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李治在父親李世民死後,是怎麼安置遺留下來的妃子的?

小Q說歷史


唐高宗李治在父親李世民死後,是怎麼安置遺留下來的妃子的?(關注葛大小姐,天天曆史故事!)


眾所周知,自古皇帝大都是三宮六院七十二妃,開創“貞觀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更是風流帝王,成功發動玄武門之變,奪得帝位後,還將自己的嫂子和弟媳婦強行納入宮中,為自己生兒育女。並且在唐朝,風氣十分開放,當時女人不但在服飾上會穿抹胸的,而且在作風上更是大膽,只要看重哪家少年郎就會主動表白,比現在的女性都要大膽。在民間是這樣,在宮廷內更是如此,當太宗李世民駕崩後,兒子李治登基後,是如何對待李世民的15位漂亮妃子呢?

史書記載,唐高宗李治幼而聰慧,端莊安詳,寬厚仁慈,和睦兄弟。他在學習《孝經》時,唐太宗問道:“你認為這部《孝經》中什麼最重要?”李治對答道:“孝道最為重要,幼年侍奉雙親,長大後侍奉君王,最後達到修身養性的目的。君子侍奉君上,到了廟堂之上想著為國盡忠,退居在家的時候想到是勸諫君主的過錯,糾正其惡。”唐太宗聽聞大喜。這樣一個忠孝仁厚之人肯定會善待自己父親的老婆們的。這也是他在眾多皇子中為什麼能夠當上太子登上皇位的重要因素。

1、唐太宗有十四個兒子,李治排名第九,為何單單將皇位傳給李治?

首先,李治是李世民的第九子,嫡三子,其母為皇后長孫氏,與唐太宗嫡長子李承乾、嫡次子魏王李泰為同母兄弟。在嫡長子、嫡次子“同歸於盡”後,李治是最有資格成為太子的人選。

其次,李治的母親深得李世民寵愛,李治的舅舅長孫無忌為凌煙閣功臣排名第一位。長孫無忌的父親是隋朝右驍衛將軍長孫晟,母親為北齊樂安王高勱之女,文德皇后同母兄。因此,李治母舅一族不僅是李世民的親信,而且累世貴族,勢力強大。

第三,李世民其餘諸子要麼年幼,要麼早逝,唯一能夠與李治一爭的吳王李恪,由於其母為隋煬帝女楊妃,遭到朝臣的反對而失去資格。

第四,李治仁孝忠厚,繼位可保全諸子無憂。李治雖然不及幾位哥哥那麼有謀略,有才能,但他有個好的特點便是為人仁孝忠厚,也正是這個原因,後來在長孫無忌等大臣的推舉之下,加之李世民考慮到如若立李泰,李恪為太子的話,恐怕會引起兄弟手足相殘,畢竟自己曾經在玄武門就經歷過這樣的事情,為了保證自己的愛子能夠都活下來,果斷地立了李治為太子,自己也親自對李治進行悉心教導,臨終之時,託長孫無忌和李績為輔政大臣。

李治即位之初,他的舅舅、關隴門閥代表人物長孫無忌,倚仗自己開國功臣的威望及擁立之功,獨攬朝權,肆意打擊政敵。李治在李績、武則天的支持下,將長孫無忌流放,不久逼其自盡,將其黨羽盡數清出朝堂。

李治在位期間,唐軍北征西討,蘇定方攻滅西突厥、百濟,程名振和薛仁貴連敗高句麗,劉仁軌敗倭軍於白江口,鐵勒、龜茲、疏勒等屬國叛亂也被輕易平定,大唐軍隊天下無敵,李治的威信也如日中天。特別是總章元年(668年),唐軍攻佔平壤,滅亡高句麗,完成了李世民都未完成的功業。唐代的版圖,以李治在位時為最大,東起朝鮮半島,西臨鹹海(一說裡海),北包貝加爾湖,南至越南橫山,面積約1200多萬平方公里。

所以,李世民傳位給李治是很正確的選擇。

2、李治三種措施對待李世民的15位漂亮妃子。

據史料記載,唐太宗李世民有名有姓、為人熟知的妃嬪有十六人,即“一後十四妃”。“一後”是李治的生母,李世民的長孫皇后,沒有等到李治即位的那一天,早早離開了人世。“十四妃”則是:1、韋貴妃,韋珪,子女:紀王李慎、定襄縣主、臨川公主;2、楊貴妃,子女:趙王李福;3、燕德妃,子女:越王李貞、江王李囂;5、鄭賢妃,子女:無子;5、徐賢妃,徐惠,子女:不詳;6、楊妃,隋公主,子女:吳王李恪、蜀王李愔;7、陰妃,子女:齊王李佑;8、楊婕妤,子女:不詳;9、韋昭容,韋尼子,子女:不詳;10、蕭美人,子女:不詳;11、武才人,武則天,子女:無;12、崔才人,子女:不詳;13、蕭才人,子女:不詳;14、王氏,子女:蔣王李惲。

公元649年7月10日,李世民因病駕崩,終年52歲。在唐太宗李世民去世後,李治對待自己老爹後宮的妃子們的處理辦法主要三種措施。

長孫皇后死的早,所以李治尊之為太后。徐惠見太宗病死,十分痛苦,拒不吃飯和吃藥,於兩年後病逝,年僅二十四歲。高宗李治念其賢德,下詔追諡“賢妃”。

一是有子女的妃嬪依例可以出宮跟自己的子女一起居住,安享晚年,衣食無憂,去世後陪葬在了唐太宗的身邊。如韋貴妃在唐太宗死後,到了地方和兒子團聚,十六年死,陪葬在了唐太宗的身邊。

二是與李世民生有子嗣年幼的,留在了皇宮中,在她們孩子還小的時候,可能只是在宮裡做個閒散的太妃,等兒子大了以後,可以出宮建府了,就把她們一起帶出宮生活。

三是沒有子女的妃嬪依例入長安感業寺出家為尼,如果沒有什麼變動的話,將會老死在尼姑庵中,這其中就包括李世民的武才人武則天。

武則天跟李治小時候就有感情,因此先出家為妮,然後接回來為妃,最後成後。據史書記載,在唐太宗李世民病重期間,李治常常在李世民身邊照顧,就與武則天有過一段時間的接觸,兩人日久生情,互生情愫,甚至二人在李世民病重期間就有些不老實了。而在李世民去世後,李治礙於制度,依例讓武則天入感業寺為尼,但他們之間一直卻藕斷絲連。

公元650年,李治在為祭奠李世民週年忌日而入感業寺進香時,再次與武則天相遇,兩人互訴離別後的思念之情。不久之後,李治就迫不及待地將自己的小媽武則天納入後宮。據史料記載,在入宮前,武則天已懷孕,入宮後不久就生下兒子李弘。再接下來,武則天憑著這自己的手段,一步步地打敗了蕭淑妃和王皇后,最終成為皇后,以至於最後稱帝,成為女皇。

三、李治立武則天為皇后的原因。

李治立武則天為皇后,除了有一部分是私人感情外,更大的原因是武則天的外戚勢力薄弱。武則天因為幼年被異母兄弟虐待,和孃家人關係極差,得勢後將親哥哥流放,並逼死兩個哥哥,又毒死親姐姐與侄女,還殺了孃家的嗣子、外甥賀蘭敏之。在李治看來,這樣一個孤家寡人般的皇后,不向著李唐皇室,還能向著誰?特別是,武則天還為李治生了四個兒子,而且兒子還是下一任皇帝,所以,李治要立武則天為皇后。但他做夢也想不到武則天會在自己死後稱帝,成為一代女皇,奪了李家江山。

俗話說:出來混總是要還的。李世民搶了自己的嫂子和弟媳,而他的兒子李治則娶了他的妃子武則天。但不管怎麼說,唐高宗李治作為一代仁君,在自己的父親李世民死後,一直善待李世民的妃子們,並勵精圖治,帶領大唐帝國開拓疆土,走向繁榮。






葛大小姐


”太宗身後十五妃,豔絕天下眾色殊,李治即位皆不取,惟有武媚入羅帷。”可見,李治對老爹的女人是不敢興趣的,惟有武則天一人除外。

正史記載中,除了李治的生母長孫皇后外,李世民有封號的嬪妃有15個,其中有記載的有7個,李世民去世,李治登基為帝后,又是如何對待自己老爹留下的嬪妃呢?

李世民這些嬪妃,大多都給他生了兒子,且這些兒子都被封王。李治即位後,把這些兄弟都被趕出京城,到封地就藩,這些嬪妃也都被拜為“XX國太妃”,陪同兒子就藩。

那些沒生兒子的才人、婕妤等(如武則天),則被迫出家為尼,青燈黃卷,消磨一生。

1、韋貴妃。姓韋,名珪,二婚女,再嫁給李世民,生紀王李慎、臨川公主李孟姜,貞觀元年即被冊為貴妃,位列“內宮四妃”之首,地位僅次於皇后。李治即位後,韋貴妃被封紀國太妃,隨其子紀王李慎出藩,去世後陪葬昭陵。


2、大楊妃。隋煬帝楊廣之女,李世民的表妹,給李世民生了兩個兒子,分別是吳王李恪和蜀王李愔。楊妃生卒年不詳,不知道和李世民誰去世更早,即便在世也垂垂老矣,以她的身份和地位和地位,李治肯定十分尊重和善待她。

3、小楊妃。即楊貴妃,內宮“四妃”之一,生趙王李福。李治即位後,楊貴妃被封趙國太妃,隨子李福出藩,其後事蹟不詳,死後陪葬昭陵。由於李福被李世民指定為隱太子李建成嗣子,有人推測楊貴妃或許是李建成生前的女人,李世民才把她生的兒子指為李建成子嗣。

4、徐賢妃。姓徐,名惠,天生奇才,出生5個月能說話,4歲通詩書,8歲能寫文章,博覽群書,遍涉經史,引起李世民注意,被納入後宮,很受李世民喜愛。李世民死後,徐賢妃悲痛欲絕,重病不治,同一年死去,年僅24歲,陪葬昭陵,令人感動。

5、燕德妃。姓燕,名不詳,祖為北朝貴族,隋朝皇室表親。燕氏體態沉靜、舉止優雅,擅女紅、詩文,李世民為秦王時所納,生越王李貞、江王李囂,後為“內宮四妃”之一。

李治即位後,冊燕德妃為越國太妃,隨其子越王李貞赴藩,對兒子約束教誨甚嚴。

燕德妃的母親和武后的母親是堂姐妹,因此燕德妃和武則天、巢王妃楊氏(即李元吉之妻,後被李世民納入後宮)都算得上表姐妹,有人據此推測武則天能被李世民納入後宮, 燕德妃可能在其中幫了忙,加上她為人謙和溫恭,與高宗李治和武則天關係很好,常有往來。

670年,武則天的母親去世,燕德妃專程趕赴洛陽致哀,但她在次年也病逝了,享年63歲,陪葬昭陵,李治和武則天對燕德妃的病逝表現地極為哀痛,喪葬儀式也很隆重。

6、陰妃。名不詳,生卒年不詳,祖上為隋朝高官,為李世民生齊王李祐,封號可能是德妃或淑妃,因其子李祐叛亂被賜死,很可能受此牽連被貶為嬪。

7、鄭賢妃。名不詳,生卒年不詳,生平不詳,無子女,史料幾乎沒有記載。

8、巢王妃。楊氏,天生麗質,出身名門望族,隋觀王楊雄的侄孫女,楊恭仁、楊師道兄弟的從侄女,嫁給齊王李元吉為妃。玄武門之變後,李元吉被殺,楊氏被李世民納入後宮,為李世民生曹王李明,後被李世民指定為齊王李元吉的嗣子。楊氏受到李世民寵幸,甚至一度想立其為皇后,因魏徵等人反對而作罷,貞觀二十一年(647年)去世。


9、武才人。武則天,14歲入宮,被封為五品才人,但在12年時間裡未李世民恩寵。李世民駕崩後,她因為沒有孩子,名位也低,出家為尼,不過後來脫離苦海,被李治納入後宮。

野史說武則天寵冠後宮,為掩蓋自己曾為太宗才人的不光彩記錄,把當初與自己同為太宗後宮的才人、昭儀等統統整死,鮮有善終,這種說法並不可信。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