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期鳩摩智內力盡失,大徹大悟又佛法高深,如果重練《易筋經》,能否成為第二個掃地僧?

草木結冰


鳩摩智武功盡失,如果重新修煉易筋經,可以成為第二個掃地僧,但是需要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年齡。因為內力失去之後,需要數二十年左右方可恢復,絕非一朝一夕能夠練成的。若重頭再來,內力首先是一個大的門檻,其次還有武學招式,當然還有少林《易筋經》。

這套經書極其難以修煉,縱觀金庸武俠,只有寥寥幾人而已,如方證大師、令狐沖、少林瘋僧等等,如果鳩摩智重新練習易筋經,可能會練成,並且成為絕頂高手。而且還有少林七十二絕技作為支撐,雖然是以小無相功化解的,但是修習完佛法之後,鳩摩智的境界,勢必有所提升,這對於修煉其它武功,可謂百利而無一害。

掃地僧所言的武學障,鳩摩智已經堪破,剩下來就是不斷的修煉。我們分析掃地僧的境界,他能夠架起氣牆體,即便身中降龍十八掌,還能提人飛行,此等境界相當之高,若鳩摩智到此境界,少說需要四十年之久,若非如此,怎能到達這種高深的境界。況且鳩摩智武功全失,有佛法化解,也需要武功作為基礎,否則也是紙上談兵。

在修煉的過程中,不斷突破自己,這樣才能成為第二個掃地僧,當初鳩摩智來到天龍寺,一眼看破枯榮大師的枯禪,從這裡不難看出,鳩摩智對於佛法的認識,也是相當之高的,若練成易筋經,再將往日武功融會貫通,可以達到掃地僧的境界。

況且少林七十二絕技,掃地僧也沒有全盤領悟,只會數門而已,不會超過玄澄大師的十三門絕技,也就是說這個境界並非武學頂層,鳩摩智領悟佛法,隨即修煉易筋經,後期的武功,接近掃地僧,甚至是超越。


古金武俠


鳩摩智是《天龍八部》裡面的厲害人物,武功高強,天賦異稟,被認為是可以喬峰抗衡的存在。

鳩摩智雖然是西域番僧,但是一身武功來源複雜。他本身修習吐蕃火焰刀上乘武功憑藉此功縱橫吐蕃,後來又學習了小無相功和少林寺七十二絕技,後面又妄圖奪得六脈神劍,最終從遊坦之手裡騙得易筋經,結果因為修煉武功太過駁雜又急於求成,最後走火入魔被段譽吸光內力,反而大徹大悟,精研佛法,成就一代高僧。

鳩摩智天賦奇高,一生成於天賦也敗於天賦。因為天賦高,鳩摩智年紀輕輕就成為吐蕃國的武林第一人,心高氣傲,目中無人。不過他的本身身份是吐蕃國師,需要維護自己一代高僧的形象,所以鳩摩智平日表現的十分克制,比二三流高手還要謙恭卑遜。

不過鳩摩智自視甚高,很快吐蕃的火焰刀滿足不了他在武學上的追求,於是機緣巧合之下,他又修煉絕世神功小無相功。小無相功是逍遙派的上乘武功,修煉以後可以催發各派武功,化為己用。鳩摩智野心勃勃,又遇到了別有用心的慕容博,從慕容博那裡得到了少林七十二絕技。


少林七十二絕技是少林寺鎮派之寶,一共是七十二門上乘武功,能夠練成一種就可以位列江湖一流高手,成為少林寺的長老。因為七十二絕技每一門修煉方法都不一樣,有許多修煉十分困難,所以就算少林寺內部,能夠修煉兩三門的已經是天才,能夠同時修煉五六門的更是百年難遇的武學奇才。不少天賦異稟之輩妄圖挑戰更多的七十二絕技,但極少有人成功,有的修煉太多最後反而走火入魔,輕則經脈盡斷成為廢人,重則當場死亡。

而鳩摩智偏偏不信這個邪,仗著小無相功的內力,他迅速修煉了各路七十二絕技,每一門都能使喚得有模有樣,甚至看起來比少林寺原汁原味的修煉者還要厲害。鳩摩智得意不已,自覺可以稱霸中原武林。

鳩摩智曾經聽慕容博說,武林當中有兩樣武功最厲害,一個是大理天龍寺的六脈神劍,一個是嵩山少林寺的易筋經。由於少林寺威名太盛,鳩摩智決定挑軟柿子捏,先去天龍寺搶六脈神劍,結果最後只抓了一個會六脈神劍的段譽。而易筋經的獲得就容易多了,可以說得來全不費工夫,他偶遇遊坦之,幾個回合就從遊坦之手中騙過了易筋經,既然六脈神劍無法修煉,能夠修煉易筋經也是很好的機緣了,所以鳩摩智忙不迭就開始修煉了。


本來鳩摩智修煉七十二絕技,裡面就有許多功法互不相容,所以鳩摩智身體頗多隱患,但是他自恃天賦高超內力深厚,並不怎麼在意,現在他又修煉了易筋經,一發不可收拾,身體的隱患越來越嚴重,最終導致走火入魔。

不得不說易筋經是一門神奇的武功,它雖然是少林寺的絕世神功,但是少林寺很少有人修煉,因為易筋經的修煉太難了。如果說易筋經對天賦有要求,那也不是,比如遊坦之,在各方面都平庸至極,但是他卻在無意中修煉了易筋經,並且結合自己身體毒素融合成了一身厲害無比的陰毒內力。所以易筋經對於天賦是沒有什麼要求,那為何沒有人修煉它呢。在《笑傲江湖》裡給出了答案,易筋經是要講究緣法的,如果跟它無緣,天賦再高也不宜修煉,否則受傷害的一定是自己。

實際上,在金庸武俠裡明確練成易筋經的只有三個人,一個是遊坦之,一個是令狐沖,一個是方證大師,除了方證大師沒有表明修煉過程之外,其餘兩人都是在無意中修煉完成的,也就是說,遊坦之和令狐沖修煉的時候壓根不知道自己練得是易筋經。他們修煉的時候也從來沒有想過憑藉易筋經稱霸武林什麼的,而是當時的情況是他們不修煉就會死,沒想到誤打誤撞反而練成了。

從這也可以看出來,易筋經這門武功修煉的時候不能有執念,鳩摩智武功本來就很高了,他偏偏還想著靠易筋經更進一步,結果陷入執念的魔障之中,最後走火入魔。而段譽吸走他的內力是幫他散功,也是幫他消除魔障。

書中說鳩摩智散功以後就大徹大悟,回去以後精心研究佛法,不再涉獵武功,最終成為貨真價實的一代高僧。那麼他有沒有可能以後還去修煉易筋經呢,我認為是不可能的。或許在以後,鳩摩智由於某些原因,他會重新修練武功,但是之前吃過一次大虧,他再次修煉,也只會修煉本宗的吐蕃武功,至於其他武功,估計是不會涉獵了。特別是易筋經,之前的修煉已經證明了他跟易筋經無緣。而且他知道易筋經的功效,如果再次修煉,肯定還會帶著動機和目的去修煉,那最終的結果很有可能是再次走火入魔,到時候可沒有段譽在身邊可以吸走他內力幫他散功了,搞不好就要折在易筋經裡面。

聰明人不會在一個地方摔倒兩次,鳩摩智作為絕頂聰明的天才,他是不會犯這種低級錯誤的。何況他已經在中原武林走過,見識過各路中原高手,更看到像陸地神仙一般的掃地僧,而自己又經歷過從雲巔跌落的感覺,他早就看開了,站在武林之巔又如何,掃地僧如此厲害還不是在少林寺默默無聞幾十年。

鳩摩智最後還是按照作者書裡寫的那樣,做個佛法精深的高僧就夠了,沒必要再攪入武林的紛爭。


一覽眾河小


鳩摩智是《天龍八部》中佛法精深的高僧之一,他是吐蕃國國師,在吐蕃每五年都會開壇講法,天下向佛之人都會雲集吐蕃,聽他研討佛法。

01

大徹大悟以後的鳩摩智也許不會再修煉《易筋經》了。

掃地僧在藏經閣中也曾經說到,少林寺每一門絕技都是厲害的殺人法門,隨著研習武功越深,身上的戾氣越重,而化解這些戾氣的方法卻也只能在佛法中找尋。鳩摩智雖然佛法精深,但武功全失之前的他只是憑著自己的天賦和超強的記憶力將佛法記在心中,並沒有真正理解,運用它。



西夏枯井中,鳩摩智的一身內力被段譽吸走,這才使他保住性命,不至於走火入魔,命喪黃泉。他本來就是得道高僧,終究因為放不下“貪嗔痴”三毒才使他不能發揮自己佛法精深的優勢,而是一心想要窮盡武學,學會天下的高明武功。在他頓悟以後,武功對於他而言已經不重要了,而是一心研究佛法,普渡眾生,所以,他大徹大悟以後,也許就不會學習《易筋經》了。

02

如果他重新修煉《易筋經》,應該能達到掃地僧的高度。

《易筋經》的修煉訣竅是十分困難的:要勘破“人相我相”,心中沒有爭名奪利之心,能達到這樣境界的人真的是少之又少。

鳩摩智武功全失以後,大徹大悟,對武學之道的看法也應該有了很大的改變,不再是為了炫技或者學習那些殺人的法門,學習《易筋經》只為了可以打抱不平,為普通人,弱者討一個公道,還社會一個公平正義,也就是一心向善,常懷慈悲之心,進而普渡眾生。有了這個覺悟,《易筋經》的修習應該可以很順利的進行。另外一個就是鳩摩智的天賦是非常高的,他能在段譽的胡亂指導下學會少澤劍,可見他的領悟能力很強。


再加上他頓悟以後精研佛法,佛學修為會更上一層樓,達到掃地僧那樣的年紀,他的武學修為應該會和掃地僧平分秋色。

鳩摩智這個人物在《天龍八部》中也是非常出彩的。他本是得道高僧,佛法精深,武功高強,但他囿於“貪嗔痴”三毒未能更上一層樓。大徹大悟以後,他的佛法更為廣博,慈悲之心也逾甚,武學修為也必將更為精進。


學海一扁舟


據說鳩摩智武功盡失以後,專心弘揚佛法,改名鳩摩羅什。


增反減同來拒去留


在《天龍八部》這樣一個百家武學爭鳴的“武學盛世”裡,彭彭以為,憑藉鳩摩智的天賦,加上武學、佛法的修為和大徹大悟的心路歷程,後期他可以比肩掃地僧,甚至效仿《九陰真經》的作者黃裳,寫出一本救苦救難,大徹大悟的佛學經書《鳩摩智大徹大悟真經》,從此名揚天下,實現其一生夙願!

掃地僧的“佛武”歸一

掃地僧是金庸武俠小說裡少見的將“少林殺人技”和佛法融為一身的高手,他出場就是滿血無敵境界,入場具有全能型狀態:滿血輸出,無敵防禦加心理治療。掃地僧不僅是藏經閣管理員,而且是化解江湖恩怨的江湖管理員。

“蕭居士宅心仁厚,如此以天下蒼生為念,當真是菩薩心腸。”

因為蕭峰的這一句話,掃地僧步入藏經閣,出現在諸多高手面前。在整本書裡能夠悄然無蹤地隱藏在天龍四絕面前的人物,除了掃地僧,別無他人。掃地僧更是以少林絕學輕鬆“殺死”慕容博和蕭遠山,又拎起二人屍體,在蕭峰和慕容復的極力追趕下仍然遙遙領先。他的武學修為在各方面均已經超越了四人。

除了他神秘莫測的武學修為外,他對佛法的理解也已經登堂入室,頃刻間以無上佛法化解了蕭遠山和慕容博的世代恩怨和國仇家恨,除了無以倫比的佛學修為之外,更具有菩薩一樣的心腸和大智慧。

所以,若是鳩摩智想成為第二個掃地僧,甚至超越他,就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大徹大悟,精通佛法;二是參悟佛經,從而悟出無上武學,《易經筋》的出現,正好滿足了此條件。

鳩摩智精通佛法

鳩摩智在歷史上確有原型:是北宋時期的般若鳩摩羅,與益西德,比盧遮那等八人窮盡一生之力,將梵文佛經、漢文佛經,譯成了藏文,推動了藏傳佛教的發展壯大,有著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

在天龍八部中,鳩摩智的身份是吐蕃國的護國法王,佛法高深,每隔五年,便開壇講經。可見,鳩摩智之前實乃佛門有道高僧,只是痴迷於修習武學,繼而染上了“嗔痴”二毒,參不透人相,我相,眾生相,這才喪心病狂,墮入魔障。

西域天竺各地的高僧大德,雲集大雪山大輪寺執經問難,研討內典……保定帝也曾動念欲前去聽經。

中原少林一派,武學修為的提升必須以慈悲佛法輔助,方能化解“少林殺人技”的戾氣和反噬。鳩摩智雖然精通佛理,但他過於痴迷武學,犯了佛家所講的貪嗔痴,進而武學的戾氣已經深入肺腑,陷入了“武學障”裡,正如掃地僧所說,大難已在旦夕之間。

在少室山一戰中,掃地僧只是極力化解蕭遠山和慕容博的恩怨,對鳩摩智只是言語指點,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鳩摩智已經深陷“武學障”中。

佛家所講的渡人亦渡己,正是這哦道理,此時鳩摩智的的“武學障”只能依靠自己去醒悟,旁人無法渡化,果不其然,在枯井中失去他珍若生命的內力武功的那一刻起,他堪破了我相,人相,眾生相,已經有了練習《易經筋》的佛學基礎。

大徹大悟得大智慧

鳩摩智在大徹大悟後,參透了“我相,人相,眾生相”的佛學至理,加上他本身具有的高深佛法,已然具有一代高僧的潛質。根據文中記錄:

這一來,鳩摩智大徹大悟,終於成了一代高僧,此後廣譯天竺佛家經論而為藏文,弘揚佛法,渡人無數……三藏典籍輾轉傳入中土甚多,鳩摩智實有大功。

彭彭記得,宋徽宗時期,有一個文官奉旨摘錄《道藏》,悟通了武學義要,成一代高手,後撰寫了一本曠古絕今的道家經書《九陰真經》,其名曰黃裳。

我們可以大膽地猜測,鳩摩智大徹大悟間修習了《易經筋》以後,心無旁騖,終日沉浸在佛法修習中,從佛經中悟出了佛學至理,最終撰寫了一本《鳩摩智大徹大悟真經》,從此風靡江湖,人人稱讚,成為第二個掃地僧,實現了鳩摩智“江湖第一狠人”的夙願。

我是彭彭,致力於多角度讀書,品書,歡迎您的留言評論~


彭彭噴


一個大徹大悟的人,今後的路看他發心,他想做什麼就會心無旁騖,一門心思的去做,人生如同開了掛一樣,一步一步走的非常紮實,會取得別人難以企及的成就。掃地僧的武功只是表象,代表你在某一領域取得的成就,大徹大悟是智慧已入化境,這麼說有點玄,通俗點就是智慧的通達,就是什麼事你都明明白白的,這個明明白白不是說你知道了多少知識,知識還是要後天習得的,就是你有一套方法,怎麼入門,怎麼一步一步走,怎麼達成目標,走了彎路也能及時掉頭,就是活的明明白白的,不折騰,所以做什麼事人生就像開了掛一樣。天龍八部裡最精彩的就是掃地僧用武功化解蕭遠山和慕容伯兩家的仇恨恩怨,武功只是表象,其實是用佛法化解蕭遠山和慕容伯兩人固有的知見,兩人只是開悟,離大徹大悟還有一段距離,就是說已經入門了,鳩摩智也是,要智慧的通達還有一段路要走,但他已經知道怎麼走了。


德化人生


佛教講究放下,放下煩惱,放下世俗一切。鳩摩智前期就是一個沒有放下。所以拼命爭取,然後中了慕容博的陷阱。看似武功算是前幾位的高手,實則加速走進死亡。所以他在中原武林的翻雲覆雨,都是曇花一現而已。但是最後可以算因禍得福,也算命中之劫,導致武功盡失,勝負之心因此毀去。他本身的佛法造詣本就很高。但是就是因為沒有放下走進了歧途,為了成就他的野心,放棄了佛家相依的佛門武學,練就了小無相功。戾氣暴漲和他本身的佛學正好相詆譭,所以他的出現就是一個悲劇。但是一旦放下,一旦撐著野心的實力喪失,那麼心灰意冷的時刻,佛法教義在其心中還是根深蒂固的。所以放下之時就是成佛之時。所以說,如果再練易筋經的話,哪怕練到最深的地步。還要追求那些身外事的話,等於又是和佛法教義衝突。還是等於放不下。就這樣的人物是無法和掃地僧這種放下一切的世外高人相提並論的。


滿滿的爹


時間已經不多了,就剩2集就結束了,去練也來不及。


柳滿城


笨蛋!大徹大悟了還會去練什麼勞什子武功。練武功是有為法。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老子天下倒數第一


他內力盡失是如何上得了枯井,並揚長而去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