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飛成了致富帶頭人

“示範園現有蔬菜大棚12個,每年的收入大約有四到五萬元。”天鎮縣南河堡鄉王進堡村的高飛站在田坎上,向前來取經的3名外地種植戶介紹情況。

54歲的高飛,曾經外出務工近30年,5年前的一場車禍使其花費了半輩子積攢的心血。考慮到自己年紀已大,文化水平不高,靠賣苦力掙錢不容易,便想留在家鄉創業。他聽說種植蔬菜大棚是一個有發展前景、見效快的項目,於是決定發展種植業,立志2020年內脫貧。

然而,種大棚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前期投資大,原計劃種植3個大棚需要投資15萬元,這對於手頭僅有不到6萬元的高飛來說,是一筆天文數字。

2017年5月,由天鎮縣人社局、縣扶貧辦、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共同舉辦的“天鎮縣貧困戶創業致富培訓班”在縣就業培訓中心開班,高飛主動報了名。在為期7天的培訓中,他獲得了多條金融扶貧信息,其中天鎮縣聯社發佈的一條“小額扶貧貸款幫扶貧困戶創業致富”的信息令他興奮不已。回去之後,他改變“單打獨鬥”的創業念頭,與志同道合的5名貧困戶一道,積極向當地信用社諮詢,緊跟金融扶貧政策,採取貧困戶小額扶貧貸款的方式,籌足了資金。

幹一行就要愛一行、精一行。高飛在種植過程中,逐步認識到技術的重要性。他主動向身邊技術人員請教,參加各種培訓,不斷解決技術難題,收益蒸蒸日上,規模也不斷擴大,在天鎮縣聯社的資金支持下,高飛的蔬菜大棚種植經營步入正軌。2018年,實現產值26萬元,每戶淨收入2.2萬元,今年種植大棚數量擴大至12個,大棚產值突破45萬元,戶均分紅4.5萬元,輻射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27人,增加收入8.5萬元。

高飛吸納了不少貧困戶到自己的蔬菜大棚做工,並用自己的親身經歷鼓勵他們勤勞致富,戰勝貧困。今年,他的大棚被縣政府授予“蔬菜大棚種植示範園區”稱號,高飛也被授予“致富帶頭人”殊榮。

“我哪是啥‘致富帶頭人’呀!”高飛笑著說到,“是信用社的政策和資金帶我脫的貧,我要幫著把這好政策好路子繼續宣傳出去。”

薛文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