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從表達開始

於大多數不夠自信的人來說,有個很有趣的心理現象。那就是當他們向別人提出要求時,往往不會直截了當的說出來,而是選擇拐彎抹角的

暗示對方。

自信,從表達開始

要自信,先學會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

在最初溝通的過程中,很多人都會說我“不自信”,該怎麼辦?然而通過更深入的交流才發現,所謂的不自信,只是因為在認知或信念上有些偏差,或是因為過激所導致的。

有的人認為:我已經是個很好強的人了,但是還是覺得自己不如別人,所以我不自信;或者,我想要成為一個優秀的人,卻總是很自卑......

自信,從表達開始

你會發現,上面所講的兩種不自信是大不相同的:

第一種不自信,是因為自己有了不合理的信念,只要學會服輸,就可以很優雅的自信,而不至於過的那麼累,一定要超越別人才算是自信。

第二種不自信,是因為對“優秀”的定義太過於模糊,一個“優秀”的自己意味著在哪些方面要做到更好,沒有明確,所以這其實是內心的一種迷茫,但大多數人都當成了“不自信”!

但往往這種做法,不僅降低了溝通效率,還讓求助者心裡非常的不爽。究竟是什麼樣的心理因素,讓我們無法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而這,又會對我們生活造成什麼樣的危害?

為什麼越長大,卻越難以開口

人在很小的時候,無論有什麼樣的需求,往往都會直接對周圍的人說,這是本能的一種需要,也是一個人本我的體現

但隨著一天天的長大,我們的心理發生了變化,我們接受了很多的道德約束,我們不再敢直接表達自己的意見和看法。

特別是需要對別人提出要求,而且這些要求原畫就合理時,比如別人欠我們錢要讓別人還錢,我們會選擇比較間接的方式,而不是直截了當的提出要求。

自信,從表達開始

我們總是希望對方能理解我們,絞盡腦汁給對方暗示。可往往結果就是,不僅自己活的很累很累,而且還沒有達到我們想要的效果。

為什麼不敢直接表達想法?

有不少的孩子,小的時候特別活潑開朗,可是隨著年齡的成長,卻變的越來越不像小時候那麼活潑,不怎麼愛說話了。為什麼我們長大以後反而變的內向,不敢直接向別人開口呢?

自信,從表達開始

通過心理學的研究發現,其實有三個方面的心理機制

導致了很多人長大後變的不敢開口。

A.內心害怕被人拒絕

追求完美的人往往害怕被別人拒絕,因為自己渴望得到認可,所以擔心自己的意見會被對方拒絕,從而把被拒絕的經歷和自己的身份認同聯繫在一起,產生一種“我不受歡迎”、“別人都不喜歡我”、“我是令人討厭的”等想法,心理學上把其成為“向內歸因”,意思就是遇到一些問題以後,總是在反省自己,而忽略了外在的一些客觀因素!

而且,這類人往往還伴隨著另外的心理問題,就是明顯的低自尊傾向!表現出來的是他們特別需要別人的支持和認同。他人的拒絕會讓他們非常痛苦,所以他們會不自覺的來逃避這種情況的發生。

B.過於敏感與同理心太強

我們知道,過於敏感的人對於那些別人並不在意的事和話,常常會往心裡去,而且會很快產生很多

對自己不利的聯想。而同理心是我們對他人感同身受的一種能力,很多內心不夠自信的人,就是因為其性格過於敏感、同理心太強,導致在很多該表達訴求的時候,不好意思表達,不敢表達。

當他直接給他人提要求時,會產生這樣的想法:“要是別人這麼直接跟我提要求,那我會很難受,所以我不應該直接要求對方”。

C.恐懼

這一點源於成長期間發生的心理問題,比如有些孩子在成長時,向父母提出的要求,會遭到父母無情的拒絕,甚至冷酷的懲罰。久而久之,這種痛苦的經歷給其留下了嚴重的心理創傷,為了避免受傷,他們會把自己的真實想法藏在心底。

該如何改變,使自己成熟?

什麼是感同身受?只有有過同樣心理的人才能稱得上是感同身受。上面的這三點,在以前可以說我都有,在長達30年的生活當中,一直都是我的心病。

所以說,有這種心理的人,往往都比較痛苦。不敢直接表達自己的看法,就意味著溝通中會產生很多誤解和矛盾,從而讓你感到不爽、難受。

自信,從表達開始

而這種情況其實是可以改變的,對照上面的三個原因,先找到自己的問題所在,再去想辦法解決問題。現在各種心理問題自我修復的書籍和知識很多,只要你真的想要去改變,終究是能做到的。

上面這種心理,會給我們的生活造成很多的不愉快。在他人眼裡,也是非常不成熟的一種表現。如果你有,請克服它,然後你會發現,世界可以不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