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王刘长的谋反

公元前179年,齐王死了,他的儿子继位为齐王。文帝把讨伐诸吕有功的朱虚侯刘章封为城阳王,把东牟侯刘兴居封为济北王。刘章本来是想要让自己的哥哥做皇帝的,但因为大臣没有看中他所以没当上,刘章很郁闷,过两年就死了。刘兴居则后来反叛,很快被平定。

淮南王刘长的谋反

还有个反叛的是淮南王刘长。刘长这时是文帝唯一活着的弟弟了,他因此很骄横,叫文帝“大哥”。公元前177年,他来京城,到审食其那里,用藏在柱子里的铁锤把审食其给杀了。文帝没有处理他。袁盎向文帝建议减少诸侯的封地,但文帝没有接受。所以淮南王更加肆无忌惮。到公元前174年,淮南王纠集七十个人准备谋反,并派使者到南越、匈奴那里联络。结果事情败露,就把淮南王召到京城治罪。淮南王刘长的谋反比较有意思,就这么点人能成什么事?文帝让大臣们论罪,大臣们新账老账一起给他算,说应该判死罪。文帝说我不忍心处死他,又交给列侯和高官们商量。他们一商量说,既然皇帝要网开一面,那就把他的王废掉,发配到蜀地。文帝就同意了,并交代要给刘长每天五斤肉,两斗酒,让他挑选十个妃子同行。

淮南王刘长的谋反

袁盎又劝文帝说:“当初您不对他进行约束,所以他才落到了这个地步。现在又给他这样的羞辱,淮南王这个人性情刚烈,我担心他路上想不开。”文帝说:“我只是想让他吃点苦头罢了,马上就让他回来。”沿途押送淮南王的人都不敢把囚车打开,淮南王忍受不了,于是绝食而死。消息传到文帝那里,他很伤心,对袁盎说:“都是因为我没有听你的话,致使淮南王死在了路上。”袁盎说:“人死不能复生,希望您不要太伤心。”文帝又将沿途没有把囚车打开的人都杀了。过了几年,老百姓写歌说这件事,“一尺麻布,尚可缝;一斗谷子,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这个故事和之前说的郑庄公和弟弟共叔段之间的故事有些相似。

淮南王刘长的谋反

汉文帝是个比较能接受意见,而且能够马上行动的皇帝。文帝有个比较宠信的太监叫赵同,赵同常在文帝面前说袁盎的坏话。有一次,文帝和赵同坐在一辆车上。袁盎跪在车前对文帝说:“我听说陪同天子乘车的都是英雄豪杰。现在汉朝虽然缺少人才,但您怎么能和宦官坐在一辆车上呢!”文帝于是让赵同下去,后来就疏远了他。

有个大臣叫张释之,他跟着文帝去养动物的地方。文帝问负责人动物的情况,负责人答不上来。这时旁边的一个小吏回答了。文帝就准备让这个小吏做负责人。张释之说:“您认为周勃是怎么样的人?”文帝说:“是个长者。”张释之又问:“您认为张相如(刘邦时的将领,封为东阳侯)这个人怎么样?”文帝说:“也是个长者。”张释之说:“这两个人都不善于言谈,现在这样做,不是让人们效仿这个伶牙俐齿的小吏吗?况且秦朝就是因为重用刀笔吏而导致灭亡。您因为小吏伶牙俐齿就越级提拔他,会形成不好的风气。”文帝接受了他的意见。

淮南王刘长的谋反

还有一次,文帝出巡经过渭桥。突然有一个人从桥下跑出来,文帝的马受惊了。文帝于是把这个人抓起来,交给张释之处理,张释之这时是廷尉。张释之就审这个人,这人说:“我是个乡下人,听到清道禁止行人通行的命令,就躲在桥下。过了很久以为皇帝过去了,就出来,没想到正好撞见皇帝的车队。”张释之于是就判他罚钱的处罚。文帝知道后很生气,说:“幸亏我的马温顺,如果换别的马,说不定就把我摔伤了,你怎么判这么轻!”张释之说:“法律是天子和天下人共同遵守的。现在法律就是这样规定的,却要加重处罚,这样的法律不能让百姓信服。如果您当时杀了他也就罢了,既然交给廷尉,廷尉应该是执法公正的人,不能任意判罚。”文帝说:“你说的是对的。”

又有一次,有人把高祖庙里的一个玉环偷了。文帝把这个人交给张释之,张释之判个死刑。文帝大怒,说:“这个人无法无天,竟然偷先帝庙里的东西,我把他交给你,是想你判他个灭族的刑罚。”张释之说:“按法律就是死刑。更何况还有罪名相同,而犯罪程度不同的情况。如果有人去挖长陵(刘邦与吕后的陵墓),您打算判他什么罪呢?”文帝跟太后商量后也同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