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脸大清:鸦片战争时,2万英军入侵阿富汗几乎全军覆没

【话说军世】在历经康乾盛世之后,清政府逐渐开始走向衰败,腐朽的封建统治不仅让人们深受苦难,更在1840年被英军叩开国门开始了近代的百年屈辱,而同一时期,英军也进攻了阿富汗,却遭到了几乎全军覆没的结局。


打脸大清:鸦片战争时,2万英军入侵阿富汗几乎全军覆没


从大胜到大败:英军在阿富汗大溃退

英国与大清朝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始于1840年,结束于1842年,结果大家都知道了,第一次英阿战争(英军第一次入侵阿富汗)开始于1838年,结束于1842年,与鸦片战争在同一时期发生,英军前期很顺利,不过随后被阿富汗军队暴打,过程“高开低走”,最终英军惨败而归,这一结局堪称“打脸大清朝”。


打脸大清:鸦片战争时,2万英军入侵阿富汗几乎全军覆没


相比较于同时代,经济水平仍然在世界上占据重要地位的清朝,阿富汗一直都不算是经济能力很好的国家,而当时的清朝也算是拥有完备的军队建设和海防,虽然有些落后,不过仍有一战之力,虽有可歌可泣的英勇故事,不过整体结局还是稀里哗啦。

而1838年2万1000英军进攻阿富汗,并于1839年仅以200人伤亡的代价攻占坎大哈,这与鸦片战争有些类似,但是随后英军留下驻军后撤军,阿富汗军则不断围攻,最终英军1万6000人被迫撤离(其中军人为4500人)。英军此次撤离,遭到阿富汗军的不断伏击和偷袭,最终抵达时仅剩1名医生。


打脸大清:鸦片战争时,2万英军入侵阿富汗几乎全军覆没


两次战争的异同:作战环境与意志

对比同一时期的两次战争,鸦片战争时英军为1万9千人,第一次英阿战争英军为2万1000人,人数接近,不过具体作战环境有很大的差别,进攻清朝时,英国的海军战舰占据了极大的优势,有效摧毁了近岸海防,总计英军战舰达25艘,占据了绝对优势。

进攻阿富汗时,英军完全为陆军,虽然当时英国是第一强国,不过真正撑起英国军事实力的是英国皇家海军,而最终孤军深入的英国陆军补给来源被切断,同时在干旱的内陆环境陷入重围,此时的英军已经完全处于劣势,也是英军最终兵败阿富汗的军事因素。


打脸大清:鸦片战争时,2万英军入侵阿富汗几乎全军覆没


而由海到陆的进攻模式,是英军历史上多次入侵他国,并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不过当时体量巨大的清朝,内陆纵深极其广阔,本不必担心与英军陆战,甚至有机会取得与阿富汗一样的战果。

但是,英军海上进攻爆发出的威力,戳破了当时清朝官员的胆,让本就武备松懈的清军整体产生了恐惧,降低了作战意志,除关天培等少数将领英勇帅军抵抗,其余则望风而逃,这应该是同时发生在清朝和阿富汗的两次战争,结果迥异的重要因素:作战意志。

来自俊赫君的话说:平行的历史,可怕的交集

一直以来,俊赫君都很喜欢历史和军事,不过极少想到过平行时间内,同时发生的战争和故事,原来古代号称“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和美国的华盛顿、沙俄的叶卡捷琳娜女皇是同时代的人。


打脸大清:鸦片战争时,2万英军入侵阿富汗几乎全军覆没


而19世纪60年,晚清时期著名的洋务运动,其实与日本重要的明治维新,也是在这一时期,普鲁士也有一位著名的人物登场,他就是“铁血宰相”俾斯麦,三次“王朝战争”,其实也是相同时期内发生,1870年的普法战争,法皇拿破仑三世直接当了俘虏,而清朝和日本同样是在军事方面大幅提升了武备实力,建立了比较强大的海军,可惜结局却可怕的不同。


打脸大清:鸦片战争时,2万英军入侵阿富汗几乎全军覆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