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農村大學生找不到對象?

吐口水的王子


原因很多,主要有這麼幾點。

1,房子!現在的女子都要求男方有房子,還得是城裡買房!農村孩子的父母大多數就是種地或者打工,面對高房價哪有那個實力?有的人家在村裡蓋了房,個別的還是別墅呢,但是很多女孩子不願意,是嫌棄村裡的購物、娛樂環境跟不上,都希望過城裡人的生活!

2,就是工作。不少農村大學生畢業後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因為家裡沒有背景,好工作沒有門路找不到的,只好應聘打工,打工不光收入一般,公積金還少!少數找到好工作的人絕大多數是在城裡工作並按揭買房,說白了還是脫離了農村!

3,就是負擔,農村供一個大學生不容易,他們的父母有社保的不多,就算是有也是買的基本養老金,相對而言屬於低收入,現在的總體趨勢男多女少,女孩有寬裕的擇偶機會,將來要養四個老人,誰家的姑娘願意嫁給一個負擔重的家庭?

所以,剩男多,同等條件下,城裡人的環境比農村人佔優勢,農村討不到老婆的人多也就不奇怪了。



一粒沙的生活隨筆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農村大學生找不到對象?原因很多,我就用我身邊的例子來回答這個問題吧。


我們村東就有一個大學畢業的小夥子,直到34歲才找了一個農村高中畢業的女孩子結婚。

他叫趙飛,當年他考上大學我們整個村子都知道,畢竟十多年前,我們村子能考上大學的孩子沒幾個。

趙飛家裡兄弟姐妹三個,家裡經濟條件在村裡也是一般,為了能讓他上大學,他父母是借了不少外債。


在大家的眼裡趙飛也是爭氣,從他畢業後,他們家的外債幾乎都是他還的,家裡有什麼事都是找他給錢解決的。


可是就是這樣一個“爭氣”的孩子十來年談戀愛都是沒有結果。

直到前兩年他媽媽在外人面前訴苦大家才知道,這個爭氣的孩子在外面省吃儉用的錢都填了家裡的無底洞。


趙飛的媽媽很委屈的說,家裡就他一個大學生能賺錢的人,家裡困難不找他找誰?哭著說自己當年怎麼辛苦供他上學,到現在他反過來埋怨家裡拖累他了。


大城市的消費本來就高,趙飛談了戀愛花費更多,但是他一年到頭攢的錢在銀行還沒有捂熱,就會被家裡各種原因的要走。直到30多歲,銀行裡也沒有存下幾個錢。

所以最後趙飛只能在老家修房子娶媳婦了。因為他實在拿不出在城市買房的首付錢。


我們村裡還有一個大學生,剛畢業三年,在無錫工作,一個月好像七八千。他媽媽已經放出話了,他兒子不找農村的,只找城裡大學生,最好是獨生女。


呵呵,眼光高的同時,最好也要有自知之明。

農村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找不到對象,原因各種各樣,在這裡希望小夥子們認清現實和自我,早日找到對象,成家立業。


貧農希蒂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農村畢業的大學生找不到對象?你指的是家庭是農村畢業的男性大學生,相反的是女性農村出身的大學生非常好找對象。

我們這裡就有一個農村妞一步登天的故事,一個女護士剛從醫專畢業分配到中心醫院高幹病房工作不到半年,在護理某領導時被領導一家選中當了媳婦,結婚一年後調到衛生局,三年以後當了科長,30多歲就晉升為副處級。並非是個案,很多女大學生,有文化,文教養,脾氣好,能持家務,再加上有個漂亮的外表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

自古以來,男婚女嫁的標準是郎才女貌,教師,醫生是收入高,門檻高的職業,家庭出身農村的男孩,能夠有個好學歷,好工作,是城市大媽選婿的首選,特別是城市只有一個獨生女家庭父母,家庭條件好,不差錢,不缺房,就缺少親情,都希望找農村畢業的才子,有前途,能夠顧家,女兒也能不離開父母,雙全其美。

不是才子的男孩,只要是能夠有個大學文憑,有個一般性穩定工作,為人正派,找對象也有好機會,城市郊區的姑娘,不願遠嫁農村,她們的擇婿瞄準的是出身農村的剛進城工作的大學生,郊區還有一個優惠政策姑娘出嫁可以戶口不走,責任田不收,另外分一處宅基地,許多郊區有專門的女婿新村,大部分女婿是農村畢業到當地落戶的大學生。

婚姻之事,是一生一世大事,找對象也是找人生轉折,女孩嫁的好一生幸福,男孩娶的好一輩子過的好,找好另一半要跳出自己的生活圈子裡,不要侷限在門戶相對的老傳統裡,要自知自明的主動出擊,機會在等著幸運兒。


瘦馬180


我本人就是農村大學生且單身,關於自己為什麼找不到對象我也一直在探索。本人二本院校畢業一年了,至今沒有對象。

一,農村教育條件落後,但凡能堅持到考大學且考上大學的,基本上都是很老實學習的孩子,學生期間基本沒有戀愛經歷。一旦找對象,就是奔著結婚去的,但是由於缺乏戀愛經驗且經濟條件不允許,很容易戀愛失敗。

二,高不成低不就。自己已經本科院校畢業,如若在農村找對象,不想找一個沒有上過大學的,覺得三觀不在一個層次上,不想將就。如若在城市裡找對象,很容易被看不起。

三,農村大學生在城市裡,沒有人脈,沒有親戚朋友支持,導致社交圈子很小。


小娛小樂小吃瓜


現在我老家農村就有這樣的例子,而且還有好幾個!

先說說一個大我幾歲的哥們吧,他沒有讀過大學,初中畢業因為家庭條件的原因就跟別人做學徒去了,那時候他年紀才十五六歲,現在已經有30多歲了,這些年他也從學徒做成了工廠的師傅,在他25歲的時候,他的月薪在二三線城市裡就有一萬多元包吃住,理應來說在當時應該是算比較不錯的收入,他每天工作很累,每個月都是兩班倒,一般每天要工作10個小時。

那時候他認識了一個江西的女孩子,也在他們工廠工作,但是談了一兩年後來就分手了,雖然我這哥們收入還可以,但是父母條件不好,這些年下來父母在農村一直住的都是以前的紅磚房,父母一年的收入不會超過上萬元,可以說在結婚這件事情上父母幫不了多少,平時他還要給父母錢花,這些年他雖然存了二三十萬,但是這些錢要修房或者買房還有彩禮酒席等等,至少需要幾十萬元,參考我同村其他結婚的人,基本上修房子都要二三十萬,彩禮10萬,其他還要花上個十來萬。

而當時他女朋友要求是買房子,然後彩禮20萬,這一下把我這哥們真的難倒了,因為如果買房子他還能湊合,但是彩禮20萬他吃不消,這還沒算其他的酒席首飾錢,最後只能作罷,所以現在我這哥們還單身。

現在很多女孩子找對象,不僅看男孩本身,更看男孩的原生家庭父母條件,但對於大部分農村年輕人來說,他們的父母都不會很富有,大多就是滿足生活條件的同時能夠存下一點錢給孩子結婚,都希望父母能夠自己養活自己並有餘錢平時補貼自己,但農村的父母大多沒有多少掙錢的渠道和退休金,不像城裡人的父母每個月退休金都好幾千塊,不僅能夠自給自足,平時還能補貼兒媳。

而農村出來的大學生也是如此,能夠有足夠掙錢能力,並且父母條件優越的少,我們村還有好幾個大專或本科畢業後找不到對象的,大體都是自己的工作一般,父母的條件也一般,自己對於女生的主動性也不夠,這可能是從小的家庭環境下所形成。


樓盤網


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也是一個讓人覺得尷尬的,扎心的問題。我也是從農村走出來的大學生!

我在2015年年底結婚。我很慶幸自己當時結婚了,雖然花完了幾乎自己大學畢業後存的所有錢。因為可能,那個機會我不把握住,我可能到現在都還沒結婚。並且現在結婚的彩禮錢也漲了不少。

總之,無論是大學畢業生還是其他沒讀大學的孩子,鄧老師給你們一個忠告。那就是結婚要趁早!晚了,你就沒有合適的對象可以結婚了,你就真的剩下了!

現在好多光棍,我們村裡沒結婚的男青年有幾十個!但是同齡的女孩子幾乎都已經結婚了!

為什麼農村大學畢業生不好找對象呢?

1.


高中數學鄧老師


農村怪像:學歷越高越難找對象?現在大家對於讀書可以說是普遍地重視起來了,這也就是大學生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原因,但是,最近幾年出現了一個讓人奇怪的現象,那便是:在農村,大學生畢業後回去找對象越來越難!按照我們之前的理解,學歷高,懂得也多,相處起來讓人也舒服,應該是搶手的對象啊,怎麼會難找對象呢?但是,事實確實不容否認的,那麼,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第一:大學生的弊端是不得不承認的,說實話,大學生群體可以說是處在一個尷尬的位置,那就是高不成,低不就。現在,別說是大學生,就連研究生,博士生都是一抓一大把,大學生比起他們來說,學歷還是有點低的,所以研究生,博士生就可能嫌棄大學生的學歷低。而同樣,很早的就輟學的學生也不少,對於這部分人,大學生難免會有心高氣傲的感覺,看不上,所以這就造成了整個群體所處位置的尷尬!

其次,年齡差的問題。一般情況下,只要不是跳級的天才,大家讀完大學都在二十三四歲左右!而對於農村而言,那些提前輟學回家的孩子在這個年紀大多是早已經結婚了,很少有未婚的,所以他們自己的結婚年齡就有了差別,這個年齡差容易造成許多觀念上的不同,三年一代溝,就算全都是大學生,也會有代溝,更別說他們的年齡差距到底會帶來多大的代溝了!這也是為什麼在農村,大學生不好找對象的原因之一。

最後,家庭環境的影響。生在農村,卻沒有提前輟學的孩子,現在已經不在少數,但是不排除還是有一部分家庭並不是那麼重視教育,所以他們的家庭之間也會有較大的觀念差異,我們都知道,雖然是兩個人結婚,但是婚姻並不僅僅是兩個人的事,更是兩個家庭的事,這意味著這兩個家庭以後要有許多的交集,而我們與人交往,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三觀相合,如若三觀不合,很難達成共識。所以,很多家庭之間的觀念差異也是大學生回到農村後,找不到對象的原因!

大學生辛辛苦苦唸了這麼多年的書,回去後卻找不到對象的這背後的原因有點扎心,但是無論如何,有緣千里來相會,小編還是由衷地希望天下有情人可以終成眷屬!


翔宇影視789


我是蘇州月老,我最近跟幾個從蘇北農村來蘇州讀大學,畢業後留在蘇州工作生活的大學生聊天,他們普遍反應,找不到對象,為什麼呢?他們有的畢業於蘇州大學,有的畢業於蘇州科技大學,這是一些還不錯的學校。


首先,他們對另一半是有自己的「期待」的。因為自己是大學畢業,所以他們希望對方是本科學歷。

其次,基於個人的審美喜好,他們不奢求女生有多漂亮,但是至少也要中等顏值,帶的出去。

最後,三觀一致等一系列條件。

我發現,現在的年輕人有一個特點,他們很清楚自己對於擇偶的需求。會從自身的訴求制定相應的擇偶標準。但是,他們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能夠符合他們要求的女生,她們憑什麼選擇你呢?她們的擇偶標準又是什麼呢?

上文中提到的一個男生,泰州人,95年,父母是姜堰農村人,家裡沒有能力提供一個首付(至少60萬起)。男生畢業後進入蘇州一家大國企做技術,年綜合收入7萬。房租水電衣食住行算下來,基本屬於養活自己的水平。

這樣的條件,如何找到一個女朋友?一個符合他心中標準的對象?

所以,我的建議是:只要有女生願意跟你,外形醜一點,只要人品好,勤勞。就可以湊活著在出租房裡把小日子過起來。有,總比沒走好。經濟條件不是一時半會能夠有質的變化的,摸著石頭過河,一步一步來,等感情穩定了,雙方家庭一起努力搞定一個房子,然後紮根。而不是幻想白富美倒貼,這是現實社會,不是童話世界。



我是蘇州月老,如果喜歡我的觀點,請關注我。


蘇州月老賜婚


大學生找不到對象原因我總結三點

一是因為他們大學四年有的加上研究生就是七年,對於家庭條件相對一般的農村家庭來說,基本上所有積蓄都花在了學費上,沒有什麼多餘的買房買車彩禮錢了,導致結婚年齡段家裡經歷實力不允許。再著剛畢業的幾年收入大部分不會太高,算上租房生活費,基本也攢不下錢。

二男女有別。按傳統觀念講,女生都想找一個有房有車的嫁了,況且是大城市畢業的女大學生,對於那些同屆的農村大學生來說,至少在這一階段不符合她們的擇偶標準(並不是說農村畢業的大學生不優秀),女生都想嫁得好一點,也是現實問題。

三,雖然是農村出來的大學生,但是男生也願意找個學歷層次和自己相匹配的女生結果,不願意回老家找個學歷低的,這點尤為重要,假如兩人學歷層次相差很大,慢慢的共同語言就越來越少,這樣的婚姻不可能幸福。

綜上,聯繫大學生畢業後工作幾年,有點小成就後,再找個比自己歲數小個四五歲的人結婚,那樣的話能減輕壓力,找對象也好找些


重名了1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農村大學生找不到對象?

其實現在不止是農村大學生,整個農村都存在著結婚越來越難的現象,只是農村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引起的關注較多而已。

本人就是一位農村大學生,所以也認識不少其他農村大學生。總得來說結婚比一般的農村大齡青年還是簡單一些,拿我和我的朋友來說,平均的結婚年紀在二十七歲左右,當然相比農村青年二十二歲結婚的就晚了不少,也還有很多農村大學生尚未找到對象,至於原因,您且往下看。

  • 現在農村考上大學越來越容易

這裡的大學包含一些專科、職業學校等,雖然現在農村考上一個好大學越來越難,但是考取專科之類的學校還是很多的。更為搞笑的是,這些學校城市裡的人看不上,他們反而把跟多的精力放在了農村市場,招收的大部分都是一些農村學習較差的人。

這類大學生回到家鄉雖然有一個所謂大學文憑,其實大學四年是混過來的,根本沒有真實的水準。所以壞人品的依舊是壞人品,該幹啥的還是繼續幹啥,這樣會造成一個與農村大學生不符的形象,反而會引起女方的反感。就好比“就怕流氓有文化”,這樣的情況下誰還願意嫁給一個壞人品的大學生。

說到這裡不得不吐槽一下,一是要提高農村家庭辨別野雞大學的能力,不要讓他們的孩子前程毀於一旦;再就是與其讓自己的孩子上沒用的大學,不如花錢錢讓他到社會上闖蕩闖蕩,說不定會有更好的前途。

  • 女孩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老一輩有句俗語叫”佛看佛,道看道,瞎子不和燈籠打交道",一些女方家庭看到男孩是一個大學生,就認為其人家庭條件比一般的家庭應該更高。於是他們對彩禮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把當地八萬的平均標註抬高到十二萬,要在縣城有房等。

但是實際上,農村家庭為了培養一個孩子幾乎會花光大輩子的積蓄,特別是讀專科之類的大學,所需要的花費更多。他們也就無法滿足那些無理的要求,找對象和結婚也就會更難。再就是一些女孩還認為,既然人家是大學生,那麼肯定會對另外一半有更高的要求,覺得大學生不一定能夠看得上自己。

此外一些農村大學生為了光宗耀祖,考上一個好大學,往往死讀書、讀死書,對於人際交往特別是處理和女孩子的關係這一塊很少。幾乎是一片空白。這樣在農村相親中,往往得不到女孩的芳心,覺得這個孩子沒有情調,不會說話。

綜上,現在越來越多農村大學生找不到對象的原因主要有考上大學越來越容易,女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男女方心理作用這三點。其實也有很多人是在等待,希望能夠找到一個和自己合適的,寧缺毋濫,所以在此也只能祝福他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