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進鎮遠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所謂三景艦,是甲午海戰中日本聯合艦隊的三艘主力艦:松島號、嚴島號、橋立號。
在甲午戰爭中,三景艦都是相當先進的軍艦。
以松島號為例,排水量高達4000多噸,僅僅比北洋水師的2艘鐵甲艦小,大於其餘所有的中國軍艦。
北洋水師除了鐵甲艦以外最強大的2艘軍艦,經遠和來遠兩艘裝甲巡洋艦,排水量只有2000多噸
它的火力非常厲害,除了1門320毫米後膛主炮炮以外,還有高達12門120毫米速射炮,120毫米以上口徑火炮為13門。
而經遠和來遠只有4門。
三景艦的速度很快,松島號的速度為16節,高於所有北洋水師軍艦。
然而,三景艦既然強調了火力、速度,防禦能力自然就要弱一些,畢竟只是4000多噸的軍艦。
三景艦的裝甲甲板厚40毫米,主炮炮座300毫米,司令塔厚100毫米,還不如經遠和來遠兩艘裝甲巡洋艦。
甲午戰爭中,三景艦發揮了很大的作用。這3艘軍艦完全發揮自己的特長,以高速切斷北洋水師的陣型,然後集中驚人的火力轟擊北洋水師較弱的軍艦,再對付2艘鐵甲艦。
當時三景艦一共有120毫米速射炮34門之多,幾乎相當於整個北洋水師的中口徑火炮數量。
同時三景艦的120毫米火炮全部是速射炮,射速比北洋水師同類火炮高3倍。
可以這麼說,單單三景艦的火力就幾乎可以壓制整個北洋水師。
要知道,聯合艦隊還不止三景艦,還有諸如吉野、浪速、秋津洲、高千穗號等4艘強大軍艦。
海戰中,三景艦的作用巨大,不過因裝甲薄弱,也有一定損失。
松島號傷亡為全部日艦中最慘重,死57人、負傷56人,死亡人數佔日軍一半,負傷者也佔了三分之一,軍艦屬於重傷,後期維修了1個半月才能出港作戰。
嚴島號被大口徑火炮擊中2次,小口徑火炮擊中多次,受傷不是很重。
橋立號損失最輕,只被大口徑火炮擊中1次。
這三艘軍艦都是1890年前後下水,到了日俄戰爭1904年已經使用接近15年,相當老舊了。
所以,三景艦在日俄戰爭中,都是在一線的次要位置。
松島號參加過圍堵旅順俄軍艦隊的海戰,但沒有中彈記錄,客觀說明它並不在最前線。
橋立也是一樣,沒有損失。
嚴島號有14人戰死、15人負傷,卻沒有對俄艦的命中記錄。
1905年同俄軍太平洋艦隊決戰中,松島艦上僅有一人因為炮彈碎片而受輕傷,說明它仍然是在掩護主力的位置。橋立受到兩發炮彈命中,7人負傷。嚴島號則沒有人受傷。
可見,日俄戰爭中,三景艦都是打醬油的。
其實海軍這種東西的更新換代是很快的。
當年又是海軍技術突飛猛進的時代,15年軍艦已經面目全非了。
薩沙
所謂三景艦,就是甲午前日本建造的松島、嚴島、橋立3艘防護巡洋艦,因為艦名取自日本三景,所以又被稱為三景艦。
為定遠、鎮遠而生的三景艦
三景艦是由法國白勞易設計,目的是為了對付北洋水師的定遠、鎮遠兩艘鐵甲艦,因此特意裝備了320毫米的主炮。當然,事後證明這個設計很渣,320毫米火炮雖然威力大,但是射速慢,而且因為缺乏實彈訓練,所以在黃海海戰裡平均1小時才能發射1發炮彈,戰果自然也是零蛋。
不過三景艦上裝備了大量的120毫米速射炮,松島有12門,嚴島和橋立都是11門,大量的120毫米速射炮在甲午海戰裡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也算是發揮了一點作用。
到日俄戰爭時,三景艦已經屬於老弱病殘了,被編入老舊戰艦組成第3艦隊第5戰隊,承擔警戒、支援任務,參加了圍堵太平洋艦隊、對馬海戰等戰役。
圍堵太平洋艦隊之戰
1904年8月10日,在旅順的俄太平洋艦隊突圍,東鄉平八郞率聯合艦隊堵截,三景艦也參加了戰鬥。不過此戰的主力是戰列艦和裝甲巡洋艦,三景艦由於老舊不堪,因此主要是負責在外圍對付對方的小型軍艦。
戰鬥中嚴島號多次中彈,側舷的120毫米速射炮被打壞,不得不退出戰鬥,而松島和橋立運氣不錯,除了捱了幾發近失彈之外沒什麼大的損傷,所以堅持到了海戰結束,不過沒有取得什麼像樣的戰果。
對馬海戰
1905年5月27日對馬海戰時,三景艦再次披掛上陣,不過和上次一樣,它們依然只能充當配角的角色,主要對付一下俄軍的巡洋艦和各種輔助船,而且命中寥寥。
根據日本的資料,在海戰裡嚴島和橋立的120毫米速射炮曾經命中了一艘博羅季諾級戰列艦和一艘維修船。至於三景艦的320毫米主炮,還是一無所獲。
5月28日,三景艦和日本艦隊主力在獨島追上了潰逃的俄國艦隊,再次發起進攻,不過這次作戰三景艦基本沒有斬獲,打了一次醬油。
以上就是三景艦在日俄戰爭時的表現,可以說聊勝於無吧。
不沉的經遠
日俄戰爭是在中日甲午戰爭結束後的第九年,即1904年至1905年日本與沙皇俄國就爭奪朝鮮半島和遼東半島的控制權在中國東北以及黃海、日本海等海域爆發的一場帝國主義列強陸上與海上之戰的對決。
當然,除了原本參與中日甲午海戰的“三景艦”之外,就連被俘獲編入日本海軍的原北洋水師“鎮遠”、“濟遠”、“平遠”等都參與了日俄戰爭,但是隨著海軍軍艦以及艦載火炮日新月異的發展,這些曾經在甲午海戰戰場上正面對決的艦艇,在日俄戰爭中只能用作輔助主力戰艦之外的警戒等任務。
- 在甲午戰爭爆發之前為“定遠”、“鎮遠”量身打造的日本“三景艦”
“三景艦”,顧名思義這三艘軍艦命名的方式是以日本三個著名景點的名字所命名的,分別是以日本三景的宮城縣宮城郡松島町的松島、京都府宮津市的天橋立、廣島縣廿日市市的嚴島(又稱宮島)來命名。在當年的中國北洋水師購買了“定遠”、“鎮遠”兩艘鐵甲艦之後,日本政府就決定加快擴充海軍建設的速度。1886年6月,日本政府發行海軍公債1700萬日圓,用以建造三艘軍艦,也就是專門用來對付北洋水師兩艘“定遠”級的“三景艦”,分別是“嚴島”、“松島”、“橋立”,該級艦由法國設計師白勞易所設計,其中“松島”和'“嚴島”在法國建造,“橋立”在日本國內的橫須賀造船廠建造。在武器配備方面上除了配置了120mm口徑的速射炮之外,為了對付“定、鎮”二艦的裝甲防護,還特地配置了從國外進口的法國加奈特式42倍口徑320mm式後膛火炮,其中“松島”艦的主炮被安置在了艦尾,其餘兩艘艦的主炮則是安置在了艦首。但在黃海海戰的戰場上“三景”艦所配備的320mm口徑巨炮的實戰效果卻不如120mm口徑的速射炮,除此之外,“三景艦”的航速也要高於“定、鎮”二艦的航速2節。
- “三景艦”在日俄戰爭中做了什麼?
20世紀左右的日本海軍,軍艦更新換代的速度非常之快。在甲午戰爭爆發之前,日本政府就曾向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訂購了兩艘“富士級”戰列艦——“富士”號和“八島”好,而這兩艘軍艦與後來日本海軍的敷島、初瀨、朝日、三笠這四艘軍艦成為了日俄戰爭中日本海軍的主要戰鬥艦群。相對於“三景艦”來說,昔日在中日甲午海戰中的風光早已不在,取而代之的只能是被降級,充當其他類型的戰艦使用。
在甲午海戰中充當日本聯合艦隊旗艦的“松島”號在1898年3月21日被列為二等巡洋艦,隨後與日本海軍的新式戰列艦參與了日俄戰爭中的對馬海戰,戰後的“松島”後被作為練習艦船用作日本海軍學員進行遠洋航行訓練。在1908年4月30日,“松島”號在完成遠航訓練任務之後在臺灣澎湖列島停泊之時,彈藥庫突然發生爆炸,最終“松島”號於當年7月31日被日本海軍除籍。
“嚴島”號於1898年3月21日列為二等巡洋艦,在日俄戰爭期間,僅僅是起到了一個逢場作戲的任務,負責擔任護航和支援工作。日俄戰爭之後的“嚴島”號在1919年4月1日作為雜役船,更名為“嚴島丸”,最終於1925年報廢解體。
“橋立”號於1898年3月21日列為二等巡洋艦,與同級別的“嚴島”號一樣,在日俄戰爭期間,僅僅是負責擔任護航和支援工作。日俄戰爭之後被列為二等海防艦,最終於1925年報廢后解體。
能力有限,多有疏漏,煩請糾正,
宇澤歷史
1885年中國向德國訂購的兩艘7335噸級的定遠級鐵甲艦正式加入北洋水師的戰列,而日本看到之後深受刺激,欲於中國角逐的日本為在海上找回些許優勢,便向法國訂購一級裝備大口徑艦炮的艦船希望能與中國定遠級相抗衡。最終在1886年得到日本天皇的撥款批准建造新一批戰艦,其中就包括所說的“三景艦”,而其中海軍經費佔年度軍費的96%,而“三景艦”的建造軍費就佔了日本海軍經費的44%。所說的三景艦是指三艘以三個景別名字命名的軍艦。
首艦松島
號主炮是放在艦尾的,其他兩艘是放在艦首
由於經費有限,日本的“三景艦”由6000噸級的一等海防艦改為4000噸級的二等海防艦,計劃建造三艘。中國定遠級不是裝備305毫米口徑的火炮嗎,那好,我的火炮就要比你的大。在這個思路的指導下日本向法國訂購的三艘軍艦都裝備了320毫米的火炮,並且還想使用42倍徑的。不過4000噸級這個小身板根本扛不住這麼重的炮,所以後面的設計是一艘艦扛一門35倍徑的320毫米炮,除此以外還裝備10門120毫米速射炮。所以這麼小的船扛這麼重的武備和後來日本的設計思路一樣壓榨艦船的噸位,是典型的小船扛大炮。
但是在甲午海戰中,這三艘艦上的320毫米也沒打出去幾發,而且沒有一發命中目標,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中口徑速射炮。可以從大口徑艦炮的命中率就可以看出北洋水師的炮兵訓練有素,在炮彈裝填的時間以及命中率都遠遠高於日本。但是也正是這三艘艦上的320毫米炮給了日本抗衡中國的自信,雖然在海戰中其大口徑艦炮沒有用處,但是就相當於一個定心丸讓日本人覺得自己有能與之抗衡的能力。不過4000噸級的身板還扛這麼重的炮,其防護基本上都是裸奔,在海戰中,中國定遠艦一枚榴彈就可以輕易擊穿“三景艦”首艦松島號,並且直接一發炮彈讓松島喪失戰鬥力。
圖中畫的是被定遠命中後日軍死傷慘重的畫面
不過到了1905年的日俄戰爭中三景艦已經非常落後了,因為在甲午海戰同年,英國開始建造前無畏艦,這是海軍史上革命性的改變,在1898年被列為二等巡洋艦,在日俄戰爭對馬海戰中被編入第五戰隊,也就是二線部隊,此時的海戰已經成為前無畏艦的主場,所以這些老艦也沒幫上什麼忙,在戰後被降級為訓練艦,其中松島號在1908年在澎湖列島的馬公島自爆沉沒。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三景艦到日俄戰爭時已經過於老舊,被編入日本主要由老舊艦隻組成的第三艦隊,編為第五戰隊。
這幾隻軍艦參加了封鎖旅順口戰役,黃海海戰和對馬海戰。在戰鬥中鮮有戰績。
唯一取得戰果的是“松島"艦,該艦在對馬海戰中擊中了俄國的蘇沃洛夫號軍艦,在魚雷艇的幫助下擊沉了它。
除此之外,就沒有什麼戰果了。
歷史笑春風
有關近代海軍史的問題問海研會就對了,陳悅來解答。
(日本三景之一:松島)
(日本三景之一:嚴島神社鳥居)
(日本三景之一:天橋立)
所謂的三景艦,是指日本明治維新時代為了對付中國北洋海軍的“定遠”艦,由法國設計師白勞易操刀設計,以法國海防炮艦“黃泉”為參考的3艘穹甲巡洋艦,因為分別命名“松島”“嚴島”“橋立”,取的是日本三個著名景觀的名稱(松島、嚴島神社、天橋立。其中嚴島神社可能現代中國人最熟悉),所以被統稱為三景觀艦,簡稱三景艦。
(新建成狀態的“松島”艦)
這三艘軍艦每艘的正常排水量超過4000噸,主炮是1門320毫米口徑的巨炮,另外以炮房式佈置了多達12門120毫米口徑速射炮(“嚴島”“橋立”各為11門),火力極為兇猛,其短板則是動力配置有點小馬拉大車(蒸汽機所需的蒸汽壓力極高,鍋爐難以匹配),從誕生之後就問題不斷。
(“橋立”艦側視圖)
(日俄戰爭時代的三艘三景艦的同框照片。對比甲午戰爭時的狀態,這一時間三景艦最大的變化是桅杆上的桅盤被拆除,另外加高了上桅,安裝了無線電天線)
三景艦首次集體亮相是在甲午戰爭中,作為當時日本海軍的主力艦,參加了黃海大東溝海戰、威海之戰,是北洋海軍的死敵。到了10年之後的日俄戰爭時,這三艘巡洋艦已經是廉頗老矣,主要執行的是輔助性的任務,3艦當時都編在第三艦隊,戰爭中曾擔任對馬警戒,旅順口外警戒,1904年8月10日在旅順口外發生的黃海海戰中充當輔助配角,1905年日本海海戰中充當輔助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