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叶城,坚昆人,而今何处才是吉尔吉斯人魂归的“牧场”?

坚昆,是中国古代对游牧于今叶塞尼河上游到阿勒泰地区的部落称呼。早在汉代我国史书出现了关于坚昆人的记载,他们的族源复杂,既有蒙古人种的血统又有欧罗巴人的基因,而今两千多年的时间已逝,坚昆人安在?他们现又身处何方?

碎叶城,坚昆人,而今何处才是吉尔吉斯人魂归的“牧场”?

(如今的坚昆人—吉尔吉斯人)

一、流浪,游牧民族的天性,坚昆人从叶塞尼河到帕米尔高原,他们成为了新的吉尔吉斯人

从汉代开始,坚昆人一直游牧于叶塞尼河上游与阿勒泰地区。在这里他们一直生息繁衍,熬过了中原一代又一代的王朝。直至元末,随着元朝的崩溃以及明政府对草原物资的封锁,坚昆人的生活开始变得艰苦。然而生活上的艰苦并不是最大的苦难。16世纪开始随着沙俄的东进,忍受不了压迫的坚昆人开始南迁,寻找适合生存的新家园。而在南迁过程中他们渐渐形成了新的民族—吉尔吉斯。是的,吉尔吉斯传承至坚昆,他们一脉相承,是寻求丰美牧场的“流浪者”。南迁的吉尔吉斯人在帕米尔高峰—托木尔峰脚下、美丽的伊塞克湖畔找到了新的家园。这里是唐朝著名的边陲重镇—碎叶城的旧地,于是乎这么一段迁移让吉尔吉斯人冥冥之中与中原王朝产生了联系!

碎叶城,坚昆人,而今何处才是吉尔吉斯人魂归的“牧场”?

(伊塞克湖的风景)

二、流浪的放牧儿吉尔吉斯迎来了清政府的统治

迁居到伊塞克湖畔吉尔吉斯人没安稳多久便被动卷入了东部两个强大邻居的战争—准格尔汗国与清朝的战争。地处准格尔汗国境内的吉尔吉斯人免不了被准格尔大汗征调。不过史书上并无吉尔吉斯人被准格尔大汗压迫的记载,所以吉尔吉斯人可能并未深度卷入这场决定其命运的战争。两强相争必有一败,妄图重振蒙古帝国荣耀的准格尔人失败了,他们的子民被清军屠戮一空。边疆之地岂有无人可守之理,随着准格尔人被杀尽,清政府也意识到人口缺失的问题。于是当时在位的乾隆帝一面自帝国东部迁移民族镇守,一边也将视线投向了准格尔汗国境内的其他民族,吉尔吉斯人就此进入清政府视线内。地处帕米尔高原的吉尔吉斯斯坦地理位置重要,因此为了扼守此处战略要地,清政府毫不犹豫赋予了吉尔吉斯人守边的重责。于是,吉尔吉斯人再次安定了下来,他们静静地守护着中国的西部边陲。

碎叶城,坚昆人,而今何处才是吉尔吉斯人魂归的“牧场”?

(帕米尔高原中的山谷)

三、逃脱不了的噩梦,沙俄再次伸出的熊爪

16世纪正是为了逃离沙俄的魔掌,吉尔吉斯人再次面对沙俄的侵略。1864年趁着清王朝疲于应对国内的太平天国之乱,也挟着四年前清政府对英法的新败,沙俄逼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勘分西北边记》。沙俄强行从清政府手中鲸吞了新疆西部44万平方公里领土,其中就包括原来的中国领土,现今吉尔吉斯斯坦地。实力的天差地别让吉尔吉斯人无法抵挡沙俄的侵略,已无路可逃的他们无奈只好接收了沙俄的统治。从此他们被剪断了与中国的联系,开始了在“养父”—沙俄统治下的艰难生活。

碎叶城,坚昆人,而今何处才是吉尔吉斯人魂归的“牧场”?

四、沙俄的强迫与苏联的民族政策,吉尔吉斯人开始俄化

沙俄的统治是简单粗暴的,因此对待异族的吉尔吉斯人直接强迫他们俄化。从学俄语到将吉尔吉斯文字改为拉丁字母,这让吉尔吉斯人与其传承的祖源坚昆人越行越远。不过沙俄的残酷统治并没有长久,1917年,十月革命的炮声将沙俄埋葬的同时也在其废墟上诞生了一个新的红色帝国—苏联。苏联政府上台后,其对吉尔吉斯人的政策显然比沙俄高明。在给予吉尔吉斯人民族认同及苏联公民权利的同时却不改推行俄语及拉丁字母的政策,因而如今吉尔吉斯人从日常生活习俗到姓名名字,俄化的痕迹极其明显。可见苏联一手大棒一手胡萝卜的政策是极其成功的!

碎叶城,坚昆人,而今何处才是吉尔吉斯人魂归的“牧场”?

(图为现今的吉尔吉斯美女)

五、苏联的意外猝死让吉尔吉斯茫然不知所措

苏联时期为了同化包括吉尔吉斯斯坦之内的中亚地区,其中央政府是给予了很大的补助的。尤其是中亚五国中资源、物产及国土面积最小的吉尔吉斯斯坦,受到的补助更是惊人。说吉尔吉斯人的生活水平能够达到苏联其他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准完全因为是苏联政府补贴一点都不为过。然而这种直接喂养婴儿般的补助短期对吉尔吉斯人有利,但长期的补助无异于慢性毒药!这种残酷的事实终于在1991年苏联解体时完全爆发,虽然吉尔吉斯人一百个不愿意离开苏联独立,但强硬的叶利钦还是将这个未断奶的“孩子”推了出去。一夜之间,吉尔吉斯斯坦沦为了贫困地区!

碎叶城,坚昆人,而今何处才是吉尔吉斯人魂归的“牧场”?

(吉尔吉斯农村)

六、现状:男出国女耕种,吉尔吉斯严重的性别问题

苏联的俄化教育让吉尔吉斯青壮年精通的掌握了俄语及俄国化的生活技能。随着苏联解体,吉尔吉斯斯坦国内工作机会的越来越少,这让吉尔吉斯斯坦的男人们不得不向北远赴俄国谋求工作。随着男人们的离开,原本繁重的本国农牧业不得不交到了留守的女人们。虽然外赴俄国的打工者能为吉尔吉斯斯坦带来可观的外汇收入,但夫妻双方的长期分居必然引起家庭甚至社会问题。因此近年来吉尔吉斯斯坦国内的动荡亦有这方面的原因。然而无奈地是当局虽然知道,但却又不得不依赖!

碎叶城,坚昆人,而今何处才是吉尔吉斯人魂归的“牧场”?

(吉尔吉斯老人)

流浪,游牧人不断地迁徙就是为了寻找他们心中理想的牧场。如今吉尔吉斯人依旧在找寻真正属于他们魂归的“牧场”!随着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他们或许有其他选择,向东看或许有机会,只是不知道吉尔吉斯人是否会把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