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兒:生時激情綻放如夏花,死時鮮血染紅滿地秋葉

提起上官婉兒,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她雖為一介女流,卻也曾像武則天一樣叱詫風雲過。歷史上的她不僅文采斐然,而且曾掌控著天下文宗!她曾登上過高高的綵樓,奉詔評詩,點評天下才子的錦繡文章,那些後來名揚天下的大詩人如宋之問、沈佺期都匍匐在她的腳下。她是才華橫溢的女詩人,又是野心勃勃的政治家。她也希望像武則天一樣權傾朝野,但最後慘死於政治鬥爭。歷史上的上官婉兒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在這裡我就和大家翻開《全唐詩》,一起去一探究竟。

上官婉兒:生時激情綻放如夏花,死時鮮血染紅滿地秋葉

上官婉兒的童年時光

上官婉兒的祖上家境顯赫,其祖父上官儀是初唐時期有名的才子,與宋之問、虞世南等人齊名,當時的名聲絲毫不弱於初唐四傑。

但上官儀後來因為鼓動高宗皇帝廢除武后而被殺害,也因此連累了族人。根據唐朝法規,家族內的男人都被殺害,尚處於襁褓之中上官婉兒和母親則被髮配到了掖庭幹粗活兒。大概是得益於祖父上官儀和母親強大的基因,上官婉兒不僅生的花容月貌而且才華橫溢。在她十四歲那年,她寫下了一首詩《彩書怨》,也正是這首詩徹底改變了她的命運。

葉下洞庭初,思君萬里餘。露濃霜被冷,月落錦屏虛。

欲奏江南曲,貪封薊北書。書中無別意,惟帳久離居。

關於這首詩的寫作意圖,歷來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這首詩是寫給李賢的,二人曾經有過一段感情糾葛。但是這種說法很站不住腳,因為當時上官婉兒和母親被髮配到的掖庭是專門讓受到懲罰的宮人幹粗活的地方。李賢身為太子怎麼會跑到掖庭呢?他們二人相見的機會十分渺茫。即使能夠見到,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就算上官婉兒對李賢有意思,李賢恐怕也很難看上一個宮女,畢竟這不是在演瓊瑤劇。

我認為這首詩最可能是婉兒在自己青春懵懂的年紀寫下的一首思春之作。這首詩描繪出了一個思念丈夫的妻子形象,也側面襯托出了婉兒對愛情的渴望。從這首詩中也不難看出上官婉兒的才氣。

首句“葉下洞庭初”,為我們勾勒出來了一幅蕭瑟淒涼的畫面。實際上這句詩用典自屈原的《湘夫人》中“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婉兒既巧妙用典,又營造出了一種蕭瑟惆悵的氛圍,足見其才。緊接著一句“思君萬里餘”則是點明瞭主旨,這是一首相思之作。她對他的思念究竟有多強烈呢?“露濃霜被冷,月落錦屏虛”!這是全詩中我最喜歡的一句。夜已經深了,外面窗外露水正濃,打起了秋霜,寒氣襲人,本已經分外寒冷,而此時自己又是獨自蓋著被子,孤枕難眠,不免心中更寒;月亮落下,天空即將破曉,房屋即使用錦屏裝飾也掩蓋不住屋內的空虛,更掩蓋不住她內心的空虛。在這樣的生活中,她難耐內心的寂寞,想要奏上《江南曲》。《江南曲》相信大家耳熟能詳:“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古代人把男歡女愛比喻做“魚水之歡”,這首曲子雖未言明,但的確有這層意思在裡面。她想要奏上《江南曲》,就是渴望與他相見,所以才寫下了送往薊北的家書,因為薊北就是大唐的邊境啊!我不禁想起王昌齡《閨怨》中的那句“

悔教夫婿覓封侯”。家書中寫著什麼呢?只是表達自己離居已久的惆悵之情,而言外之意則是希望他能早日回來陪伴她。

上官婉兒:生時激情綻放如夏花,死時鮮血染紅滿地秋葉

《全唐詩》中所記載的婉兒的詩多達數十首,但是像這首一樣表達自己情感的卻是鳳毛麟角。因為寫這首詩的時候,上官婉兒只有十四歲,她也正是因為這首詩被武則天所注意,命她管玉璽,擬詔書,甚至幫忙決斷奏章。從那時起婉兒的詩作多為應制詩,少了《彩書怨》中的靈氣。但也正是因為於這首詩,她一步步走入了政治的漩渦。

武則天淫威下的上官婉兒

當時宮中有一種時髦的妝扮,宮女們喜歡在眉間貼上一片花瓣。這看起來很美的妝容背後卻是有上官婉兒的傷痛。

上官婉兒:生時激情綻放如夏花,死時鮮血染紅滿地秋葉

上官婉兒跟隨武則天之後,雖然成為了她的“秘書”,但女皇的威嚴始終讓她戰戰兢兢。武則天為自己廣選美少年,卻始終沒有想到過內心空虛寂寞的婉兒。當時宮中有兩個張姓兄弟,能夠服侍武則天,長的自是貌比潘安。婉兒不免偷看他們一眼,但是被武則天發現了,扔下一支玉簪刺破了婉兒的額頭。婉兒敢怒不敢言,只能默默忍受,把眼淚嚥到肚子裡。額頭的傷疤無法癒合,她便想出了方法,用花瓣遮掩,但內心的傷疤又要靠什麼來遮掩呢?

婉兒最後的幸福時光

據說在婉兒出生之前,她的母親夢到了一個神人,送給她一杆秤,並說“持此秤稱量天下”。本以為會生下男孩兒,沒想到卻是一個丫頭。母親很失望,對她說道:“稱量天下的難道會是你這個小東西?”尚在襁褓之中的婉兒咿咿呀呀的回答,彷彿在說“是”。

神龍元年,武則天終於病倒了,再也無暇處理政事。此時的朝堂之上暗潮湧動,很多大臣擁護中宗復辟,還李唐神器。在武則天身邊忍受多年的上官婉兒經過女皇的耳濡目染,早已經學會政治上的手段。對付武則天,她自是不敢,但是對付一個老實人中宗,她還是遊刃有餘。

上官婉兒:生時激情綻放如夏花,死時鮮血染紅滿地秋葉

此時,她早已經不是當初的那個寫《彩書怨》的天真少女了,她已經四十多歲,她渴望財富、她渴望男人,更渴望權力。

她做了中宗的嬪妃,憑藉著她的聰明才智很快博得了李顯的歡心,被升為昭容。從此她多了一個稱謂:上官昭容。為了討好皇后韋后,她也是盡力與韋后套近乎兒,還把自己的情人武三思送給韋后享用。(不得不說中宗人太厚道,武三思和韋后當他的面調情,他也視而不見)

上官婉兒:生時激情綻放如夏花,死時鮮血染紅滿地秋葉

婉兒還請求中宗在宮外給他建立宅第,老實人中宗當然照辦,還把自己丈母孃封為了沛國夫人。此時婉兒的那雙手在朝堂之上簡直可以翻雲覆雨,大批官員前來行賄。而且對於那些沒有當過官的人,只要錢給夠,即使你是大字不識一個的農民、殺豬賣肉的屠戶,也能當上官。更有甚者對婉兒進行“性賄賂”,如崔湜為了仕途,就把自己獻給了婉兒。他甚至還把自己的妻子和女兒獻給太子,當時就有人諷刺他是“

託庸才於主第,進豔婦於春宮”。在床上與婉兒纏綿過的他仕途自然青雲直上。(雖有這些汙點,但是她的貢獻也不可小噓,手掌大權的她曾制定了優益的治國方略,也曾多次向武則天勸諫,讓武則天做公平的裁決,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流血;她還讓中宗擴大書館,增設學士,在她的推動下,吟詩作賦蔚然成風,對當時的詩歌文化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此時的婉兒在政治上呼風喚雨,生活上幸福無比。

景龍三年,婉兒陪著中宗前往驪山溫泉修養,此時的她可謂是志得意滿,並寫下了三首詩。

駕幸新豐溫泉宮獻詩三首

三冬季月景龍年,萬乘觀風出灞川。

遙看電躍龍為馬,回矚霜原玉作田。

鸞旗掣曳拂回空,羽騎驂驔躡景來。

隱隱驪山雲外聳,迢迢御帳日邊開。

翠幕珠幃敞月營,金罍玉斝泛蘭英。

歲歲年年常扈蹕,長長久久樂昇平。

三冬季月就是臘月,天寒地凍,本就應該是一片荒蕪蕭瑟之氣,但是在此時的婉兒看來,卻是另一番景象:馬像龍一般電掣而過,回頭望去,一片潔白的高原如同白玉堆砌。上官婉兒此時正是意氣風發,寫出的詩句也透露著豪邁。

上官婉兒:生時激情綻放如夏花,死時鮮血染紅滿地秋葉

後面的三句則是描繪皇帝出行和到達驪山的宏大場面,不無歌頌的意思。至於最後一句“歲歲年年常扈蹕,長長久久樂生平”,恐怕就是婉兒的心聲了:希望每年都能夠跟隨皇帝出行伴駕,這樣的日子一直長久下去。她好不容易一步一步的換來了今天的地位,當然不想失去了。

但是事與願違,隨著皇帝的離世,她的生命也要走到終點了。此時的她不會想到幾個月後自己就會慘死在刀下。

婉兒香消玉殞

幾個月後,中宗暴斃。有人認為是韋后和安樂公主毒殺,也有人認為是得病自然死亡。至於真相,我們無從得知。但是中宗的死,給了李隆基發動兵變的一個最好藉口:韋后和安樂公主謀殺。

李隆基發動了兵變,殺死了安樂公主和韋后,又把屠刀對準了上官婉兒。婉兒拿出偽造的遺詔,想要為自己辯解,但是她昔日與韋后走的太近了,李隆基雖然愛慕她的才華,但也不能不殺她。屠刀砍下,鮮血染紅了臺階。

上官婉兒死後,李隆基下旨讓張說整理她的文集,張說在文集前提序:

敏時聆聽,探微鏡裡,開卷海納,宛若前聞,揺筆雲飛,成同宿構。古者有女史記功書過,復有女尚書決事言閥,昭容兩朝兼美,一日萬機,顧問不遺,應接如意,雖漢稱班媛,晉譽左媼,文章之道不殊,輔佐之功則異。

在當時的人們看來,上官婉兒的才華不比古時候的那些才女們差,而且因為參政,還給婉兒加分不少。看來當時的人們並沒有因為婉兒參政而貶低她,反而成為了她的一大亮點。


政治給了婉兒財富和地位,也讓婉兒踏上了一條不歸之路。或許從她成為武則天的侍從那一刻起,她就註定會有此結局。

如果婉兒不去從政弄權,而是專心去寫她的詩句,該有多好!但是這只是我的幻想,婉兒心中可能不會這麼想。在她看來與其終身蜷縮在深宮之內寫那些相思詩句,終老一生,還不如活的精彩一些。即使知道前方是一條不歸路,相信她也會走下去。她註定是不安於平凡的。

注:參考文獻《新唐書》、《全唐詩》、《名媛詩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