特定的字體。形成於漢代,是為了書寫簡便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

特點是結構簡省、筆畫連綿。

草書分章草和今草,而今草又分狂草和小草。

楷書

從中國書法史的發展來看,楷書的出現是在漢末三國時期。

楷書雛形於漢末三國,發展成熟於兩晉,定型於隋唐。 基本上在唐代達到鼎盛。


君飲茶


書法的基礎在哪裡?這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但是多少年來也沒有一個標準的、統一的答案。根源其實可以追溯到書法的概念的模糊性上,先要搞清楚書法的本質才能進一步探討它的基礎到底是什麼。

關於書法的本體論,經歷千百年書法實踐的古人其實早有感悟。古人以為,書法既能擬形似物又能傳情達意,所謂“囊括萬殊,裁成一相”(張懷瓘語)且“達其性情,形其哀樂(孫過庭語)”。但是,古人有一點沒能區分清楚的是文字實用與書法藝術的界限。

漢字首先是一種文字,一種信息記錄和傳遞的公共工具,不是天生就為作書法藝術而出現的。漢字的實用書寫和書法藝術是雖然有不同的要求和追求,但是在最基礎的部分是相通的,要不然也不會時常混淆了。

書法的基礎不是楷書,這個結論首先是錯誤的。很簡單,你得先會寫漢字再說學書法不是,學寫漢字的時候是離不開楷書的。如果把楷行草分開來說,書法的基礎依據三種書體各有不同,楷書是筆畫與結構並重,行書是偏重於結構,而草書則主要在結構。


老陳聊書法


書法,顧名思義就是漢字書寫的法度,漢字都會由基本筆畫來組成,每種書體的不同決定了這個字的書寫規律和書寫方法,就單獨練一種字體來講,只要你熟悉掌握你想要練好字體的書寫規律、方法並運用自如,這就是你書法的基礎,任何字體皆遵循此理。




灑度


我給你說前門樓子,你給我肩臂頭子[呲牙]看了這麼多對立的回答,覺得這是個易產生理解岐義的題目。

首先,從書法發展史來看,楷書當然不是書法的發展基礎,而是篆書甚至可此說是甲骨文,進而才進化出隸書,章草,隸辦進化到魏碑發展楷書。章草進化到草書。從這個角度,楷書不是書法的基礎沒問題。

其次,從練習書法的途徑看,楷書一定是書法的基礎。當然有人跳過楷書,直接由隸篆入門研習,非如此也不是不可。但楷書之所以為基礎除了本身矩整美觀外,易識且實用,書寫較快是其優勢。隸篆書寫較慢,行書草書雖書寫快但辨識困難。打個比方,隸書如爬,楷書書如走,行書如快走,草書如飛奔。人當然要先字會走,再學跑的。從這個角度來講楷書一定是楷書的基礎。

綜合以上兩點,我們可以說只要各取所需,各花入各眼,天空飄來六個字“這都不是個事!”






玉河拾玉郎


楷書是書法的基礎是現在我們學習書法的一個基本的共識。

當然,也有人認為楷書並不是書法的基礎,書法的基礎也可以是隸書或者篆書,雖然也有很多人從篆書或者隸書入手學習書法,並且也有他們的道理,但是對於這個方法我還是保留意見。

我們可以通過篆書或者隸書入門,但是楷書還是要寫的,學習楷書對於書寫者的訓練作用,是不能用篆書或者隸書完全代替的。

唐代之前當然也有楷書,早在北朝時期就有成熟的魏碑,當時的人學習書法,肯定也是先練習為魏碑的,魏碑屬於楷書的一種,也是當時的主流書體。

漢代之前楷書沒有出現,當時的人初學書法肯定也不會練習楷書,但是當時的書法還處於藝術的萌芽狀態,是書法的半自覺時期,書法藝術自身還沒有完全成熟。

而一旦書法藝術成熟,必然會有一個相對來說成熟的訓練體系。

而楷書作為五種書體裡面最晚成熟的一種書體,無論在技法還是結構上都比篆書和隸書豐富,對於書法的初學者能夠起到很好的訓練作用。

所以古代書法家才選擇楷書作為初學入門的訓練字體,這無疑是很明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