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18年,秦漢好老師是如何煉成的?

陶行知先生說

教師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

學生是“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教師肩負著培養下一代的重要責任

正確的理想信念是教書育人

播種未來的指路明燈

從教18年,秦漢好老師是如何煉成的?

王強

2001年7月,懷揣著對教育事業的真摯熱愛,王強走上了三尺講臺,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從教18年,王強對待工作兢兢業業,盡職盡責,奮鬥在教育事業的最前線,13年的班主任經歷,7年的高三教學經驗,他深受學生喜愛,被學校評為“最受歡迎的十大黨員教師”,榮獲“陝西省優秀教師”、“陝西省中小學教學能手”等稱號。

從教18年,秦漢好老師是如何煉成的?


把課堂變成快樂幸福的學堂

王強現擔任清華附中秦漢學校教學管理與研究中心主任,主要承擔學校教學管理與教學研究、學校課程開發、教研組建設與教師培養工作。他積極推進課程改革,大力發展素質教育,帶領全校老師,開發了100多門具有秦漢特色的校本課程,已初步構建了“國家課程-校本課程-自創課程”三位一體的課程體系,為學生個性化以及全面發展創造了條件,為核心素養落地提供了有力抓手。王強先後多次主持並參與國家、省、市級教育教學課題研究,獲得國家級成果三項,被評為國家子課題“優秀負責人”。


他秉承“全方位開放式”的新型教育理念,不斷地創新課程建設,打破學科邊界、融通學科目標,開發了跨語文、化學、政治、歷史、地理、生物六個學科的“親近渭水”綜合課程,在實踐中把課堂變成快樂幸福的學堂,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帶領學生走入自然世界。《北京教育》《陝西教育》《名師在線》《西部素質教育》《教師報》等期刊雜誌紛紛進行了專題報道,課程獲得陝西省基礎教育成果三等獎,學校因此被評為“西安市品質課程實驗學校”。

課堂變“活”了

課堂教學的核心是讓每一個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學會“如何學習”以及“如何思考”,以取得最大的學習效果並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為了實現課堂教學的優質高效,王強聚焦新的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立足學生核心素養和學科核心素養,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先後開展了 “互聯網+教育”“以學生為主體的高效課堂”“自主探究式課堂教學”“跨學科教學”等多種創新教學模式,讓學生在獨立思考、合作探究與交流展示活動中,自主建構知識,培養學習能力。

從教18年,秦漢好老師是如何煉成的?


現階段,課堂上學生們踴躍表達自己的見解已經成為一種常態化的現象,學生自主意識強了,學習能力提高了,每堂課都能看到學生智慧的火花。“現在我們上課的氛圍很活躍,養成了‘會聽,勤思,敢說,善問,會寫、會記’的習慣,和老師們的相處也更加融洽。”一位學生開心地說道。

課堂的各種學習模式激發了學生的多種潛能,讓每個學生既獲得了知識又感受到了快樂,課堂真正成了“知識的超市,生命的狂歡”。


聯合教育 共享優質資源

今年3月30日,王強組織召開了首屆秦漢初中教育聯盟中考研討會,聘請了9位專家對中考考綱、考試說明、中考考點進行深入解讀並交流學科複習備考經驗。秦漢初中聯盟9所學校100多人參加,有力提高了秦漢大學區中考備考質量。同時,他還組織英語、數學、語文教研組開展了聯盟校之間的同課異構活動。

從教18年,秦漢好老師是如何煉成的?

在“名校+”方面,王強積極搭建校際交流學習平臺,實現優勢資源共享,5月18日,組織洛川中學、渭南中學、長安七中、楊凌中學以及秦漢初中聯盟9所學校召開了“名校+”大型課堂教學研討會,學校從清華附中本部聘請了五位專家開展了“聚焦學科素養,發展思維品質”示範課,為新課程背景下學科素養的落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通過“名校+”大型課堂教學研討會的召開,推動了“名校+”工作的深入發展,構建了“名校+”教育聯合體,有效提升了教育教學質量。

引領示範 立德樹人

學校不單是傳授知識的場所,更是育人的地方,需要教師“用心”做教育,需要“文化”做支撐。有經驗的教師不僅需要給青年教師傳授教書育人的經驗,還要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帶工作作風,在青年教師的工作與生活中遇到困難與困惑時及時幫扶,讓青年教師迅速成長。

王強充分發揮引領示範作用,主動擔任學校新入職老師、聯盟校老師以及“+”校(洛川中學、長安七中)的培訓任務,成為任軍莉、李超、肖敏、盧錦容四位年輕教師的指導老師。四位青年教師迅速成長,已經成為學校獨當一面的中堅力量,其中肖敏老師獲得 “陝西省西鹹新區教學能手”稱號,盧錦容老師獲得“陝西省西鹹新區學科標兵”稱號。王強還擔任學校各類比賽的評委,楊淩示範區教學能手評委,西安現代電子職業學校、洛川中地理學科指導專家,定期為各大學校做示範課活動。

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
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

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湧現出

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

未來

秦漢新城將持續推動轄區教育事業

從政策措施、資金投入、人力資源等方面

給予強有力的支持

加速聚集優秀教育人才

助力秦漢基礎教育品牌形象持續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