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必须做支架吗?心肌缺血在其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6神医学


心肌缺血是一种发生在各个年龄段的常见疾病,年轻人出现心肌缺血并不一定就是患上了冠心病,如果出现心肌缺血的同时还伴有感冒、腹泻等感染性疾病,应考虑是否是心肌炎造成的。老年人出现心肌缺血并伴有心绞痛的情况,而且有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或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就要考虑是否是冠心病造成的。

对所有年龄段的人来说,当出现心肌缺血时,如果有睡眠质量下降、工作压力大及熬夜劳累等情况时,还应考虑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可能。另外一些其它器官的疾病,比如肿瘤、肾脏病、肝病以及呼吸系统疾病等,也会导致心肌缺血。

由此可见,心肌缺血并不是冠心病的唯一表现,而心脏支架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所以心肌缺血与心脏支架并不存在密切联系。关于冠心病的治疗及适合放支架的条件,详细介绍如下:

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的全称叫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硬化导致血管腔狭窄或堵塞,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如痉挛等)导致血流受阻,致使心脏缺血、缺氧或坏死引发的心脏疾病。冠心病可分别或同时累及单支或多支冠状血管,病变血管的狭窄状况和部位直接决定了患者的缺血症状及预后。当右冠状动脉、前降支与回旋支都发生病变时,叫做“三支病变”。

冠状动脉是心脏为自身提供血液供应的系统,由于其覆盖在心脏表面,就像给心脏带了一顶帽子一样,所以将它称为“冠状动脉”。冠状动脉是主动脉发出的第一对分支血管,分左右两支,游走于心脏表面。其中,左冠状动脉起始段比较短,称为左主干,长度约为1~3厘米不等。随后分为前降支和回旋支动脉。

冠心病有哪些类型?

一般来说,冠心病有五种类型,分别是无症状型、心绞痛型、心肌梗死型、缺血性心肌病型以及猝死型。无症状型冠心病可发现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或在增加负荷时有改变,休息后能恢复。但S T-T改变并非是冠心病特有的,一些其它疾病也会出现。

心绞痛型的冠心病最为常见,其表现是在增加活动或情绪波动时出现胸痛、胸闷的情况(胸闷较为多见),持续几分钟或稍作休息后能缓解。一些病人在休息时,特别是凌晨发作,会记录到严重心肌缺血改变,这种情况称为安静型心绞痛。

新近出现的、安静型的、恶化型的心绞痛,如不及时治疗,会发展为心肌梗塞或猝死的心绞痛,也即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死是比较常见的严重疾病,当冠状动脉的某个分支有血栓形成时,就会导致冠脉闭塞,从而造成心肌坏死。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该病致死率高达30%~40% ,70年代后建立了监护室,可及时治疗心率紊乱和心力衰竭,病死率下降至15%。

八九十年代发展了溶栓及介入治疗,将致死率进一步下降至到了5%~10%。由于已经闭塞的血管能够再次开通,所以心脏的恢复更好。长期缺血会导致心肌纤维化,其临床表现为扩张型心肌病。当缺血性心肌出现电生理紊乱时,会诱发严重的室性心率失常,突然发生心脏骤停。

冠心病的治疗方法很多,比如内科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内科治疗包括最基本的治疗以及药物治疗,基本治疗主要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保持适当的身材,以降低血脂、血压及血糖异常的风险。

介入治疗是近年来比较先进的冠心病治疗手段,主要针对不能通过药物控制病情的患者,治疗方法有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冠状动脉内斑块旋切术、冠状动脉支架安置术等。外科手术治疗冠心病的方法主要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桥血管一般采用自身的大隐静脉、内如动脉、桡动脉以及腹壁下动脉等。

该方法适用于左冠状动脉主干狭窄、冠状血管多支病变、内科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心绞痛以及不适合进行介入治疗的患者。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是目前比较常用的外科治疗冠心病的方法。

什么时候需要放支架?

是否需要植入支架,并不只看血管的狭窄程度,还要根据心肌是否缺血判断。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就像是看河道是否狭窄,如果已经很窄了,就应直接判断为装支架。当造影看上去还可以,但确实又会出现胸痛的症状时,就要看河道中的水流状况了,看血流状况如何就需要进行血流储备分数(FFR)的检查。

过去经常说冠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随着器械的逐步发展与完善,医生已逐渐认识到真正需要改变的是缺血,而不是病变本身。美国心脏病学会指出,对于模棱两可的左主干病变,应首先选择冠状动脉血流量储备分数(FFR)评估病情。

影像学检查与功能学检查

临床上常用的冠脉造影、IVUS(血管内超声)、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均为影像学评估,造影只能看到血管的外观轮廓,IVUS、OCT是更加先进的腔内影像学,可从血管内部看到斑块的结构特点。影像学检查只能评估冠脉狭窄的程度,并不能判断狭窄是否引起了心肌缺血。如果患者出现心肌缺血,发生心梗、心力衰竭及死亡的风险将大大提高。

因此,对那些非常明显的狭窄,比如很严重的狭窄或非常轻微的狭窄,仅通过影像学评价就能准确判断是否需要植入支架。但对于那些处于临界状态的病变,功能学检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在冠心病治疗方面,患者及家属的知情权与决策权始终占主导地位。比如,急诊时对心肌梗死患者直接介入治疗是降低病人死亡率最有效的方法。但如果病人家属不听从,坚决不接受植入支架,可能会因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而回天乏术。所以医患之间的沟通理解非常重要,医生应尽可能将获益及风险详细地告知患者和家属,让病人也参与到治疗的决策中来。


jianxing2000


冠心病大多数情况下是需要药物治疗的,譬如咱们常用的阿司匹林、氟伐他汀、倍他乐克等,可以控制血管狭窄不再发展;有一部分如果狭窄严重,譬如冠脉造影发现血管狭窄程度超过了70%,伴有心绞痛症状,就得考虑支架治疗了;还有一部分病人,三支主要的冠脉血管均有严重狭窄,不能再放支架,那就得考虑搭桥手术了。心肌缺血是冠脉血管狭窄造成的后果,就像水管生锈会造成水管里的水流变小一样。


成城医生


冠心病未必一定支架。一般来讲,要满足3个条件,才可支架:

1、患者有出现心绞痛或者是心肌梗死的症状。没有症状,做不做支架都无意义。支架不能治疗冠心病,它惟一的作用是缓解症状;

2、血管直径大于或者等于2.25毫米。血管太细,做了支架对血流量的改善也没有多大帮助。血管直径决定了血管的作用重要程度,对于无关紧要的过细血管,即使进行支架,对改善血流量的效果也不大;

3、血管至少堵塞70%以上。一般只有达到这个数值,才会真正对影响血流量造成明显的影响。

冠心病的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功能障碍和电生理改变,可引起心脏骤停。缺血性心肌病多继发于冠心病,即冠状动脉本身有病变,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症状。

冠心病猝死者的冠状动脉都有严重的动脉硬化,管腔狭窄和血栓堵塞,心肌也有较重的病变。冠状动脉猝死常发生在急性缺血,冠状动脉痉挛,动脉血小板血栓堵塞,或者是陈旧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瘢痕影响心室收缩功能。自主神经中交感神经活性增高,血压和心率增快,血小板凝聚性增加,堵塞冠状动脉,也是冠心病猝死的一个重要因素。

冠心病并不仅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病例中,90%左右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亦有5%~10%为单纯冠脉痉挛、冠状动脉炎、冠状动脉栓塞等病理改变。


纯钧LHGR


心肌缺血不是病,而是指心脏得不到足够的血液和氧气,导致供血、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

心肌缺血患者不一定支架,但支架的患者肯定心肌缺血!

人体各组织器官如果要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需要心脏时刻不停的跳动泵血,但我们也必须理解心脏本身也要得到充足的血氧供给,而输送血氧的通道就是冠状血管。

心肌缺血常见于冠心病群体,这是因为此类患者的血管存在严重的堵塞,血液无法通畅的流动,造成心肌坏死,从而诱发冠心病。

对于部分血管堵塞较重的患者而言,一切的异常来源于血液的供给不足,而支架就是将堵塞的血管撑开,在短时间内患者的血运会得到改善甚至恢复,但从长远来看,支架并没有将疾病逆转,最典型的证据就是“患者的长期服药”,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完全可以说“支架只是一种快速疏通血管的急救措施”,如果患者没有严重的心肌缺血,那么就算做了支架手术也没有任何收益。

支架不是冠心病患者的唯一选择!

支架是冠心病患者的最后选择——这是我一直以来的观念,支架只是一种治标的措施,可以恢复患者的身体血运、缓解症状,而非治本“从根源处解决冠脉狭窄的致病因素”。

人不是机器,从来就没有千篇一律的治疗办法,就算同为冠心病患者,并且都有严重的心肌缺血,但根据致病因素的不同,治疗方案和难度也绝不相同,如果你被确诊为冠心病,先不用着急考虑支架的问题,你可以看看自己是否有严重的心肌缺血、是否有严重的临床症状,如果没到最后阶段,那么其实不需要支架。

反而应该寻找隐藏在背后的主要“凶手”,这需要借助影像学检查的力量(胸部、颈部的核磁共振和正侧位片),当我们对其进行治疗后,患者症状可以得到明显改善,然后对紊乱兴奋的交感神经进行调控,完全可以告别支架恢复健康。

如果我们将心肌缺血看做一种结果,那么支架手术只能作为一种补救,而神经调控才叫做治疗。


(我是罗民,三甲级医院在职主任医师,有着三十多年临床一线工作经验的“老”医生,我的努力只为收获大家的认同,如果我的回答可以帮助您,希望您能点赞、关注,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评论或私信我,我会尽力帮助大家!)

罗民教授


做心脏支架是有手术指针的,必须心脏血管狭窄到一定程度才会做。冠心病心脏血管狭窄,意见预防为主,血管粥样硬化导致的狭窄是可以逆转的,这种逆转得靠饮食。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脂肪肝,这些代谢紊乱性疾病的并发证就容易出现心脑血管的狭窄,梗阻,治疗这些疾病和预防并发症的根源在饮食治疗。这些疾病是由于糖,脂,蛋白,核酸代谢基因先天缺陷,代谢能力不足,随着衰老,代谢下降,这些基因缺陷就会暴露出来,饮食治疗的措施是,你能代谢多少,出多少,病情就会好转和得到控制,像高血脂,脂肪肝,高尿酸有完全控制到正常的可能。这样就不会出现后继的冠心病。


运动医学硕士谈瘦身


治病要治本。冠心病装支架是目前医学的推荐重点,很多人深信,义无反顾地参与其中;安装费用因国产的或进口的有差别,安装的支数会因病况的改变而增加,原先的3、4万变为20万左右的在情理之中;支架是人为的体外的东西在冠状动脉中可起到一定作用是肯定的,但它也会造成这样那样的不适或副作用,需要服药维护;由于血液还是原来的血液,形成堵塞的机制没有改变,出现复发是常有的事。忧虑不决的要留意。

治本的方向在哪里?在人体自身能力的行为的改变,无需安装支架。血液中的血小板内有一溶解酶,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激活它,能在冠状动脉堵塞处借负压的血流冲刷,快速消除一部分堵塞是完全可能的,视情况12小时恢复曾有经历;激活它对改良血液变好又有所提高,实现治疗与预防并重。标本兼治才是希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改变观念搏一搏是出路,让真假现身,用事实说话。

朋友们,怎么看呢?


精准核析


自古就有人患冠心病,而心脑血管支架只是近些年才发明应用起来的一种医疗枝术,以前人们犯有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时大多数服用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药物用于扩张血管,而心肌缺血多数由于心脏冠状动脉梗塞引起心肌供血不足,造成心脏动脉梗主要原因一是生活习惯原因,二是遗传因素,生活因素是饮食过于油腻高糖高盐和缺乏运动,遗传因素是家族长辈先天性对糖代谢能力不足而导致血脂过高而梗塞血管,尽管安装冠状动脉支架是目前治疗心梗最有效的办法,能立即改变患者的身体状况,但并不是一劳永逸彻底根治冠心病,如果不注意改变生活和饮食方式,今后还会出现心梗状况。


栖雁林


冠心病就是心脏的冠状动脉阻塞引起心肌缺血并造成一连串症状的一类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放不放支架?放多少支架?

通常是通过检查冠状动脉堵塞的情况和患者的病情来缺定。通常在堵塞百分之三十的情况下都是考虑药物溶栓的冠状动脉再通治疗为主。如果堵塞超过百分三十并且患者的疾状有明显的心肌缺氧和其他疾状明显影响生活和工作者,或者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通常都是考虑心脏血管支架放置来治疗。如果冠状动脉堵塞超过百分之五十,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情况,也为了预防心肌梗死通常都是建议放置支架来治疗,并且放几个都是看堵塞血管的程度长度来缺定。通常是做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看情况而定。

放置支架就是把堵塞的心管扩大也就是把堵塞的位置扩展,促使血液尽可能地达到正常的流量来满足心脏的氧气和营养,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通常除了放置支架,还要结会药物溶栓降脂治疗,结合正确的生活习惯和养生保健饮食并要消除冠心病的发病诱因,冠心病患者才会更好得到治疗效果。




在线共享医生


冠心病病人不一定都要安装支架!则要看冠状动脉血管的堵塞程度来确定是否适合安装支架。

冠心病其实是缺血性心脏病,引起冠心病的主要原因是高血脂或血液粘稠。由于高血脂或血液粘稠,这样的血液在血管里流淌比较缓慢,血液中脂类垃圾慢慢吸附在血管壁上,使血管壁上沉淀附着一层小米粒状的粥样硬化物,使血管壁变厚血管腔变得狭窄,影响血液进入心脏,使心脏因缺氧缺血而功能受到影响,这便是冠心病!

绝大多数人在三十岁以前血管光滑,基本上无粥样硬化物,血液流淌正常,心脏供氧供血正常,使人气血方刚。

当人的年纪越来越大的时候,由于多种原因所致,血脂有所变化,血液开始粘稠,血管壁开始出现粥样硬化物,血管壁慢慢变厚,血管开始堵塞。

当冠状动脉血管堵塞到50%时,没有任何感觉,工作生活不受影响。

当冠状动脉血管堵塞到55至65%时,开始出现心慌胸闷气短,乏力和手脚冰凉。很多以为年纪大了,或者老了,不大重视,没当一回事,顶多去医院找医生开点药吃。

当冠状动脉血管堵塞到65至75%以下时,开始出心律不齐,胸部放射性剧烈疼痛,面色苍白浑身冒汗。这时医生一般不会建议安装支架手术,一般进行药物治疗。

当冠状动脉血管粥样硬化堵塞75以上时,血液因冠状动脉血管堵塞十分严重,己经很难进入心脏,严重影响心脏功能,心脏随时都有罢工的危险,这时医生肯定会建议病人必须安装支架,挽救患者生命。

不知本人的回答有错误的地方没?若有请谅解!


灵霄云罗先云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它的形成是很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像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临床上常表现为活动后或情绪激动时胸闷胸痛心悸等,或原有症状加重,多在休息后缓解,而冠心病需不需要放支架,还是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冠脉造影的结果,如果胸闷胸痛反复发作、心绞痛反复发作,或者冠脉造影结果显示左主干堵塞超过50%,其他侧支超过70%,建议放支架治疗。

冠心病患者的的血管狭窄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当引起心梗时还会引起心脏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心脏室壁瘤、心脏破裂,引起心衰休克甚至死亡。而冠心病的治疗除了服用药物、放支架等,还要注意饮食(清淡、低盐低脂饮食),适当锻炼(避免重体力活动,过激运动),还要戒烟戒酒,定期复查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