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八爺黨搞“八王議政”逼宮,可是現場只有4個旗主王爺,還有4個是誰?

青燈問史


在康熙晚年的“九子奪嫡”中,八王黨就是一股不可小視的勢力,一直和雍正扳手腕到了最後。歷史大劇《雍正王朝》更是將八王和雍正的較量貫穿了全劇始終!

到了雍正後期,八王為了進行最後一次反擊,來了一個“八王議政”,而這個八王實際上指的是滿清的八位旗主,並不是特指八王。


在《雍正王朝》中,“八王議政”這段劇情為什麼只有四位旗主呢?

  1. “八王議政”的前世今生!“八王議政”最早出現在皇太極時期,當時努爾哈赤死後,他的兒子和侄子分別繼承了八旗,就是正白、鑲白、正黃、鑲黃、正紅、鑲紅、正藍、鑲藍這八旗,皇太極稱王之後,形成了八旗議政制度,從努爾哈赤的軍事組織到皇太極的政治制度,八旗議政在皇太極沒有稱帝之前,的確發揮了作用,可是當皇太極建立大清以後,他就加強了對權力的集中,八旗的權力不斷被弱化,逐漸被皇權所取代!到了順治這裡,他把八旗的權力全部收到了自己手中,雖然旗主仍然存在,但是這樣的政治制度已經蕩然無存,更不用經過康熙,發展到雍正這裡,自然也是不存在“八王議政”的!

  2. 雍正時期的八旗分佈具體是什麼情況呢?那麼,雖然“八王議政”的政治制度並不存在,但是滿清八旗各位旗主仍然存在,而且值得說明的一點是:一隻旗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是多人任旗主,而一個人也可以是多隻旗的旗主。所以雍正時期的八旗分佈為:雍正手中有三旗,是正黃、鑲黃、正白,現場有四位王爺旗主,分別是鑲白旗主果親王誠諾,正藍旗主睿親王都羅,鑲藍旗主簡親王勒布,鑲紅旗主東秦王永信。所以說,八阿哥發動“八王議政”,他能拉動的也只有這四位旗主了,也就是我們在電視劇中看到了。

  3. “八王議政”最後的結局到底如何了呢?八阿哥搬來了四位旗主想要架空雍正,這個時候只有張廷玉站出來直接反駁了“八王議政”的合理性,但仍然無法起到關鍵性作用,最後十三到了,這位代表兵權的人物到來以後,所有的計策頓時都沒有了意義,有十三堅定的站在雍正這一邊,八阿哥帶人發動的“八王議政”也就以失敗而告終了!

在雍正的統治裡,雖然這次被八阿哥打了個措手不及,但總體來說,仍然在他的管控之中!

我是xiaoZ彈史,翻看滾滾煙塵,知曉橫趣點點。歡迎【關注】我,一起尋找歷史中的真我!


xiaoZ彈史


四個旗主王爺,都是八爺黨從關外請來的。雖然說沒什麼太大作用,但是手裡好歹還是有幾千人馬的。

而且滿清十分重視旗務,八旗子弟不管官職多高,見到自己的旗主王爺,都得磕頭行禮,這就是地位高低的問題。


既然是八王議政,自然還有四位王爺是需要出現的。那麼這四位又是誰呢?其實這四位早就已經出現了。那就是八爺黨的三名成員: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以及十阿哥胤䄉,還有一位雍正的死黨十三阿哥胤祥。

因為胤祥的身體一直不好,說不定哪天就走了,所以八王議政故意把他拉上,一方面可以讓雍正下不來臺,畢竟十三阿哥胤祥是雍正的嫡系。另一方面也可以少一個人分權力,十三阿哥就算掌權,那半死不活的樣子,也掌權不了多久,而且勢單力薄。



01八王議政的真實意圖是讓雍正下臺。

八旗的旗務都是掌握在旗主王爺的手裡。努爾哈赤時期,各旗主王爺都有本旗的軍權,後來每個旗的軍權都比較有限,但是旗主的地位卻依舊很高。

雍正時期,旗主王爺一般都是在瀋陽過著幸福的小日子,所以壓根就不會入關摻和大清朝的政務。

可是這次八爺黨請他們前來,目的可就比較深邃了。既然他們奪嫡奪不過雍正,那就只能用這種方法奪取雍正的權力了。

所以他們請四位旗主王爺前來,就是要架空雍正,共同管理大清國的政務。這跟開玩笑一樣,在現實中是不可能發生的,不過我們可以試著分析一下。

當時有八旗,其中上三旗是皇帝掌管,也就是在雍正手裡。下五旗則是由四位旗主王爺和十三阿哥胤祥掌管。這麼一來的話八爺黨可就什麼都撈不著了。

於是鑲白旗的旗主王爺誠諾提出了他們的意圖,那就是讓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以及十阿哥胤䄉分別接管雍正手裡的上三旗。

這樣一來的話,八旗的所有旗務就都落在了這八位王爺的手裡,而雍正對八旗也就失去了控制權。如意算盤確實打的不錯,可是他們沒有回家查查老黃曆,什麼叫做八旗議政。這一點他們都沒有搞清楚,居然就跑出來騙皇權來了。

02張廷玉向各路旗主解釋了什麼叫做八旗議政。

所謂八旗,原先指的就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將手下的人馬劃分為八份,分別分給了自己的兒子和侄子。我們比較熟悉的多爾袞三兄弟,在努爾哈赤時期就分到了三個旗,所以多爾袞後期在跟豪格爭奪皇位的時候,才會那麼牛。

等到努爾哈赤去世以後,四大貝勒開始執政,他們公推四大貝勒中的皇太極為大汗。這個時候四大貝勒還是有一定的執政權的。

皇太極也意識到了這方面的問題,只要他一天不做皇帝,四大貝勒掌權的局面就無法破解,這個時候還是後金。

所以皇太極為了獨攬大權,改後金為大清,建立了大清國。皇太極成為大清國第一任皇帝,此刻四大貝勒的權力也被皇太極漸漸收回。

可惜皇太極暴斃而死,這攤子爛賬誰也不知道該怎麼算。等到順治登基以後,他意識到了八旗旗主的權力太大,極有可能影響皇權。

所以順治果斷將八旗旗主的權力收回,只讓他們管理旗務,然後再向朝廷領錢糧就好了。其他的所有事情,都不需要去管,享福就可以了。

這些旗主王爺們,在經歷了戰爭以後,也懶得去插手國家大事,自己在家過著小日子也挺舒服的,所以順治時期,所謂的八旗議政已經徹底消失。

康熙年間就更不用說了,國家大權先是在四大輔政大臣手裡,後來就落在了康熙手裡。所以現在張廷玉指出了這個問題,從大清國建國開始,就已經在抵制所謂的八旗議政,壓根就沒有八王議政這種說法。

03八爺黨接管兵權,卻被十三阿哥胤祥給收拾了。

按照張廷玉的說法,這些王爺們就是在鬧笑話,大清國的國政從來沒有哪一天是以八王議政的形式來共管的。

胤禩這個時候還有殺手鐧,因為他們已經把軍權都給奪走了。首先就是九門提督隆科多已經被他們給策反了,其次則是城外的豐臺大營以及西山銳健營的人馬,也被四位旗主王爺帶來的人給共管了。

一時間,雍正居然連一個人都調動不了。這麼一來,這就是一盤死局了?在這種情況下,十三爺胤祥終於從門外晃晃悠悠地被人抬進來了。

原來胤祥這麼久還沒有來,其實是去了城內城外的軍營,將各路軍馬的領軍權都重新給雍正奪了回來。

這可算是救了雍正的命了。這麼一來隆科多也就被架空了,他已經毫無用處。而四位旗主王爺再也不敢在雍正面前擺闊了。

至於八爺黨,當然是最慘的三兄弟了。除了十阿哥胤䄉的背景有點強大沒有被收拾外,八阿哥胤禩和九阿哥胤禟,全都被抄家流放,沒多久就客死他鄉了。

這也是雍正一生所經歷的最兇險的時刻,雖然這不是真的,也不可能發生,不過編劇的水平確實非常高,每一步棋都是直扣心絃。



總結:雍正的兒子弘時居然也要反自己的父親。

整件事中,八爺黨也算是乾乾淨淨,正面應對雍正的人,算得上是三條好漢。可是還有一個人是最陰險的,那就是雍正的三皇子弘時。

弘時在這件事上居然是傾向於八爺黨的,原因主要是弘時不得雍正喜愛,如果是雍正傳位,絕對不會傳給他,而是傳給弘曆。而這個時候八阿哥胤禩找到弘時,表示可以架空他老爸,隨後再扶植弘時上臺,於是弘時就掉進去了。

弘時帶著弘晝一起去豐臺大營,目的就是讓弘晝親口說出讓四位旗主王爺的人共管軍權的話來,這才好達成他們的目的,又能把自己撇得乾乾淨淨。

弘時的手段的確厲害,後來在抄八阿哥胤禩的家時,弘時更是心狠手辣,對曾經提攜過自己的八叔,一點也不手下留情,實在是個狠角色。


江湖小曉生


作為二月河和《雍正王朝》的粉絲,本來不想回答這個問題。因為,在二月河的原著小說中,將此事說的清清楚楚的。但是,我看了好幾個朋友的回答,都沒有說對。所以,我覺得很有必要來“闢謠”下!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老八搞“八王議政”時,請來了四個旗主王爺:果親王誠諾,東親王永信,睿親王都羅,簡親王勒布托。這四人每人主管一個旗,具體這四個人是哪個旗,劇中沒有具體說。不過,這四人,再加上雍正皇帝一人是“上三旗”的旗主,也只有7個旗的旗主到場了,還差一位旗主!

這是電視劇的漏洞嗎?編劇不識數,還是原著作者二月河不識數?其實,在二月河原著小說《雍正皇帝-恨水東逝》中,八個旗的旗主,一個不少!

其中,從盛京請來的四位“旗主”是:正白旗---果親王誠諾;鑲紅旗----東親王永信;鑲白旗----睿親王都羅;正藍旗----簡親王勒布托。

(注意,這四人在原著小說中,其實是以四大“鐵帽子王”身份入京的,並不全是旗主。上面只是說的四人現在是在哪個旗,不是說他是這個旗的旗主。例如,睿親王都羅手裡是沒有旗權的。那是因為老睿親王多爾袞壞了事,手裡的鑲黃旗被順治帝收走了。到都羅繼承睿親王爵位以後,雖然也是“旗主身份”----鐵帽子王。但是,哪個旗都不管。)

上三旗是雍正皇帝主管,雍正將三個旗分給了三個兒子:鑲黃旗是弘曆,正黃旗是弘時,鑲紅旗是弘晝。(弘晝是鑲紅旗旗主,而永信只是掛在鑲紅旗的“鐵帽子王”。)


之所以這麼混亂,都是滿清入關以後,順治和康熙弄得。尤其是康熙將八旗兵權收歸兵部,讓八旗士兵不在聽旗主的。旗務和政務完全分開了,旗務就沒人理了。這就造成很多旗人不知道自己旗主是誰,而旗主也不知道自己手下的牛錄、左領是誰。雍正也是為了理清這個秩序,讓旗主管好自己的旗人,這才讓四位“旗主”進京的。

(老八:沒想到吧,我就是“丟的”那位旗主!)

迴歸正題,繼續說旗主的事:第八位旗主,就是老八自己!他是正紅旗旗主!沒想到吧,在原著小說中,老八自己也是下五旗旗主之一!哈哈

也就是說,在原著小說中,上三旗旗主很明確,就是雍正的三個兒子。而下五旗旗主因為牽扯到上兩代人的恩怨,就不確定了。但是,還是維持著四個“鐵帽子王”,外加一個老八的“五旗主”格局。

以上論據的參考文獻為:二月河原著小說《雍正皇帝-恨水東逝》,第七回“心意不投引娣抗顏,背水一搏密室劃策”。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看過《雍正王朝》的人都知道,其中“八王議政”是最為精彩的一段,將整個劇情推向了高潮,那麼“八王議政”現場只來了四位旗主王爺,還剩其餘四位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對影視劇比較熟悉的人應該還記得,第一位旗主王爺是鑲藍旗旗主簡親王勒布,第二位是鑲紅旗旗主東親王永信,第三位是正藍旗旗主睿親王都羅,第四位是鑲白旗旗主果親王誠諾,這是四位旗主王爺,細心地朋友早就發現了這四位旗主王爺的對面,依次坐著八爺,十三爺的空位,九爺,十爺。



八王議政的本質就是取代軍機處的輔政地位,而且這八個王爺裡面只有十三爺是雍正皇帝的人,剩餘其他的都是八爺黨的人,那麼在以後的施政過程中雍正皇帝肯定會被架空,接著估計就是被篡位或者被逼推位讓弘時上位。

所以才有了十三爺不顧重病立刻趕赴通州大營去控制軍隊,接著就是張廷玉拖著年邁的身體冒著生命危險舌戰諸王,把整個劇情推向了高潮,真讓人為雍正皇帝捏了一把汗,幸虧先有十三爺奪回了兵權,控制了整個局面,後有張廷玉一人舌戰諸王,為雍正和新政贏得理論上的勝利。

雖然雍正皇帝在位短短十三年,但他所實行的改革為康乾盛世奠定了雄厚的基礎,才使號稱十全老人的乾隆玩了六十年。


學史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八旗的歸屬與旗主王爺的家族傳承世系。

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努爾哈赤正式建立八旗制度,八旗分別為正黃、鑲黃、正白、鑲白、正紅、鑲紅、正藍、鑲藍。

經過努爾哈赤、皇太極以及順治時期的多次調整,最終在順治皇帝完成對多爾袞的清算後,最終形成了八旗勢力的分佈格局,同時確定下來的還有八旗旗主王爺的家族傳承世系。

具體如下:


上三旗,即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由皇帝親自統領。

下五旗中,

鑲白旗,由初代肅親王豪格家族世系統領;

正紅旗,歸屬初代禮親王代善家族,代善之後由代善的第七子滿達海家族世系統領;

鑲紅旗,由初代克勤郡王、代善的長子嶽託的家族世系統領;

正藍旗,由初代豫親王多鐸家族世系統領;

鑲藍旗,由初代鄭親王濟爾哈朗家族世系統領。


這裡還要特別說明一下,所謂的“鐵帽子王”在乾隆朝之前並沒有形成明確的制度,直到乾隆四十三年(1778),乾隆皇帝藉著給多爾袞平反的機會,才最終釐清了爵位名號和傳承世系,並以此為基礎,建立了“鐵帽子王”制度。

迴歸正題,《雍正王朝》中,參與八爺黨逼宮的只有四位鐵帽子王,分別統領四個旗,還有四個旗的旗主並沒有交代。

《雍正王朝》裡八爺黨夥同關外的四位的鐵帽子王對雍正進行了“逼宮”,這四位鐵帽子王分別是:


  • 鑲白旗旗主果親王誠諾;

  • 鑲紅旗旗主東親王永信;


  • 正藍旗旗主睿親王都羅;

  • 鑲藍旗旗主白鬍子簡親王勒布。


如果說從歷史的角度來說,也就只有鑲藍旗旗主的這個簡親王的名號是正確的,其餘的都非歷史事實,大家看看就好。


拋開提到的鑲白旗、鑲紅旗、正藍旗、鑲藍旗,還有四個旗分別是: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和正紅旗。

前文中已經提到,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為上三旗,是由皇帝親自統領的,因而旗主也就是皇帝本人,故不用考慮其旗主的歸屬。

那麼劇中沒有提到的正紅旗的旗主王爺去哪兒了呢?那麼在此我提出了我的幾點想法和假設。

第一,由鑲紅旗旗主王爺代管。

一人統領多旗的情況也是有例可循的。

正紅旗、鑲紅旗歷史上本就是一家人,都是代善家族的後代,最開始,正紅旗和鑲紅旗都為代善統領,因為努爾哈赤勒令分家,代善才將鑲紅旗的統領權給了其長子嶽託,但是兩紅旗的實際統領著還是代善。

多爾袞專政時期,多爾袞除掉了豪格,奪過了正藍旗,並且重新整合了正白旗、鑲白旗、正藍旗三個旗的實力,自己一個人統領兩白旗,讓多鐸統領正藍旗。

所以,這個時候是由鑲紅旗的旗主王爺代為統領是有可能的。

第二,正紅旗的旗主王爺在外駐防,不便回京。

關於這一點,也是有據可循的。

正紅旗第四代旗主、代善的孫子康親王傑書就曾在帶兵平定了福建耿精忠的叛亂後,駐紮在福建很長一段時間,繼續籌備臺海作戰。

所以,旗主王爺在外駐防,也是有可能的。

第三,正紅旗的旗主王爺暫不能到京,而由“小旗主”統轄,這個“小旗主”就是十三爺。

清朝時期,除了旗主王爺管理八旗外,還會安排其他宗室貴胄擔任八旗職務,特別是皇子,經常被委以署理旗務的要職,俗稱為“小旗主”,雍正也曾擔任過鑲白旗的“小旗主”,年羹堯他們家隸屬於漢軍鑲白旗下,也就是這個時候被分到了雍正的統轄之內的。

在“逼宮”時,一位關外的王爺說“上三旗由八爺、九爺、十爺統領,下三旗還是由我們和十三爺統領。”通過這句話,我們也就不難發現,這個時候正紅旗的“小旗主”和實際管理者,很有可能就是十三爺。

而相比之下,這一項的可能性是最大的,所以這沒有提到的正紅旗“旗主王爺”,應該很有可能就是十三爺了,儘管十三爺並不是代善家族的人,並不一定是真正的旗主王爺,但是依然能在正紅旗中說上話,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和事務決定權。


雍親王府


《雍正王朝》裡的“八王議政”裡的八王,指八旗王,也就是滿族八個旗主,八王議政,也叫八旗議政。

為什麼會出現八旗議政呢?為什麼那幾個旗主會站在八爺等人的身邊呢?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他們也對雍正不滿。

為什麼對雍正不滿呢?原因大概如下:第一,雍正任命年羹堯為撫遠大將軍,而這一職務之前也叫大將軍王,也就是皇子來擔任的,認為雍正用漢人,而不用滿人。

第二,清入關已一百多年,很多滿人不能自食其力,雍正為了改變這一個局面,要求八旗子弟能夠自已耕作,雍正還親自耕作,做為示範,而八旗子弟認為自己是遊獵生活,不願意耕作,顯然也會把這些想法告訴自己的旗主,為自己說話。

第三,雍正推行新政,比如攤丁入畝,火耗歸公,一體當差,一體納糧,這些舉措,在一些比較守舊的人來看,都是不合適宜的,是會損大清國本的,他們是堅決反對的。

這個也就是旗主們會相信八爺們的話,來對雍正進行逼宮。

而我們也發現了,既然是八王議政,或者說是八旗議政,那應該是八個旗主呀,怎麼只有四個旗主呢?那另外四個旗主哪裡去了呢?

我們來看看,是哪四個旗主,鑲藍旗主勒布,鑲紅旗主永信,鑲白旗主誠諾,正藍旗主都羅,我們發現,少了正黃,鑲黃,正白,正紅三旗。

其實,八旗分為上三旗與下五旗,上三旗,正是那正黃,鑲黃,正白三旗,這個是由皇帝直管,可以這樣說這三個旗主正是雍正本人。

那正紅旗又是誰呢?根據誠諾所說,怎麼個八旗議政呢?就是上三旗交給八爺、九爺、十爺,下五旗還由他們四個再加上十三爺。

由此可見,正紅旗正是由十三爺來掌管,雍正的上三旗交給八爺他們三個人,這樣就湊足了八旗主,也就是他們所說的八旗議政。而雍正呢?就沒雍正啥事了,一切是他們幾個說的算。

其實清朝一直都不是八旗議政,他們的八王也並非是八個旗主,而是清朝的宗親來擔任,不一定是旗主,張廷玉出面講明瞭八王議政的來龍去脈,讓八爺等人就沒了道理。


歷史簡單說


八王議政也叫八旗議政,這個問題與八旗制度有關。《雍正王朝》中,八爺黨搬出八旗議政的祖制,打算逼宮架空雍正。但是,八旗議政一經拋出,就被張廷玉駁得體無完膚。這讓老八胤祀和四個旗主王爺頓時腦瓜疼,尤其是老八胤祀還是參加過《八旗通志》編纂的,竟然對八旗議政一無所知就拿來亂用,簡直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坐在現場的4位旗主王爺,號稱也是鐵帽子王。他們分別是:

鑲藍旗旗主白鬍子簡親王勒布。

鑲紅旗旗主東親王永信。

鑲白旗旗主果親王誠諾。

正藍旗旗主睿親王都羅(就是大家認為是內奸的那位)。

下面,我們簡要介紹一下八旗(如果按照顏色表述劃分就很好理解)。八種顏色分別是黃色、紅色、白色和藍色,然後是鑲黃、鑲紅、鑲白和鑲藍。努爾哈赤創建八旗制度的時候,八旗是軍事組織,還不是政治組織,八旗地位平等,力量平等。這種帶有民主氣息的女真貴族組織在當時具有特別的意義,在此不坐闡述。

努爾哈赤死後,他的兒子和子侄們8人繼承了八旗,推舉皇太極為汗王,這就所謂是“八和碩貝勒共議國政”,也就是八旗議政的初始形態。皇太極建立大清國後,進一步加強了皇權,吸納了明朝的政治制度,皇太極在八旗的基礎上又吸收了部分王公貝勒參與議政,這就是“議政王大臣會議”,八旗的權力進一步弱化,逐步被皇權所代替。清朝第二任皇帝福臨親政後,進一步改革議政王大臣會議制度,將八旗權力全部集中到皇帝手中,八旗與議政王大臣會議制度就此消失殆盡。

但是,掌管八旗的旗主仍然存在,只是他們的權力受到皇權的極大限制,再也不是努爾哈赤時代那樣強大了,他們都必須聽命於皇帝。老八胤祀夥同幾個王爺要搞“八王議政”,事實上就是要將皇權奪過來,架空雍正。

在這裡還必須注意:一個旗的旗主並非一人擔任,也可能是2人或者3人擔任,也可能1人掌握2旗。所以,就算是集中八旗旗主,也指不定是8人,可能多於8人,也可能少於8人。

跟隨歷史演變,到雍正時代,八旗上3旗歸於皇帝,即正黃旗、鑲黃旗和正白是皇帝掌握的,下5旗歸於各王公大臣。

就是說,在這裡,雍正手裡有正黃旗、鑲黃旗和正白旗3旗,前面所說的4個旗主王爺各主1旗,一共是7旗。那麼,還有1旗,即正紅旗在誰手裡呢?

鑲白旗旗主果親王誠諾告訴了我們答案,他說:讓上3旗由八九十爺任旗主,下5旗還是十三爺和我們四個的旗主。

所以可以推斷,正紅旗是在十三爺手中。但是歷史上,正紅旗實際是努爾哈赤兒子代善管理,那麼,正紅旗的旗主也應該是代善的後人掌管。因為代善一直比較穩沉低調,到雍正時代,正紅旗已經混成規模最小的一旗。

誠諾想把雍正皇帝手裡的3旗放給老八老九和老十,豈不是想的太天真了。

所以,最終的答案是:所謂八旗議政,並不是有8個旗主王爺。八旗之中,上3旗(正黃旗、鑲黃旗和正白旗)歸皇帝管,也就是說雍正就是這3旗的旗主。下5旗中,十三爺是正紅旗的旗主,剩餘的4位,就是坐在這裡逼宮的4位了。


青燈問史


八王議政由來已久,按《八旗通志》,已未天命四年,太祖令褚胡裡、鴉希詔、庫裡纏、厄格腥格、希福等五臣帶誓書,與喀爾喀部五衛王共謀聯合反明。所以最初時,並不是八王,而是叫”十固山執政王“。

到了天命六年,也就是鄂爾泰剛才所說的盟誓這一年,情形又是一變。參與盟誓的並沒有衛王,也沒有喀爾喀諸王。當時參加的有四大貝勒代善、阿敏、蒙古兒泰、皇太極和格壘、跡爾哈郎、阿吉格以及嶽託四位王爺--這就是所謂的”八王議政“。

但自此以後有了大事具名議政的,卻又不一定是這八個人。太祖遺囑中說的各主一旗的,像多爾袞、多鋒,都不在八王之內。其餘的和碩貝勒也是隨時更定的。直到聖祖手裡,這八旗議政的制度,雖然名義上還存在,但已經很少有人能確認”八王議政“是指的哪八位王爺了。

所以《雍正王朝》八爺黨搞“八王議政”逼宮,並沒有規定是哪八個王爺。

下面小編擴展來”八王議政“的具體來龍去脈。

電視劇《雍正王朝》的劇情波瀾起伏,其中的一個小高潮是:

雍正即位後,不甘心奪儲失敗的廉親王允禩聯合關外四位旗主對雍正逼宮,其提出的理由,即所謂“八王議政”。

所幸的是,十三王爺胤祥提前發現了他們的陰謀,並迅速調兵包圍皇宮,這才力挽狂瀾,結束了這次的逼宮鬧劇。

說起”八王議政“,還得從努爾哈赤打江山的時候說去。

事實上,關外滿洲的勢力發展並非一蹴而就,八旗也不是簡單地一而二、二而四、四而八,而是一旗變二旗,再三旗、再四旗、再八旗。如滾雪球一樣,由小變大。

從主要脈絡上看,努爾哈赤時期的勢力擴張,主要是先提攜兄弟(舒爾哈齊)、再分封諸子的過程。有一段時期,努爾哈赤與舒爾哈齊是並稱為“兩都督”的。

此後,在胞弟舒爾哈齊出現離心傾向後,努爾哈赤為樹立自己的威望並防止分裂,曾多次打擊甚至囚禁舒爾哈齊,並最終令後者徹底臣服。

之後,為了加強控制,努爾哈赤在發展新旗時將其成年兒子推上旗主的位置。由此,努爾哈赤時期滿洲勢力的副中心也逐漸由舒爾哈齊轉移到努爾哈赤的嫡長子鍺英身上。

然而,令努爾哈赤沒有想到的是,鍺英的離心傾向比舒爾哈齊更加厲害,而且其自認是唯一繼承人,對整個部落擁有絕對的控制權,其他兄弟及努爾哈赤的重臣均不得染指。

在遭到努爾哈赤的嚴厲斥責後,鍺英懷恨在心,其不僅詛咒努爾哈赤及其兄弟,而且還密謀發動政變,以提前奪取權力。

在這種情況下,努哈爾赤不得不做出斷然措施,將鍺英高牆囚禁,並最終將其處死。

之後,努爾哈赤令其他四個兒子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進入中樞,即所謂“四大貝勒”,其他成年子孫輩如嶽託、濟爾哈朗等也隨班議政。

在此基礎上,努爾哈赤於天命七年(1622年)建立“八貝勒”共議國政的方案,而其中 的主要內容為:

一、國主繼承人由八大貝勒公推,議選“有德者”為之。

二、不得以豪強專斷之人為國主,獎懲、任免等大事須八王共議,國主亦不得一意孤行。

三、貝勒享有“八分”特權並與新國主並肩同坐、共受群臣朝拜的地位。

努爾哈赤開創的“八王議政”,和蒙古人的“布里爾泰會議”有些接近,這就是後世所謂的議政王大臣會議。

應該說,這種模式其實是一種原始的民主形式,因為當時打江山時期,需要群策群力,努爾哈赤的地位也沒有那麼的高高在上。

但是,在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即開始削弱其他貝勒的權力而有意加強自己的勢力,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矛盾。皇太極死後,當時多爾袞即利用八王議政將皇太極的長子豪格擠走,而另立了尚未成年的順治皇帝。

多爾袞突然暴斃後,隨著清廷的日漸安定,象徵貴族政治權力的議政王大臣會議制度也無可避免與皇權產生了極大的矛盾。

因此,在順治與康熙時期,其打著“清承明制”的旗號,將政務交由內閣處理。到康熙時期,又設立南書房作為自己的秘書班子,所謂“八王議政”已經名存實亡。

到了雍正朝,雍正又繞開內閣設立軍機處。此後,權力主要來自軍機處,皇權也日益集中在皇帝手中。此時,議政王大臣會議雖然繼續存在,但所議之政只限於軍務、皇帝出巡、旗務、蒙古事宜等。

從這個意義上說,電視劇《雍正王朝》編排廉親王企圖恢復“八王議政”的情節,還是有些歷史依據的。

不過,編劇可能高估了雍正朝的所謂議政王大臣會議。

到了乾隆朝後,“八王議政”更是沒有發揮什麼作用。五十六年(1791年),乾隆乾脆宣佈取消議政王大臣職名,所謂“八王議政”也就此壽終正寢。


王自言自語


電視劇《雍正王朝》中雍正帝即位後,八爺黨夥同雍正的三皇子弘時,雍正的親孃舅隆科多,以及關外的幾位王爺一起發起的“八王議政”,可著實讓我們捏了一把汗,雖然過程兇險,但是最後十三爺及時出現,最終讓雍正皇帝勝出。

那麼不少朋友可能會問,既然是“八王議政”,為什麼劇中只出現了四個旗主王爺:

鑲藍旗旗主白鬍子簡親王勒布、鑲紅旗旗主東親王永信、鑲白旗旗主果親王誠諾、正藍旗旗主睿親王都羅。那另外的四個王爺是誰呢?

這個問題有丫丫來解答一下:

清朝的八王議政制度

在看“八王議政”到底是缺少了那幾個旗主王爺前,我們先來看,到底是八王議政到底是什麼制度:

清朝的主要戰鬥力是八旗子弟兵,這八旗分別是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鑲白旗、正紅旗、鑲紅旗、正藍旗、鑲藍旗八旗。

八旗兵制由努爾哈赤建立,在努爾哈赤去世後,他的兒子與侄子們總共八人,分別繼承了不同的旗王,並且共同推舉皇太極為當時女真族的漢王,皇太極即位後,確立“八和碩貝勒共議國政”制度,而在經過皇太極,順治二朝的不斷改革後,正式形成了八旗旗主王爺議政制度。也就是當時的“八王議政制度”。

剩下的四位旗主王爺

在知道了八旗旗主就是八王后,那麼現在我們再來看,剩下的四位旗主王爺是誰。

其實“八王議政”制度,對於皇權來說是極為不利的,以為他大大的分散了皇權,所以在順治時期,“八王議政”制度名存實亡,皇帝權利高度集中,而到了雍正時期,雖然“八王議政”制度不在,但是八旗還在,其中正黃旗、鑲黃旗和正白旗三旗是在雍正皇帝手中的,剩下的五位旗主下放到王爺手中,我們劇中的旗主王爺佔了四位,而雍正自己佔了三旗,剩下的一旗正紅旗是在哪裡呢?

那就是最後出場的十三爺手中,十三爺跟雍正帝的關係不必多說,肯定是不會支持八王議政的。

所以,八王議政實際上只有四王,不失敗才怪!


丫丫說史


想必很多朋友都曾看過改編自二月河先生作品的電視劇《雍正王朝》,這其中除了八王奪嫡的情節外,最精彩的莫過於八王爺聯合八旗旗主逼宮,企圖恢復議政王制度,結果卻被雍正帝輕鬆化解這一段。

很多人評論說,當初四爺胤禛能榮登大寶,多虧了十三爺胤祥鞍前馬後,而雍正帝能坐穩皇位獨攬大權,更是多虧了十三爺力保太平,要不然恐怕早就被八爺黨的人給推翻了。

誠然,八爺黨根深蒂固,勢力遍佈朝野,如果沒有十三爺的竭力護駕,雍正帝這皇位確實是難以穩當。

但要是說雍正帝的皇位完全是靠著十三爺才保住的,那就太小瞧雍正帝的心計了。

要知道“冷麵王”胤禛素來以“刻薄寡恩、內有城府”著稱,身處皇位的他自然知道有多少人正虎視眈眈瞄準自己,如果不是做足了準備,他會輕易冒險?

眾所周知,雍正帝即位之初便大力推行新政,主張土地制度改革,以求革除八旗舊制的弊端。毫無疑問,這對於懶散慣了的滿人來說無異於致命打擊,那些大地主舊官僚更是不樂意,所以社會震盪是難免的。

但是偏偏在這個時候,雍正帝做了個叫人匪夷所思的決定,那就是把命令八爺胤襈整頓軍務,這幾乎是等於把最後的救命稻草扔給了自己的政敵,而後來八爺胤襈也正是趁著整頓軍務的機會,聯合關外鐵帽子王一起上演了逼宮的一幕。

其實我們完全可以反過來想想,雍正帝為何要把自己的“三寸”暴露給對手呢?難道真的是無心之失麼?當然不是!這很明顯是欲擒故縱之際,明知道八王爺圖謀不軌,反而給他創造條件,這樣一來不但不會授人以柄,反而是留下體恤同胞人心宅厚的美名。

當然,雍正帝早已經在私下裡備好了“殺招”。

事情的發展的確如雍正帝所料,八王爺胤襈打著維護祖宗制度的幌子聯合八旗旗主,在金鑾殿中導演了一出逼宮大戲,企圖要挾雍正退位,恢復傳統的八王議政制度。

同時還疏通了九門提督隆科多,以武力控制了皇宮,滿朝文武面對這樣公然謀逆的一幕,卻只有上書房大臣張廷玉一個人站出來力挺雍正,而雍正帝則一度被氣得說不出話來,這場較量,怎麼看都是八爺黨贏了。

就在這關鍵時刻,十三爺胤祥半路殺出,不僅收回了京郊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的兵權,而且還把隆科多的部下一股腦全給抓了起來,整個皇宮又完全被雍正帝所掌控。至此,這場逼宮事件被徹底扭轉,八爺黨也宣告失敗。表面來看,十三爺胤祥的確扮演了英雄救主的角色,但在這背後,雍正帝才是真正的導演!

首先,是雍正身邊的近親侍衛統領圖裡琛,他的兵權並沒有被隆科多奪去,而是假裝喪失兵權,讓八爺黨的人徹底無所顧忌;

其二,京郊所駐紮的大軍名義上雖然由八爺黨掌管,但雍正帝早已經下令“共管”,也就是說不只是八爺黨的指揮得動,皇上的人同樣指揮得動,更別說部隊里門人遍佈的十三爺了。

所以這才有了十三爺一聲令下,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盡數回到雍正麾下的原因,最後,隆科多所謂的控制住了皇宮完全是家鄉,這不過是雍正帝佈下的迷幻陣而已,要不然圖裡琛和十三爺又怎麼會半路殺出呢?

可以說,這次逼宮大戲不過是雍正帝為了徹底解決內政之敵所導演的罷了,而八爺黨終究只是這出大戲的旗子而已,十三爺又何嘗不是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