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赵云排名仅次于吕布,为何却一生不被重用?刘备死前说出原因

三国赵云排名仅次于吕布,为何却一生不被重用?刘备死前说出原因

引子

随着《三国演义》这部著作的流传,三国中的许多英雄人物也逐渐被人们熟知。 凡是读过或看过与三国相关影视作品的人,都能如数家珍般地说出几个自己心目中的真英雄。

关于这些英雄战力的划分,在民间还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想必只说姓氏大家就可以猜到对应的是哪一位名将了。在这之中,就有笔者十分喜爱的一位将军,那便是白衣白马,手持亮银枪的赵云赵子龙。

三国赵云排名仅次于吕布,为何却一生不被重用?刘备死前说出原因

赵云剧照

01

在三国时期,赵云的战力可以说处在顶尖水平。民间的顺口溜甚至将他放在了仅次于吕布的位置,可见他的影响力之大。最初赵云跟随公孙瓒东征西讨,后来刘备落难归附于公孙瓒,两人在此相识。后来因兄长去世赵云曾一度离开了诸侯争霸的舞台,但造化弄人,原本已经远离世间纷争的赵云再次遇上了改变他命运的人,那就是刘备。从此赵云正式加入了刘备阵营,成为了刘备最得力的助手之一。


赵云追随刘备三十年之久,功勋卓著。且赵云还是文武双全之才。赵云曾经追随刘备参加了博王坡之战,长板坡之战等战役,还曾经独立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等,可以说既是冲锋陷阵的将才又是坐镇中军的帅才,在蜀汉建国之后更是名列

五虎将之中。不仅如此,赵云还有着区别于一般武将的清醒的政治头脑。比如,在关羽被杀害之后,赵云就曾经劝阻刘备以大局为重不要伐吴。因此后世也将起看作是一代儒将,称他为三国时期的完美人物。

三国赵云排名仅次于吕布,为何却一生不被重用?刘备死前说出原因

但就是这样一位完美的人物,却始终没能得到刘备的重用。这是为何呢?

02

众所周知,刘关张是结义兄弟,三人感情深厚,因此刘备军中不论有什么好事都是先想着自己的这两位好兄弟。而赵云呢,虽然也跟随刘备东征西讨,但地位是绝对无法与关羽、张飞二人相比的。不仅如此,后来马超、黄忠等人相继加入刘备阵营,为了拉拢人心,刘备对他们一一进行了封赏,且地位都在“老臣”赵云之上,甚至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将高翔,在投奔刘备之后都受到了重用。而赵云对于这样的安排既没有言语顶撞也没有行动反对,只是默默地接受,依然尽心尽力为刘备做事。

三国赵云排名仅次于吕布,为何却一生不被重用?刘备死前说出原因

“刘关张”剧照

笔者认为,造成赵云不受重用的其中一个原因便是赵云的“好脾气”。或者说是,赵云识大体、顾大局。在刘备集团中,赵云始终十分清楚自己的位置。上有关羽、张飞,下有黄忠马超。上边的资格老,下边的新加入,都需要刘备精心的维护,而处在中间位置的“老好人”赵云,自然就成了被牺牲的对象。

03

在三国时期,文臣运筹帷幄,武将驰骋疆场。本是不变的定则,但赵云是那种少有的文武双全之人。他既有战将之能又有统兵谋划之才。可以说是刘备军中的“多面手”。但此时,的刘备阵营中,文有卧龙凤雏,武将有关羽张飞,无论哪一方面都轮不到赵云出场。这也是他不被重用的原因之一。

三国赵云排名仅次于吕布,为何却一生不被重用?刘备死前说出原因

那么刘备一直这样“冷落”赵云,就不怕他心有不平进而生出反心么?要知道,这样一位文武双全的人物如果有了反心,即便不能成功也必然给刘备集团带来毁灭性的打击。这个问题的答案正是笔者要说的第三点原因。

04

对于赵云的安排,刘备其实是有意为之,上文说到,不论是结拜兄弟还是新近投奔的将军都需要他去精心地维护。之所以用赵云当作牺牲品,正是因为刘备太过了解赵云也太过信任赵云了。

三国赵云排名仅次于吕布,为何却一生不被重用?刘备死前说出原因

蜀后主刘禅剧照

众所周知,赵云曾经两次救回险些落入敌营的幼主刘禅,可以说是对刘备有恩。通过这两次救主以及数十年时间的陪伴,刘备对赵云已经是信任有加。所以刘备一直将自己的家交给赵云管理,成了类似管家的角色。试想,若不是信任之人怎可能让他担任这个距离自己和自己的家眷最近的位置?

三国赵云排名仅次于吕布,为何却一生不被重用?刘备死前说出原因

刘备剧照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刘备死前的一句话得到印证。在刘备死前,曾经仅将诸葛亮、李严和赵云叫到跟前,并对赵云说了如下的话:“朕与卿于患难之中,相从到今,不想于此地分别。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言。”这段话先是回忆了赵云与刘备从相识到相知的过程,表现出两人身后的情谊,然后刘备便将自己的后事交代给了赵云,让赵云负责保护自己的江山和儿子。这些话不光是说给赵云听的,也是说给旁边的诸葛亮和李严听的。有这样一位智勇双全的将军在,想必谁也不敢对皇位有非分之想。可见刘备对赵云的信任之深,甚至已经将他视为了自己的家人。

三国赵云排名仅次于吕布,为何却一生不被重用?刘备死前说出原因

综上所述赵云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性格、他所处的时期以及位置,再加上刘备对他的信任,才最终导致他为刘备效力一生却始终不得重用。但即便如此,赵云还是勤勤恳恳毫无怨言,为蜀汉的建立以及维护都立下了汗马功劳。后世对其也是推崇有有加,明代李贤就曾在《明一统志》这样评价赵云:“智勇兼全。子龙可谓有古大臣之风。”

因为赵他的功绩与风度,赵云也成为了古往今来贤臣良将之典范

《云别传》

《三国志·赵云传》

《资治通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