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向西一個咽喉工程,穿越兩山,連通三大片區

向西的步伐,遠比我們想象要快得多。

就在市級層面成立重大項目領導小組,並由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之後,重慶西向的一個關鍵性節點工程,也傳來了重大進展。

1月22日,政府官網的公開信息顯示,在去年底已正式開工啟動的橫穿縉雲山的金鳳隧道,開始進行施工監理招標。

招標公告首次披露了金鳳隧道的規劃設計諸多細節。

01 具體位置確定

公告信息顯示,金鳳隧道,起點與璧山區黛山大道相交,向東穿越縉雲山,終點與高新區高新大道相接。

擬建金鳳隧道距離北側璧山大學城隧道約7.2公里,距離成渝高鐵縉雲山隧道0.8—1.8公里,距離南側成渝高速縉雲山隧道金鳳隧道約5.5公里。

隧道進口位於璧山區青槓街道塘坊村,與璧青大道相交的青槓立交處。隧道出口屬金鳳鎮海蘭村,與繞城高速相交的金鳳立交處。

重慶向西一個咽喉工程,穿越兩山,連通三大片區

(金鳳隧道位置示意圖)

02 一座隧道 四座立交

工程沿線將設置四座立交,一座穿山隧道。

四座立交分別為與黛山大道、東林大道、璧青路、繞城高速相交,分別形成黛山立交、東林立交、青槓立交、金鳳立交。

重慶向西一個咽喉工程,穿越兩山,連通三大片區

(隧道和4座立交位置示意圖)


黛山立交相交主線黛山大道,位於璧山區,長度約736米,為城市主幹路、設計車速60km/h,雙向八車道。

這條城市主幹道,標準路幅寬度達42.5米。包括左右兩邊各一條8米寬的人行道、14.75米寬的車行道,外加1米寬的中分隔離帶。

東林立交相交主線東林大道,也位於璧山區,長約328米,為城市主幹路,設計車速50km/h,雙向六車道。標準路幅寬32米,其中,在左右兩側約4.5米寬的人行道、10.5米寬的車行道、2米寬的中分帶。

重慶向西一個咽喉工程,穿越兩山,連通三大片區

(主線橋樑示意圖)


青槓立交相交主線璧青路,位於高新區,長約1144米,城市主幹路,設計車速60km/h,雙向六車道。標準路幅寬34m,有人行道、車行道、中分帶。

金鳳立交相交主線繞城高速:長1481.337,高速公路,設計車速120km/h,雙向六車道。


03 隧道主線4號橋與17號線立體相交

據招標公告的信息顯示,金鳳隧道工程新渝立交範圍內規劃有軌道交通17號線。根據軌道預可研資料,金鳳隧道主線4號橋設計標高與軌道17號線軌頂標高最小高差為14.7米。

金鳳隧道工程與軌道17號線平面位置關係如下圖:

重慶向西一個咽喉工程,穿越兩山,連通三大片區

04  姍姍來遲 意義重大

我們在網上查到,早在2017年就有報道稱,金鳳隧道即將開工,可見,人們對這條隧道的期待,由來已久。

據官方的報道稱,金鳳隧道的建設意義十分重大:

完善主城西部路網、改善交通出行環境的需要;璧山融入主城都市區一體化發展的需要;璧山區和主城區建設發展的需要;形成一條新的橫貫城市東西向的交通大動脈。

不過,還是隻有看到地圖,才能說清楚這條隧道的重大意義,如下圖:

重慶向西一個咽喉工程,穿越兩山,連通三大片區

(主城西區一條東西走向的城市大道逐漸形成)


如上圖所示,該條隧道建成通車後之後,將在主城西區形成一條東西走向的城市主幹道。

將縉雲山西側的璧山觀音塘溼地公園—璧山高鐵站—青槓片區,縉雲山東側的金鳳含谷片區,中梁山東側的新橋、西站彩雲湖巴國城片區,連成一片。

目前,如果從中梁山東側的新橋片區出發前往璧山的高鐵站青槓片區,要不走北線經過大學城片區,再過璧山隧道。要不就要經過大學城隧道走渝隧高速,要不就要經過中梁山隧道走南線的老成渝高速。

然而,這幾條通道,平時都十分擁堵,通勤不便。

金鳳隧道建成通車後,從西站新橋片區,經過中梁山隧道,沿著高新大道一路向西,再穿過金鳳隧道,便可直達璧山青槓高鐵片區。

重慶向西一個咽喉工程,穿越兩山,連通三大片區

(金鳳隧道效果圖)

這條交通大動脈,為城市市政幹道設計,線路更直,通行將更為便捷。兩條山脈阻隔的三大片區,將實現由城市主幹道的直接聯通,對於重慶向西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

可以這樣說,金鳳隧道的建設,加速了璧山融入主城,也加快了重慶向西的步伐。

放在更大的層面來看,這也是重慶加快落實在成渝地區建設雙城經濟圈的重要戰略部署的標誌性工程之一。更多資-訊,可—官—柱—公—眾-號:大重慶房產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