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鎮被瓦剌放歸後,朱祁鈺如果退位將皇位讓給朱祁鎮會怎麼樣?

風動藤動銅鈴動


提問者的這個問題問得有點意思!明英宗朱祁鎮被瓦剌釋還之後,如果景泰帝朱祁鈺退位、將皇位還給明英宗,結局會怎麼樣?首先,這是一個永遠無法成立的命題,因為事實已經存在,明英宗迴歸之後,景泰帝非但沒有退位,反而將自己這位太上皇哥哥幽禁在了南宮,這才有了後來的“奪門之變”!再者,皇位、皇權在那個時代是至高無上的、也是極度排他的,面對著無上權力,又有多少人願意主動放棄呢?清高宗弘曆“禪位”之後還依舊牢牢把控權柄三年多,連自己的親生兒子都信不過,更何況同父異母的哥哥?景泰帝如果放棄了權力,那他就成了“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只能任憑明英宗宰割了……因此,這種假設幾乎是不可能出現的!

或許有人要說了,唐睿宗李旦不是主動放棄皇位、當太上皇去了嗎?他的兒子李成器不也主動讓出了皇太子之位嗎?可這兩位就真的是“心甘情願”嗎?恐怕也未必!他們面對的是野心勃勃的唐玄宗李隆基,如果不主動“讓路”,搞不好李旦就是第二個唐高祖李淵,而李成器就是第二個隱太子李建成!說白了,表面看是“主動”,實際上二人也是無可奈何。景泰帝則不同,明英宗迴歸時已經失去了奪權的資本,景泰帝輕而易舉就將他幽禁在了南宮,又怎麼可能主動退位呢?那麼,我們強行假設景泰帝在明英宗迴歸後主動退位、還政於明英宗了,他能夠得以善終嗎?個人認為,很難!

曾經的皇帝名分太扎眼

即便景泰帝退位、還政於明英宗了,但是他曾經當過明王朝皇帝的這個事實是永遠無法改變的!更重要的是,如果景泰帝是主動退位,就說明他的皇位是通過合法途徑取得的。否則又何須退位?你本就不合法,拿下你是理所當然!可如此一來問題就大了……雖說景泰帝退位至少說明他彼時“沒有野心”,可野心這個東西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萬一將來景泰帝再生出野心來呢?明英宗吃不準,也無法吃準!更重要的是,景泰帝可不是唐王朝的李成器,他可是當過皇帝的,而且是合法皇帝,這是怎樣的一種號召力,可想而知!

除此之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算景泰帝本人沒有野心,他原來的那幫舊臣呢?其他的政治投機者呢?真實歷史上的“奪門之變”可不是明英宗自己預謀的!發動“奪門之變”的石亨、徐有貞和曹吉祥,哪個不是景泰帝在位時重用之人?可結局如何呢?如果景泰帝退位,他的地位大體和真實歷史上“奪門之變”前的明英宗類似,誰又敢保證沒有土亨、徐無貞、曹不祥呢?只要景泰帝活著,終究是一枚定時炸彈。

景泰帝的安置問題

如果景泰帝退位,明英宗還將面臨一個重大問題,那就是如何安置退位的景泰帝!作為曾經的皇帝,讓他回去繼續當郕王是不太現實的。更何況,這樣一個人,讓他回去之國就藩,明英宗難道不怕出現第二次“靖難之役”嗎?景泰帝可比當年的明成祖朱棣名正言順多了!那麼,明英宗怎麼辦?無非兩種方式:一、參照自己的待遇,尊景泰帝為太上皇。二、冊立景泰帝為皇太弟。第一種方式名不正言不順,哪裡有哥哥當皇帝、弟弟做太上皇的?再者說,明英宗已經被遙尊為太上皇過,回過頭又有樣學樣尊景泰帝為太上皇,到底是自己的皇位來自弟弟還是弟弟的皇位來自自己呢?無法協調!為了自身皇位的正統性,明英宗只能接續父親明宣宗朱瞻基!因此,第一種方式根本無法實行!那麼,第二種呢?更加不可能!明英宗有親生兒子朱見深(明憲宗)存在,立景泰帝為皇太弟,置曾經的皇太子朱見深於何地?所以說,明英宗根本無法合理安置退位的景泰帝!

景泰帝兒子的安置問題

以上還只是景泰帝的安置問題。眾所周知,後來景泰帝生出了兒子朱見濟,為此還不惜一切代價廢掉了曾經的的皇太子朱見深!雖然朱見濟後來夭折了,可景泰元年的明英宗不可能知道這些,一旦將來景泰帝生出了兒子,這些侄子該如何安置?就算景泰帝沒有野心,可他的兒子們長大成年之後呢?如果從法理層面而言,他們也都是曾經皇帝的兒子,同樣是名正言順的皇位繼承人!如此一來,豈不是要禍起蕭牆、內亂不止?歷朝歷代因為大宗轉移而發生的內亂還少嗎?

標杆、榜樣的作用

如果明英宗接受了景泰帝的退位、歸政,必然要承認當初景泰帝即位的合法性。否則景泰帝就是亂臣賊子,就必須死!如此一來,景泰帝當初因為皇帝被俘、國賴長君即位便成了合法行為,那就更加是後患無窮了。如果後世的野心家有樣學樣,趁著皇帝外出、被俘或者刻意製造“皇帝被俘”而“合法”篡位,明王朝豈不是要陷入萬劫不復之地?為了杜絕這種事情的出現,景泰帝的即位必須非法!可如此一來,景泰帝還可能退位、歸政嗎?這同樣是一對無法調和的矛盾!

綜上所述,只要坐上了皇位,景泰帝就只能坐到底!否則,他就是“亂臣賊子”。所謂退位、歸政,根本沒有可行性。再就是從明英宗的層面而言,如何安置景泰帝和他將來的兒子們也是一個大問題,無法解決。更何況,誰又能保證退位的景泰帝不會被有心之人利用,再來一出“奪門之變”?這次只是現實問題,後世權臣、野心家有樣學樣呢?這同樣是一個無法解決的問題。只有景泰帝“非法”、拿他明正典刑,才能徹底解決以上的問題。可如此一來,景泰帝還會“心甘情願”退位、歸政嗎?所以說,提問者提出的這個問題本身就無法成立。真實歷史上景泰帝的選擇是唯一選擇,他根本沒有其他路可走。即便沒有野心、不貪戀權位,他也不能退位、歸政,否則死的就只能是景泰帝!當然,還有他可能生出的兒子們……平心而論,景泰帝對明英宗還是過於“婦人之仁”了,如果當初讓明英宗和明憲宗“暴斃”,也就沒有後來這麼多是是非非了……


農民工歪說歷史


其實朱祁鎮被當歸的時候,朱祁鈺不讓朱祁鎮,並且把他囚禁在了南宮,幾乎沒有受到過任何反對。

原因很簡單,朱祁鎮敗了一個國,朱祁鈺救了一個國。無論從民心還是聲望,朱祁鈺都是如日中天的。朝內的大臣們也都是新的班底,都是景泰皇帝的臣子。都是要麼通過科舉考翰林上來的,要麼都是在京師保衛戰裡成長起來的。


這事朱祁鎮不服氣沒用,因為他不但把大明的精銳——京師三大營丟在克土木堡,還把朝廷的70多個勳貴重臣也都丟在了土木堡。

所以朱祁鎮被關在南宮7年,除了錢皇后陪著他外,就連他的親生母親孫太后也沒有如見他一面。

在這種情況下,朱祁鈺怎麼可能願意把皇位還給朱祁鎮?退一萬步講,就算朱祁鈺願意還給朱祁鎮,朝廷上下都不會同意。

原因也很簡單,朱祁鎮剛回來那會,也先對大明造成的恐慌仍有餘味。而且瓦剌仍然是一個強大存在。就連孫太后也擔心,朱祁鎮這位主分不清好賴,回頭當回皇帝,就立馬兌現對也先的承諾,讓也先到皇宮作客,半天下饋之。朱祁鎮實實在在當過“敲門天子”的,是有前科的。

但是有其兄必有其弟,朱祁鎮個朱祁鈺兄弟諒,都是一副好牌,打得稀爛。

朱祁鈺原本挽救了大明,聲望頂天。如果他按照此前的既定各方妥協方案,自己做天子,百年後,讓朱見深即位。他將是大明的再造之君。地位無人撼動,甚至享受太廟萬世不祧都是有可能的。


但是人都是由私慾的,自己當了皇帝,自然更希望努把力讓自己這一脈都有機會當皇帝。當他把這個想法變成現實的時候,他就註定不成功便成仁了。

因為此前積累的正面道義形象,全毀在這事情上了,他的私心暴露給了天下人。但是由於他是皇帝,所以他廢掉侄子朱見深,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別人即便反對,也無效。

但是是你的不用爭,不是你的強求也沒用。朱見濟命薄,扛不住這砸在頭上的紅利,死了。

這就讓朱祁鈺陷入了巨大困境,自己身體也不好,唯一的兒子也死了。總不能再做復立自己親手廢掉的太子這種打臉的事吧?

而更重要的還有一個嚴峻的問題,瓦剌逐步內部發生了危機,對大明的威脅一下子解除了。

也就是說大明突然一下子外部壓力突然被抽掉了。朱祁鈺身體一不行,底下人就必須考慮自己的出路。一朝天子一朝臣,總不能跟著朱祁鈺一棵樹上吊死吧?

但是更可怕的問題來了,按《皇明祖訓》,朱祁鎮原本當之無愧的合法人選。當然他犯錯了,所以被剝奪了資格。剩下的是他兒子朱見深,兒子當皇帝,老子還能繼續換南宮麼?


他出來會不會報復?如果朱祁鎮腦子沒問題,這個答案是肯定的。當然“迎立外藩”也是一個選項。但是朱瞻基就朱祁鎮和朱祁鈺兩個兒子。朱瞻基的嫡子嫡孫尚在,“迎立外藩”等同造反。

所以聰明的曹吉祥等人,最佳選擇是迎立朱祁鎮啊,把他控制在手裡,合理奪權。而於謙知道消息傻了,道理都懂,所以只能等待命運安排,難道真的要造反麼?

不得不說,各種機緣巧合,朱祁鎮的命是真好。無論怎麼算,他都是當皇帝的命。



炒米視角


朱祁鎮是明英宗,就是那位率兵與瓦剌大戰,被人俘虜了一年,回京城後又幹了7年太上皇,後來又復辟了,又幹了八年皇上的正統帝。

朱祁鈺是明代宗,就是被民族英雄于謙扶上位,受命於危難之間,本來是做攝政兼國的王爺,但20天后自己想來想去,還是當皇帝比較好,然後自己又腆臉,幹了8年皇帝的,景泰帝。

他們倆之間是兄弟關係,同父異母。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當朱祁鎮被瓦剌放回北京後。如果朱祁鈺退位,把皇帝還皇位還給他的哥哥會發生什麼樣的事兒?本著大膽假設小心論證的精神。本少校覺得可能會發生。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朱祁鈺會得到善終。

可能很多人不同意我的這個觀點,說以朱祁鎮的性格,一定。為報復朱祁鈺搶奪了他皇帝的位置。那我要提醒下面兩個細節:

第1個細節:讓朱祁鈺做監國攝政,這個提議是當時朱祁鎮的親媽,孫太后同意的。前提是讓朱祁鎮的兒子朱建生做太子。

第2個細節:當朱祁鎮被瓦剌放回北京的時候。朱祁鈺是出京俠影,兄弟相見,執手相看淚眼。這也是正史中記載的。

所以如果朱祁鎮剛回來的時候,朱祁鈺就把華為還給他的哥哥,那個時候朱祁鎮對他的地理只有感激之情,而不會下殺手。因為如果朱祁鈺不在乎兄弟之情的話,根本就不會贏他這個太上皇回京。

而朱祁鎮實際上是個很重舊情的人,土木堡之變的罪魁禍首是太監王振。當天下所有人都在罵王振的時候。朱祁鈺依舊給王振修了陵墓。

第二.于謙會得到善終



于謙被我們後代人尊稱為民族英雄,,因為他在當時國家危難的時刻,堅定的保衛了首都。保住了大明江山。于謙的本意是讓朱祁鈺做攝政堅國,而不是讓他當皇帝。但最後朱祁鈺依舊做了皇帝。並且對於謙能夠做到放權和言聽計從。所以于謙也就對朱祁鈺不把皇位還給朱祁鎮表示了沉默。同時在景泰4年的時候,朱祁鈺要廢掉朱祁鎮兒子的太子衛,換自己的親兒子,于謙也保持了沉默。

而於謙在這件事情上的沉默導致了日後奪門之變後,朱祁鎮復辟必殺于謙。

如果朱祁鎮一回北京就重新做上皇位的話,那後面的事情都不會發生,于謙不但能夠得到善終,更能夠名垂千古。

第三:成化帝朱見深可能取得的功績會更大。

朱見深是朱祁鎮的兒子,也就是那位兩歲被立為太子,5歲又被他的叔叔朱祁鈺廢了太子位,整天生活在戰戰兢兢之中落下口吃毛病的那位皇帝。

同時他的一生只愛一位女人,就是比他大17歲的萬貞兒萬貴妃。

史書對朱見深的評價是功過五五分。說他有功,是說成化犁庭。差點兒將後金給滅了種。說他有過,從萬貴妃以及設立了西廠,讓宦官進一步專權。

他的這種思想變化的根子就在於:他從小就建設了皇宮內部鬥爭的殘酷性。自己的親叔叔說廢掉他的太子位就廢掉,每天生活的膽戰心驚。造成了他心理上是有一點扭曲的。

如果當時他的叔叔朱祁鈺,一開始就將皇位還給他的爸爸朱祁鎮。那小太子一定會在一個祥和安寧的環境中長大。也才能培養出中正平和的帝王之氣,也就能夠取得更大的政績。


少校柳下惠


不經歷風雨,如何見彩虹。朱祁鎮作為明宣宗朱瞻基與孫皇后的嫡長子,九歲就登基稱帝,這個皇位對於而言,不費吹灰之力就坐上去了,所以他沒有珍惜。

10年後在溺愛中長大的朱祁鎮,變成了一個讓人頭痛的熊孩子,他無法無天,分不清忠奸,孫若微被他氣得病倒了,他擔心的卻是自己。

害怕被廢,朱祁鎮意欲割肉救母,這是他第一次擔心自己可能坐不穩龍椅。自小到大,朱祁鎮過的都是順風順水,所有人都唯他馬首是瞻,可是任何人都是命運之神手下的玩偶,即使身為皇帝的朱祁鎮也不例外。

立功心切的朱祁鎮帶著五十萬大軍攻打瓦剌,全軍覆沒不說,自己還當了俘虜。目中無人的小皇帝,這次可是載了一個大跟頭。

不過朱祁鎮並非一無是處,憑藉超強的個人魅力,朱祁鎮贏得了瓦剌內部許多人的尊重與愛戴。這也算是天無絕人之路,朱祁鎮命不該絕。

大難不死 必有後福,長久的等待,他終於踏上了回家的路。對於自己犯的錯,他深刻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所以即使弟弟朱祁鈺歸位與他,他也沒臉再坐那個位置上。

因為以前對皇位的不重視,致使朱祁鎮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弟弟取而代之他無話可說。可是失去皇位之後,朱祁鎮過上了非人的生活,這是他萬萬沒想到的。

皇位的重要性,朱祁鎮失去之後才知曉,朱祁鈺的步步緊逼,他一忍再忍後決定反擊,於是乎趁朱祁鈺病重之時,朱祁鎮發動政變,再次將皇位收入囊中,但願這次他會好好珍惜。


劇來叨


《大明風華》正在熱播,豹眼相信許多觀者都會有題主這個疑問,似乎朱祁鎮回來了,朱祁鈺理應把皇位還給他,這樣的話,是不是皆大歡喜呢?

在豹眼看來,遠沒有這麼樂觀,恐怕結局會更慘。

第一,朱祁鈺本來對於帝位並不是極度的熱心,但做了幾天皇帝后,知道做皇帝的好處了,再也不想把這個位置讓給別人。不僅自己不想放手,還想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

沒有做過皇帝,可以在一邊說些不輕不淡的話。

假如朱祁鈺真的把皇位歸還朱祁鎮,朱祁鎮絕對不會放過朱祁鈺。

朱祁鈺如何對待朱祁鎮,朱祁鎮就將會如何對待朱祁鈺,甚至還要殘忍。

朱祁鈺把朱祁鎮囚禁了整整七年,基本的生活供給都不能滿足,還需要原配錢皇后做女紅,以換取生活必需品。

不要說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即便是一母所生,為了帝位都會你死我活。

史實是朱祁鈺絕不會把皇位讓給朱祁鎮,如果朱祁鈺歸還帝位給了朱祁鎮,他也絕不會放過朱祁鈺。

第二,如果朱祁鈺把皇位還給朱祁鎮,即便朱祁鎮想放過朱祁鈺,但孫太后與一些大臣們也不會放過他。

朱祁鎮出征瓦剌之前,于謙等大臣力諫不要出征,孫太后也不同意他親征,但朱祁鎮一意孤行。為了取得孫太后的同意,朱祁鎮把年僅兩歲的皇子朱見深立為皇太子,以郕王朱祁鈺監國。

朱瞻基就兩個兒子,孫太后所生的朱祁鎮和吳賢妃所生的朱祁鈺。

朱祁鎮被俘虜以後,大明朝面臨著亡國的危險。太子年幼沒法登基繼位,否則很可能主幼國危,朝野動亂。迫不得已,孫太后才同意于謙的建議,改立朱祁鈺為新君。

這絕非是孫太后的本意,就她的本意,寧可南遷偏居一隅,也不想讓吳賢妃生的兒子繼承帝位。但于謙等能夠撐得起大明王朝的大臣們不幹,無奈之下,孫太后才勉強答應。

朱祁鈺之所以再三推辭,不立馬繼位,並非他不想,這麼好的事誰不想呢?

大明王朝沒了,不管你是不是皇帝,都沒有好果子吃。萬一大明朝渡過了這一劫,作為大明朝的帝王,那該有多爽!

朱祁鈺再三推辭,無非就是表示一個姿態,為下一步萬一朱祁鎮回來好有話說。

如果朱祁鎮回來,重新得到帝位,孫太后一定會秋後算賬。那些曾經主張南遷的大臣,如徐有貞等人一定會反攻倒算,于謙的日子也不會好過。

第三,朱祁鈺買通了宦官和朝臣,廢掉皇太子朱見深,另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孫太后也是敢怒而不敢言,這跟囚禁朱祁鎮一樣,孫太后已經控制不了朱祁鈺。如果她強加阻攔,恐怕就有性命之憂。

朱祁鈺病重,而且其皇太子朱見濟已經早夭,朱祁鎮父子重新取得皇位,僅僅是個時間問題。當宦官曹吉祥進宮面見孫太后,希望取得她的支持時,孫太后迫不及待地表示同意。

可想而知,孫太后壓抑太久,並不想節外生枝。當時京城有一個流言,說大學士王文正力勸朱祁鈺立襄王朱瞻墡的長子為皇儲。如果此事成真,皇位就不再是孫太后這一脈相傳,也不是朱瞻基這一脈了。這讓孫太后如何接受呢?

第四,土木之變後,朱祁鈺對於謙言聽計從,但並沒有絕對信任於謙。

朱祁鎮復辟成功後,朱祁鈺正在洗漱,聽到上朝的鐘鼓提前鳴響,朱祁鈺第一反應就問是不是于謙篡位謀反了,這足以說明了問題。

一方面,朱祁鈺並沒有真正信任於謙,把權力完全交給他。因而,于謙沒有權力控制整個京城的護衛;

另方面,對於支持朱祁鎮復辟的勢力,沒有足夠的重視和防範,只認為把朱祁鎮囚禁起來就行了。

因此,在如此複雜的政治環境下,如果朱祁鈺把皇位歸還朱祁鎮,即便朱祁鎮想善待朱祁鈺與于謙等人,也是不可能的。

奪門之變後,石亨等人力主朱祁鎮逮捕于謙等人,朱祁鎮猶豫不決,說:“于謙是有功勞的。”

當初,朱祁鈺不同意迎回朱祁鎮,但于謙說:“大位已定,就算朱祁鎮回來也不能再改變。迎接他回來是出於道義,必須立馬行動。如果他有陰謀,我就有話說。”其意也很明白,朱祁鎮就是回來了,你還是帝王,如果他有別的想法,不用你說話,我們就會處理他。

得到于謙這個保證,朱祁鈺才改變了臉色說:“聽你的、聽你的。”

朱祁鎮提到于謙的功勞,恐怕也就是表示一個姿態。但是,石亨等人卻說:“如果不殺掉于謙等人,復辟一事就師出無名。”

於是,于謙等人被殺,就連於謙舉薦的人也全部殺掉。

朱祁鎮御駕親征時,于謙等人就力諫阻止,但他一意孤行;等朱祁鎮被俘獲,瓦剌想以朱祁鎮為條件索取財物,于謙置之不理,不顧朱祁鎮的個人安危。如果朱祁鈺歸還帝位,朱祁鎮第一個要誅殺的就是于謙,如果朱祁鈺阻攔,他也死得更快。

因此,在豹眼看來,如果朱祁鈺真地把皇位還給朱祁鎮,于謙等人必死無疑,朱祁鈺最好的結局是被囚禁,被一起殺死的可能最大。

于謙等大明朝的肱股之臣、中流砥柱沒有了,恐怕朱祁鎮沒有能力對付瓦剌大軍的入侵,北京城被瓦剌攻破的可能性很大。大明朝不就此滅亡,也會南遷,再次形成南北割據的局面。


豹眼看歷史


景泰帝朱祁鈺太過優柔寡斷,如果把皇位還給朱祁鎮,則可保一輩子衣食無憂。如果當時他能狠心一點,不讓明英宗朱祁鎮回來或者讓他突然暴亡,“奪門之變”也就不會發生了。明英宗通過“奪門之變”搶回了自己的皇位,朱祁鎮被囚禁後憂鬱而死。

如果奪門之變再晚幾天,立朱見深為太子,那麼明代宗朱祁鈺的皇位就是由他本人自然傳給朱見深,當然傳位就代表他已經不行了。他死後的也會享受皇帝的待遇。而大明王朝也不會再被朱祁鎮霍霍八年。

朱祁鈺並不是朱瞻基的嫡子,而且他的出身也並不光彩,他的母親是朱瞻基在平定朱高煦叛亂時俘獲的一名吳氏女子。朱祁鈺出生在宣德三年,但是,宣德九年朱瞻基才召見他,後來由張皇太后照料長大,在他長大的過程中他的身份逐漸得到了大明皇家宗室的認可,在他七歲時被八歲的明英宗封為郕王。

由此可見,朱祁鎮絕對不是一個暴君,如果當時他把皇位還給明英宗,很大程度上不會影響到以後的生存問題。

其實朱祁鎮的出身也不比朱祁鈺好到哪裡去,兩人都是朱瞻基的庶子。

因此朱祁鈺即位稱帝,完全是合情合理的。當初明英宗被俘之後,大明第一女主人孫太后下達的懿旨:“其命郕王繼承皇帝位,禮部具儀擇日以聞。”並且,朱祁鎮曾經承諾過:“朕得南還,就令朕守祖陵或為庶人,亦所甘心”,並在南還以後,在太廟承認了朱祁鈺的皇帝位。

據此,再進一步地說,景泰弟中晚期,在自家獨子朱見濟夭折的情勢下,景泰帝是恢復已經被廢黜了的皇兄長子朱見深為皇儲,還是立別的宗藩之子為儲君理應都是合法的,完全沒必要通過發動驚心動魄的宮廷政變來解決皇位繼承人的問題。這從當時的傳統規制與法理層面上更加清楚的論證了“奪門之變”的非法性。


公元前


朱祁鎮被瓦剌放歸後,他的地位十分尷尬,因為他的任性妄為,致使朝廷五十萬大軍全軍覆沒,70多名朝廷勳貴喪命,正二品官員幾乎損失殆盡。

如此一來,在朝堂之上的高官幾乎都是朱祁鈺一手提拔出來的嫡系,這些人大部分都支持朱祁鈺,而不是朱祁鎮。

當時瓦剌部落首領也先發現自己扣留朱祁鎮毫無作用,於是他就嚮明朝傳話,他要將朱祁鎮放歸明朝。

可是這樣一來,朱祁鈺很不高興,畢竟他的帝位來之不正,如果朱祁鎮回來,他該如何是好?

因此他將這件事與朝臣商議,並試探朝廷大臣的想法,得到的結果讓他很滿意,以于謙為首大臣還是會擁護朱祁鈺。

帝不悅曰:‘朕本不欲登大位,當時見推,實出卿等。’謙從容曰:‘天位已定,寧復有他,顧理當速奉迎耳。萬一彼果懷詐,我有辭矣。’帝顧而改容曰:‘從汝,從汝。’

之後,在朱祁鈺將朱祁鎮接回明朝後,為了鞏固自己的皇位,他將朱祁鎮囚禁於宮中。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一點,朱祁鈺肯定不會放棄自己的皇位,他不可能退位,然後將皇位還給朱祁鎮。

隨後的結果大家都知道,在朱祁鈺病重後,以石亨、徐有貞為首的官員趁機擁護朱祁鎮復位。

成功登上皇位的朱祁鎮,對朱祁鈺也沒有留情,而是採取了同樣的做法,他將朱祁鈺囚禁於宮中。

有些人問在朱祁鎮被瓦剌放歸後,如果朱祁鈺選擇退位,之後的結果會不會有變化。

在我看來,這種說法根本不成立,登上皇位之人怎麼可能放棄這種至高無上的權力。


而且自古以來,皇帝只能是橫著從皇位上下來,否則很難有好下場,因此說朱祁鎮和朱祁鈺誰都不可能放棄皇位。


東方大史


朱祁鎮這個皇帝在明朝有點獨特,他的獨特表現在如下:

1、當過瓦剌的俘虜,但是,僅僅一年之後,他又被瓦剌給放了回來。不得不說這就是歷史上的一個奇蹟,但是,朱祁鎮做到了。

不知道這是他的不幸,還是他的幸運。總之,他是與眾不同的。土木堡之變當中,打了敗仗,被人家俘虜,然後又被放回這就是不爭的事實。

2、當過皇帝,成了俘虜之後,回到明朝,又被自己的弟弟朱祁鈺囚禁了七年,然後他又當了皇帝。

似乎命運總愛捉弄他,讓他經歷了人生的起起伏伏,一般皇帝有過這樣傳奇經歷的人,真的是不多的。

但是,這些富有傳奇色彩的事件,都被朱祁鎮給趕上了。

那麼,我們假設一下,儘管說歷史是不能假設的。但是,既然有這麼一問,我們就做一次假設。

假設朱祁鎮被瓦刺給放了回來,若是朱祁鈺把皇位讓給他會怎麼樣?

我們都知道,朱祁鎮是朱祁鈺的哥哥,兩個人是親兄弟。朱祁鎮是在土木堡事變的時候,被瓦刺俘虜了。

國不可一日無君,在於謙等功臣的建議下,朱祁鈺被推上了皇帝的寶座。說真的若是沒有土木堡事變的話,這個皇帝壓根也輪不到朱祁鈺。

所以,朱祁鎮既然回來了,朱祁鈺把皇位傳給人家,也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況且他在當皇帝的時候,也說過若是哥哥平安回來,自己就把皇位還給他。

也許,歷史真的是這樣的話,朱祁鈺的兒子可能也就不會死了,朱祁鈺也就不會得重病了。

事實上我們都知道,朱祁鈺不但不願意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哥哥,而且他還把朱祁鎮給囚禁了起來。

可是,事情的發展並不是像朱祁鈺預料的那樣進行的。

他囚禁自己的哥哥朱祁鎮之後,先是他唯一的一個兒子朱見濟死去了,然後就是自己得了重病。

這件事就表明朱祁鈺沒有後代了,這個皇位還是要輪到朱祁鎮這一支血脈上來的。

好像老天在冥冥之中一直在眷顧著朱祁鎮。最後,他被徐有貞,曹吉祥,石亨等人救了出來,然後復辟當了皇帝。


漢史趣聞


導語:在朱祁鎮被瓦剌放回去後,被弟弟朱祁鈺幽禁南宮,並在之後改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因此引發了“奪門之變”,“奪門之變”中朱祁鎮從弟弟朱祁鈺手中 重新奪回皇位,一代忠臣于謙也在此事變中被殺害。


如果朱祁鈺在在哥哥朱祁鎮被放回來時,主動讓位將皇帝歸還給朱祁鎮,那麼明朝依舊太平,于謙不會死 且會名垂千古,朱祁鈺也會因此留下大度、仁義的美名流芳百世,安穩的度過一生。


彆著急為朱祁鈺鳴不平,其實朱祁鈺的解決方法還有一種,就是狠一點,殺了朱祁鎮永絕後患。像唐太宗李世民一樣。他錯就錯在既沒有還皇位,也沒除調朱祁鎮,所謂一山不容二虎,要麼下山,要麼殺虎。


一、“奪門之變”的起因在於朱祁鈺

明英宗朱祁鎮因識人不明,寵信太監王振,引發了“土木之變”。土木之變中明朝損失慘重,王振和明英宗朱祁鎮是主要責任人。而在朱祁鎮被俘期間弟弟朱祁鈺力挽狂瀾才穩固了明朝江山,作為一個犯了大錯的人有何顏面再要回皇位呢?這時候朱祁鎮如果奪回皇位肯定是理虧的。

北京保衛戰明軍屢次擊敗瓦剌軍隊,瓦剌軍隊無奈,於是想出計策——還回朱祁鎮求和。這時候已經坐穩皇帝的朱祁鈺不開心了,他擔心朱祁鎮的迴歸會影響自己的帝位,在百官的奉勸下才勉強答應。

《明史·于謙傳·是第一百七十卷·列傳第五十八》:於時八月,上皇北狩且一年矣。也先見中國無釁,滋欲乞和,使者頻至,請歸上皇。大臣王直等議遣使奉迎,帝不悅曰:“朕本不欲登大位,當時見推,實出卿等。”謙從容曰:“天位已定,寧復有他,顧理當速奉迎耳。萬一彼果懷詐,我有辭矣。”帝顧而改容曰:“從汝,從汝。”先後遣李實、楊善往。”

朱祁鎮在經歷了多年的大漠風沙、喜寧的詭計、也先的屠刀後已經不再是以前莽撞的朱祁鎮了。面對慘淡的迎接隊伍,朱祁鎮想必也知道自己的處境,但並沒有說什麼。

畢竟朱祁鈺已經立了自己的兒子朱見深為太子,這種安排對朱祁鎮來說已經仁至義盡了。即便自己成為了太上皇再也無緣皇位,但至少自己的兒子會是未來的皇帝,這也就夠了。所以他接受了弟弟朱祁鈺對自己的安排,也沒有任何怨言。

但在權力面前,人終究會成為它的奴隸,朱祁鈺也不例外。當他習慣了百官對他的朝拜,百姓的供奉,他也想成為一個名垂千古的皇帝。這時候他開始忌憚這個已經成為太上皇的哥哥了。

為了穩固自己的皇位,防止朱祁鎮東山再起他,他實施了以下舉措:

第一,將朱祁鎮幽禁在南宮,限制自由。

朱祁鈺接回哥哥朱祁鎮後讓他住到南宮。並命錦衣衛對朱祁鎮嚴加看管。不但將宮門上鎖,而且將門灌鉛,只留一個小洞用來送食物。為了防止朱祁鎮與其他人傳遞消息,更是直接把南宮的所有樹都坎了。這種待遇哪像太上皇,反而更像是被打入冷宮的妃子,在一個荒廢的宮殿裡沒有人身自由可言。

第二,廢朱祁鎮兒子的太子之位,改立自己的兒子

在土木之變時,朱祁鈺之所以成為皇帝是當時明朝大局不穩,為了大局著想才讓朱祁鈺暫代皇帝。為何說暫代,因為孫皇后當時的條件是要立自己的嫡孫朱見深為太子。意思已經很明顯了,你朱祁鈺就是暫時代理一下皇帝,最終未來皇帝還是我們家的。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 卷之一百八十一 ○丁卯司禮監太監金英傳奉 皇太后聖旨今立 皇帝庶長子見深為皇太子該衙門便整理合行事宜擇日具儀以聞

但隨著朱祁鈺的皇帝之位做的越來越穩固,他已經不滿足了,當然這是人貪婪的本性。於是他做出了一件也是歷朝歷代皇帝都不曾有過的舉動——賄賂大臣。

在太監興安的建議下,他先是召集六位內閣成員開會,會議內容很奇怪,就是聊了一些家常 對他們的貢獻做出了表揚。這些大臣都是久經官場的油條了,自然知道事情肯定沒那麼簡單。果然事後朱祁鈺竟命人給這幾位大臣送上了白銀一百兩。一個皇帝竟然賄賂大臣,而且這個數目。。實在讓人嘀笑皆非!但最後事情還是成功,成功的原因自然是這些大臣不想得罪朱祁鈺。

以上兩件事情的實施相當於徹底將朱祁鎮廢掉了。站在朱祁鎮的角度,他也是接受不了的。於是組織成員密謀了“奪門之變”。所以歸根到底,奪門之變的主要起因還是朱祁鈺。

二、于謙之死是“奪門之變”變為“正義”的理由

古人對名譽是非常看重的,做任何事總的找個名正言順的理由。比如:朱棣的“靖難”。為了給“靖難”名正,他殺了明朝大儒方孝孺。而朱祁鎮要發起“奪門之變”也得找個理由。奪門之變朱祁鎮要打的旗號就是“正統”,而於謙之前立朱祁鈺時說過“社稷為重,君為輕”。

在於謙看來誰當皇帝是皇家內部的事情,他在乎的只是大明朝的安穩,所以對於朱祁鈺改立太子等種種行為他並沒有制止。但是朱祁鈺之所以能夠成為皇帝主要是于謙的原因。如果朱祁鎮不殺于謙,相當於承認了朱祁鈺帝位的合理性,這樣一來就更沒有理由逼朱祁鈺讓位了。

朱祁鎮其實知道于謙有功,也不想殺他,但在徐有貞的勸解下還是殺了。

皇帝猶豫,說當年抵禦瓦剌,于謙是有功勞的(謙實有功)。徐有貞說,不殺了于謙,復位無名。皇帝最終同意。

但如果是另一種場景,朱祁鈺主動讓位給朱祁鎮,那麼于謙一定也不會阻止。因為對於謙來說誰當皇帝都一樣,只要不影響大明江山穩固就行。所以如果朱祁鈺讓位於謙也會善終。並且會流芳百世。

三、若朱祁鈺讓位,明朝依舊太平,朱祁鈺也會名留青史

(一)明朝依舊太平

在歷經種種磨難和挫折之後朱祁鎮已經變的成熟了。朱祁鎮本身本性就不壞,也是一個想成就一番事業的皇帝,不然也不會御駕親征。這在他即位後的表現中便可以看出。

第一,朱祁鎮復位後先後任用了李賢、王翱等大賢臣,緊接著又先後平定了石曹之亂,顯現了英主的風采。

“吾早晨拜天、拜祖畢,視朝。既罷,進膳後閱奏章。易決者,即批出,有可議,送先生處參決。”

第二,釋放了從永樂朝就開始被囚禁的“建庶人”(建文帝的幼子),並廢除了皇帝死後賓妃殉葬的規矩。

《明史》贊曰“盛德之事可法後世者矣”。

(二)朱祁鈺會流芳百世

朱祁鈺是臨危受命成為皇帝的,他在位期間可以說也是一位明君。

政治上,穩固了朝局,廣開言路

《明史》:“自正統中,劉球以忤王振冤死,鑑繼下獄,中外莫敢言事者數年。至景帝時,言路始開,爭發憤上書”。

軍事上,在瓦剌軍的進攻中採取了積極的抵抗措施,建立了統一指揮制度,並且加強了京師武將監督戍軍。在北京保衛戰中取得了勝利。

經濟上,在百姓受災期間,賑濟災民,安撫流民。消除水災。

如果這時候他將皇位讓出去,第一,將壓力反而轉到的朱祁鎮的身上。第二,胸襟寬廣至此比受後人稱讚。

總結:人性是貪婪的,每個人都不可能得到全部想到的。但有時候退一步也許就是海闊天空。


歷史湮滅的足跡


嗯,別人怎麼樣不知道,反正我會很不平衡。

從朱祁鎮的一輩子來看,他並不是一個太不靠譜的皇帝。第二次登上帝位之後,他的施政措施、個人品質,都有可圈可點之處。

但是,在他第一次登基期間,他實在是個不靠譜的小孩子。重用王振,出征瓦剌,在土木堡敗光了精銳之師,自己的被俘也給帝國帶來了巨大的麻煩,大明在遷都與亡國的邊緣徘徊……

一年以後,朱祁鎮回來了。

你願意讓這個不靠譜的敗家子重登皇位?你願意把國家重新交到這個前任皇帝手上?你願意把你和你家人的生命、財產、前途和未來都交到這個打過敗仗、做過俘虜、灰溜溜回來的毛頭小子手中?

另一方面,朱祁鈺臨危受命,力拒強虜,領導(不管實際誰做主,名義上總是朱祁鈺領導)全國人民保全了這個國家。你願意從他手裡剝奪權力?你願意黯然引退?你願意他到任人宰割的地步?

你不會願意。我也不會願意。

如果要強行推行一個大家不願意見到的方案,會引起怎樣的政治混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