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為什麼不講孔融讓梨的後傳,孔融成人之後到底咋樣了?

皮蛋爸爸說教育


孔融的結局,是被曹操處死,全家被株連,我估計被讓梨的那幾個哥們兒都因為他被宰了,早知道不吃他梨了。



孔融是東漢末年著名文學家,孔子第二十世孫,自幼天賦異稟,“孔融讓梨”的故事當真是家喻戶曉。

亂世辦學堂=扯淡

但孔融這麼一位文學才子,在東漢末年卻非要趟這渾水。漢獻帝時期,孔融擔任北軍中侯、虎賁中郎將、北海相,所以孔融在三國故事裡又被稱為“孔北海”,就是源於此。

文學家玩起軍事來和人家大老粗肯定也是有差別的,這不,孔融在北海鞏固城池,覺得固若金湯了,就開始興辦學校,培養學生,推廣先祖孔子的儒家學說。


但這位孔北海卻忽略了一點:亂世,靠的是“槍桿子裡出政權”,你就算門下弟子比你老祖宗孔子多10倍,來個門客30000,那遇見千八百大頭兵也是白給。

這不,建安元年,袁紹派袁譚打過來了,小孔夫子帶著部隊還有學生抵抗了數月,還是沒抗住,見勢不妙,孔融直接跑了。

信口胡說編典故,惹怒曹操

此後孔融就在朝中繼續任職,任少府,太中大夫等職務。

你說你當你的文官不就好了,他偏不,此時曹操已經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了,孔融卻視之如無物,常常抨擊時弊,可謂入木三分,而且還廣交名士,舉薦賢才,讓孔融一時間名聲大噪,武的不行來文的,孔融果然弄得風生水起。

曹操拿下鄴城,因為鄴城反抗劇烈,曹操下令殺鄴城居民,曹丕更是搶了袁熙的老婆甄姬為妻,孔融知道後,說了一句:“武王伐紂,把妲己賞賜給周公。”

曹操知道了疑惑不解,問孔融這個典故有啥出處,孔融回答是已經編的,想來應該有這麼回事。

孔融還極力反對曹操征伐北方,諷刺曹操,既然打烏桓,不如把不進貢的肅慎以及偷盜蘇武牛羊的丁零也一起討伐了吧,曹操聽後大為光火。

曹操覺得釀酒浪費大量糧食,不如禁酒省下糧食以資軍民,孔融卻說禁酒無用。

總之,孔融在作死的道路上撒丫子跑,你說你撩一下曹操也就算了,別人你就車得罪了唄,結果偏不,曹操想封賞有功的下屬,孔融搬出來古法,說千里之內不得封建,一下午得罪了全部曹操麾下的文臣武將。

終於,曹操動了殺機,朝中有人奏報孔融“招合徒眾”,“欲圖不軌”、“謗訕朝廷”、“不遵超儀”等罪名,最厲害的是,居然還有“不孝”的罪名,你不是注重名節嗎,我越是要毀掉它。 孔融被處死,時年五十六歲,全家株連。


關注明離子,看更多歷史故事。


明離子


知道曹操為什麼會被民間黑化嗎?

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他殺了孔融,遭到了天下儒生的聲討。當年秦始皇殺個儒家的淳于越就被黑了兩千多年,曹操殺的儒家孔氏子孫,那還不被儒生們罵慘?

在“以孝治國”的漢朝,孔融無疑是超級大明星!

<strong>

“孔融讓梨”大家應該都瞭解,講的是為小輩者當有的“尊老愛幼”之德,在當時也是火得不行。

至於老師為何不講後面的,第一是沒那個必要,第二是這種故事其實更多的是一種“名人鍍金”,往往那些歷史名人,總有些不得了的東西,但其一生,並不是太如意。

比如說歷史上“鑿壁借光”的匡衡,“砸缸救人”的司馬光,其名聲都不咋地。

至於孔融,雖然比他們好點,但身處三國亂世,最終結局也是悲慘!

孔融並不是一個善於另闢蹊徑的天才少年,而是一個知書達理重視倫理道德的彬彬儒生。這也就決定了孔融的一生並不是像天才那樣揮斥方遒,而是以堅貞忠誠為自己的豐碑。

話說孔融與儒家那可是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孔融是儒家祖師爺孔夫子的後裔,為孔子二十世孫。

孔子二十世孫也。七世祖霸,為元帝師,位至侍中。父宙,太山都尉。融幼有異才。

而他自幼也是飽讀儒學經典,因而在孔融心中,儒家所提倡的倫理道德是神聖而不可侵犯的。

在孔融之後的仕途之中,他也一直堅守著自己的初心,面對權臣董卓,他不露阿諛奉承之態,而是以激烈之言辭匡正直言,最終為董卓記恨,被髮配到黃巾軍甚為猖獗的北海國任國相一職。

會董卓廢立,融每因對答,輒有匡正之言。以忤卓旨,轉為議郎。時黃巾寇數州,而北海最為賊衝,卓乃諷三府同舉融為北海相。

<strong>

孔融在任上並未表現出過人的軍事才能,但卻可以稱得上是“為政有方”,他重視教化,踐行仁義,安撫百姓,以致一時間富有盛名。

而到了袁紹與曹操並立之時,孔融不願取媚於權臣,直到曹操挾持漢獻帝,才不得不在曹操手下任職。

及獻帝都許,徵融為將作大匠,遷少府。

但孔融仍時刻提防曹操,多次或是諷刺挖苦,或是以激烈的言辭抗辯,使曹操視之為眼中釘肉中刺。除了為漢室正統而頻頻辱慢曹操,孔融在日常的建言獻策之中也是恪守禮數,踐行仁義。

孔融雖寫的一首好文章,但大多是與曹操唱反調,曹操雖愛惜人才,但無奈孔融終不願折節為曹操所用。

……嘲之曰:“大將軍遠征,蕭條海外。昔肅慎不貢楛矢,丁零盜蘇武牛羊,可併案也。”時,年飢兵興,操表制酒禁,融頻書爭之,多侮慢之辭。

最後,曹操處死了孔融。

大逆不道,宜極重誅。書奏,下獄棄市。時年五十六。妻、子皆被誅。

<strong>

正如其兒時有讓梨之舉,孔融以一生踐行著儒家的倫理綱常,無論是長幼尊卑還是天命正統,他始終堅守本心,但最終也使得他在這屬於梟雄的亂世中喪了性命。


白話歷史君


“孔融讓梨”讓出來了中華美德,但是長大後的孔融卻與我們所熟知的,背道而馳。

孔融作為孔子的第十二世孫,年少時才能顯露,受到當時很多名士讚揚,長大後也不負眾望升任虎賁中郎將,在北海做國相。

但是,孔融卻在幾件事上讓人大跌眼眶。

一、自持才高,自傲。

其幕僚左承祖勸孔融結納袁紹或者曹操,因為當時北方袁紹與曹操勢力最大,但是孔融怒而將其殺害。孔融自負於才氣秉性,立志平定國家的危難,但因為才器粗略,思想空乏,所以沒有什麼收穫,一直平平常常,也不聽人勸解。

二、自認有能力,不作為。

建安元年(196年),袁譚攻打北海,雙方的戰鬥從春天一直打到夏天,當時守城的士兵僅剩數百人,而且當時的流矢和弓箭像雨一樣射來,並且已經在城內短兵相接了。但是孔融卻仍然讀書,談笑自若,假裝鎮定。後來在一個夜晚城池丟了,這時的他才逃奔山東,以至於妻兒都被袁譚所擄,如果早點進行有效的突圍也不至於落得如此境地。

三、嘴無遮攔,惹來殺身之禍。

孔融曾經笑話過曹丕私自娶袁熙妻子甄氏一事,曹操並沒有責怪。但是他卻更肆無忌憚了,在曹操北討烏恆的時候,孔融又譏笑他說:“大將軍(曹操)遠征,蕭條海外,從前肅慎不進貢木苦矢,丁零偷盜蘇武的牛羊,可以一併討伐啊!”在之後更是屢屢說話偏激,最終惹怒曹操,落得全家被殺。

所以“孔融讓梨”是好事,但是長大後的孔融經常自持有才,做事和處事的方式和方法自己都斟酌不好,怎麼能做好榜樣。


歷史文武君


我是日航君,為您解答。

孔融讓梨是我們經常讀到的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為人要謙遜禮讓。但是似乎這個小小神童孔融長大後的故事我們就不知道了。後面我讀了《三國演義》,才發現裡面另有一個孔融,兩個孔融實為一個人。那麼這位神童成人之後究竟怎麼樣了呢?下面請聽日航君為您分解。

一、孔融讓梨的故事

孔融為孔子的第十九代孫,孔融讓梨的故事被記載在了《世說新語》之中。說實話,《世說新語》一書裡面多是一些段子性的記載,因此可信度並不太高,孔融讓梨的故事,我們很難分辨其真假。

但是另一則故事的記載,則給我一個感覺是孔融是個牙尖嘴利、不肯吃虧的人,並沒有他所表現出來的那麼謙遜大度。這則故事是這樣說的:

孔融初到京城的時候便獲得大名,整個京城都在誇讚這位小小神童。後來太中大夫陳韙來到李膺府第,賓客把這件事告訴他,陳韙卻不以為然地說:“小時候聰明長大後就不一定聰明。”孔融立即反駁道:“那麼您小時候一定很聰明吧。”陳韙無話可說。

從這則故事看,雖然陳韙說話比較刻薄,但是畢竟陳韙身為長輩,孔融身為晚輩,身為一介晚輩的孔融卻在長輩面前逞口舌之快。誠哉,孔融之舉維護了自己的尊嚴是沒有錯誤,但是這樣牙尖嘴利、處處逞強的孔融,似乎與我們印象中的那個謙謙君子不太相符。結合孔融後面的悲劇來看,我認為這個牙尖嘴利、不肯吃虧的形象更像是孔融本人,反而那個《世說新語》中的謙謙君子顯得有些虛假。

二、成年後的孔融

成年後的孔融,是一副完完全全的我們所理解的儒家的樣子,甚至可以說是有些迂腐的儒家弟子。

在《三國演義》中,諸侯伐董的時候孔融為北海相。確實,孔融確實做過北海相。在做北海相的時候,孔融是一副完完全全儒家治國的樣子。講求仁義,講求禮儀,重視教化,北海的人民在孔融的治理下過著比較不錯的生活。因為孔融的好,人們都管他叫“孔北海”。也正因為如此,在管亥的黃巾大軍圍城的時候,太史慈等人才願意為了孔融而出生入死。

前面是孔融還不錯的地方,後面一事就顯現出孔融的迂腐不堪來了。當時天底下勢力比較強大的諸侯是曹操和袁紹,孔融的手下左承祖就勸孔融投奔其中之一,但是孔融卻大罵左承祖,甚至還要殺了他。不得不說,左承祖的意見是非常有可取性的,即便是孔融要興復漢室,那也至少要保全自己才行吧,但是孔融卻拒絕了。

之後建安元年(196年),袁譚攻北海,雙方戰鬥自春至夏,戰士僅剩數百人,流矢像雨一樣射來,城內已經短兵相接。孔融仍然憑几讀書,談笑自若。晚上城陷,才逃奔山東(太行山以東),妻兒都被袁譚所擄。

這個也讓人很費解了,你明明有機會帶著老婆孩子逃走,但是在這種十萬火急的時候卻在那裡讀書,最終導致自己老婆孩子被擄走。實在是讓人搞不懂孔融的想法。我認為他這種行為,恰恰說明了他是一個迂腐的人,而且還是一個不懂變通的人。

三、孔融之死

說實在話,對於孔融之死我難以去評判。可以說孔融是一個有氣節的人,面對著實力強大、裹挾天子的曹操,孔融沒有去依附他,而是不斷地去打擊曹操(雖然這些打擊沒有什麼實際效果,僅僅是噁心人);但是我們也可以說孔融是個不明形勢的人,當時天子身邊的親信那麼少,基本上是死一個少一個,你孔融不想著幫助天子分憂反而還頻頻作死,最終作死了自己,這也可以說此人迂腐了,不懂韜光養晦。

例如說建安十二年,曹操北討烏桓,孔融譏笑他說:“大將軍遠征,蕭條海外,從前肅慎不進貢木苦矢,丁零偷盜蘇武的牛羊,可以一併討伐啊!”當時,饑荒戰亂,曹操上表請禁酒,孔融多次寫信給曹操,認為不要禁酒,而且言詞之中多為傲慢無禮。

最終曹操殺掉孔融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孔融口無遮攔,經常說曹操的壞話;一方面是因為孔融文壇領袖的身份,他說出來的話傳播度高而且人們都相信他,在這種情況下,曹操只得殺掉孔融。

孔融如果忍耐一下,完全可以為漢室的幸福作出更大的貢獻,但是終其一生,卻因為其牙尖嘴利,愛多說話一事而付出了代價。

文:日航通鑑 圖:來自網絡與站內,侵刪


日航通鑑


以前看過一個清華人文教授的視頻,裡面大談他對禮的理解,並且提到了一個當紅節目主持人——魯豫。他說魯豫這個人很沒有禮貌,嘉賓走上臺的時候,她總是坐著不動,等著別人和她來握手,然後就是節目中翹個二郎腿,很沒有教養。不知道為什麼,看著那教授說話我心裡就來氣,真想啐他一口,社會上這種人就跟蒼蠅一樣,嗡嗡嗡的叫來叫去,真想一拍子拍死他!老先生一生的功業就是看誰怎麼不順眼,誰怎麼討厭,誰沒有向自己看齊!這種人要是早生個一百年,一定是婦女纏足的第一鼓吹者!

當一個民族的第一流的大學文科教授,在這個民族最優秀的文化薰陶下不是關注這個民族當前最迫切的問題,而是看不慣這個行為,想要塑造那個人觀念,我看這幫人就離死不遠了,也該死了!因為這個民族的領路人不是悲天憫人與心理健康,而是過度自戀,喜歡束縛別人的手腳,用自己的庸俗與傻逼。自認為自己憂患意識強烈,是社會和諧的維護者,其實自己內心陰暗狹隘,整天無事忙,是社會進步與光明的絆腳石。明清的時候鼓吹閉關鎖國,自認為自己高貴知禮,蠻夷頑固不化,有汙民風。改革開放的時候又跟弔喪似的說是社會要被腐化了,我們被腐化了嗎?我們沒有,但我們靠的絕對不是你們的禮義廉恥,我們靠的是常識與內心自然的理性。這幫人自詡為孔門之後,以聖徒自居,自詡名門正派,其實不過是一些沒有活力的死魚罷了!盜取聖人之名,杞人憂天,壓制進步,攻擊異己,自我中心,狹隘愚蠢,實在是人們自由幸福生活的第一宿敵!

我估計每個人都有這種經歷,自以為是地去揣度別人,結果把自己弄個大臉紅。人們99%的行為是不需要矯正的,因為它們既無害又自然,可能還有趣又文藝,換句話說,有益無害。而我們99%的行為都是被社會矯正過的,因為違揹我們本真的想法,所以我們做的嬌柔又造作,所以我們都成了裝在套子裡的人。我們每個人都是自以為是的道理高尚者,同時又是自認為是者的受害怕,總是被別人指指點點,又不能控制自己地去指指點點別人,這是人內心疲憊的一個重要原因。我們渴望如童年一樣善良而純真,可是我們又覺得那樣詩意的生活永遠都不存在了,耳濡目染,一個社會人總是很累,也應該很累!

古人有句話說得特別好,叫"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並不是天下無事,而是我們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無聊的事情之中,使我們的生活乏味又繁瑣,而那些真正重要的,真正壯美的事情卻鮮有人問津,把本來自然而詩意的生活搞得烏煙瘴氣的。人類的一切行為,說到底都是為下一次災難做準備,或者說讓詩意的生活不要被意外的因素打斷。可是常常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搞得自己總是臨事手忙腳亂,進退失據。一個人應該平時就不斷提升自己,抓大放小,不要跟個老孃們似的,好嚼人舌根子,既無聊又無趣,惹得人見人煩,還自認為自己是一股正義的力量!結果事一來,自己就悲劇了!

孔融讓梨,讓出了虛偽,讓出了矯情,我覺得太大,我吃不完才換一個小的。我能吃完我還非換個小的,我有病?提倡自己餓著肚子而去滿足別人的口欲,我不知道這個民族提倡的是什麼價值觀?





騎驢去高考


孔融讓梨的故事讓我們認識到一個天才神童,但是隨著時間的流失,這位天才神童人生後半段的經歷卻很少被提起,談論他的結局,更是比較悲催。很多人將他作為一個反面教材,但是我認為成年後的孔融並沒有那麼不堪,相反他心中一直堅持自己的初心。

成年之後的孔融,一心以教化治民,但是處在亂世之中,缺少了變通;

東漢末年天下黃巾起義爆發,四處陷入了動亂,孔融作為一個讀書人,並不懂得如何平亂,但是他因為得罪了董卓,被派到黃巾軍最為猖獗的北海國為國相。孔融到北海後召集士民,聚兵講武,下發檄文,又親寫書札,與各州郡通聲氣,共同謀劃,慢慢集結官吏百姓被黃巾所蠱惑的男女四萬多人,再設置城邑,設立學校,表顯儒術,薦舉賢良鄭玄、彭璆、邴原等。

孔融是以自己的“德化”來治理民眾,但是天下大亂,這種德化根本不起作用,需要的是更為行之有效的辦法,所以孔融雖然獲得了“孔北海”的稱號,但是面對黃巾起義軍的進攻,屢戰屢敗,最後還是劉備出兵相救。

從治理民眾的方法和實效性而言,孔融的確不合適,但是他堅持了自己的原則,一心用教化,所以說孔融只是不得法,而並沒有失去本心。

成年之後的孔融,堅持以漢室為中心,不遠屈服權臣,不惜得罪權貴;

董卓總攬朝政想要廢掉漢少帝劉辯的時候,孔融與董卓爭辯,言辭激辯,常有匡正的言論,最後被董卓派到北海,若非劉備相救,就要被殺死了。

袁紹、曹操成為中原地區最強大的勢力的時候,孔融知道此二人終究是要篡奪漢室的,所以不願意投靠他們。其幕僚左承祖勸孔融結納袁紹或者曹操,孔融怒而將其殺害。

最後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將孔融徵召為將作大匠,又升任少府。當時朝廷的大權已經緊緊掌握在曹操手中,公卿大夫都不過掛名而已,每天做做樣子,但是孔融卻不這樣,他每逢朝會訪問召對之時,孔融常引證定議,非常認真的對待。

從孔融的政治立場來看,孔融不依附任何強權,只是歸順中央,只為漢室朝廷說話,即使是得罪朝廷的權臣也不懼怕,這不恰恰是孔融政治操守高尚的體現嗎?難道說非要依附曹操以謀求榮華富貴才能算得上識時務。

成年之後的孔融,內心的苦悶無人能解,最終被曹操所殺。

孔融歸附漢朝之後,實際上是被曹操管轄,孔融面對自己所忠心的漢朝被曹操這種權臣霸佔,內心是無比苦悶,所以所整日借酒消愁,以至於將曹操的禁酒令都置若罔聞,因為他也不理睬曹操。

孔融看到曹操奸雄詭詐,曹操篡漢的野心也漸漸顯露,這種情況下孔融愈發不能忍受,所以說話偏激,常常觸犯了曹操。他還給眾人說:父之於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慾發耳!子之於母,亦復奚為?譬如寄物瓶中,出則離矣!按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父親不值得孝順,孩子不過是其一時情慾的產物;母親沒什麼恩情,十月懷胎就好比一件器物暫時寄存在瓶子裡,分離後器物與瓶子就沒關係了。

很多人將孔融的這句話認為是大逆不道的言論,但是卻不考慮孔融的本身的人格,孔融終其一生都是以“孝”“義”聞名,他可以說是當時孝義的典範,那麼作為典範的孔融,為什麼會抨擊“孝道”呢?因為他是通過這個在衍射當時的朝局。

儒家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現在的朝廷作為臣子的曹操何嘗將做為君王的漢獻帝放在眼裡,曹操不尊君臣之禮,就如同做兒子的不孝順父親,做子女的不孝順母親。所以孔融說“父母不值得孝順”實際上是諷刺曹操這個做臣子的不忠誠,也正是因為如此,曹操才會將孔融株連全家。

縱觀孔融的成年生活,他是一個堅守心中正義,一心忠於漢室的人,從他的角度看,他並沒有違背自己的初心,而他所欠缺的是治理天下的實際能力,並非是一個不堪的人。


帝國烽火


我們今天就來說說孔融後傳,講一講孔融長大以後的事情。

三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這時代戰亂頻繁,百姓流離失所,可也是人才輩出,魚龍混雜。在這個動盪的時期,出現了一個人。

這個人就是孔融,對就是孔融。那個曾經出現在我們課本里那個從小就懂禮貌的孔融,他出現在課本中是因為讓梨。這個故事我們都知道。其教育意義也是不言自明。讓我們從小懂禮貌,尊敬長者。

今天我們就說說孔融,他小時候的事我們都知道了,那他長大了以後的怎麼樣了。孔融身為孔子後裔,自然是學富五車,博古通今,憑藉著出眾的才華在三國時期一度被人們奉為名仕。社會地位極高。所以他的言論往往得到很多人的認可,按照現在的說法大致可以稱得上名嘴。但是孔融有一個致命的缺點,為人狂傲,放蕩不羈,自以為是,在他那個年代沒有誰能入得了他的法眼。對任何人都是不屑一顧,哪怕是對亂世梟雄曹操也是言語冒犯,故意頂撞,還時不時找茬奚落曹操。這就讓曹操有了殺心。

他經常做出一些蔑視禮教、離經叛道的事。他內心對大漢王朝非常忠誠,對曹操的專橫跋扈非常反感。曹操攻下鄴城,曹丕將袁熙的妻子甄氏搶來做了自己的老婆。孔融知道這件事後,專門給曹操寫了一封信,說當年周武王伐紂的時候肯定將妲己搶來賜給了自己的兒子周公。曹操沒有反應過來,還以為孔融說的是一個什麼典故,詢問孔融。孔融輕鬆地回答說:“拿今天的事情看來,當初也應該是這樣的!”把曹操氣得半死。那時糧食供應緊張,為了節省糧食,曹操下了禁酒令,不讓喝酒。孔融最愛喝酒,便又給曹操寫了一封信,大談酒的好處,公然與曹操頂牛,曹操對孔融更加氣憤。

孔融有天下重名,曹操害怕孔融的言論會危及自己的統治,便決定置孔融於死地。他暗中指使路粹上書彈劾孔融,說孔融“招合徒眾,欲規不軌”,“大逆不道,宜極重誅”。於是孔融被殺害,時年五十六歲


雨夜構想


《三字經》“融四歲,能讓梨” 。意思是孔融四歲的時候就知道把大的梨讓給哥哥吃。這種尊敬和友愛兄長的道理,是每個人從小就應該知道的。我們受這種思想耳儒目染!

歷史上的孔融不僅是孝子,更是義士。

孔融為人剛直,才華橫溢,對古人的治國方略、教化方針都相當熟悉,與人辯論援引古今,達到“玩而誦”的程度,也因此深得曹操佩服。但是孔融卻非常看不上曹操,覺得他奸雄詭詐,所以常常與之針鋒相對,諷刺挖苦,久而久之,終於禍從口出

孔融於建安十三年八月二十九日被曹操以“招合徒眾”,“欲圖不軌”、“謗訕朝廷”、“不遵超儀”等罪名處死。其中有一條罪狀就是孔融曾經說過“父子之間其實並沒有什麼恩情。父親生孩子只不過是情慾的結果”而這句話就被定為了不孝。

孔融不僅是政治家,也是文學家。文學史上的“建安七子”就有孔融。有趣的是,將孔融列為“建安七子”的,正是孔融諷刺過的曹丕。曹丕對孔融的評價是“體氣高妙,有過人者。不能持論,理不勝辭。”應該算是十分中肯的評價。孝子孔融,長大後便成了義士孔融、名士孔融。在這其間我們看到了道德生命的成長、成熟和傳承,看到了活潑潑的生命力的自然流淌。

孔融雖然善始但沒善終,所以後傳介紹少!






好言老爸


老師不講孔融後傳,是因為課本知識有限,老師不能給學生們加那麼重的負擔,要不然歷史上的東西都講了,別說九年義務教育了,九十年教育也講不完啊。

想了解孔融後傳,聽水一白嘮叨嘮叨就好了。


孔融的身上主要有下面這幾個標籤:

一、孔子傳人

孔融東漢末年文學家,生於153年,卒於208年,魯國人,是孔子的二十世孫。

既為孔子傳人,忠、孝、仁、義、禮、智、信這些自然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孔融不僅僅會“讓梨”,還非常孝順,他父親死那年,他剛十三,因悲痛過度,都無法站立了,可見其悲傷之情。

你別看他“讓梨”,但是他可不推卸責任。有一回他哥哥一個朋友因罪來投奔,哥哥不在,孔融就收留了,結果後來還是被發現了。孔融和他哥都被抓了起來,哥倆兒爭著搶著認罪,沒有一個讓的,只不過朝廷下來定了他哥的罪,這一年孔融也不過十六歲。

二、建安七子

建安是漢獻帝的第三個年號,即196—220年,建安七子也即是在這段時間內非常出色的七個文學家的統稱,即王粲、陳琳、徐幹、阮瑀、應瑒、劉楨與孔融,可見孔融在文學界的地位。

孔明各種體裁都可以駕馭,尤善文章與詩歌,其他如碑文、論議、策文等都有名篇,只可惜多已失傳了。

三、“毒舌”

換句話說,孔融是敢於直言,並不在意對方的身份和地位。

曹丕娶了袁熙的老婆甄氏之後,孔融就曾經給曹操去了一封信,稱“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曹操沒聽明白,便又問孔融,回答卻是“以今度之,想當然耳”,意思是,你把我那句話和現在的事一起合計合計,你就明白了。

四、聲名顯赫

孔融雖然有“毒舌”,但是那不過是他仗義直言,並不在其私德。相反,孔融的德行非常突出,不但不對他人枉加猜忌,而且善於舉薦新人。如此有德有才之人,自然聲名顯赫。

當年孔融做北海國相的時候,黃巾軍來襲,孔融命太史慈去向時為平原相的劉備求救,劉備竟驚曰:“孔北海乃復知天下有劉備邪?”可見孔融之聲名。

五、忘年之交

中國古人交往講究“八拜之交”,而“八拜之交”中便有一則“忘年之交”。

其典故便出自於孔融與禰衡的交往。

儘管孔融比禰衡大了整整二十歲,但卻並不妨礙他們之間的交往,《後漢書》稱“衡始弱冠,而融年不惑,遂與為交友”,當時孔融的年紀(40歲)剛好相當於禰衡年齡(20歲)的兩倍。後來,孔融為舉薦禰衡還特意給曹操寫過一份《薦禰衡表》。

六、念冤枉死

孔融性格如此的直,自然經常說話偏激,得罪了曹操也是在所難免的事。隨著孔融越說越多,曹操也擔心孔融的地位和他的話對他未來所走的路有所影響,便動了殺心。


曹操有此心,下面自然有人辦事,有一個叫郗[xī]慮便站出來,上奏說孔融“蔑視國法”。後來,又有丞相軍謀祭酒路粹出來奏報孔融“招合徒眾、欲圖不軌 、謗山朝廷、不遵超儀”等等,雖然奏報不實,但卻並不妨礙曹操藉此機會殺害孔融。

最後,孔融及其妻、子皆被處死,享年五十六歲。


孔融德才兼備,但是用現在的話說,情商太低,更容易與性格相近者(禰衡)結交,而對於權貴(曹操)卻並不能採用迂迴的言辭,最終禍從口出,終至全家身死的命運。


水一白聊歷史


他生在一個大家庭裡,他一共有七個兄弟,他是其中的老六。他讓梨的事情讓家族裡的長輩們都覺得很是驚奇,也對他的這種敬愛兄長的精神表示肯定。後來到了他十歲的時候,他就跟隨著父親一起去京城。他知道這裡有一個叫做地方官備受世人的推崇,就想要父親帶他去拜訪一下。但是因為當時的人們都想結交這個人,所以這裡的門禁非常嚴,一般的人是絕對不接見的。他就坐過去對看門的人深鞠一躬,說:“我是先生通家的子弟,特意來拜訪,麻煩你通報一下

但是這個時候有一個小官也在這裡,也知道他小時候的事蹟。但是沒有向其他客人一樣稱讚他,只是冷冷的說了一句:“小時候聰明,但是長大後不見得會成才。”這時候他竟然回了一句:“看來您小時候一定很聰明吧。”這把小官氣得說不出話了,主人和其他客人都表示這個孩子以後肯定有一番作為。到了十幾歲的時候,有一個人來找的哥哥,這個人是哥哥的朋友。這個時候這個被人誣陷,官府正在四處捉拿他。但是這個人來的時候他哥哥不在,只有他在。這個人就沒有把這件事情告訴他。他看到朋友窘迫的樣子,就跟這個朋友說:“哥哥雖然不在,但是我也是東道主。”所以就留了這個人在家裡住了幾天。

幾天之後,官府的人聽到了消息,趕過來的時候哥哥的朋友已經逃走了。於是官府就把兩兄弟抓了起來。兩兄弟都認為這是自己的過錯,爭相為對方開脫。這時候官吏就去問他們的母親誰應該獲罪,但是母親居然說這是自己的過錯應該年長的人獲罪,。這一下就冒出來三個人了,官吏就把這個事情報到了朝廷上。最後經過討論,決定定了他哥哥的罪過,他也因為這件事文明瞭天下。這就是他後來的故事,可見真正的聖人從小就是聖人,長大後也依然是的。因為環境而改變的就不叫做是聖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