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名誉是表现在外的良心,良心是隐藏在内的名誉

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德]康德

良心通常只以沉默的形式说话。——[德]海德格尔

名誉是表现在外的良心;良心是隐藏在内的名誉。——[德]叔本华

叔本华:名誉是表现在外的良心,良心是隐藏在内的名誉

什么是良知?《大学》称之为“明明德”,即内心的光明,心的本性。人对事物的第一个反应是直觉的判断。此时人心中的对与错,是本性的表现。这种表现,用明代哲学家王阳明观点来看,即是一个人的良知。

据说有一次,王阳明的弟子半夜里捉到一个小偷,便向他大谈“良知”的道理。谁知,小偷笑着问道:“请问,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正值炎夏,天气很热,王守仁的弟子让小偷脱掉外衣,接着又让他脱掉内衣。当让小偷脱掉裤子时,小偷诺诺地说:“这恐怕不太好吧。”

王阳明的弟子说:“这便是你的良知!”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也曾说过:“我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有一种特别的现象,亦即每当我要去做一件不该做的事情时,内心都会出现一个声音叫我不要做。”苏格拉底称这个声音为“精灵”,而这个精灵只会说“不”,就是只有当你要去做不该做的事情时,精灵会对你说不可以。

这听起来似乎挺不可思议,但其实不难理解,就像我们常说的:“做了这件事,我会良心不安的”,这种“不安”跟苏格拉底所说的意思是相似,他所说的“精灵”就是我们所说的“良知”。它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要先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听听你的本心。它能告诉我们是非对错,告诉我们何事可行,何事不可行。

叔本华:名誉是表现在外的良心,良心是隐藏在内的名誉

因此,我们可以说,良知是道德的试金石。内心是一面镜子,或许你所做的恶事逃过了大众的审评,法律的制裁,但唯一不能逃脱的就是自己心灵的谴责。巴金先生说:“良心的责备比什么都痛苦。”背负着心债过日子,其中滋味可想而知。而只有上不愧于天,下不怍于地,才是真正洒脱幸福的人生。法国著名哲学家卢梭的在他的《忏悔录》中记录了这样一件事:

卢梭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生计,只好到一个伯爵家去当小佣人。卢梭很喜欢伯爵家的一个侍女那条漂亮的丝带,于是他趁没人的时候,从侍女床头拿走丝带,跑到院里玩赏起来。

巧的是,正好有个仆人从他身后走过,他发现了卢梭手中的丝带,立刻报告了伯爵。伯爵大为恼火,就把卢梭叫到身旁,厉声追问。卢梭害怕极了,怕因为承认是自己拿的,会遭到辞退。于是,他不得不撒了个慌,说丝带是小厨娘玛丽偷给他的。伯爵半信半疑,就让玛丽过来对质。善良、老实的小玛丽一听这事,脑袋顿时懵了,一边流泪,一边说:“不是我,决不是我!”卢梭却一口咬定是玛丽干的,还把进过变得有鼻子有眼。

伯爵更恼火了,索性将卢梭和玛丽同时辞退了。一位老者在两人离开伯爵家时,对他们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你们中必有一个人说谎了,说谎的人一定会受到良心的惩罚!”

果然,在卢梭有所成就之后,他非但没有忘掉此事,反而在心中形成了抹不去的一段悔恨记忆。40年后,他在本人的自传《忏悔录》中坦白说:“这种沉重的负担一直压在我的良心上……促使我决心撰写这部忏悔录。”“这种残酷的回忆,常常使我苦恼,在我苦恼得睡不着的时候,便看到这个可怜的姑娘前来谴责我的罪行……”

叔本华:名誉是表现在外的良心,良心是隐藏在内的名誉

良心的惩罚是最痛苦的煎熬,是人生痛苦的根源之一。一时的自私代价却是心灵上永远的愧疚与谴责,不管是凡人还是伟人,都逃不过内心的惩罚。

背负着良心的惩罚会让你苦恼得寝食不安。要做到坦坦荡荡,唯有让自己的心充满正直、诚实,时刻反省自己。良心是每个凡人的上帝,只有当正直和诚实的阳光照耀着你的心灵时,阴霾才会远离你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