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大寒三場白,來年家家收小麥

小寒大寒三場白,來年家家收小麥

小寒大寒三場白,來年家家收小麥

□ 朱殿封

今日大寒。

大寒節氣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今年的大寒節氣在四九。

三九四九冰上走,此時北方地區處在一年中最寒冷的時段,且常常伴有雪花飄飛,大雪、中雪、小雪穿插降落,皚皚白雪覆蓋了廣袤的原野,一片冰清玉潔。宋代詩人邵雍描述為:“舊雪未及消,新雪又擁戶。階前凍銀床,簷頭冰鍾乳。清日無光輝,烈風正號怒。人口各有舌,言語不能吐。”

農曆二十四節氣是農耕文明的產物,農民曆來看重。小寒大寒,凍作一團,在農民眼裡卻是另一種風景。他們說,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乾裂;臘月大雪半尺厚,麥子還嫌被不夠;小寒大寒三場白,來年家家收小麥;九里雪水化一丈,打得麥子無處放。因此,不僅“梅花歡喜漫天雪”,農民更是喜歡漫天飛雪呀。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它與立春相連,過了大寒,又迎來新一年的輪迴。花木管時令,鳥鳴報農時。花草樹木、鳥獸飛禽均按照季節活動,因此它們規律性的行動,被看作區分時令節氣的重要標誌。我國古人將大寒分為三候,“一候雞乳;二候徵鳥厲疾;三候水澤腹堅。”就是說大寒節氣以後陽氣上升明顯,雞提前感知春氣,可以孵小雞了。而鷹隼之類的徵鳥,卻正處於捕食能力極強的狀態中,盤旋於空中到處尋找食物,以補充身體的能量抵禦嚴寒。在一年(節氣年輪)的最後五天內,水域中的冰一直凍到水中央,且最結實、最厚,人們可以盡情在上面溜冰。

今年的大寒,此前臘八離去不遠,灶王爺赴天庭覲見玉皇大帝述職剛走了三天,往後五天就是春節,人們已經聽到了新年的“踢踏”腳步聲,著手忙年了。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豬肉(年肉);二十七,洗髒衣;二十八,把面發。

多數人家過年不但發麵蒸饅頭,還要蒸黏糕。黏糕是美食,在年節裡叫年糕。年糕、“年年糕”,寓意“年年高”。前人有詩讚曰:“年糕寓意稍雲深,白色如銀黃色金。年歲盼高時時利,虔誠默祝望財臨。”“人心多好高,諧聲制食品,義取年勝年,籍以祈歲諗。”黏糕主要食材用黍米(黃米)、江米或黏高粱米等黏性米麵製作,有黃、白、紅三色,象徵金銀,佐以紅棗或紅小豆等,多以蒸煮烹製,香甜黏糯。“糕名飛石黑阿峰,味膩如脂色若琮。香潔定知神受餉,珍同金菊與芙蓉。”

臘月二十九,貼花花——張貼年畫、窗花、門神、春聯。

春聯每門必貼。春聯也叫“門對”、“春帖”,在春節時張貼就叫春聯了。春聯的第一個來源是桃符。最初人們刻桃木人掛在門旁以避邪,後來將門神像畫在桃木上,再後來簡化成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春聯的另一個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來逐漸發展為春聯。桃木的顏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聯都用紅紙書寫。但是,當年死了老人的家庭不能貼紅色春聯,改用白、綠、黃三色。頭一年用白紙,第二年用綠色紙,第三年用黃色紙,第四年喪服期滿恢復使用紅紙。

臘月三十,祭祖(請爺孃);接神;守歲。

除夕晚上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歡歡喜喜吃一年中的最後一頓飯,俗稱“熬年”。然後守歲,“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午夜交正子時,在這“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的“三元”時刻,家家戶戶有一個“接灶”、“接神”儀式,“天上耳目神,人間主司命”的灶王爺臘月二十三去,初一五更來,人們燃放鞭炮迎接灶王爺。正是“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正月初一清晨大拜年。拜年從自家起始,吃餃子前,晚輩跪在家譜前先給請回家的爺爺孃娘磕頭,再給健在的長輩磕頭,感恩長輩在過去的一年裡為家庭日子付出的辛勞,祝福長輩新一年裡壯壯實實。飯後去給本院(家族)中的長輩拜年,接著給本過道(巷子)居住的長輩拜年。而後,一個院中、一條過道里的人集合,由輩分小而年長的人帶領,給全村同姓長輩拜年。切莫小看拜年,過去的一年裡,相互之間發生過爭吵糾紛心頭有了“結”,此時晚輩給長輩一個揖送過去,一個頭磕下去,那些磕磕絆絆從此都一風吹了。

今年是鼠年,而且是金鼠年——農曆庚子年,天干為庚,地支為子,庚五行屬金,子為生肖鼠,故為金鼠。有意思的是,平日老鼠口碑不好,人們習慣說“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相貌亦不討人喜歡——賊眉鼠眼,其名聲不是一般的糟糕,它居然登堂入室、堂而皇之地進入了“十二生肖”,並且是排位第一。據說古人選老鼠入“十二生肖”且居首位的理由是,老鼠嗅覺敏感,穿牆越壁,奔行如飛,繁殖力強,它象徵靈性,生命力旺盛。

大寒節氣裡遇到隆重熱鬧的春節、寓意吉祥的金鼠,是不是心裡也暖烘烘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