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才是舉的曹操為什麼非要殺大才子孔融?

~初~

孔融讓梨的故事,想必大家都是知道的。而且如此品行善良恭謙的孔融,成年後也確實成為了一個極富才華的文人學者。但是他的最終結局卻並不好,而是被曹操以不孝、謀反等罪名下獄處死的。那麼,號稱唯才是舉的曹操又是為何非要除掉大才子孔融而後快呢?

原來這孔融雖也算是個才高八斗的大學者,但是他對官場政治可以說是一竅不通。而他仗著自己的橫溢才氣與犀利的文筆,經常傲視四周。並且他也曾因對治國方略、教化之道的熟悉,而受到了曹操的欽佩。但是他在與他人辯論時卻有個壞毛病,那就是自恃才高,便常常譏諷挖苦對方,嘴上一點不留德。時間長了,難免得罪他人,甚至引出禍端。

而他最終的結局也正與此直接相關。話說袁術稱帝,曹操明白一時半會扳不倒他,所以就遷怒於和袁術聯姻的太尉楊彪,並構陷下重罪。孔融知道這事後,隨即引經據典,批駁的曹操臉紅心跳,最後救了楊彪。這還不算啥,後來他還與曹操發生過幾次爭辯。

最直接的一次是,曹操在平定北方後,準備南下征討劉備等人。但孔融據理力爭,說曹操此舉乃無義之戰,肯定會吃敗仗。聽到孔融這麼說,曹操這次終於再也忍不住了,大怒之下即刻下令以不孝、謀反等罪置其於死地。


書房記

首先,曹操所謂的唯才是舉的政策的“才”指的是什麼?按理說,有才能的人就應該被推薦,這是任何時代都尊循的用人標準啊,沒有那個王朝會說自己需要笨蛋來當官的,為什麼曹操要特別地講唯才是舉呢?

《三國志》魏書武帝本紀裡記載了唯才是舉的出處:

若必廉士而後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於渭濱者乎?又得無盜嫂受金而未遇無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

這段話出建安十五年,曹操已經統一北方,曹操所說的才,指的是有“治國”之能的人才,只要是有這樣的人,那怕他是貪財好色之輩,也可以推薦出來做官。

建安十九年,曹操又說過一次類似的話,這次說得更明白:

夫有行之士未必能進取,進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陳平豈篤行,蘇秦豈守信邪?而陳平定漢業,蘇秦濟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廢乎!有司明思此義,則士無遺滯,官無廢業矣。

曹操要的“人才”,是能夠治國安邦的人才,而曹操在這兩次講“唯才是舉”的話裡,流露出對“重德輕才”的蔑視,對當時流行的以“道德高尚”為標準的選官風氣的批判。

那麼孔融是個什麼樣的人呢?根據《後漢書》的記載,他恰恰是一個“道德高尚”而沒有什麼真正的治國安邦能力的人。孔融出名有兩件事,一是我們從小就聽說的“讓梨”的故事,這個故事反映的是孔融從小就具備了“孝悌”的道德覺悟。二是我們可能不太知道的,但卻是讓孔融“名震天下”的事,就是收留東漢末年的通緝犯張儉(因為得罪宦官而被通緝),這也是表現了他的不畏權貴的道德品質。

而孔融雖然被後世認為是“才子”,但他的“才”都是些玩腦筋急轉彎問題題的小聰明,他實際上沒有什麼治國安邦的才能,比如黃巾起義的時候,孔融擔任“北海相”,相當於北海太守吧,打仗不行,黃巾軍一來,他就被打得落花流水,只有到處跑的份。後來袁譚來打北海,戰事危急之際,孔融卻談笑自若的在那裡讀書,可見他真是一個空有虛名的人。《後漢書》對這段的描寫相當精彩,和大家分享一下:

自春至夏,戰士所餘裁數百人,流矢雨集,戈矛內接。融隱幾讀書,談笑自若。城夜陷,乃奔東山。

所以孔融可以說恰恰是曹操最討厭的那種只會標榜道德高尚,然後有點小聰明,口才和文彩很不錯的“名士”(這樣的名士在孔融死後的代表人物就是楊修)。因此,像孔融這樣的人,在曹操眼裡,根本不是什麼真正的“才子”,就算孔融老老實實的,曹操也不會怎麼待見他,更何況孔融還老是以自己的小聰明的口才去惹曹操生氣,曹操不殺他才怪呢!


只愛潘多拉

其實這個問題不能問成曹操為何非要殺孔融,而是應該問成孔融為什麼非要被曹操殺?

曹操雖然奸詐,但不是一個濫殺無辜的暴君。他要殺人往往有著政治目的。

對於孔融, 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孔子的二十世孫。曹操對他並無仇無怨,加上孔融是孔子的嫡親後代,名大很大,曹操一開始是十分敬重的。

問題就出在孔融的一張嘴上,說話沒有個把門的。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明眼人都看出來曹操是實際上的老大。而孔融犯賤就犯賤在亂說領導的壞話上。

在政治上,孔融已經看到曹操奸雄詭詐,愈發不能忍受,所以說話偏激常常觸犯曹操。兩人不合已經令曹操十分不爽了。更令曹操生氣的是,孔融還在私下裡亂說曹操的壞話,廣論非議(孔融是當官的,跟平民百姓亂議時政是不一樣的,換成今天的話說叫公眾影響力)。最終曹操忍無可忍,逮個機會處死了他。

其實這事把曹操換成別人也一樣殺他,領導的脾氣都是一樣的。孔融得罪曹操我覺得沒什麼毛病,只是覺得曹操下手有點狠,不應株連全家一個都不放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