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發展,交通先行!一場城市交通鉅變正在渝北上演!


城市發展,交通先行!一場城市交通鉅變正在渝北上演!

​交通是城市的“血脈”。放眼渝北,一條條縱橫交織、無限延伸的柏油路從主幹道延伸到城鄉的各個角落,延伸到老百姓的家門口;條條大道宛如眾多飛舞的“綵帶”,牽引著無數車輛歡暢飛馳,駛向幸福的未來。

經濟發展,交通先行。近年來,渝北大力發展交通事業,以大建設推動大發展,以大交通改善大民生,創造高品質運輸服務,努力實現交通惠民的目標,譜寫渝北交通發展新篇章。

完善城市路網建設

為城市發展添動力

城市發展,交通先行!一場城市交通鉅變正在渝北上演!

​“現在駕車從餘松路立交到新牌坊僅需5分鐘,以前需要將近半小時!”談起不久前通車的新南立交,天天上班需經過此地的劉先生興奮不已。

新南立交東起新牌坊立交,西至餘松路立交,南接松牌路立交,北往財富中心、照母山、人和立交、禮嘉等地,是星光大道(南北向)、新南路(東西向)的節點。該立交採用“上跨橋+下穿道”的建設方式,形成完整的三層菱形立交。其中,地下是星光大道下穿道,地面層保持現狀平交,地上則是新南路上跨橋,讓車輛各行其道。今年11月,新南立交全面建成通車,為市民出行提供了一個通暢的交通出行選擇。

新南立交的建成通車是渝北區打造宜居暢達城區的一個縮影。為全面構建安全、便捷、綠色、高效的現代化城市綜合交通體系,改善市民出行體驗,今年以來,渝北區全年實施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156個,新增道路20公里,建成區道路里程達到756公里。1-11月完成投資約54.05億元。

在市級項目方面,渝北區紮實開展市級在區重點項目交地工作,椿萱大道、甘悅大道、9號線等4條軌道項目順利推進,仙桃數據谷北立交開工建設,新南立交建成投用。秋成大道、觀月路大橋東連接段等基礎設施項目全面完工,鐵路樞紐東環線龍盛站完成建設,三環高速、渝長高速擴能、南兩高速等項目提速推進。

在區級項目方面,渝北區悅港大道等13條主幹道,學成北路、橫一路、東湖大道等84條次(支)道路,工職院以北片區基礎設施PPP項目等4個片區道路提速建設,打通了旗山路北段、松鶴路等城市斷頭路8條,建成投用蘭桂大道步道、萱華路步道等3條人行步道。蘭馨大道人行地通道、盛景天下人行天橋開工建設,新南路卜蜂蓮花地通道即將完工。

同時,渝北區還建立了城市提升基礎設施前期項目庫並滾動實施,今年以來,編制完成《渝北區山城步道建設規劃》《海綿城市修建性詳細規劃》等7個規劃研究,完成金域藍灣人行天橋、黃龍路等六大片區交通緩堵改造工程等市政項目方案設計。全區路網結構進一步完善,交通通行效率明顯提高。

加快推進“四好農村路”

助力新時代鄉村振興


城市發展,交通先行!一場城市交通鉅變正在渝北上演!

​“多虧政府修了路,我才住上了新房。”今年初,大盛鎮東河村四組的村民田時旭搬進了新房,他激動地告訴記者,這一切,都得益於大盛鎮到東河村的“四好農村路”通到家門口。

大盛鎮是渝北區較偏遠的鎮。該鎮東河村有11個組,5個組的通組公路沒硬化。村民出行非常不便,雖然到鎮上只有6公里,走路的話,卻要1個多小時。田時旭後代兒女、孫子(女)等近20口人,雖都生活在重慶主城及周邊,但這10多年來,一家人就沒真正團圓過。

“家裡房子太小、太舊了,一次容不下這麼多人。”田時旭告訴記者,逢年過節兒女、孫子孫女們輪流回家探望自己,基本不過夜。2018年初,已成家的兒孫們拿出20萬元,給老人建新房,但田時旭家門口的路是一條毛路,建房所需的材料只能運到離家1公里外的主路上,再由人工或馬轉運。這近1公里的路,轉運費就要花近2萬元。一次,為節約運費,她兒子試圖把拉磚貨車開到新房子處,結果路上翻車了,兒子也受傷了。之後,房子就停建了。

改變出現在去年10月,區交通局正式啟動了該村“四好農村路”建設,並於12月底建成。“原本規劃主路只有6公里,為方便村民出行,修了更多通往村民家門口的支路,一下子多修了2.3公里。”渝北區交通局相關負責人稱。

路修好了,田時旭家的新房重新開建,車也可以開到家門口。

農村公路縮短了農村與城市之間的距離,更縮短了貧窮與富裕之間的距離。截至目前,渝北區公路總里程達2978.5公里,其中“四好農村路”2572.6公里,涉及11個鎮6個街道,2019年底村民小組通暢率將達100%。

近年來,我區不斷加大“四好農村路”的投資力度,針對農村公路先後提出“硬化路村村通”“通組硬化路”等目標,大力實施生命防護“三同時”(生命防護、綠化等工程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組織驗收),累計完成硬化路1342公里、新建泥結石路407公里。隨著建設成本不斷增加,我區建設標準穩步提升,4.5米寬硬化道路由原來的50萬元/公里調整為90萬元/公里,6.5米寬的由原來的85萬元/公里調整為135萬元/公里。

同時,為管好農村公路,我區還進一步優化了管理體制,建立區、鎮、村分級負責、權責統一的農村公路管理體系,全面落實“縣道縣管、鄉村道鄉村管”管理體制、全面推進“路長制”管理模式。

優化調整公交線路

提高市民出行品質

城市發展,交通先行!一場城市交通鉅變正在渝北上演!

​城市要發展,公共交通須先行。它不僅體現著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也濃縮了一個地方的發展歷程,而這變化的一點一滴都被市民真切地感受著。

10月22日清晨,串聯渝北空港、兩路片區與嘉州、觀音橋片區的608、609兩條公交線路完成線路優化升級,分別以68、69號骨幹公交線路的“新身份”正式上路。這是主城區首批骨幹公交線路,停靠站點更少,運行時間更短,市民乘坐這兩條骨幹公交線到達觀音橋將比乘坐軌道3號線更快捷。

“以往,兩路、回興地區的群眾前往嘉州、觀音橋等地,公交出行長期存在高峰期上車難、運行時間長、停靠站點多、車內擁擠等問題。”區交通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為進一步提高市民出行效率,我區率先在主城區試點打造第一批骨幹公交線路,開行大站快速公交線路,配置大容量公交車,路號使用2位數字,以方便市民識別。

近年來,我區堅持交通服務人民,增強廣大群眾對交通的獲得感幸福感。在實施過程中,我區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公共交通出行分擔率增長到67.8%,高出全市平均水平7.6個百分點。在充分發揮機場路公交專用道作用,試點打造主城首批幹線公交,開行大站快速公交線路68、69路,運營效率提高20%以上的同時,啟用環湖雅居公交首末站,魯能城、沙壩站年底建成投用。開行628、600路等接駁公交線路4條,打通社區與軌道、商超換乘銜接“最後一公里”。新增、優化繞城高速外公交線路5條,古路、統景、大盛進入“公交時代”,即將開通洛磧、茨竹、大灣公交線路,全區將提前一年實現“鎮鎮通公交”。

與此同時,今年我區建成農客招呼站100個,新增農村客運線路8條,新增農客運力17輛。開通首條川渝跨省農村客運班車線路,班次間隔10分鐘,車程距離縮短一半,實現一車直達,渝鄰兩地7萬餘群眾出行更加方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