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艾仅用3000人围困有10万军队的成都,为何刘禅就轻易投降?

官儿迷


首先要更正一点,邓艾确实是带着3000多人偷渡阴平,最后围困成都。

但是此时的成都并没有10万大军,蜀国境内的军队几乎都被姜维带走了,可以说此时的成都兵力空虚,所以刘禅才会轻易投降。


邓艾的3000多人,如同一把利剑直插刘禅胸口

公元263年,姜维率领蜀国10万大军与钟会在剑阁对峙,而邓艾却带着3000多人偷渡阴平。此时消息传到了成都,刘禅让诸葛亮之子诸葛瞻率领军队迎敌。

结果诸葛瞻失策,不听从他人建议,没有去占据地势险要的地方,因此被邓艾击败。这让诸葛瞻只能退守绵竹,之后两军决战,诸葛瞻再次被邓艾击败,他本人也死于此战。

诸葛瞻战败后,邓艾兵锋直指成都,此时的成都兵力空虚,邓艾的3000大军就像是一把利剑直插刘禅胸口,刘禅此时已经六神无主,他不知道是不是要选择投降。


刘禅没有决一死战的勇气

此时成都的10万大军还在剑阁,城中只剩下一批文臣,这些人在收到邓艾发出的劝降信后,只担心自己的荣华富贵,根本不去想蜀国的江山社稷,因此他们极力劝谏刘禅投降。

面对这样的局面,刘禅心中也很惶恐,虽然刘禅算不上庸主,但他没有那种与敌人决一死战的勇气。

尤其是他手下的很多大臣都在劝他投降,这让刘禅更加不知所措,皇帝的宝座他不想放弃,但相比于皇位,他更看重自己的生命。

如果他坚决抵抗很可能会让他丢了性命,直接投降反而还有可能保住他后半生的荣华富贵。

而且此时的天下形式已经很明朗,蜀国已经失去了争霸天下的实力,迟早会被魏国灭国。


因此在权衡利弊之下,刘禅选择投降。


东方大史


从题目可以看出,题主很显然受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认为刘禅在成都拥有重兵的情况下居然选择投降,这就进一步衬托出诸葛亮的伟岸。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中,刘禅面临的问题可比《三国演义》描述的要严峻的多,邓艾奇袭阴平后,拥有的部众远远超过了三千人,否则刘禅也不至于就这样轻易的投降了。我们一起仔细的分析一下。

邓艾的实际兵力。

邓艾的兵力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从出征开始一直到击败诸葛瞻之后,数量都是在不断变化中的,而军队的质量也是在变化的。

第一,出征时的兵力。

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

诏诸军大举伐汉,遣征西将军邓艾督三万馀人自狄道趣甘松、沓中,以连缀姜维;雍州刺史诸葛绪督三万馀人自祁山趣武街桥头,绝维归路;钟会统十馀万众分从斜谷、骆谷、子午谷趣汉中。

邓艾率领三万人马从狄道出发,其目的就是牵制姜维于沓中,让他无法救援汉中,而钟会则统领十余万人进攻汉中;钟会才是主力,汉中才是主攻方向。

从祁山出发的还有诸葛绪,他的人马也不少,也有三万人;从这里可以看出,司马昭出动了六万人来前后夹击沓中的姜维。

邓艾人马直接攻击姜维大营,姜维见势头不好,赶忙往汉中跑,但是在强川口和邓艾的三万人马遭遇,在这里发生了一场惨烈的遭遇战,为了突围,姜维牺牲了所有的无当飞军,包括赵云的儿子赵广。

姜维虽然损失惨重,但是此战后邓艾的损失同样也是如此,此时总人马应该不足三万了。

第二,过阴平小道后兵力。

姜维军退去守剑阁后,邓艾就失去了牵制的对象,就精选士卒,准备从阴平小道直接偷袭成都。邓艾驻守陇右很多年,为了对付姜维确实费了不少心血,邓艾从陇右羌胡中招募了数千人从当勇士,这些人专门对付姜维,正是有这些人在手中,才拥有了屡次击败姜维的本钱。

那么这次精选的士卒绝大部分就是这数千羌胡勇士,他们擅长山地作战,熟悉如何穿越山岭,因此这些人数可不是《三国演义》提到的只有寥寥两千人。能够在沓中击败拥有五万人的姜维,这些精锐兵力绝对不少于一万人。

第三,过江油城后兵力。

走完阴平小道,就碰到了击败马邈埋伏在半路上田章,这个田章是钟会派过来接应邓艾。田章在距离江油关不远的地方击败了马邈埋伏在半路的伏兵,伏兵大约有三千人,那么由此可见田章的先遣部队人数应该在五千人以上,否则是很难完全击败半路埋伏的马邈部队。

田章击败伏兵后就和邓艾兵合作一起进攻江油关,取胜无望的马邈选择了投降,至此邓艾的人马应该在一万左右,这些人马都是精锐中的精锐,可不是一般的蜀兵可以抵挡的。

第四,击败诸葛瞻后的兵力。

在蜀汉灭亡后,根据《资治通鉴》记载:

汉主遣太仆蒋显别敕姜维使降钟会,又遣尚书郎李虎送士民簿于艾,户二十八万,口九十四万,甲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

蜀汉总计士卒人数为十万两千人,姜维在沓中大约有五万,汉中和剑阁大约有一万五千人,其他地方大约有三万,那么成都防守部队大约为不到一万人。而诸葛瞻率领了大约五千人出战,在绵竹战败后,邓艾军应该还有一万左右。

由此可见,经过阴平小道,江油关之战,绵竹之战后,邓艾大约还有一万之众,并非题主提到的只有区区三千人。而且在实际历史中,邓艾军队并没有到成都,而是距离成都不到四十里的雒城,因此并不存在围困成都的事情,刘禅就选择投降了。

刘禅投降的原因。

其实刘禅的投降是大势所趋,并非他胆小懦弱,或者无能,无论谁碰到他那个境况,除了投降就是战死,并没有其他的出路可言,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没有做好成都防守。

自始至终成都就没有做好防守的准备,绝大多数人以为有诸葛瞻的出战就可以挽救蜀汉的危亡,因此根本就没有做好防守事宜。根据《资治通鉴》记载:

汉人不意魏兵卒至,不为城守调度;闻艾已入平土,百姓扰扰,皆迸山野,不可禁制。

当邓艾来到距离成都不远的雒城的时候,成都已经是惊慌失措了,没有人想着怎么去防守,而是向外逃往,这个逃往即使基本的城防部队也没有能够阻止住。

第二,人心涣散。

当邓艾兵临城下的时候,绝大多数人并没有想过如何做好防守,固守待援而是想着要么跑去南中,要么去东吴,大多数人只想着如何逃跑来保护自己,唯独没有想着怎么去防守成都。

由此可见,再坚固的城池并不是从外部被攻破的,而是从内部攻破;即使成都城墙再高大坚固,没有必死的心去防守,依然会轰然倒塌,这也是刘禅不得不选择投降的原因吧。


笑看三国风云


因为邓艾从来没有用3000人围困10万军队的成都。

凡是说邓艾用3000人围困10万人成都的,都是看书不仔细的。大约逮着三国演义中的一句就开跑。实际上,演义中是邓艾用五六万为围困守军1万的成都。原书为证:

邓艾最初起兵伐蜀,兵力是9万人:

艾遂遣雍州刺史诸葛绪,引兵一万五千,先断姜维归路;次遣天水 太守王颀,引兵一万五千,从左攻沓中;陇西太守牵弘,引一万五千人,从右攻沓中;又遣 金城太守杨欣,引一万五千人,于甘松邀姜维之后。艾自引兵三万,往来接应。


这9万人跟姜维打了一阵,基本胜多败少,后来赶往剑阁。诸葛绪一军被钟会给吞并了:

会乃 将诸葛绪用槛车载赴洛阳,任晋公发落;随将绪所领之兵,收在部下调遣。

这样邓艾剩下的兵力,还有7万左右。


然后,邓艾偷渡阴平,过程如下:

艾乃先令子邓 忠引五千精兵,……凿山开路,搭造桥阁,以便军行。艾选兵三万,各带干粮绳索进发。约行百余里,选下三千兵,就彼扎寨;又行百余里, 又选三千兵下寨。……沿途下了数寨,只剩下二千人马。……邓艾、邓忠, 并二千军,及开山壮士,皆度了摩天岭。


这时候,邓艾的军队分布如下:摩天岭下有2000精兵+5000没兵器的开路军;七百里阴平道有约28000士兵,另外在阴平北口有3-4万军队。

接下来,邓艾带着二千人马攻下了江油城。这大概就是很多帖子说邓艾只有两千人的原因。然而接下来邓艾明显有征召部下的举动:

邓艾取了江油,遂接阴平小路诸军,皆到江油取齐,径来攻涪城。

这里写邓艾接应阴平小路诸军来取齐,那么手下的兵力至少也增加到了3.5万。实际上从后面的格局来看,他有可能把阴平路口的3万多军队也调来了。

接下来,邓艾和诸葛瞻交战。诸葛瞻的兵力,书上有描述,是7万:

后主即拨成都兵将七万与瞻。

双方交战,前两次邓艾都输了,损失了万余人马:

乃与众将商议曰:“蜀有诸葛瞻善继父志,两番杀吾万余人马,今若不速破,后必 为祸。”监军丘本曰:“何不作一书以诱之?”艾从其言,遂作书一封,遣使送人蜀寨。

邓艾损失万余人马,如果之前兵力是3万多,则剩下2万多人;如果之前兵力是7万,则剩下6万人左右。问题是假设邓艾之前是3万多,剩下2万多人,而诸葛瞻有7万人,显然是魏军数量远远少于蜀军,邓艾哪来的脸皮去劝降?

再看后面的描述:

艾从其言,遂令天水太守王颀、陇西太守牵弘,伏两军于后, 艾自引兵而来。此时诸葛瞻正欲搦战,忽报邓艾自引兵到。瞻大怒,即引兵出,径杀入魏阵 中。邓艾败走,瞻随后掩杀将来。忽然两下伏兵杀出。蜀兵大败,退入绵竹。艾令围之。于是魏兵一齐呐喊,将绵竹围的铁桶相似。……瞻自 披挂上马,引三军大开三门杀出。邓艾见兵出,便撤兵退。瞻奋力追杀,忽然一声炮响,四 面兵合,把瞻困在垓心。瞻引兵左冲右突,杀死数百人。艾令众军放箭射之,蜀兵四散。瞻中箭落马,乃大呼曰:“吾力竭矣,当以一死报国!”遂拔剑自刎而死。……张遵、黄崇、李球三人,各引一军杀出。 蜀兵寡,魏兵众,三人亦皆战死。

邓艾伏兵把蜀军围住,后面又说蜀兵寡,魏兵众,因此可见魏军兵力至少不少于蜀军。再者,邓艾手下一共四个地方官,除了诸葛绪被钟会拿下,其余三个至少有两个都出现在了此处,可见大概率邓艾是全军过来了,而不是还留了一半人马在阴平道北口。

由此可知,按三国演义,邓艾在兵临成都时,兵力大概率是有五六万这个量级,至少是有两三万这个量级。


而此时成都兵力是多少呢?三国演义毛本没有提到,嘉靖本却是有描述的:

后主稍安,即拨成都见在兵七万与瞻。瞻留一万兵守成都,辞了后主,整顿军马。

毛本没有叙述,嘉靖本有明确叙述,且两者没有矛盾冲突的,以嘉靖本为准是合理的。可见,成都在诸葛瞻全军覆没后,只剩下一万守军。邓艾的兵力占绝对优势。

演义原文也说:多官议曰:“兵微将寡,难以迎敌……”显然,蜀军一万,魏军两三万到五六万,才符合“兵微将寡”这个说法。

至于十万人马又是什么呢?在演义中,这段是出现在这里:

遣尚书郎李虎,送文簿与艾:共 户二十八万,男女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官吏四万,仓粮四十余万,金银各二千 斤,锦绮彩绢各二十万匹。余物在库,不及具数。

这里的数字实际上是史书上的数字。在史书而言,十万二千是指蜀汉战争爆发前的全国兵力。而在演义里,蜀汉战前兵力是二三十万,因此十万二千可以理解为蜀汉尚存兵力的总数。毕竟诸葛瞻那里就损失了七万人马,姜维再损失个几万人,剩下也就这点了。

由此可知,按三国演义而言,邓艾并不是3000人围困10万军队的成都,而是用数万人围困1万守军的成都。


巴山夜雨涮锅


题主说的是《三国演义》,根本不是历史。阿斗在成都养不起10万人!诸葛亮几次北伐使用的全部兵力,都没有超过五六万人。

司马昭灭蜀国,可是“征四方之兵十八万”!

这18万人,并分三路:钟会率主力10余万人,由汉中,直逼阳安关;邓艾率兵3万余人,由狄道进军向甘松、沓中牵制姜维驻守沓中的主力;诸葛绪率3万余人,向武街、桥头等地截断姜维的退路。

注意,钟会才是灭蜀国的主力,邓艾的任务只是“牵制”。

而蜀国在灭亡之前,只有十万兵力:“带甲将士十万二千”。主要分布在三个地方:沓中的姜维布有3-4万,留守成都的有4万余人,汉中、东部、南部等要地有两三万人。

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钟会吞并了诸葛绪的兵马,带着13万人直奔剑阁。邓艾挑选本部(三万人中挑出)精兵2万余人奇袭阴平,将配角演成了主角。

邓艾奇袭得手后,率军(带着田章的部队)攻破绵竹,在绵竹打败诸葛瞻父子。要知道,诸葛瞻可是把守成都的禁军主力带过来的。兵力肯定不会少于邓艾所部的两万人。诸葛瞻父子死了,守成都的主力就没了。

所以,此时成都阿斗手下也就有万余人罢了。

所以,邓艾不是用3000人围困有10万军队的成都。因为成都此时就一万来士兵,而邓艾应该有不到2万人。后面还有钟会的十余万大军。阿斗肯定要投降了。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题主的这个问题并不正确,邓艾围攻成都时他应该具有兵力优势。

题主说邓艾仅用3千人围困成都,这应该是误解了《三国演义》里的意思。

在《三国演义》第117回邓艾选了3万5千精兵偷渡阴平,一路上隔百余里就留3千人下寨,作为接应,最后翻越摩天岭抵达江油时,身边只有2千人马。但是在邓艾夺取了江油城以后,就命令留在阴平小路上的各路军马全部到江油会合,然后才去攻打涪城。所以在围攻成都时,邓艾肯定不止3千人。

而在正史里,并没有提到邓艾带了多少人马偷渡阴平。不过在《三国志》里曾经提到司马昭命邓艾、诸葛绪各率3万多人前后夹击姜维,邓艾追击姜维到阴平以后,从军中选拔精锐,打算从阴平小道经江由、绵竹攻打成都,并邀请诸葛绪一起行动。诸葛绪认为给自己的命令是攻打姜维,因此没有同意邓艾的方案,而是去和钟会汇合。

此外和《三国演义》里钟会私下嘲笑邓艾的计划不同的是,历史上钟会在得知邓艾的计划以后认为可行,于是派遣将军田章等人从剑阁出发,经小路抵达江油和邓艾会师,共同攻打绵竹。

所以邓艾在偷越阴平以后,他的部队应该包括自己3万多大军中的精锐加上田章等人所率的部队,总兵力至少也有2、3万人了。

而成都也没有10万大军。

在蜀汉投降时,蜀军根据史书记载,共有“带甲将士十万二千”,不过这可不是成都城内的蜀军,而是整个蜀汉所有军队数量的总和。这其中包括了姜维在剑阁的4、5万人,汉中的乐城、汉城各有5千人,还有南中、永安和其他地方的驻军,剩下的才是成都的守军。

而且在魏国伐蜀以后,刘禅派遣右车骑廖化、左车骑张翼、辅国大将军董厥等人率军增援姜维,邓艾偷渡阴平以后又派诸葛瞻率军去绵竹御敌,这些部队都是蜀军的机动部队和成都附近抽调的驻军,所以此时成都能有多少部队是很值得怀疑的。

结语

刘禅选择投降,固然是因为其个性懦弱,但是邓艾在击败诸葛瞻以后,成都城内防御空虚也是事实,刘禅只有投降或者逃亡两条路可选,继续坚守成都已经基本不可能了。


不沉的经远


这个数据有比较大的错误。

魏国伐蜀时,总共出动十六万大军,兵分三路:由征西将军邓艾率三万人马由狄道出击,攻甘松、沓中,牵制姜维主力兵团;由雍州刺史诸葛绪率三万人马从祁山出击,攻武街桥头,截断姜维退路;伐蜀主力部队由钟会指挥,共计十余万人马,分别走斜谷、骆谷、子午谷,分进合击,目标直指汉中。

据战前魏国的情报显示,蜀国总兵力只有九万,驻守首都及其他军事基地的部队有四万人,能机动作战的人数只有五万人。这五万机动部队,主要由姜维统领,驻扎在沓中。

伐蜀之战开始后,蜀帝刘禅又派右车骑将军廖化驰援沓中,同时令左车骑将军张翼、辅国大将军董厥率部进屯阳安关口,以防止魏军从东线进攻,其余部队集结于汉、乐两城。应该说,蜀国把大后方的部队,也基本上派往前线了。

邓艾占领阴平后,除了自己的三万人马外,还节制诸葛绪的三万人马,总共六万人。不过,钟会搞了个阴谋诡计,向朝廷打小报告,指控诸葛绪畏敌不前。朝廷一纸令下,诸葛绪被捕,用囚车送往京师,他的三万人马,被钟会接管了。因此,邓艾进军成都,主要是依靠自己的三万人。

邓艾穿越七百里无人区后,兵不血刃占领江油。由于邓艾的军事行动相当隐密,蜀军在前线的部队已经来不及召回。刘禅派诸葛瞻领兵抵抗,那么这时诸葛瞻有多少兵力呢?史书上没说,考虑到蜀国全国正规军不超过十万,多数又在前线作战,即便征召新的军队,我想诸葛瞻的总兵力绝不超过三万人。从兵力上说,蜀军不比魏军多,考虑到还是很多新兵,战斗力要大打折扣。

诸葛瞻战死后,成都实际上已经没有多少兵力了。后来刘禅向邓艾投降,递交降表,根据此降表,甲士总共是十万二千人。这十万军队,绝大部分在前线与钟会对峙呢。由此分析可以看出,成都的确守备非常弱,并不是题主所说的有十万人,我想最多就一万人。


君山话史


你当刘禅是傻子,有十万人马在成都,干不过邓艾的三千军队?历史的真实情况远比演义要严酷得多!刘禅开门投降几乎算是最佳的选择。

邓艾远不止三千人马

司马昭派遣邓艾和钟会两路人马攻蜀,动用的兵力十多万,兵分两路,一路是钟会走原来诸葛亮北伐曹魏的路线反向攻打蜀汉,钟会领军在剑阁与姜维率领的蜀汉守军对峙。

一路是邓艾率领的三万多人马走今天的岷县、武都、文县,借阴平小道,翻陇南勾楼山,绕过剑阁,直扑现在的绵竹市,攻克绵竹后,就是一马平川的成都平原,直接领兵打到了成都城下。

邓艾一路的伤亡很小,不要以为邓艾翻山越岭的会损失很多人马,事实上邓艾走得很顺利,除了翻越勾楼山,略有损失外,基本上大军没有多大的伤亡。现在的邓艾偷袭阴平的道路遗迹都还存在,比如陇南岷县还有邓艾大军搭建的栈道和桥梁,甚至还有一个村今天的名字就叫“邓艾村”。

【邓艾偷袭大军所修栈道】

驻守成都的军队远没有十万之众

曹魏伐蜀的时候大概在公元263年前后,而当时整个蜀汉的人口总数100万都不到,这是净人口基数,能够参军入伍的人口总数不超过12万,所以当时蜀汉的总兵力大概就在十万。

全国兵力才十万,怎么可能成都就驻扎有十万人马,更何况姜维率领着当时蜀汉的主力屯田军在前线抵御曹魏的入侵,数量有三万人马,而作为前线的汉中,南中、永安郡又各有两万人马,这些地方都是属于军事要地,不可能兵力薄弱。

那么卫戍成都的军队有多少呢?大概不到一万人马,关键是这一万人马并不是全部驻扎在成都城内,城内一部分,成都周边的卫所一部分,比如现在的双流、邛崃一带,邓艾来得太过突然,成都周边郡县的军队毫无反应,而成都城内的守军又严重不足。

当邓艾率领三万大军忽然兵逼成都城下,而成都真实的守军数量才不到一万人,刘禅并不是一个铁血强硬的帝王,他完全没有勇气与成都誓死存亡。

刘禅的选择

面临邓艾大军兵临城下,蜀汉皇帝刘禅的选择只有两种:血战到底;开门投降。

毫无疑问,刘禅选择了后者,这种选择既是因为他没有血战到底的勇气,更没有血战到底的资本。刘禅不是一个有成就的皇帝,年少登基,有丞相诸葛亮打理国政,自己混混僵僵的就过来了,诸葛亮死后,姜维主外,黄皓主内,自己也乐得个清闲。

刘禅的帝王生涯基本上没有经历过大的波折,虽然不能算是个傀儡皇帝,但是他自己能够完全自主决定的事情并不多,到了这个城破国亡的危机时刻,期望刘禅能够幡然醒悟,热血沸腾,这是不现实的。

懦弱是刘禅性格的最大特点,加上当时成都的主战派毫无话语权,唯一能够左右朝局的姜维又被牵制在剑阁,刘禅在黄皓的建议下,主动的开门投降了邓艾。

刘禅的选择是相当的明智,他既得到了曹魏最大的优厚待遇,更是让川蜀百姓免受战乱之苦,而且由于他的投降,蜀汉官员们能够非常顺利的承接到曹魏对当地的统治之下,曹魏对蜀汉的管辖接收几乎就是无缝对接。

综上来看,当邓艾率领三万大军兵逼成都时,后主刘禅选择开门投降,既是因为实力不足以抗衡邓艾,更多的却是因为刘禅自身就是一个懦弱无为的人,他没有君死国破的勇气!


沉墨I方之城


邓艾的军队远远不止3千人,而是有3万多人,算上穿越七百里无人区的阴平小道有人员损耗,也至少有3万人。

公元263年,魏军大举伐蜀,总共出动军队约18万余人,魏军是这样部署的:

魏军兵分三路,分为西路军、中路军、东路军三大主力。



其中西路军由征西将军邓艾统兵三万余人,由狄道(今甘肃临洮)进军,以牵制蜀汉大将军姜维驻守在沓中(今甘肃舟曲西北)的主力。

中路军由雍州刺史诸葛亮绪统兵3万余人,出祁山负责切断姜维后路。

东路军由镇西将军钟会率领12万余人,出斜谷、骆谷主攻汉中各据点。



蜀汉除了在汉中各地的驻军,主要依托汉城、乐城及阳平关等主要据点防守魏军,而蜀军主力则由姜维率领驻屯在沓中屯田,对付姜维的主力,正是邓艾所率领的3万余人的军队。

换句话,司马昭南征蜀汉之时,蜀汉军队除了姜维在积极备战外,包括后主刘禅在内的群臣是一征歌舞升平,毫无防备。



在魏军南征前,姜维根据魏军的人事变动,司马昭下令钟会在关中治军,推断出钟会及魏军可能会有伐蜀的战争,并因此向皇帝刘禅报告,因为姜维只是推断,没有掌握实际情况,再加上黄皓掌权,迷信鬼神,却告诉刘禅敌军不会来,因此蜀汉朝廷没有做任何防备魏军来袭的准备。这也成为蜀汉灭亡的一大原因。

在263年,整个蜀汉的人口有94万,全国军队约有10万人,镇守南中、永安等边境地区的蜀军约有2万人,镇守汉中的蜀军约有2万人,姜维率领的屯田中央军约有3万人,留在成都的中央卫戍部队约有2万人,还有一些是分散各地的郡县兵。



战争开打后,汉中蜀军收缩防线,退入汉城、乐城及阳平关等险要据点,姜维率领的主力与和邓艾虚晃一枪,并躲开诸葛绪的军队,退到剑阁险关,挡住了钟会的主力。

姜维利用险要关隘挡住了魏军主力,钟会前进不得,而这个时候邓艾就提出了从阴平小道经汉德阳亭,奔赴涪县,直接攻打成都的计划。



于是邓艾率军开始穿越七百里无人险区,同时钟会也派遣田章率军跟随邓艾,邓艾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行军,凿山开路,悬崖修栈,遇水架桥,裹毡身滚,出乎不意如天兵天将般降临江油,迫降守将马邈。

接着邓艾继续进军到绵竹与诸葛瞻率领的蜀军对峙,成都原本有中央卫戍部队约2万人,战争打响后,刘禅派出廖化增援姜维,同时又派张翼和董厥到阳安关口防守钟会军,已经派出了一万多军队,此时成都只有1万余人的军队,并没有10万人,10万人是蜀汉全部的军队。



而邓艾原本就是有三万余人的军队,基本上没有战争损虚,只有一些自然损耗,在穿越无人区摔死的、饿死的和病死的,到达绵竹时,邓艾手下至少有3万人。

而诸葛瞻率领的蜀军,是成都最后仅存的部队,人数估计有1万余人,再加上一些杂七杂八拼凑起来的保卫部队,蜀汉能打仗的正规野战军已经全部派出去了,成都几近空虚。



绵竹之战,邓艾又击败了诸葛瞻的军队,成都仅有的军事力量全部崩溃,要么被杀,要么投降,邓艾继续进军成都,兵临成都城下时,邓艾至少还有2.5万人的军队,而成都城中已经没有军队了,或者说没有正规军队了。

刘禅为何轻易投降?

很简单,敌人有2万多人,而自已已经没有军队抵抗了,不投降怎么办?蜀汉分散在各地的军队,又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再加上朝中一些投降的劝谏,于是刘禅投降了。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识时务者为俊杰,在正确的时机做出正确选择才是保全自己的最佳方式。

或许是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人对于蜀汉政权都有着独特的情感,似乎它就是我们心灵的寄托场所。看着刘备、诸葛亮等人白手起家,一步步将蜀汉帝国发展壮大,我们的内心也逐渐激动起来,复兴汉室仿佛指日可待。

可是好景不长,刘备病逝后,即使有诸葛亮掌权也是独木难支,在诸葛亮死后蜀汉更是雪上加霜,人才青黄不接,国力日渐衰弱,最后还是无法逃避被吞并的下场。那么问题来了——当时邓艾偷渡阴平后带着仅有的三千人马围困成都,而刘禅还有着十万兵马与之抗衡,可为何他如此轻易就投降了呢?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当时邓艾军与成都守卫的兵力对比绝对不是题目中所说的那样,常言道:一力降十会。用三千人对抗十万人,再加上后者完全可以固守城池,这样的战斗根本不可能取胜,即使兵仙韩信再世也做不到。

那当时又是怎么样一种情况呢?对于邓艾偷渡阴平之事《晋书·帝纪》这样记载:

“十一月,邓艾帅万余人自阴平逾绝险至江由,破蜀将诸葛瞻于绵竹,斩瞻,传首。进军雒县,刘禅降。”

《三国志•邓艾传》也有记载:

“冬十月,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於危殆。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

虽然史料中没有明确说明邓艾偷渡阴平后兵力损失了多少,但是从这里我们不难推测出,邓艾利用自己的智慧率领众将士成功越过天险,并且几乎毫发无损,当然在杀死诸葛瞻之后邓艾可能还会招降一些蜀国士兵,不过数量不会太多,那我们就姑且算他当时有两万的兵马。

那么再来看看成都此时有多少守军。根据《汉书·地理志》记载,东汉时期每个郡所拥有的兵力在5000至10000之间,而当时蜀汉所处的益州共有22个郡,不过相较于繁华的中原地区,益州大多数地区人口密度并不高,所以平均每个郡的兵力应该在6000人左右,这也就是说当时蜀汉全国上下共有13万左右的兵力。

而《三国志•钟会传》又这样写道:

维等所统步骑四五万人,擐甲厉兵,塞川填谷,数百里中首尾相继,凭恃其众,方轨而西。

由此可知,当时姜维正率领4、5万人在正面战场迎击钟会,然后扣除用来防御南蛮地区的1万多人马以及防范东吴的3万常驻兵马,此时的成都应该还有3万左右的兵力。对此《三国志》也有相关说明:

十九年,进围成都数十日,城中尚有精兵三万人,谷帛支一年,吏民咸欲死战。

这里提到,邓艾进围成都之时,城内还有3万精锐的守军,并且所剩粮草还能够支持一年,反观邓艾军,他们在经历了偷渡与大战后早已疲惫不堪,此消彼长,刘禅完全有能力坚守城池直到姜维等人前来救驾,可为什么他最后还是选择了投降呢?



在我看来,刘禅会投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 诸葛瞻之死带来巨大的冲击。诸葛瞻何许人也?他可是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儿子,在蜀汉诸葛亮可是颇受老百姓的爱戴,有道是“爱屋及乌”,在诸葛亮死后人们又将蜀汉富强的希望寄托于诸葛瞻之上,即使很多政令不是诸葛瞻提议的,人们也会不自觉地将一切功劳都强加给他。对于这个相父的儿子,后主刘禅自然也是无比器重,诸葛瞻刚满十七岁的时候就被他选为驸马,而后更是想方设法地提拔他,将他当成蜀国的栋梁之材才来培养。
  • 但就是这么一个人,面对疲惫不堪的邓艾军的攻势居然毫无还手之力,就连自己的性命也没有保住,这件事情给刘禅内心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他扪心自问手中已经没有拿得出手的将领能够对抗邓艾,所以还没打心里就先胆怯了。
  • 受朝中众臣子的影响。当邓艾围困成都之时,刘禅便向朝中众臣子询问对策,结果他们不是说逃往南中以图谋东山再起,就是说逃亡东吴,借用他们的力量对抗魏国,没有一个人认为坚守城池是可行的方案。不仅如此,当光禄大夫谯周提出一番洋洋洒洒的投降论之后,满朝文武居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反驳他的,仿佛失败已成定局。
  • 刘禅内心本来就没有什么底气,想要让大臣们出出主意,但是这些人在平日里表现得都很积极,可一到关键时刻就暴露自己贪生怕死的本性,全都想着逃跑,在这种人人自危的低落氛围影响之下,刘禅想要投降的冲动就更加坚定了。



  • 前人的影响。东汉前期,有一个名为公孙述的人就曾割据巴蜀之地对抗朝廷,并且不顾城中黎民百姓的死活与刘秀抗争到底,结果到最后他被击溃,而城中的百姓也被战乱波及损失惨重,因此公孙述落了个千古骂名。有这样的前车之鉴,刘禅在做决定时不但不慎重考虑自己后世的名声,倘若继续负隅顽抗很可能会给百姓带来难以估量的伤害,这种对于百姓和后世名声的顾忌也进一步加深了他投降的想法。
  • 受大势的影响。刘禅投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蜀汉王朝大势已去,或者说蜀汉几乎就没有过一统江山的可能性。想当初先帝刘备白手起家,从贩卖草鞋的平民百姓一步步成长为割据一方的天下大诸侯,甚至还开创了蜀汉王朝。
  • 这些经历看似振奋人心,可实际上它也可能是在昭示着蜀汉王朝的上限。众所周知蜀汉一直都是三国当中实力最弱小的,无论是从人口、军队还是经济上看都是如此。在蜀汉实力尚且较为强大之时,先帝刘备就曾出兵攻打东吴,结果被打得大败而逃;丞相诸葛亮为了兴复汉室也曾五次北伐,但是每次都是以失败告终,这一次次的失败都在暗示着蜀汉难以完成统一大业。
  • 现如今,先帝刘备驾崩,诸葛亮、关羽、张飞、黄忠等有能力的人才又全都逝世,即使还有姜维这一个能堪大用的人才,可总的来说蜀汉政权早已呈现出青黄不接的局面,再加上这么多年时间的积累,蜀国与其他两国的实力差距也越来越大,如此一来,刘禅还能凭借什么以守住先帝辛苦开创的基业呢?即使现在拼死反抗邓艾,最多也只能苟延残喘一段时间,到最后蜀汉终究是要灭亡的。在这种难以扭转颓势的大势影响之下,刘禅终究还是选择了投降。



  • 为保全自己。刘禅投降还有一个重要的私人原因那就是为了更好地保全自己。通常来说,古时候那些负隅顽抗的亡国之君下场都很悲惨,轻则身首异处,重则祸连家族,而刘禅自然也明白这样的道理,所以他才会在知晓自己必败无疑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地选择投降,这样还能博取对方的好感,自己得以保全的概率也就更大了。
  • 事实证明刘禅的做法是无比明智的,投降以后刘禅并没有被杀死,而是随众大臣迁往洛阳居住,自己还被封为安乐公,继续享受荣华富贵,一直到公元271年才离世,享年64岁,我想他这也算是善终了。

很多人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但是在我看来即使他称不上雄主也绝非无能之辈,试问一个昏庸无能的君主能够在诸葛亮死后还执政近三十年?至于后来的投降之举更是充满了大智慧,这绝对是当时走出困境的最佳选择。

懂得审时度势才能更好立足于世,一味地凶猛强硬只会让自己遍体鳞伤,诸位看客,你们说呢?


执笔灬写史


邓艾是魏国大将,能战善战,最著名的战役就是偷渡平阴,直捣成都,逼迫刘婵投降,灭掉了蜀国。

蜀国大将姜维据守天险,坚守剑阁,魏军久攻不下,双方就这么一直僵持着。这个时候邓艾上书司马懿,详细说出他偷渡平阴,绕过姜维守军,攻击蜀军的大后方,对姜维形成前后夹击之势。如果姜维撤兵救援,正好双面夹击,如果姜维不带兵救援,邓艾则攻击成都,直捣黄龙。

这个想法很大胆,同时风险极大,然后高风险意味着高回报,如果这个想法能够实现,灭蜀就是指日可待,司马懿看后立刻同意这个大胆又具有战略意义的策略。

既然是偷袭,所带兵力自然不会多,而且所经之地都是羊肠小道,悬崖峭壁,不宜大队人马行动,所有人员均是轻装上阵,这样以来作战就必须速战速决。

经过急行军,穿越了七百多里的无人山区,邓艾一行终于绕过了平阴,到达了江油,蜀军守将万万没有想到魏军能够绕行到后方,顿时士气大乱,无心恋战。姜维这个时候并没有选择回援,因为他知道,如果他一动,必然会别前后夹击,失去天险,蜀军便无险可守。另外,姜维考虑到邓艾兵马不多,而且粮草有限,加上在大山中行军七百多里,即使绕到了江油,也只能做困兽之斗。

姜维的想法是对的,如果他后撤,那么进川的大门便向魏军敞开,遭受夹击,蜀军的主力可能会被全歼,那么蜀国可真就没有希望了。然而姜维太高估后方这些守军了,同时也低估邓艾的指挥作战能力。

邓艾见姜维没有中计,便下令向成都方向进军,一直打到现在的广汉。由此可见,蜀军已经没有心思打下去了,后方的军队全线崩溃,兵败如山倒。

诸葛亮死后,刘婵在国事上再无依靠,加上当时的蜀国内部的投降派占据上风,后期的蜀国已经是空壳子了,从君王到臣民无心再战,想着如何自保,在这种氛围下,蜀军哪还有什么战斗力,蜀国哪还有抵抗的决心。

于是刘婵率领了文武百官向邓艾投降,并命令还在坚守剑阁关的姜维放弃抵抗,向魏军投降。

蜀国的灭亡不仅仅是因为邓艾的奇袭,让蜀军乱了阵脚,士气大乱,更主要的是蜀国的统治者和官员们的懦弱和无能,造成蜀国被一点点蚕食殆尽,最终灭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