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備胎計劃”啟示

——以為永遠不可能發生的假沒。

華為備胎計劃最重要的的意義,不在於準備了多少可以替代的黑科技,而是讓人更深刻的體會到了那句話:朝最好的方向努力,做最壞的打算。那些看似“不可能”的背後深藏著的巨大危機,或許才是中國復興道路上的最大絆腳石。

中國是全球化的貢獻者,當然也是得益者。我們已習慣從“全球化”的角度思考問題,並由此推導出一些“以為永遠不可能發生的假設”。但一旦這些“不可能”變為現實,而又沒有充分準備好的話,後果將是災難性的。

——美國企業不可能放棄中國市場,因而無法將中國隔離於世界價值鏈。誰說不可能?馬斯克用中國的錢中國的土地做中國的市場,但技術是他的,他可以封鎖。在池塘裡放的可能是條鯰魚,也可能是條鯊魚。

——歐洲堅持全球化,因此不可能加入到美國反華陣營。誰說不可能?歐美是“一家人”,現在分歧不等於永遠分道揚鑣。吵完架談完利益分髒達成妥協,他們還有可能依然是曾經的他們。

—一堡壘不可能從內部攻破,中國不是蘇聯。誰說不可能?這些年美國人一刻也沒有停止過“不戰而勝”,去年下半年發生的事就是最好的例證。沒有任何堡壘真正的固若金湯,沒有誰可以掉以輕心。

據說這幾天荷蘭政府根據一個冷戰時期的協議否決了麥斯克向中國出售光刻機的案子,很好笑吧?其實一點也不奇怪,如果有需要,他們甚至可以把“上帝”還沒有誕生前的什麼文書拿出來當������使,為給自己披上“合法性”的外衣。

利益當頭,沒什麼不可能的,問題在於對手準備好接招沒有。就像華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