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管理者,都具有双重人格!古有刘邦,今有任正非

很多老板、管理者都会纠结一个问题——到底应不应该和下属保持距离感?

中国有句古话:“慈不掌兵,义不掌财”

这句话常常被众多企业领导挂在嘴边,为自己严厉的企业管理政策做理论支撑。

那么,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用在此处是否合适?


优秀的管理者,都具有双重人格!古有刘邦,今有任正非


“慈不掌兵,义不掌财”,这两句话出自《增广贤文》。意思是:掌兵者必威大于慈,仁爱宽厚的人,慈爱多于威严,不宜带兵。掌财者锱铢必较,忠义之士仗义疏财,容易将财富接济别人,且对于欠自己钱财的也不好意思追偿,不宜掌财。还有其潜在的意思:“势大者无仁,财厚者无义”。

其实,掌兵不是不能有仁爱之心,而是不宜仁慈过度。如果当严不严、心慈手软、姑息迁就、失之于宽,当然就不能掌兵。

但是,把慈和严截然对立起来,慈则不严,严则不慈也未必正确。古今中外,大凡统兵掌兵有方的将领,都不是完全靠拳脚棍棒打出一支过硬队伍的,而是把深怀爱兵之心和严格的军纪结合起来。从严管理不等于冷酷无情,大胆执法不等于简单粗暴,严肃纪律不等于滥施处罚。严肃的背后必然有慈善的温情和关心。

当年楚汉相争,项羽武功盖世,势力绝对占到了上风,可最终为什么是才能并不出众的刘邦取得了天下?关键就是在管人这件事上。

刘邦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但刘邦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容人所短,而用人所长,用现在的话讲,就是胸怀广阔,器宇和格局大。


优秀的管理者,都具有双重人格!古有刘邦,今有任正非

<strong>李嘉诚教育子孙:做人的最高境界是“仁慈的狮子”。仁慈是本性,但单靠仁慈,还无法成功。

要有狮子的力量,才能赚钱养家,才能保护亲人,才能反抗欺压。

管理者要树立威信就一定是高高在上,不能和员工太亲近?其实两者并不冲突

胡林翼曾送给晚年的曾国藩一副寿联:“以雷霆手段,显菩萨心肠”。曾国藩阅后百感交集、热泪盈眶。

<strong>委屈误解是人生的必修课,双重人格是领袖的铁布衫。


优秀的管理者,都具有双重人格!古有刘邦,今有任正非


作为民营企业的代表,现在的华为已经显然成为中国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而近期华为事件不断“刷屏”,引起全世界对华为命运的关注。

任正非对员工有多狠,你知道吗?

他对华为的新员工说:进了华为就是进了坟墓。

他批评某位财务总监的“进步”:你最近进步很大,从很差进步到比较差。

然而,这位“狠人”老板在工作之余可以把自己当成普通人一样,他与员工一起吃饭,毫无架子。

任正非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样本。成功的企业家都需要具备这两方面的性格,并在两者间切换自如。

带团队不是请客吃饭。嘻嘻哈哈、舒服安逸不会有执行力;温良恭俭、皆大欢喜不会有战斗力。

不要放纵纪律,不要对制度宽容,这是对员工的不负责;要帮助员工成长,提升收入,获得更体面的生活,这是对员工最大的负责。

胡林翼曾送给晚年的曾国藩一副寿联:“以雷霆手段,显菩萨心肠”。曾国藩阅后百感交集、热泪盈眶。



<strong>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是一个优秀的组织建设者,他在人才管理上还有哪些独到的“秘笈”?
作为华为人才体系构建的核心成员,吴建国聚焦人才选拔、团队搭建、人才培养、激励机制与组织激活,系统阐述了华为“精准选配、有效激励、加速成长”三位一体的团队管理法则,<strong>揭示了华为狼性团队建设和人才管理的核心要点。

大量真实的场景化案例,让读者既能学到方法论,更能理解该技巧的适用背景和限制条件。无论是正在崛起的新生代企业还是转型中的传统企业,都可以学以致用,解决人才引不进、选不准、用不好、长不快、调不动、送不走的“六不”难题。

惊喜不断,点击下方链接<strong>限时免费

观看《华为管理之道:企业如何以人致胜》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