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给找了劳务派遣的岗位,要去吗?待遇怎么样?

飞天红猪侠995


如果你能找到正规合同工(与企业直接签订劳动合同),但凡有一点出路,也不要选劳务派遣岗位。如果你没有任何退路,也没有更好的选择,有三种企业的劳务派遣岗位可以暂时考虑,其他类型的劳务公司就不要考虑了。

第一,你确定你的父母和你本人了解劳务派遣制吗?很多都是坑,对你的职业发展不利。

劳务派遣是舶来品,来源于西方国家的用工模式,西方职场人有流动工作的文化,不在乎什么正式身份、编制等这类中国特色的东西,所以,劳务派遣制在西方职场很正常,尤其对中小企业,自己不善于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干脆把劳务人员委托给人力资源专业公司管理。

但到了中国,这样用工模式“水土不服”。中国职场人喜欢稳定,这跟社会环境有关系,比如说户口、买房、孩子上学等等,受到很大限制,不可能像西方人那样满世界就业。

大约在1995-2000年,国企为了解决招工问题,没有办法突破“定员定岗定编定资”的限制,于是绕过这个“四定”限制,可是引进劳务派遣制度。什么意思呢?企业没有定员,就找第三方劳务公司,由劳务公司招人,然后派出到国企工作。不算国企的正式员工,不占定员,不占工资总额。国企向劳务公司支付劳务费即可,而不进工资总额。

到了2000年后,这项用工模式被大量复制。许多大型国企纷纷采取这种形式,导致劳务工泛滥,许多国企70%的工人都是劳务工。劳务工不是国企的正式员工,无论是工资待遇、社保待遇,还是职业发展,都远远低于正式工,造成了大量矛盾。

所以,你和你的父母,首先知道劳务派遣制,是临时工的概念,本人与劳务公司签劳动合同,然后派驻到企业工作。工资待遇、社保、福利以及培训发展,都低于正式员工,有一种二等员工的屈辱感,而且长期发展没有太大的希望。

第二,2016年重新规范劳务派遣制之后,劳务工的发展前景更加暗淡。

由于企业大量使用劳务工,有的劳务工就在管理岗位上,与正式工混岗工作,甚至提拔到很高的管理职位。同时,一线劳务工与正式工,同工不同酬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比如,正式工月薪8000元,劳务工只有3000元,还没有社保,但是干最脏最累的活。

2016年有关方面下发规范劳务派遣制的通知,要求有三点重大变化:

一是劳务工只能用于三性岗位,就是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的岗位。

二是劳务工总数不能超过企业用工的10%。

三是超过10%的劳务工,要么转正式工,要么转外包工。

部分国企把超标使用的劳务工转成了正式工,但大多数企业都转成了业务外包工。业务外包工,换汤不换药,但地位比劳务工还低。原因在于,劳务派遣制,对企业来说,用的“人”;业务外包制,外包工对企业来说,只是一个“工作量”。

业务外包工与劳务工更惨的是,用人企业不能直接管理外包工,于是企业更不管外包工。所以,外包工,虽然也是劳务工转身份而来的,但地位还不如劳务工。

第三,具体到你该怎么选择呢?

目前,使用劳务工的地方,主要有三类单位:

一类是国企。举例,国企的保安、保洁、一线操作工,等等。

二类是政府部门的后勤单位。举例,政府的食堂里的工作人员。

三类是事业单位的编外人员。举例,事业单位里的企业编或编外人员,比如,记者就有正式编,还有劳务工(企业编)。

如果是大型国企,最好是央企的劳务工,可以稍微考虑一下。当然,最好选择央企自己改制的劳务公司里的劳务工,这个稳定性强。因为,央企有内部规定,劳务工表现好的,比如,劳动竞赛、技能比武等一等奖的,可以转为正式工。

如果是政府和事业单位的劳务工,基本不可能转为正式编,没有任何希望,别指望了。

综上,劳务派遣工,民间俗称临时工,既然是临时工,就受到了发展局限性。劳务公司就是一个皮包公司,只管收取人头费,不会管劳务工的培训发展、福利待遇和维权等难事的。所以,但凡有正式工的机会,就不要选择劳务工。你干一辈子又脏又苦的工作,还看不到转正的希望,仅仅这种屈辱感就让人心脏受不了。


职场火锅


如果有其他选择,这个当然不要去了。

小雷曾经也做过一段时间的劳务派遣人员,说说自己的经历吧。

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在网上看到了某国企的招聘,那时并不知道劳务派遣是什么概念,自己也没有了解清楚便报了名,通过笔试和面试成功进入单位后,才渐渐明白劳务派遣和正式工的差距。

在工作内容上

小雷所在的企业,劳务派遣人员的工作内容其实和正式人员并没有什么差别,甚至很多的劳务派遣人员承担的工作量都是更多并且更重要的。

在工资收入上

劳务派遣人员试用期转正后一个月到手也就一千多,可正式员工试用期到手就2000元了,转正后更是有三千多,而且五险一金的缴费比例也都是劳务派遣人员的至少两倍,年终的奖金更是天差地别。所以收入上完全不能比较,一比就伤透了心。

在发展前景上

在前期,劳务派遣人员中比较优秀的还是有一定机会能够获得转正,当然也是需要考试的,但是现在基本已经没有这种机会了。而提拔更是没有可能了,因为现在企业都要求重要岗位必须由正式员工担任。

在工作稳定性上

劳务派遣员工肯定是不如正式员工稳定的。小雷同期进入的同事,不到一年就走了三分之一。到后期公司开始控制劳务派遣人员比例的时候,有个劳务派遣的同事,年前开会还被评为部门优秀,年后就被公司辞退了,那一阵子人心惶惶。而国企的正式员工基本没有被辞退的,连辞职都要走上一堆复杂的流程才能够得到批复。

所以,年轻的时候如果有选择,还是不要去劳务派遣岗位,蹉跎了时光,浪费了青春,最后发现没有出路时,为时已晚!

我是职场问答达人流雷电,关注我,分享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各种知识!如果有不同意见,欢迎下方评论留言

流雷电


劳务派遣也看是什么单位。本人2012年研究生毕业后,在设计院工作,就是签的劳务派遣的合同,因为单位正式编制基本没有了。每个月工资比正式的少的挺多的,我们是2000多,正式工4000多。保险有,但是很少,公积金没有。年底奖金跟正式工一样,画的图多奖金多。一般来说年底奖金15万左右。我在这个单位已经工作6年了。不过劳务派遣的员工有希望转成院聘合同的。待遇就不一样了。


Messi198528


别去,谁去谁后悔!

劳务派遣公司就是吸血鬼,整天打着国企的招牌招聘劳务人员,还美其名曰国企员工,啊,我呸!!!我说一下我的经历,给你当参考:大学毕业那年,什么都不懂,稀里糊涂找了个工作,因为看到招聘的时候写的某某国企招聘,就傻不拉几的去应聘,居然很轻松就应聘上了。可我没想到的是噩梦才刚开始!



后来毕业了去公司报道,才知道是劳务派遣公司,当时还年轻,对劳务派遣没有什么认识,觉得是国企就好。后来才发现,只是国企外委的一个公司,打着国企的招牌去招人,而我就说这样被前进入的。



工作方面:每天跑现场,干第一线的苦力活。我这个人不怕苦不怕累,但是怕看不到希望,那些活儿都是没技术含量的苦力活儿,随便谁都能干。并且经常加班,个人时间很少。

待遇方面:这个是真的坑,招聘的时候说的一个月有5000+,后来进来了才发现这5000是包涵所有的东西,完了最后到个人手里才3500,最气人的是居然没有住房公积金,也不知道那1500块钱去哪儿了。



个人晋升方面:这么说吧,如果你有点能力,那么最多也就给你个工作负责人当当,每个月多两三百块钱,如果你能力一般,那就准备干一辈子一线员工吧。

福利待遇方面:这么说吧,没次节假日,国企正式员工大一包小一包的提着慰问品回家,而我们呢?屁都没有,甚至节假日还安排你无偿加班。



这是人干的事?可这就是真的,就是劳务派遣公司干出来的!

后来干了一年半,果断辞职出来了,经过自己的努力,考入国企正式员工。从曾经的劳务派遣人员到国企正式员工,我的感受非常高,就感觉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最直白的:正式员工收入差不多是劳务派遣工的两倍,干的活却比劳务派遣人员简单,轻松。

劳务派遣总结来说:

1.干最苦最累的活。

2.拿最低的工资。

3.福利待遇基本没有。

4.个人晋升无望。

5.基本没人看得起你,尤其是管着劳务派遣公司的对应国企正式员工。

所以说,如果有其他选择,真的别去干劳务派遣,进去的人没有一个不后悔的。


电力小鲁班


我也不支持劳务派遣的工作,刚刚毕业时候家里安排,通过劳务派遣去了政府某窗口岗位工作,工作单位是很好听,但是正式和临时的区别不止是薪资上的差距,工作上的差距也特别大,呆了五年,出来时候经过一年的瞎折腾,两三年后自己找了个工作,然后做起了副业。虽然负债,但是挣得比在当时多了不止一倍,提高了赚钱的能力,距离我刚进去这个单位到现在十年了,在我后一年进去的还一直呆着,很是茫然不知道出来了要干什么,工作很是清闲是真的,但是也是混日子了


晨小厨


任何事都有两面性,首先可以先打听看看有没转正的机会,正常情况国企每年都有转正的名额(垄断国企就有点危险了,如电力,烟草等一线国企),我很多盆友都在国企(很多靠都关系进的),正常都是2年左右都会转,今年他们新招进来的员工,试用期三个月转,(基本都是全日制毕业三年内),所以,建议去前先打听看看。至于待遇,我所知道的,确实会比正式工少点,不过这也是必经路,向上面说的,正常情况不管怎么进来的,多数都是先派遣后转正,不过银行类听说通过校招是签正式合同而非派遣。若果楼主有点关系,可以尝试。


影视地域


看到你说'劳务派遣'那就聊聊这个话题吧。

劳务派遣多见于国企单位,事业单位与政府单位。私企就没有劳务派遣之说了。你家人应该给你找的是这几个单位之一。

到底值不值呢?到底要不要去呢?首先要清楚劳务派遣与正常的在编人员有什么样的区别。

一、首先说最关心的工资待遇。劳务派遣的工资要比正常员工低,绩效系数也不一样,众所周知,国企单位发工资是按系数来,每个部门和每个部门的系数不一样,这就导致了收入的差异,毫无疑问,你的工资系数会比正常在岗人员最低的还低,反映到工资上就可想而知了。

二、福利待遇。这一块的待遇会减半,或者是最多一半,这就是区别所在。

三、升迁问题。毫无疑问,你在这一领域完全没有机会,不是管理岗,你根本就没有这个机会去争取,只能是在底层。

四、社保退休问题。社保正常上,退休后待遇会与别人差别很大。

以上这四个方面是你面临的和你关系最大的几个方面,如果你要考虑到这些方面建议多想想。如果家里有关系有钱,后期可以运作转正或者不在乎这点工资求稳定,那就完全可以去。

去不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风洞主


很多年轻人不知情,被派遣公司骗了进去,可是万万想不到,他们的父母其实更不知情。说真的,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或者身边的朋友深受其害,谁又能够理解[劳务派遣]这四个字下面深藏的罪恶?

正是因为很多人不知道,所以懂的人才要多出来说一说。说的目的,主要是让那些不懂的人别陷进去了。

我们先不谈工资待遇,今天不从待遇方面去揭露他的罪恶,今天从员工工作环境,员工培养模式方面来揭露。

就说劳务派遣被如此广泛的滥用,各行各业(主营业务)都有,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劳务派遣公司根本不具备对各行各业的主营业务员工[岗前培训]的能力。

而派遣工到了各个单位里面,也极少有岗前培训,大都是以传统的“传帮带”模式,由各行各业的老员工把一些基本的工作要求告知派遣工。当然也有一些走过场式的所谓岗前培训,内容无非就是职业道德和礼仪知识,可是要知道,这些派遣工到了真正的岗位上的时候,接触的那就是实打实铁打铁的主营业务了。主营业务跟职业道德还有礼仪并没有太大关系。

而负责传帮带的[各行各业的老员工],有正式工,也有派遣工,但素质参差不齐,鱼龙混杂,很容易就把新入职的派遣工带偏了,带坏了,带歪了。导致他们(新人)的业务能力长时间都发育不起来,因为主营业务不硬,就得什么[脏活累活]都要接,有受不完的累。

很多派遣工都熬不过新人的这一段苦日子,都在自己的主营业务还没有学起来,立起来,熟练起来的时候就辞职了。

这也是[传帮带]培训模式的一个致命缺点,这种培训模式,本来就会占用培训者的工作时间,再加上有的人不是特别瞧得起派遣工,自然不会把很多必要的知识传授给他们,甚至只教会你干脏活、苦活,累活,其他的一概不教。

我们知道,学主营业务是需要脑力和体力齐头并进的,需要深下苦功,需要有很多的机会去磨练。传帮带式的培训方式,有时候会发展成[学徒式]的培训方式,这对于员工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尤其是学徒式的培训方式,使得员工的成才期(孵化期)扩大至正常的三倍以上,甚至孵化失败,极其容易滋生员工的阴暗面。

有的单位甚至存在,做得优秀的派遣工,被打压,被排挤的情况。因为都是领一样的工资,那些做的不好的,就看不顺眼做得好的。有的老派遣工因为资历大,认识一些领导,就把自己很多的亲戚,包括子女,都带到单位来工作。这就造成很多工作无法正常的分配到相应岗位的头上。遗漏部分,要由那些做得优秀的派遣工来背锅。

所以劳务派遣制下,伤得最深的是那些做得优秀的派遣工。他们走,不行,年龄大了,青春都耗在这了,对行业习惯了,甚至有感情了。他们留,更不行。因为1000~3000的工资,让他们抬不起头,还要被派遣工当中拉帮结派形成的亲戚团伙欺负。亲戚团伙只做一部分的工作,把剩下的一部分工作丢出来,给优秀的派遣工补漏,强行把一个人能做完的事情分给两个人做,多耗费了一道工时,优秀的派遣工除了有自己本职的工作,还要接这些7788的活…

当然,能熬得过这一关,能留下来的,同时成为[主营业务骨干]的派遣工,几乎都是神。

再来说说工资待遇。我就简单的说一下,让这些还蒙在鼓里的年轻人了解一下。

大企业或者财政给派遣公司每个(劳动力)6000元的购买费,购买这些人为相关的部门或单位进行工作,可是,派遣公司要对这6000元截留一半以上,实际上发到每个派遣工手上的工资只有2000多。

这还不算。

派遣工过节没有加班费,天气热了没有补贴,天气冷了没有补贴,外出公干还要花自己的钱,连搭车去完成工作也没有车费补贴,没有绩效工资(做得好跟做得不好都是一样的工资),没有工龄工资,没有购房补助,住房公积金是最低的标准,你做了很多年(派遣工),你回头去看,你的公积金只有不到1万。连你子女读书时候的择校倾斜性政策都是没有的……

还有,年终奖是0元或者200,派遣公司高兴了就给你200,不高兴的一分不给。

说了这么多,你还会被骗去派遣公司吗?


梦里澜涛


首先,劳务派遣的工作,对单位来说是好的,但对个人来说不好。你为单位干活,但并不是他们的员工,只是劳务公司的员工,活干完了,该回哪里就回哪,还不如临时工,起码临时工还是单位的员工。即使转为正式的员工,也只是劳务公司的员工,与你干活的单位完全没有关系。

其次,找工作真的不用急,直到自己想要什么,然后慢慢来,用心做准备,直到找到你心仪的公司。有一点很重要,要学会主动,投简历之后敢主动打电话询问;平时可以与朋友多交流求职经验,提升自己。

说下我的经历吧。离职后,网上投递简历,参加社会招聘,刚开始挺着急的,毕竟是裸辞,迷茫、焦虑等等,连文章都没动力写了。后面陆续有公司打电话约面试,在面试中越来越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公司喜欢怎样的人才。也有几家面试上了,可是自己还是谢绝了,因为不符合内心的期望,没有那种我就想要在这里工作的迫切愿望。

我认为找工作真的就是在找另一半,如果一开始就没对上眼,那注定无缘,哪怕在一起了,终究会选择离开。毕竟你一开始就是将就着做这份工作了,不时想要反抗跳槽,怎么能成就自己,让自己的事业更上一层楼呢?

但如果你只是暂时把这个工作当做跳板,总得要试错,才能明确自己想要的。

最后,祝你好运。


娱乐小欢喜


劳务派遣,是用工单位和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协议,劳务派遣公司和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并将他们派遣到用工单位的一种用工形式。

现在这种用工形式还是比较受欢迎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企业管理方便

因为派遣工跟用工单位只是用工关系,不是劳动关系,所以,用工单位不需要给员工办理正常的入职手续、离职手续。这对用工单位来说,管理就很方便了。在企业旺季的时候,急需用工,派遣单位就可以把派遣工送过来。当企业淡季的时候,不需要用工了,就可以和派遣公司终止劳务派遣关系。

第二,用工成本低

企业用派遣工,企业只需要支付派遣费用给派遣公司就可以,至于其他的费用,用工单位是不用支付的,比如社保和公积金。而这两大块,是人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企业用派遣工,是可以降低用工成本的。特别是当用工单位想和员工解除劳动关系的时候,不用支付支付补偿金,而只需要退回给派遣公司就可以。

第三,可以快速补充员工

有些企业的发展非常快,可是,光靠人力资源部几个人的能力,是很难快速招聘到。但是如果和派遣公司合作,则可以快速招聘员工。这对企业来说,劳务派遣也是一种招聘渠道。

因此,派遣工对用工单位来说,好处还是很多的。

关于劳务工的工资和正式工的工资

修订后的《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三条规定:“ 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用工单位应当按照同工同酬原则,对被派遣劳动者与本单位同类岗位的劳动者实行相同的劳动报酬分配办法。用工单位无同类岗位劳动者的,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所以,国家是有法律规定要求正式工和派遣工同工同酬的。但同工同酬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因为个人的工资跟个人的能力、学历、素质、经验等都有关系。所以还是有一定的差异。但总的来说,企业还是应该要坚持同工同酬的原则,毕竟,派遣工也是付出了同样的劳动,产出了同样的成果。

当然,现在很多企业的派遣工,做的都是基层工作,而且派遣工的工资制度和正式工完全不一样。比如有些公司的普工,他们的正式工可能采取的是月工资。但是对于派遣工来说,采取的则是小时工资制度,这导致了他们之间的工资存在差异,当派遣工的工时不够多的时候,他们的工资就会比正式低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