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父母不在,什麼親情也沒有,連親兄弟姐妹的親情都變成了親戚”對此你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說的也有道理,古代不是說嗎?不看情面看成面!不看成面看老面嗎?沒有了父母自然就會過去。


張三734


親兄弟姐妹之間的親情,與父母在不在沒有多大關係,原本關係好的兄弟姐妹,不管父母在不在關係還是一樣好,關係不好的兄弟姐妹,就算父母在,他們也只是走走過場,做做樣子,一樣的形同陌路,關係不好。

我鄰居兩兄弟,照顧父母,老大出錢,老二出力;直到父母去世後,老二得了重病,老大賣了城裡房子拿錢給老二治病。

我鄰居是兩兄弟,老大在城裡,老二在鄉下;父母在世時,由於老大在城裡工作生活,父母都在鄉下跟著老二一起過日子生活,老大也就每年過年回來呆幾天,其他時間很少回來過,直到父母年老病重也都是由老二和她兒媳婦這邊一直在照看,直到父母去世。這在外人看起來父母一直都是由老二照顧的,感覺老二挺吃虧的,都替老二抱不平,都說老大做人不行,說老大不孝順,但兩兄弟也很少吵架,老二也總是一笑而過,也沒覺得委屈什麼的;後來直到其父母過世了才知道,父母看病住院錢都是老大出的,平常也會給父母生活費,所以就很明白了,老大出錢負責父母生活花銷,老二出力負責父母衣食起居。現在父母過世了,老大反而有事沒事回家看看,兩兄弟關係反而比父母在世之前更密切、更親切了;後來老二也是不幸,查出癌症,好在被發現的及時,完全治癒幾率還很大;但得了癌症醫療費用昂貴的,老二鄉下種田平常做點苦力活,他根本沒辦法支付這鉅額的醫療費用(打算放棄保守治療);老大知道了,把自己城裡一套房子賣掉了給老二治病,後面老二慢慢完全康復了,前前後後發了60多萬塊錢;都是老大出的錢,老大也沒指望老二能夠把錢還給他,只希望老二能康復好好過日子。

所以說父母在不在世,跟兄弟姐妹之間的親情沒有多大聯繫的。



閒人熊四正


真的是這樣。

朋友家在農村是家裡的四個孩子當中的老小,因為好好學習,考上了大學,最後跑到外地去發展。一年大概回來兩到三次吧,那個時候父母健在,他們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兄弟姊妹也都過來看一看,說白了其實就是過來佔點兒便宜。父母這邊兒有好吃的好用的,有點零花錢,能順走的就順走,能拿到手的就拿走。父母健在的時候,雖然他流落在異鄉,但是感覺這裡有個家。先是父親去世了,留下母親一個人在家裡孤獨的給他看房子。母親一直在說落葉歸根,落葉歸根,房子是他的。人在外地已經定居下來了,但是總是覺得這個地方有一個老母親有一個家在這裡。每每想起心裡還是暖滋滋的,只要一想到孤苦伶仃的老母親,他感覺心裡還是有所寄託的。

有一天連老母親也走了。家裡空落落的,感覺原來的很多東西都是物是人非。孤獨、寂寞、荒涼。院裡了雜草沒人收拾。他知道這個房子是他的。除了那這個房子還擁有什麼呢?

老人不在了以後。姐妹之間的聯繫就越來越少了,基本上斷絕了來往。前一段時間他想回老家的時候,他不想進那一個荒涼的家。就住了一個賓館。住了以後打電話給自己的姐姐和妹妹。他們嚷嚷一天你為什麼不回來住呢?他說我辦完事我就過來到你們家裡來待一待坐一坐聊聊天。打完電話他一下子就淚奔了。父母親不在了,自己就成了一個真正的異鄉客。兄弟姐妹各有各的生活,各有各的家庭。你的來與不來對他來說都沒有任何的意義。

對於一個人來說,不管他的年紀有多大。只要自己的老母親老爸爸在,不管走多遠,他都有一個家,他就是一個擁有幸福的人。失去了老人他就覺得是一個真正的過客對老家來說。





伊利亞瑟


我覺得是:父母不在了,維繫親情的中心沒了,兄弟姐妹的親情都變成了走親戚。

父母在,回父母家,那叫回家。

我的鄰居,母親在農村,跟著哥哥嫂子住,離著市裡也不遠。她休息的時候必定回家看母親,回到家裡,守著老母親說話、吃飯,守著老母親睡一會,感覺心裡踏踏實實的。



父母不在了,去兄弟姐妹家,那就是串親戚。

鄰居的母親八十多歲的時候去世了,有一次我和同事吃飯,聊起家裡的事情,就問她:“現在還回家嗎?”

鄰居嘆了一口氣說:“回啥家啊!去哪啊?”說著話,眼睛紅了,擦了擦眼睛,接著說:“哥嫂都忙,去了人家也不在家。上次回去了,跟哥嫂說了幾句話就走了。老孃不在,心裡沒著沒落。”

過年的時候,我看見同事拿著東西出門,問她去哪,她說:“到我哥家去一下。”

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的親情也沒有了向心力。

小時候,我猜過一個謎語:弟兄七八個,圍著柱子坐,只要一分開,衣服就扯破。(蒜)



我覺得一個家就像是一頭蒜,父母就是那個柱子,孩子圍著柱子緊緊相連,就是一個完整的家,離開了柱子,七零八落的,再也回不到從前那個親密無間了。



父母不在了,倒不是親情沒有了,而是維繫親情的那個中心沒了,親情無法集中,兄弟姐妹的親情也沒有了向心力。時間長了,也就各成一家,各人過各人的日子,過年過節聚一下,到家裡走動一下,沒有了他們那個共同的家!慢慢就變成了走親戚。


生活需要條理


“父母不在,什麼親情也沒有了,連親兄弟姐妹的親情都變成了親戚”?

很現實的問題,不過的確是這樣的。

我們都生活在傳統社會,生活中也都排資論輩,父母在的時候,我們就以父母為“天”,父母不在了,我們自己就成了“天”。

我本身是農村人,不知道城裡人是怎麼看待這種情況的?但是在農村特別明顯。

我爺爺去世早,我有兩個叔叔和兩個姑姑,奶奶還在的時候,每年春節回家過年,我們一大家人都會在一起過年,很熱鬧,感覺大家都很親切。

在我奶奶去世的時候,我父親和弟弟妹妹們就把奶奶的家分了,奶奶留下的東西也都平均分成了五份,然後每次在過年的時候,我都會帶著禮物去叔叔、姑姑家拜年。

確實是變成了親戚,只不過因為血緣關係比較近,所以很多人可能覺得親情還在,其實已經改變了本質。

我覺得家族的開枝散葉就像是大樹一樣,之所以有親情,是因為有根在,要是一旦沒有了根,也就變成了很多個小樹苗。

正是因為有樹根在牽繫著,一個大家庭才能穩固著親情的關係,這是時代的前進,也是人類都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


點滴惜為貴


倘若公公不在了,我們回家的次數就真的少之又少了。

因為,回去了吃飯都是個問題,冷鍋冷灶的,做飯都沒東西。

就是現在,公公在,我們回去了,也感受不到熱情。

不過,時間長了,我們也習慣了帶著飯菜回。

真正讓我寒心的是,去年臘月二十六那一天,我們回去接公公來我們家過年,公公當時在哥嫂的院子裡住著。

我們走到剛好中午,正是吃飯的時間,院子裡燃著柴火,大鍋裡蒸著包子,沒有人表現出來一絲的熱情,讓我們吃飯。

放下禮物,我們便離開了,至今,都是我心底的一顆刺。

所以,沒有了父母這根線,兄弟之間,就真的斷了很多聯繫。



li冰兒


父親因病離開我們至今已一年有餘,偶爾在夜深人靜之時不免淚連傷懷,母親82歲偶爾糊塗,把母親接到身邊是希望可以照顧的更好,家裡人一個再不能少,哥哥們都生活在附近,為的是平時裡的方便,互相的惦記常常有心裡的感應,家裡的水電、門窗等等,如果壞了沒等打電話,大哥就會在第一時間裡及時過來修理;昨天媽媽想吃葡萄了,正巧沒有了又沒等出去買,三哥就拎來了葡萄和香蕉,還和我說夢到媽要吃葡萄;心裡想著天冷了,門口的洗衣店裡可以做棉褲,三哥就正巧問我想買一條棉褲於是就去量身為哥訂做了一條。媽有時嘮叨,幾個孩子就常常輪著班的聽他嘮叨。當我有時累了休息時,發現大哥正在另一間屋子裡默默給我打掃著房間。誰說父母不在,親情走遠,父親離開了我們,讓我們學會了珍惜,生活裡兄弟就是雨中的傘,兒女就是母親的柺杖,不能再失去,有媽在,有兄弟在,家依然還在。








秋鴻心語


也不全是,我還沒回到老家我的姐妹巳經把過年的食物多準備好給我了,她們在算我什麼時候到家然後通過順豐快遞寄給我,我姐她打電話告訴我,她們無錫人用蝦仁做肉圓很好吃,還有過新年的一些食物多準備好了,等我一到家就可以收到了。

我妹也打電話給我,年夜飯她巳預定酒店連沙鍋的套餐自己不要麻煩了這要一加熱就好吃,到時叫外甥送到我家,我大姐和二姐是準備鄉下的饅頭豆腐糯米粉送給我,我最喜歡吃她們給我的鄉下的萵苣幹,我們好像並沒有父母不在了走的不親,哥和大姐巳經有七十多歲我們每次見面多很開心,我們多珍惜這份同胞姊妹情。


8088情義無價


我父母不在了,姐姐50歲也走了,兄妹4個,現在哥哥,我,妹妹,父母在的時候,隨然能吃飽穿曖,一家人在一起平平淡過日子,就是沒錢花,幹啥都是齊心協力,現在有事沒事都牽掛著對方,兄弟姐妹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如果有一天我病了或倒下了,第一個站出來的必定是自己最親的兄妹,所以我很珍惜這份親情


張掖丹霞情


父母不在我回都懶的回了。我們姐妹兩跟我哥都沒什麼感情,父母有事要錢就會找你,自己有錢出去瀟灑從來沒想過別人,從小到大結婚生孩子帶孩子都是我父母。自從我媽有病之後欠了好多錢,最後還是走了,老婆跑了,扔下個孩子,他自己一身債還不去掙錢,我爸也老了做不了什麼活,說真的要是我爸那天也走了的話可能我以後也不會回去的。我嫁的也遠,跟他也沒什麼兄妹感情,也沒話可說。現在我爸還在抽時間也要回去看一下他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