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再婚后,我变成家里最讨厌的孩子。”

有位妈妈跟我说,女儿脾气越来越怪,平时母女俩经常吵架,如今上了初中,她一定要寄宿,不愿回家。怕女儿学坏,她让我跟女孩聊一聊。

微信上和那个女孩聊了几句,聊到目前的状况,女孩啪啪给我发了一长串话。

这一切还不是她逼我的,10年前领回一个男人啥也不说的逼我叫爸,我不叫就骂。后爸女儿比我大5岁多,我好像处处都比不上人家。他们一家三口,要我这个多余的女儿干吗?我是家里最讨厌的孩子,我妈亲口说的,别否认。

“妈妈再婚后,我变成家里最讨厌的孩子。”

仿佛了解了一些原委。女孩刚出生时父母就离婚,她跟着妈妈。4岁时妈妈再婚了,继父还带来一个10岁的女儿。原本母女相依为命的家庭,突然挤进来两个人,女孩一直没有走出不适应期。

她承认继父和姐姐对自己没做啥过分的事,但就是有种“看着就讨厌的陌生人”一般的感觉。而妈妈,在这场亲情的拉锯中,令自己越来越失望、和自己越来越疏远,自己的被抛弃感,也越来越强烈。

我想起她的妈妈跟我说过的话:“不知道这孩子有什么怪癖,就好像谁虐待她了一样!我和她爸都是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啊,没亏待她啊!”

真的,倒是有必要和这位妈妈好好聊一聊呢。孩子一个4岁一个10岁,她们对大人意志的应对能力是不一样的。还一碗水端平?想到这里,只觉得这10年,这个家里最“讨厌”的孩子,过得太辛苦,太令人同情。

一个4岁原本生活中只有妈妈的孩子,生活中被硬塞进一个必须叫“爸爸”的陌生人,她得有多恐惧,有多惶惑,没人了解。大人的意志死死压住,她的疑惑得不到解答,她的委屈得不到伸张。

“妈妈再婚后,我变成家里最讨厌的孩子。”

我有一次对妈妈说,你为什么不跟我说一声,就带一个爸爸回来。我妈说:“大人的事情,小孩不要管,你当时4岁,懂什么。你只要相信妈妈能找给你个好爸爸就够了。”我真的好痛苦,她一点都不尊重我。

有很多单妈认为,就要趁着孩子小不懂事的时候,赶快再婚,不然孩子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再婚就难了。

的确,4岁孩子还不明白成人情感世界的复杂与难,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的意见不配得到尊重。孩子也有知情权,也有发表意见的权利。

只是,很多人还不懂把孩子放在一个平等交流的位置上,去尊重他的感受。

大人的沟通方式总是粗暴简单:“以后他/她就是你的爸爸/妈妈。”如果孩子不明白,得到的也是一句似是而非的回答:“别问那么多,你只要知道我是为你好。”

“妈妈再婚后,我变成家里最讨厌的孩子。”

殊不知,年龄越小,这种因家庭关系变化而产生的无所适从,便会越强烈。而大人意志压制了孩子的反抗,让孩子的情绪没有出口,只能深埋这份恐惧和孤独,逼迫自己成熟起来,顺应既定的现实。

离婚后的再婚,是成人自己处理情感关系的方式,的确无需孩子的主导。但是,请尊重孩子,温柔地告诉他们,并让他们有表达的权利。

允许他们说“不要”,允许他们哭、闹、抗拒。因为这都是他们自然的反应。

而你需要做的,只是在当他表达的时候,认真倾听,让他明白,他的意见被听到、被接受、被权衡和考虑。

“妈妈再婚后,我变成家里最讨厌的孩子。”

让孩子感觉到被尊重,是令他较好地适应父母再婚的过渡期,接受现实、建立健康心态的基础。

不抱着说服的目的,而给予双方足够空间的沟通,是一种成熟的沟通方式,也是孩子能够从大人身上学到的最宝贵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很多大人自己终生都没有掌握这种可贵的技能,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来习得这种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