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的兵工廠,產量超過了全日本,為什麼還害怕關東軍呢?

我們知道,東北當年在張作霖時代,是非常的強的一個存在,東北王佔著關外的地理位置,又有一個想要繼續做大的雄心,所以東北在那段時間的發展可以說是比較的快一些的,尤其是軍工領域之內,在當時的全國來說,也是首屈一指的,在那樣的年代裡,能做到這一點非常的不容易。

張作霖的兵工廠,產量超過了全日本,為什麼還害怕關東軍呢?

而當時的東北的軍工,步槍月產量峰值達到了4000支,全年理論總產量即48000支,輕重機槍月產能峰值達140挺,全年理論總產量即達1680挺,這樣的一個數量是可以武裝整整好幾個軍團的,而到了1924年—1931年身管火炮總產量為1201門,平均每年為172門。這個數字如果具體到關外之地來說,是非常的可怕一個數字,而且當時的日本的軍工企業正處於一個低谷期,他們的產量比張作霖的軍工還要少一些。

張作霖的兵工廠,產量超過了全日本,為什麼還害怕關東軍呢?

到“九一八事變”時,日本陸軍兵工廠生產力銳減,年產步槍3600支、機槍540挺、火炮90門、坦克10輛,在此條件下,之後的對華戰爭中,日軍甚至不得不啟用日俄戰爭時的舊火炮,從這些數字的對比上,我們能比較直觀的看到日本的規模是比東北要小一些的。

張作霖的兵工廠,產量超過了全日本,為什麼還害怕關東軍呢?

那到,既然在這方面張作霖佔有優勢,為什麼當年他的奉軍還是害怕關東軍呢?這並不奇怪,因為我們說的只是規模而已,並不是先進程度和質量,當時的奉軍的軍工數量雖然很大,但是質量和先進性方面對比日本的話,是沒有什麼優勢可言的,再加上日本軍隊的戰鬥力的強悍,也完全的蓋過了奉軍和當時的我國的絕大多數的軍隊,所以,就算是有這樣的大的產量軍工,但是張作霖仍然不可能與關東軍為敵,因為在實力方面的差距還是過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