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父母双亲对孩子的爱有什么不同?

叔本华:父母双亲对孩子的爱有什么不同?

叔本华:父母双亲对孩子的爱有什么不同?


德国伟大作家、思想家、哲学家叔本华,和另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尼采一样,都对女人提出了许多意见,叔本华甚至认为女人应该属于男人的附属品。当然了,这样的观念现而今已经是过时了,也就是时过境迁了,因为目前我们的世界已经是“男女平等”的世界,甚至在不少家庭中处于“阴盛阳衰”的地步。

叔本华说“女人是男人的附属品”也就显得与现时代格格不入。不知道如果让叔本华活到现在,再让他发表对女人的看法,是否会认为“男人应该属于女人的附属品”呢?这个问题谁也不得而知,不过,无论任何时代,男人女人的问题依然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叔本华:父母双亲对孩子的爱有什么不同?


叔本华作为现代悲观主义哲学、唯意志论的开创者和主要代表人物,他对东方文明知道得很多,叔本华的著作中曾引用了《老子》《周易》等中国古代哲学的观点,在一篇文章中还对《赵氏孤儿》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可见他对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国古代文化是很了解的。

在世界古老文化当中,叔本华尤其对印度文化了解颇为深刻,同时也对印度文化当中尤其是印度哲学当中的许多观点保持赞赏的态度。叔本华阐述印度这个国家对女人给予的地位,以此印证他说的“女人从属于男人”的观点,他说:“在印度,女人从来就不是独立的,根据《摩奴法典》,她必须依次顺从她的父亲、丈夫、兄弟或儿子。”


叔本华:父母双亲对孩子的爱有什么不同?


话题已经严重偏离标题的内容了。本文要说的是父亲或者母亲对孩子的爱有何不同?还是让我们言归正传吧!

叔本华曾经在他的一篇文章当中讨论了父亲和母亲对孩子的爱的不同之处,叔本华讨论这个问题的前提,也就是父母双亲对孩子都是有爱的,关于这些观点,我相信绝大部分人还是同意的。


叔本华:父母双亲对孩子的爱有什么不同?

叔本华


叔本华说:“母亲对其孩子最初的爱纯粹是出于本能天性,就此而言,人与动物都是一样的。所以,一旦孩子长大成人、自食其力,这种爱便消失了。从此,这种最初的爱就由以习俗和理性为根据的爱所取代,但是,这种爱常常难以显现出来,尤其在母亲不爱父亲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叔本华的上述观点,恐怕是许多人都要反对的,尤其是许多女人可能会反对叔本华的观点,认为叔本华是在胡说八道。我总以为,叔本华之所以提出上述观点,与其亲身经历有关,他认为他的母亲不爱他的父亲,而且他和他的母亲的关系也较为僵硬,到最后不得不完全破裂。


叔本华:父母双亲对孩子的爱有什么不同?


叔本华提出的上述观点,基于其亲身经历。而和叔本华有着类似经历的人,实际上在现实生活当中也是为数不少的,甚至还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尤其是现代离婚率普遍偏高的时代更是如此。所以,将叔本华的观点完全否决,我认为是没有必要的,只不过他说的观点在其普遍性上值得商榷,同时在程度上也可以再稍作考虑。也就是说,母亲在其孩子能够自食其力之后,其爱的程度有所减少,这是真的,但减少多少的问题却有待验证研究;还有就是,母亲不爱父亲的时候,母亲对孩子的爱到底受到多大程度的影响,这也是有待进一步研究确认的。


叔本华:父母双亲对孩子的爱有什么不同?


那么,父亲对孩子的爱有何不同呢?孩子长大后,能够自食其力之后,是否也像孩子的母亲一样,爱的程度迅速减弱乃至消失?

叔本华对此问题强调说:“父亲对孩子的爱则不同,它更为持久;因为这种爱的基础是奠定于这一事实之上的,即父亲在孩子的身上发现了他内在的自我,这就是说,父爱从根源上说是超验的。”


叔本华:父母双亲对孩子的爱有什么不同?


关于母亲对孩子的爱,叔本华的观点我有所保留;关于父亲对孩子的爱,父亲之所以爱孩子是因为从孩子身上看到了“自我”,叔本华的观点我举手投足赞同。


叔本华:父母双亲对孩子的爱有什么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