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老師成績優,但長期作業量過大,作為學生及老師,你怎麼看?

去動物園看風景


這樣的老師不是好老師。我一貫反對靠大水漫灌式的佈置作業來提高學生的成績,這種做法,既增加了學生的課業負擔,更佔用了其他科的作業時間,我國的考試製度是按照總分錄取,你這科再好,總分上不去,學生還是到不了理想的學校。所以,很多學校都要求班主任在各科中協調,合理分配各科作業量和時間,讓學生各科成績齊頭並進。作業量大,練得多,可能成績好,但也不一定。如果老師不負責任,對佈置的作業不選擇,自己不做,只要學生做練習冊,很多題可能是重複練習,浪費了學生的時間;有些題,學生能力層次沒有達到,做了等於沒做。

我曾經與幾個教師做了一個實驗:高一下期,把一個稍有一點難度的題放在試卷中,進行了考試,然後登記做錯的學生名字,對這道題進行了評講。到了高中第五期第一輪複習的時候,又把這個題放在試卷中,進行了考試,然後評講,再次登記做錯這個題的學生名字。到了高中第六期綜合複習,又把這個題放到試卷中,進行了考試,然後進行了評講,登記做錯該題的學生名字,發覺有很多學生三次都做錯了。什麼原因呢?每次都進行了評講,學生不應該再做錯,不應該犯同樣的錯誤。我們進行了調查分析,發覺學生解該題的能力沒有上來,即使聽懂了,但仍然做不來。能力的形成,不同的學生快慢的進度不一樣。從理解,掌握,到舉一反三,形成能力,有的學生基礎好,智商高,老師講完,課堂練習,就能形成能力。有的學生,一聽就懂,一做就錯;比照例題,依葫蘆畫瓢,能做;但題目稍有變化,就做錯,這就是能力沒有形成。所以,學生大量做題,不一定能提高成績。

理科的解題能力,就是借題解題的能力。看到一個要解的題,腦海中能否想起一個相同題型的題,從自己掌握的這個題的解題思路中去推敲要解的題的解法。因此,中學複習時,有這樣一個說法,理科就是幾道題。也就是說,每個知識點,你要掌握幾個典型的題。有經驗的理科老師,每個知識點都有幾個典型題,課堂上,對這個典型題,將已知條件進行變換,解題思路該從何著手;或者一題多解,來啟發學生的解題思路。

所以,題不在多,而在精,在於典型。這樣,既不增加學生的作業負擔,又能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名師聊家教


這種現象我也碰到過,當時我任初一某班班主任,生物老師是出了名的嚴格,每次佈置大量作業,往往是幾張卷子幾頁練習冊那麼多的海量刷題。學生們都怕她,因此不敢不完成,每次我去班裡巡視,都是看到他們在做生物卷子。

從班級成績來看,語數英物化生政地當中生物科成績最好,其他科都不怎麼好。原因不言自明,在學生有限的課餘時間裡,生物作業佔了絕大部分時間。

其他老師肯定是有意見的,但是同事一場不會明著說,怕鬧意見;作為班主任我也不好說什麼,說輕了不起作用,說重了甩臉色我也尷尬。班主任雖然看起來名字當中有個“主任”,但是權力很小很小,和任課老師是同級的。

對於她自己來說,獲得了最大利益化,領導也喜歡這樣的狠角色。但是從整體來說,傷害了整體利益。倒黴的是其他老師和班主任。

學生對於這樣的老師應該是又愛又恨吧,恨的是作業太多老師太嚴,愛的是看到成績時會喜歡上這門學科。過了長久一段時間後,人容易好了傷疤忘了病,忘了曾經面對海量作業時的咬牙切齒,只記得生物科是我學得最好最有成就感的科目了。當時對那名老師痛恨,但是等畢業後就會懷念這位老師。

初一結束後,我跟幾個成績不錯的學生聊天,我問他們最喜歡哪一科?不出所料,他們說是生物,因為生物科成績最好。我說,當初生物作業最多。他們說,當時是挺恨的,但是現在不恨了。

以上只是我所經歷的真實案例,話說回來,如果生物作業又多又不出成績,學生們還會喜歡嗎?所以問題不能統一而論,要具體看情況分析。


一線教師談教育


在一所強調成績的學校裡,同一年級的同科目老師之間,存在著競爭。而同一個班級的不同科目老師之間,應該是合作關係。但是由於競爭的存在,已經完全破壞了合作。

每次考試,學校都會給每個老師按成績排隊,然後確定發放勞務工資的數量。錢當然重要,但競爭激烈倒不是完全因為錢,學生考試成績,決定了學校對一個老師的評價,還關係到評模、晉級等多個方面。因而成績對老師來說關係很大。

於是,老師們明裡暗裡展開激烈競爭,漸漸地,大家都發現,成績好壞,與老師的教學水平幾乎沒有關係,最關鍵的,是要搶時間、搶學生。如果能讓學生多用時間學自己教的這一科,無論如何成績都不會差。所以,誰能“逼”學生學習,誰就會有好成績。

首先是強勢的老師,凡事都愛爭勝的性格,使其敢於和學生“較勁”,學生大多不敢不聽話,不敢不做作業,不敢考出差成績。

其次是“有辛苦”的老師,大量佈置作業,用更多的時間“蹲班”守著學生,不允許學生學其他科目,即使有其他老師進入教室,看到已經有人在“輔導”學生,也只好退出。

再次是有“技巧”的老師,把學生叫到他的辦公室“幫助”“談話”“指點”,有針對性地給學生很多“任務”,這樣,即使其他老師能夠進入教室,這些學生已經被他“承包”。

一些自以為有經驗、有能力的老教師,既無心思也無時間更無精力去“競爭”,大多會“落敗”。而教齡很短甚至初次執教的年輕老師,成績反而會領先。

這樣,缺乏競爭力的老教師或主動或被動,就會從崗位上退下來,去幹一些有要沒緊的事情,賦閒了。講臺上,教研組裡,基本上都是朝氣蓬勃的年輕教師。

學校競爭書面的形成,有利於管理,有利於讓“擺資格”的老教師自覺閉嘴,有利於貫徹一種精神或意圖,能夠形成積極向上的風氣。


胸懷寬廣


你好,我是九哥朱建文,我試著回答你提出的問題。

對於作業量大,但成績一直好的老師,九哥也是很不認同的。

理由如下:

第一,這一類老師增加了學生的課業負擔,使學生在反覆訓練中失去了對學習的興趣。

這是一種鼠目寸光的行為,只管眼前不顧學生以後的長遠發展。

第二,這一類老師破壞了平等的教育環境。

由於他的作業量大,反覆訓練,提高了個人的教學成績,從而拉開了與同科老師的成績差距。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會迫使其他老師向他學習、效仿。

長此以往,惡性循環,良好公平的教育環境會被破壞。

第三,這類老師自私自利,只顧自己的成績高低,不管學生和其他老師的切身利益。

眾所周知,學生的學習時長是一定的,當一位老師反覆訓練,加大作業量的佈置,只想提高自己的教學成績時,勢必會使其他學科的老師教學時間縮短。因為,一天24小時的時間是一定的。

第四,這類老師之所以有市場和我們的目前教育評價有關係。

許多學校只注重老師最後的平均成績,而不關注教學過程,從來不管這樣的成績是如何取得的?

這種“白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的評價模式,助長了這種教學方式的存在。

所以,在最後九哥呼籲:我們的教育行政部門一定要制定科學、合理的評價模式。這在一定程度上會消弱這種教學模式的存在。


九哥朱建文


作為一名高中老師,對此深有體會。現在我所在的高中引入競爭機制,每學期設置四次大型聯考:期中考試,期末考試和兩次月考。每次考完之後,都會對每個老師的總體成績,上線人數,平均分進行排名,然後擇優獎勵。獎金倒是不多,但事關榮辱,這樣一來,各科老師都是拼命地佈置本科作業,印卷子,講題,大量佔用學生自習時間。結果,學生本科成績是提高了,但失去了自主學習時間,影響了各科的均衡,我感覺得不償失。
小學階段,很多老師教學不是尋找各種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優秀的自主學習習慣,成績提高基本全靠佈置大量的課外作業來實現。有的語文老師讓抄寫生字,一佈置就是十來張,數學題更是做不完,英語基本是靠背課文得分,口語聽力根本不做訓練。這樣長期以往,學生成績是提高了,但都是虛假繁榮。他們沒有養成自主學習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還重創了他們的積極性和興趣。進入初中或高中之後,弊端就會慢慢展現出來,有的成績出現斷崖式下降,其實很早就埋下了禍根。


所以,教育不能追求短期提現,更多的應該是長期投資,長期積累,以培養學生獨立思維和自主學習能力為導向。希望我的原創回答對你有幫助。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44,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bd3000e61b071262f22\

麥客學英語


有些老師成績優,但長期作業量過大,筆者認為該老師做法不可取。即使成績優也不可取,因小失大。

長期作業量過大,對學生傷害大。尤其是小學生。

1、影響學生身體發育。學生為了完成老師的作業,長時間伏案寫字看書,甚至寫到很晚才能完成,學生過於疲勞,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眼睛易近視。小學生處於長身體階段,睡眠不足,影響身體生長髮育。

2、長期作業量過大,學生會厭學。上課認真聽講,適當留作業會鞏固所學知識。大量作業,學生只昰機械地抄寫或是懶於思考,這樣的作業對學生危害大。上課學生精神頭不足,影響吸收新知識。惡性循環要不得。

3、家長見學生長時間寫作業,沒空上網看電視,認為孩子愛學習。其實作業重質不重量。重複的作業含金量低,傷腦傷身。學生得不到鍛鍊,身體亞健康。

長期作業量過大,當老師的要反思。

1、哪來的那麼多作業?尤其是小學生,國家對學生寫作業的時間有明文規定,你別頂風作案。

2、你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少留作業。儘量留有“營養”的作業。讓學生多動腦思考。別讓孩子成為寫作業的“機器人”。

3、把活動時間留給孩子鍛鍊身體,別被你重複的作業佔用了。弄得小學生不活潑可愛,沒有朝氣。長期大量的作業壓彎了孩子挺拔的脊樑,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任。

4、成績好,只是書面測試成績。要提高學生素質,全面發展,是我們當老師該做的事。即使是高三,面臨高考作業也要適量。我鄰校有一位老師作業留得多,學生每天都寫作業到晚上十多點鐘。後來家長溝通未果,轉學了。

5、小孩子的生長髮展是有時間段的,因為作業量過大,耽誤了學生長身體長個兒,耽誤了學生一輩子。這樣事我們別做。

筆者認為,學生的身心健康是最重要的。作業是鞏固課堂所學知識,作業量長期過大,不是老師課堂知識沒講透,就是對學生的健康不負責任。所謂的“成績好”犧牲學生的身心健康嗎?






從教人員


對於這個問題,我說一說自己的看法。

教師就是要教書育人,教學成績至關重要。學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學,打掃衛生、開展活動、跑步、做操等等,都是為教育教學服務的,教學成績就成了考核教師的主要方面。學生的成績優劣關係到他們的未來,能否考上高一級的學校,學業成績已成為升學的唯一標準。

對於教師的教學成績,不同的教師有不同特點,有的教師改革創新的意識比較強,課堂教學緊跟時代步伐,學習新理論、新方法,研究現代課堂教學特點,教學效率和質量穩步提高。這是當下教師開展教學的主流,是新時代的優秀教師。

有的教師教育教學思想固化,用老經驗教學,教師講學生聽,抱著老教法不放手,教學成績一般,還不斷地壓制、強迫學生,甚至體罰與變相體罰學生,換取好的教學成績。

也有的教師為了自己的教學成績,增加課下作業量,不按照上級教育部門的規定佈置作業,搶佔課餘時間,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時間就少了,因此這些教師的成績就會優秀,眾所周知。

教師要以班級協作組為單位,不能單打獨鬥,要有大局意識。班主任要協調本組教師,佈置適量的課後作業,讓學生學會學習,合理安排時間,比如完成當天作業、複習、預習、閱讀等等。如果到深夜還完不成作業,什麼複習、預習、閱讀都是空談。

總之,教師要合理安排課下作業,要有全局觀,不能只為了自己的成績,還要研究教法與學法,改進教學方式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


葉立存


這個問題一定要多角度看待,不可一刀切。

首先,要肯定的是這位老師一定是負責任的老師,因為長時間這麼多的作業量,一定要花費很多時間去批改,損失個人的休息時間,為他點贊!

其次,不同老師有不同的教學方法,對於孩子,不同家長也有不同的期待目標。有的老師擅長佈置少作業,輕鬆學習,成績也還可以。有的老師通過多做練習來查缺補漏,也是無可厚非的。同樣,有的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快樂多一點,有的希望成績好一點。

無論怎樣,家長如果喜歡現在老師的做法,一定要大力支持,如果不喜歡,那一定要及時和老師溝通,把自己的想法告訴老師,避免不必要的誤會。

個人認為,老師的付出家長要看得到,抱有理解支持的態度。另外,作業量大也要有一定的尺度,在不影響睡眠,不影響其他興趣的培養的情況下,是可以的。如果過大,還是要做好溝通工作,也可以通過側面給老師提個醒。

以上拙見,歡迎大家批評指正,如果對我的回答有興趣,歡迎關注!近期會為大家奉獻有趣內容!



北方人在南漂


教育有焦點,我們有觀點,這裡有看點。

小夥伴們,有些老師成績優,但長期作業量過大,你怎麼看這個問題呢?

首先教師成績優,說明兩個問題。

一.教學方法得當的老師

教學方法得當的老師,容易被學生接受,老師所上的課,學生也愛學,也比較有興趣,這樣成績優秀的老師大受歡迎。

說到作業的問題,一般來說,作業量不會十分大,是在學生可接受的範圍,有的時候,學生會主動要求老師加大他們已經掌握的知識的作業量。這種情況雖然作業量很大,在學生能夠接受新知識的前提下,學生反而不覺得作業量很大,有很多學生,通過作業發現了自己在掌握新知識方面的不足。我們說,這種作業量,是可控的,合理的,比較人性化的。學生也可以根據大量的練習,學習知識,掌握知識,我們認為是無可非議的。

更難為可貴的是,我們有相當一部分優秀的老師,把作業分成難易度程度,供學生自由選擇,在掌握知識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進行了分層次教學,做到了因材施教的原則。這一點,我們也無可厚非。

二.教學方法陳舊,作業量很大的老師

教學方法陳舊的老師,一般情況下,作業量相對來講很大,大到學生廢寢忘食也做不完的程度。這樣的老師,也有不少學生的學習成績相對較好的情況。但普遍遭到學生及家長的反感,甚至,因為作業不能按時完成,學生同家長之間矛盾不斷,學生與老師之間也是矛盾不斷。

這種情況,應該說還是比較普遍的,有相當一部分老師,把留作業作為提高成績的法寶。

我們說,教育的焦點很多,教育的方法也很多,教育的觀念也各不相同,當然,培養出來的學生也不盡相同。

那麼,面對成績優秀的老師,作業量大的問題如何解決呢?

1.老師在講授新知識點的時候,應該首先了解學生,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劃分出可控的作業量,而不是眉毛鬍子一把抓。


2.在課堂45分鐘上,做足功夫,讓學生認可,真正地向課堂45分鐘要成績,作業量自然就會相對合理。
3.教師可以再授課前,對學生進行摸底調查,哪些知識點需要加強,新的知識點怎樣導入,要做到心中有數,考慮作業量的可控程度。
4.在佈置作業前,老師應該先做一遍,體驗一下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並針對類似的問題,做到心中有數,這樣能夠比較客觀地預留作業量。
5.以老師的速度來做題與學生的速度來做題,相差的時間跨度不在同一個等量級上,因此,老師要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做題,因為做題的目的是為了掌握知識。這樣能夠比較客觀地瞭解學生作業的可控時間,防止疲勞作業。

總之,在作業量的問題上,確實,有的老師為了是學生能夠掌握的更好,加大作業量,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成績。這樣的老師真的為數不少,因此學生慢慢的會感到很反感。如果學生一但產生反感,再大的作業量也扭轉不了教學質量的滑坡。

我們說,對國家而言,經濟要做到可持續發展。
我們說,對教育而言,學習要做到可持續學習。

如果盲目的加大作業量,那麼就會導致學生對學習興趣的消退,一時成績的優秀就像曇花一現,何談學生可持續的學習呢?

小夥伴們,你們對老師的作業量過大的問題,同意我的觀點嗎?請留言,我們共同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