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案超30万 北京法院“多元调解+速裁”结案量超4成

新京报快讯(记者 王俊)“多元调解+速裁”可以加强诉源治理,实现案件繁简分流。今天,北京高院副院长靳学军在发布会上表示,北京市法院运用“多元调解+速裁”机制共结案357528件,比2018年同期增长40.6%。

超6成一审民事案件 平均审理期限缩短为48天

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深化诉讼制度改革,推进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多元调解+速裁”可以巩固诉讼前端快调速审、后端精审细判。

2019年,北京市基层法院运用“多元调解+速裁”机制共结案357528件,比2018年同期增长40.6%,平均审理期限48天。

靳学军表示,“多元调解+速裁”推动案件繁简分流,促进纠纷在基层和源头化解的作用开始显现。

2019年全市法院民商事案件收案增量和增幅同比出现下降态势,增量同比下降68627件,增幅同比降低14.2个百分点。朝阳、海淀、石景山、通州、顺义、西城、怀柔等七家基层法院民商事新收案件量出现下降态势。

“多元调解+速裁”工作统一纳入北京市法院立案庭职责范围

据了解,2019年北京市法院将“多元调解+速裁”工作统一纳入各院立案庭职责范围。

基层法院统一在立案庭成立诉调对接中心,负责多元调解、速裁和繁简分流工作;各中级法院统一在立案庭成立快审组,审理一审适用速裁机制审结的民事上诉案件;市高级法院立案庭统一负责全市法院“多元调解+速裁”工作的指导、规范和统筹。统一管理部门在集中调解资源、发挥规模优势、统一裁判尺度、强化规范管理等方面的优化集约效应不断显现。

新京报记者 王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