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今年广东将完成“三旧”改造面积6万亩以上

划重点!今年广东将完成“三旧”改造面积6万亩以上

羊城派记者从全省自然资源会议上获悉,2020年将有十项重点工作。

其中,将进一步改进土地计划管理方式,精准保障省重大基础设施、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用地需求;

基本完成省级国土空间规划成果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建设;年底前基本完成全省“房地一体”农村不动产登记发证任务;

今年将完成“三旧”改造面积6万亩以上;完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制度,新垦造水田7万亩以上,并完成3万亩拆旧复垦。此外,还将进一步深化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

另据了解,去年广东使用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全面完成国家下达任务。今年预分配用地计划指标10.405万亩,将安排向全省24个重点老区苏区所在县(市、区)和3个民族地区所在县倾斜支持指标各150亩,助力老区苏区、民族地区脱贫攻坚。

支持老区苏区用地 助力脱贫攻坚

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光荣介绍,今年将全力助推“双区驱动”“双核联动”,推动出台支持“双区”建设差别化政策,出台支持广州实现“四个出新出彩”政策。通过改进土地计划管理方式,精准保障省重大基础设施、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用地需求,助力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支持工业园区提质增效,深化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

据悉,2019年国家下达广东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20.81万亩。截至去年年底,广东使用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全面完成国家下达任务,助力广东省去年1—11月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2%。去年广东共投放粤港澳大湾区用地计划指标6.16万亩,投放沿海经济带用地计划指标8.13万亩,投放粤北生态保护区用地计划指标2.44万亩,支持老区苏区用地计划指标0.81万亩。

值得关注的是,2020年全省土地利用计划预分配方案已于近期制定并执行。今年我省预分配用地计划指标10.405万亩。其中,为推动海洋产业等项目建设,对位于沿海经济带各县(市、区)倾斜支持各50亩用地计划指标;向广东24个重点老区苏区所在县(市、区)和3个民族地区所在县倾斜支持指标各150亩,助力老区苏区、民族地区脱贫攻坚。

会上还指出,今年广东将全面推进全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基本完成省级国土空间规划成果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建设,推进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建立统一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

今年将再建成70个绿色矿山

在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方面,进一步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今年将新垦造水田7万亩以上。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加快筹建广东南岭国家公园,科学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抓好海岸带保护利用,严控新增围填海。2020年再建成70个绿色矿山。

推进不动产登记“双提升”再深入,全面实现“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推动信息、流程集成式“一窗受理”业务类型全覆盖,进一步压缩登记时间,年底前全省实现一般登记3个工作日内、抵押登记1个工作日内办结。年底前基本完成全省“房地一体”农村不动产登记发证任务。依法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落实点状供地和设施农用地政策,保障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

推动出台“三旧”改造管理办法,今年将完成“三旧”改造面积6万亩以上,推广佛山顺德经验,重点推进珠三角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力度,年度处置率达到15%以上。推进地下空间立体开发,建立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

今年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坚持山水林田湖海生态系统修复,组织编制《广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0-2035年)》,分类构建各类生态保护和修复操作指引和技术指标。建立大湾区生态修复项目库,大力推进韶关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持续推进“蓝色海湾”整治,完成600公顷矿山石场治理复绿任务。

开展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推进新一轮国土绿化大行动,造林更新335万亩,绿化美化乡村约1600个,建设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6.6万亩,促进生态公益林扩面提质。

同时,广东还将全面推进“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多验合一、多测合一”的“四合一”改革落地实施,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

来源 | 羊城派

审签 | 吴瑕

实习生 | 林桁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