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父母不會做孩子的”差評師”,因為它是孩子放棄自我的推手

01 你的一個差評,是孩子放棄自我的推手

央視主持人董卿,曾在一次訪談中提及過她的父親。

她說自己小時候,父親對她過於嚴厲,不讓自己照鏡子,不讓媽媽給她買新衣服,不能有任何文體活動。整個高中三年,必須去酒店做清潔工,打工掙錢。

那時的她,覺得這樣的人生過下去實在沒有意思。之後只要提及自己的原生家庭,就總會淚流滿面。


聰明的父母不會做孩子的”差評師”,因為它是孩子放棄自我的推手


她說,小時候最怕的事是吃飯,因為這個時候,爸爸總是會說自己這不對,那不對,而她卻在一旁邊哭邊吃。

這種教育方式,讓這位看起來風光無限的央視一姐,40多年後,還時常有點自卑。

我的一位朋友阿君,為人溫婉,性格和善,相貌清秀,是一個典型的小家碧玉類型的南方姑娘。一次,我和他聊天時,在不知不覺中,聊起了童年的時光。

她說她童年時離家出走過,而且還不止一次。

她說的話,如雷轟電般觸動了我。因為她給我的印象是一個淑女,這種氣質若蘭的女神和離經叛道之事,似乎牛馬不相及。


聰明的父母不會做孩子的”差評師”,因為它是孩子放棄自我的推手


阿君家有兄妹三人,在她媽媽眼裡,阿君的一切都不如弟弟妹妹。媽媽總是說她:

“整天不說話,跟個啞巴似的!”

“每天哭喪著臉給誰看?”

這些話,如暗箭一般,經年累月地穿刺著阿君的心。

阿君跟我說,他最信任、最依賴的人,對你卻充滿鄙夷和不屑,彷彿自己被全世界拋棄一般。

仔細想想,像這樣愛做孩子“差評師”的父母,離我們一點也不遙遠,每個家庭都可能存在。

“你怎麼這麼蠢?”

“真夠笨的!”

“這點事都做不好,真給我丟臉!”

……

這些隨口而出的話語,在無數個時刻,中傷著孩子,但很多父母卻不以為然。


聰明的父母不會做孩子的”差評師”,因為它是孩子放棄自我的推手


相對於外界的惡語和中傷,父母的貶低和差評,更容易給孩子心靈造成傷害,甚至使孩子對生命失去信心。更觸目驚心的是,中國兒童自殺率,常年高居世界前列。

據2017年上海市教委的一項調查顯示,在被調查的2500名上海中小學生中,有5.85%的孩子曾有過自殺計劃,有34.39%的孩子,曾有一閃而過的“活著不如死了好”的想法,而絕大多數的父母對此一無所知。孩子渴望獨立自我,卻並不被外界所傾聽或尊重。

一個孩子的生活到底得有多絕望,才會對生活失去熱情,才會如此決絕地去結束自己的生命?

作為父母,當孩子表現出弱點時,他們對其持續否定,不斷挫敗孩子;

當孩子做錯事時,他們一邊孜孜不倦地埋怨,一邊迫不及待地“代勞”;

當孩子傷心難過時,他們漠視孩子的情感,忽視孩子的成長需要,一味強調自己的要求……


聰明的父母不會做孩子的”差評師”,因為它是孩子放棄自我的推手

孩子的內心是脆弱的、敏感的、微妙的,父母這種微小的嘲弄辱罵,都會在孩子心中形成一種負面的“心理場”,而這種“心理場”的強大的輻射,很容易改變孩子對這個世界的認知。

02 對孩子正確的正面評價,真的很關鍵

曽和孩子讀過一本繪本,名為《愛德華—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 ,說的是一個名為愛德華的普通男孩,他會很調皮地緊追著動物跑,會製造噪聲,他的房間亂得像狗窩,有些大人看不慣,便說愛德華是世界上最野蠻的、最吵鬧、最邋遢的男孩。漸漸地,愛德華就如大家所願,變得越來越野蠻,越來越邋遢。

可有一天,這個世上最恐怖的男孩,搖身一變,成了世界上最可愛的男孩。


聰明的父母不會做孩子的”差評師”,因為它是孩子放棄自我的推手


聽起來有點像變魔術般,其實真相很簡單,孩子還是原來那孩子,變化的只是大人,是大人對孩子的態度。

心理研究發現,在兒童早期發展的過程中,孩子並不具備足夠的經驗和認知能力來客觀地認識和判斷自己。因而,孩子自尊心的形成極大地依賴於父母對外做出的評價。


聰明的父母不會做孩子的”差評師”,因為它是孩子放棄自我的推手


父母是否尊重和欣賞孩子,是孩子對自我重要性感知的最重要的渠道。當來自父母的負面評價過多時,孩子會逐漸習得負面的甚至是扭曲的自我認知,這會嚴重影響孩子的積極自我認知模式和健康的自尊心的形成。

有多少孩子在父母的高壓政策下變得異常叛逆,有多少孩子因為被父母操控而變得軟弱異常,又有多少孩子因為父母終其一生的差評,而失去生命

網球教練提摩西·加爾韋發現,如果你每次都用特定的方式揮動球拍,那再次這樣揮拍的可能性就增大了。神經科學把這個現象叫做”印刻效應“,神經迴路每按同一種方式使用 一次,刻痕就會變得更深。心理學家吳志紅說,這種強迫性重複的”印刻效應”,很容易展現在人的心理問題上。

如果你得到了痛苦,你就重複痛苦,如果你得到了絕望,你就重複絕望。因此,父母對孩子的差評,很容易“印刻”在孩子的人生裡。

親子關係應當平等,沒有高低之分。正如紀伯倫在《你的孩子不屬於你》中所說: “你可以給予孩子的,是你的愛,不是你的想法,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想法。” 我們本沒有資格做孩子的”差評師”。


聰明的父母不會做孩子的”差評師”,因為它是孩子放棄自我的推手


03 如何避免成為孩子的”差評師”

哲學家詹姆斯說:“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

作為父母,我們不要習慣型的成為孩子的差評師,要學會肯定孩子。很多事情,我們覺得是“為孩子好”,卻忽略了每個生命都有他自身的喜好和節奏,這和成人世界一樣,有人喜歡美食,有人喜歡華服,還有人喜歡旅遊。

無所謂好壞,無所謂優劣,不過是愉悅生命、愉悅自己的方式而已。身為父母,我們需要引導孩子多關注當下有意義的事情,對於孩子的”不是”,不要一棒子否定,多肯定他們的興趣和努力的程度。


聰明的父母不會做孩子的”差評師”,因為它是孩子放棄自我的推手


1) 要學會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

在《爸爸去哪兒3》中,林永健的兒子林大竣和夏克立的女兒夏天,在節目中被要求看守糖果和冰激凌,結果,他們沒經得住誘惑,違反了規定,偷吃了糖果。

林永健看到兒子的表現,立馬提高聲量對孩子說:“你幹嘛要吃?站一邊好好想想去!” 而夏克立則把女兒拉到一邊,親切卻又不失嚴肅地對女兒說:“你知道自己錯在哪裡嗎?知道為什麼不能這麼做?,當孩子內心平靜後,再告訴她,做錯了事就要接受懲罰。

允許孩子釋放自己的情緒,懂得接納孩子,不做孩子的差評師,便是有效溝通的前提。

在《高效能家庭的七個習慣》中,史蒂芬·柯維說:”習慣了對家人大喊大叫,指責而不去理解,命令而不去溝通,我們都忽視了最關鍵的一點:與孩子進行有溝通。”

有一本兒童繪本,叫《一生氣就大吼大叫的媽媽》,它裡面是這麼描述孩子的內心感受的:

“當媽媽對我大吼大叫時,我的全很都散架了,腦袋像是飛到了宇宙裡,肚子落入了大海里……

描述語言雖然是誇張了點,但現實生活中,差評對孩子的傷害,決不可低估。

連法國兒童精神病醫生米雷耶·納坦松也認為,父母之所以對嬰兒施虐,是因為父母與嬰兒間的關係不睦所致。”

這裡所提到的虐待,其實就是父母對孩子不停進行差評所致。

因此,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是我們每位父母要認真考慮的問題。

父母平時在與孩子交流時,一定要做一個傾聽者,讓孩子把內心真實的想法說出來,體會孩子的感受,這不但可以增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還可以讓孩子明白,不管有什麼困難和煩惱,都會得到父母的體諒和支持。這會讓孩子有一定的安全感,而這種安全感,可使孩子的創造力和理解力得到全面的發揮。

另外,當孩子說話時,父母要善於利用自己的行為語言向孩子表示自己正在聽或對孩子的說話比較感興趣,

總之,我們要有足夠的耐心,而且要花時間,用心傾聽,走進孩子的內心,多瞭解和關懷孩子,孩子才會表現出樂觀的情緒且收穫健康的內心。


聰明的父母不會做孩子的”差評師”,因為它是孩子放棄自我的推手


2) 多肯定和讚美孩子

在一期《爸媽學前班》中,邀請了張楊果而夫婦,前往英國諾蘭德學院,與專家一起討論育兒的難題。

當討論到原生家庭時,主持人讓每個人單獨進入一個小房間,在白板上寫下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5-10個人,以及你與他們的關係,之後,依次劃掉一個人,劃掉後,將不再出現在自己的生命中,直到留下最後一個。

在劃掉一個人事,果而就哭成了淚人,當主持人問她原因時,他說起了自己與父親的關係:

“他平常很少誇我,我得第一名,他不會第一時間說我好棒,只是告訴我題目簡單;而自己覺得還處理得不錯的事情,父親也只會說還可以。”

如果一個孩子,長時間得不到家長的肯定和認可,就像是迷失在黑夜裡的海上的小船,沒有了方向。

哈佛大學的羅森塔教授曾在加州某學校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

某學校校長,找到本校兩位老師,對他們說,“根據過去三年來的教學表現,你們是本校最好的老師,為了獎勵你們,學校特地挑選了一些最聰明的學生給你們教。”

·

校長告訴老師,不要讓孩子或家長知道他們是特意挑選出來的,以平常的狀態來教他們。

這兩位老師非常開心,教學上更加賣力了。

一年後,這兩個老師帶的班的學生成績是其他班學生分數的好幾倍。

之後,校長告訴兩位老師,那些學生的智商並不是比別的學生高,而他們也不是全校最好的老師。而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成績,正是學校對老師的期待,老師對學生的期望,才使教師和學生都產生了一種努力改變自我,完善自我的進步動力。

這就是心裡學上的“期待效應”。

它表明,任何讚美,信任和期待,都具有一種能力,它能改變人的行為,,當一個人獲得另一個人的信任、讚美時,他便獲得了社會的支持。

因此,當我們對孩子傳遞積極的期望時,就會使他進步得更快,發展得更好。反之,向一個人傳遞消極的期望,則會使人自曝自棄,放棄努力。


聰明的父母不會做孩子的”差評師”,因為它是孩子放棄自我的推手


3)嘗試用積極語言代替消極語言

當你看不慣孩子的某種行為和表現時,你是否也曾數落過孩子呢?

正如一開始提到的:

“你怎麼這麼蠢?”

“你為什麼總是這麼磨蹭?”

“你為何不把東西放回原位?”

如果你反覆地強調或者責罵孩子,不但改變不了孩子任何問題,反而可能強化了大人對孩子的負面暗示,它告訴孩子一個事實:你就是這樣的。

可如果我們換種做法,效果也許會截然不同:

比如,孩子平常喜歡亂扔東西,今天沒有亂扔,我們可以說:“你會把東西放好的,是不?”,而不是說,“你今天又亂扔!”,以此來強化孩子好的行為。

再比如,孩子今天玩時很安靜,沒有吵鬧,你可以說,“你好棒,你已經掌握了正確的與人溝通的方式,這是一個好的開始哦!”,而不是說,“你沒吵鬧,我真沒想到!”。可如果你提到吵鬧的問題,則會間接提示他吵鬧這件事。

多用積極、暗示的語言告訴孩子該做什麼,而不是一味強調他不該做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