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匈奴为什么不杀被俘的汉将?

东方史证


匈奴人确实不杀汉将,我们可以举几个很典型的例子。

第一,李陵,李陵是李广的长孙,李陵是五千步兵在浚稽山遇到了单于匈奴的三万多骑兵,李陵军依山对阵,杀匈奴兵无数,单于就召左右贤王共八万多骑兵来围攻李陵。

李陵军杀敌万余,最后是弓箭用光了,突围失败,力战被俘,李陵这个时候也仅仅是被俘虏,他还没有实际投降匈奴,但是后来汉武帝派公孙敖去寻找李陵,而公孙敖并没有找到李陵,回来跟汉武帝说,李陵帮匈奴练兵,用来对付汉朝。

汉武帝就将李陵给灭族了,李陵这个时候才真正的投降了匈奴,而匈奴也很看重李陵的能力,甚至还将女儿嫁给了李陵,立李陵为右校王。

第二,李广利,这个人跟李广和李陵可没有关系,李广利的妹妹,李夫人是汉武帝的宠妃,被封为贰师将军。

巫蛊之祸里,卫太子刘据死了,那么就空出太子之位,李广利与宰相刘屈氂想要迎立昌邑王刘髆为太子,因为昌邑王正是李夫人的儿子,也就是李广利的外甥,最终事情败露,刘屈氂被杀,而李广利投降了匈奴。

单于对李广利也很好,也同样把女儿嫁给了他,对他的器重还超过另外一个人卫律,卫律嫉妒李广利的受宠,就设计让单于将李广利给杀了。

第三,张骞,他的名气可是很大,因为他开拓了丝绸之路,但很多人不知道,张骞被匈奴人俘虏过。

张骞出使西域,最主要的目的是联合西域各国,比如大月氏,对付匈奴,可是在河西走廊的时候,就被匈奴人所俘虏,将张骞扣留了十年,不过将匈奴人嫁给张骞,还生下了儿子,张骞趁匈奴不备,就带着妻子跑出了匈奴,到了大宛国。

张骞返回的时候,又被匈奴人所抓获,又被扣了一年多,后来是趁匈奴人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带着匈奴妻子跑回了长安。

通过这三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有几个共同点,那就是第一,这些被俘虏的汉将或者汉臣,都是有能力的人。第二,匈奴单于对这些汉将不仅没杀,还很优待,他们也都在匈奴娶妻生子。

其实,同样的,汉朝对于匈奴过来的人也同样不仅没杀,还同样很优待。

所以,两边都这样做的有几个原因。第一,鼓励对方有能力的人投奔自己。第二,优待俘虏,就比较容易投降。第三,他们想更加的了解对方。


历史简单说


古代的时候,人们对匈奴人并不是很喜欢,甚至可以说是有点仇恨的心理。但奇怪的是,匈奴对汉人却似乎喜欢的紧,他们要是抓到了汉将,不仅不会杀,反而还会优待他们。让他们取自己部落里的美女,并将他们奉为上宾。这些悍将曾经给匈奴人带来了如此深的伤害,为何对方还不计前嫌?对他们还如此好呢?其实这有三点理由,这也是体现了匈奴人的智慧。


第1点理由,希望能够让汉将为他们所用,从他们身上,获取一些中原王朝的信息。匈奴人一直也是野心勃勃,渴望能够占领南边这一片肥沃的地方。这样在冬天的时候,他们就不用饿肚子,能够有充足的食物,能让自己的民族过上好日子。这种想法当然没有错,但是却会让汉族这边的人因此而损失很多利益,这也就是两方冲突的原因。既然匈奴希望能够入侵中原,但是对中原没有充分了解,贸然过来,他们可能讨不了好。所以,他们希望能从这些汉将口中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从而帮助他们了解中原,这样才能更好入侵中原。

第2点理由,能够让他们学习到中原的先进文化。和中原相比,匈奴人们感觉自己太贫穷了。中原的先进技术,让他们能够有更舒服的日子可以过,这些匈奴人当然也是觉得很羡慕。因此,他们希望能够让这些汉将们将中原的先进技术都教授给他们。从而能让他们的生活也变得好起来。再者来说,中原人的文化也很值得他们去学习,至少读书识字之后,人的头脑也会变得灵活,计谋也就更多了。
第3点理由,让这些汉将教他们兵法,带他们打仗。匈奴人们打仗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凭借的自身力量,在计谋方面要略差一些。如果有了这些汉将们的加入,那么他们之后在和中原王朝的部队对上,就不太容易吃亏。再说了,这些汉将们肯定很了解中原士兵们的打法,让他们去对敌,在对敌人了解的情况下,就很容易想出应对之法。 综上这三点理由,留下这些汉将比杀了他们还更有好处。如果杀了他们,一来会引起中原王朝的记恨,只是起到了一个震慑的效果。可是这样,这些汉将们就没法给匈奴带来长远的利益,所以使劲的拉拢才是最好的选择。


合肥历史


我曾记得有一次西汉武帝时,匈奴单于扣押了张骞和苏武的时候,十分嚣张,嚷嚷着要杀了他们以祭昆仑神。但到底来是雷声大雨点小,无论张骞、苏武二人如何言语相讥,匈奴单于气归气,就是不杀他们,说到底也只是囚禁了张骞和苏武,对他们撂下几句狠话,侮辱几句而已。

都知道匈奴人号称北蛮子,不通教化,马背上打天下,一言不合,策马提刀就砍。匈奴可不是好脾气。

那么他们为什么就是不杀张骞与苏武呢?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看看,匈奴都俘虏过哪些汉朝官员,这样我们或许可以知道,张骞为啥没被匈奴杀掉。

武帝时,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国东西夹击匈奴,遣张骞出使西域,途径匈奴边地,公元前139年,张骞被匈奴俘虏。


此前,还没有匈奴杀汉朝俘虏的记录。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倾举国之力,陈兵十八万于匈奴边境,誓要教匈奴做人。汉武帝先礼后兵,遣使者郭吉入匈奴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以期不战而屈人之兵。

有匈奴官员为郭吉带路见了单于。见面后,郭吉很不客气地向单于分析厉害,让他自己看着办。单于听罢,气得骂娘,将引见郭吉的匈奴官员一刀宰了以泄愤,又俘虏了郭吉作为万一战败后的谈资。

当然,匈奴依旧没有杀郭吉。

接下来我们再一起说说那个曾在北漠放羊被人们惦记了两千多年的苏武。

当时,汉朝与匈奴双方多次派使节互相刺探对方。匈奴扣留了十余批汉朝使节,汉朝也扣留匈奴使节作为回报。但在公元前100年,新一任匈奴单于即位,送还了之前扣押的汉使。汉武帝也派人送还扣留的匈奴使者,苏武、张胜与常惠就是一路护送的汉朝使臣。

正当苏武他们完成使命准备归国之际,匈奴国内发生了政变。由于张胜积极参与了密谋,苏武、常惠被匈奴扣押,匈奴对汉美其名曰他们是爱上了塞北的茫茫草原与骏马,自愿留在了匈奴,拒不归还。后来过了很多年,被武帝逼问得没办法了又诈称苏武已经死了。只有武帝坚信苏武忠贞不屈依旧活着在等着他派人接他回去,于是汉武帝又派汉使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去找他们。这次,常惠逮到机会悄悄见到了汉使,教他们编了这样一个故事:

“汉朝射得一只大雁,脚上系有帛书,上面写着苏武等人被放逐北方湖泽之中”

让汉使以此责问单于。这便是沦为千古美谈的雁足传书。

果然,计谋奏效,这样一来,苏武和常惠终于在被扣押十九年后回到故国。

从以上我们便能知道匈奴为何不轻易杀汉使。

答案很简单。

张骞、苏武等被匈奴俘虏时为公元前139年,彼时汉匈仍然是友邦,双方素有和亲,互通有无,再不济至少表面上维持着友好的局面。

且,当时汉武帝下的大汉强得不行,匈奴人只是偶尔想来边界抢些东西得点小便宜而已。逼急了,大汉国力强盛,后勤殷实,真要被赶到狼居山后去吃雪花度日,那就不妙了。所以,匈奴人根本就不会委我汉以口实而杀汉使。

当然,在匈奴俘虏张骞九十多年后,汉元帝时期,情况不可同日而语。彼时匈奴南北分裂而治,南匈奴归附汉朝,北匈奴郅支单于逃到很远的地方,斩杀了汉朝使节谷吉。 后来,驻守边境的汉朝将领陈汤和甘延寿与南匈奴借道,没等奏请皇帝批准便长途奔袭大破北匈奴,杀死郅支单于。



他们给朝廷的捷报写着这么一句如今读来依旧提气“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不书


首先匈奴当时较为落后,需要汉人的技术和情报所以对有文化和地位的汉人都是优待的甚至可以持续长达几十年,当时急需汉的技术比如铁的铸造方面,谍报也较为落后所以是很需要对手的情报的,比如风土人情,山川地貌,国家政策等方面的,总而言之民族利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所以匈奴不杀汉将。


小谈历史兴衰


匈奴人不是不杀汉将,他们对汉将汉兵恨之入骨,有无可奈何花落去。因为其民族暴掠惨忍野蛮,缺少文化底蕴知识和智慧,只知喝酒吃肉牧牛马羊,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五马长枪,玩女子为乐,多奸恶善变铮宁色狼,因此每当抓止汉将大夫良臣,多千方百计的归劝降己以为它用,但向张骞,苏武陏厉经千辛万苦仍不为所动,即便是娶妻生子也坚贞不移,坚持大汉气节,,,但也有万般无奈被被降胡的大将猛士,李陵被八万匈奴兵围困多日,力竭声嘶而降,李广利,率十万汉军图谋不轨,善行废利被汉武大帝知晓,而归途怒斥,仅反戈一击降了匈奴,被应为大将,后被匈奴王庭汉家公主施巧计而除之,这也类同于汉人奇谋,以夷人巧计反制于夷。


94310417小云


在汉匈战争史上,无论是大汉帝国还是匈奴,都很少杀死对方的俘虏,特别是将领级别的。被华夏人视为蛮夷的国家匈奴,为什么在对待战俘上能表现出颇为人道的一面呢?

第一,匈奴人敬重强者

匈奴人文化的特点之一,对强者特别敬重,对弱者特别蔑视。因此,在对付弱者时,匈奴人是体现出野蛮、残忍、嗜杀的一面。比如匈奴征服月氏时,就把月氏国王的脑袋砍下来,当作饮酒的器具;对劫掠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时,也是很残忍的。但是,当他们遇到强者时,就会表现出异常的敬重,对勇敢无畏的人,更有一种敬若神明的崇拜。

大汉帝国的张骞、苏武都是使节,他们表现出的超凡勇气,令匈奴人为之折服;李广曾受伤被俘虏,匈奴人对他特别关照,用几匹马驼着他;李陵、赵破奴等将领也曾被俘,他们尽管战败,但在战场上表现出大无畏的精神,仍让匈奴人钦佩不已。比如李陵,以五千步兵对战八万匈奴骑兵,杀敌万余,这种勇敢精神让敌人为之侧目。

第二,匈奴与汉在对待俘虏上有某种默契

匈奴不杀汉俘的另一个原因,是大汉帝国也不杀匈奴俘虏。战争是有个对等原则,双方会保有某种程度的默契。

在汉匈战争期间,汉军抓到的俘虏非常多,同样是很少杀的,一般都是采用归化手段。比如说漠南之战,卫青俘虏匈奴裨王十余名;在霍去病的第一次河西之战中,俘虏浑邪王的儿子、相国与都尉等;第二次河西之战,俘获匈奴小王五名,小王的母亲、妻妾、王子五十九人,各部落的相国、将军、当户、都尉等高级官员六十三人。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大家想想,如果匈奴人大肆杀害汉帝国的战俘,结果会怎样呢?倘若大汉采取同样手段报复,谁的损失更大?肯定是人口少的一方损失大。因此,匈奴的战俘政策,与大汉的战俘政策,是有某种一致性,并不是匈奴人善良。

第三,匈奴积极网罗大汉帝国的人才

匈奴作为一个与大汉帝国并驾齐驱的大国,能够强盛数百年,自然有其成功的原因。至少在网罗人才上,匈奴是不余遗力的。

最初一个大汉帝廷小宦官中行说投靠匈奴,凭他那么点学识,就令匈奴获益匪浅了。当时大汉帝国在文明程度上要远远高于匈奴,匈奴人也渴望能学习到中原先进的思想文化,因此,他们在对待汉帝国战俘时,相对来说也会文明点,希望这些人能对匈奴有所帮助。事实上也是如此,比如说,当时有个降将名唤李绪,就帮助匈奴训练军队,教给他们兵法。后来人们误传是李陵教匈奴人兵法,故而汉武帝把李陵家灭族了,李陵找不到复仇对象,索性把李绪给杀了。

第四,尽管匈奴杀害战俘或降将不多,但也有发生

匈奴杀俘、杀降或杀使者的现象尽管比较少,但还是有的。比如李广利,他是战败后投降匈奴的,也是级别最高的汉军将领。最初匈奴待他还不错,后来被权臣卫律陷害,被绑上祭坛当作祭品杀害,下场可怜 。

到了西汉晚期,匈奴郅支单于比较残暴,以残忍手段杀害汉使谷吉。杀害汉使,成为郅支单于走向覆灭的开始。后来大汉英雄陈汤万里远征,砍下郅支单于的脑袋,并说了这么话:“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君山话史


在汉匈战争中,匈奴人通常是不杀汉将的,这是史实。但这绝不是因为他们有慈善之心,而是由于他们的需求——具体说,有下述三方面原因:


一、在草原上最稀缺的资源就是人,掠夺人口是游牧民族发动战争的目的之一,而被俘汉军将士是优质资源。

草原上,人类生存环境恶劣,生存难度极大,匈奴人的婴幼儿成活率很低,成年人的培育成本极高。而草原战事频仍,游牧部落间为争夺草场、水源等利益,经常发生大规模的厮杀,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靠本民族自然生育补充人口,远不能满足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对外发动战争,在掠取中原的经济资源的同时,匈奴人也大肆掳掠青壮年男女,使之成为匈奴的农夫、工匠和艺人等劳动者。《史记》里常有“匈奴数万骑入”“略千余人”的记载,说明匈奴每次入侵,抢掠人口都是其目的之一。而作为战利品,匈奴人俘获的汉军将士,原本就属汉人中层次较高的人群,其使用价值要比平民大许多,所以匈奴人不会轻易地杀掉他们。匈奴人留下他们,可以让他们中一部分人务工务农,建设城堡,生产手工艺产品,而更多的人则加入匈奴军队,补充兵员,以增强军队的战斗力。


二、汉军将领是被俘人员的精华,他们浸润先进文化,匈奴人把他们吸纳过来,可以带动提高军队素质。

汉军将领,是俘虏中利用价值最高的人了,对待他们,匈奴人态度鲜明:拿来,占有,使之为己方带来更大利益。早在汉高祖时,韩王信、燕王卢绾等人率领各自人马投降匈奴,加入匈奴军队,成为匈奴入侵汉朝的重要帮手。他们的到来,使匈奴实力大增,对汉作战时知己知彼,进攻更加有效。正是韩王信等的帮助,匈奴人得心应手地长驱直入中原,使汉朝遭受了“白登之围”一类的窘境。汉武帝时期,卫青的前将军赵信在战争中被匈奴俘虏,却受到了礼遇和重用。此前,他在汉被封为翕侯,伊稚斜单于就高一格地任命他做自次王,并把自己的姐姐嫁给他。赵信也投桃报李,为匈奴出谋划策,在战略层面上提高了匈奴战争能力。赵信告诫单于要扬长避短,切勿靠近边塞与优势的汉军作战;相反,应该诱使汉军到漠北,待其精疲力尽之时一举歼灭之。伊稚斜听单于从善如流,采纳并实施了赵信的建议。汉朝一方也非常担心被俘汉将为匈奴所用:有一次,大汉使者回报,一个李姓的汉将在边境附近训练匈奴军队。这引起了汉武帝的恐慌和忌惮,误把这个汉将当作被俘的李陵,因而族灭了李陵全家,后来才查明此人是另一个姓李的人,名叫李绪。



三、匈奴人以优待汉军将领的方式,昭示自己的俘虏政策和人口政策,以招纳更多汉人投奔匈奴。

汉文帝时,中行说叛逃匈奴,给匈奴的对汉政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牛哥猜想,中行说一定知道孔子“远人不服,修文德以来之”的寓意,一定会创造性将其应用在匈奴的对汉战略中,他肯定会开导单于打好、用好被俘汉将这张牌。用被俘汉将受恩遇重用的实例,彰显匈奴优待俘虏、欢迎汉人加入的政策,诱引更多的汉人投入匈奴的怀抱。史书上确实很少看到匈奴杀俘,尤其是杀被俘汉将的记述,很说明问题。倒是马邑之战的一个片段耐人寻味:匈奴人俘获了汉军的一个尉史,本来想杀掉他,没有想到,这个尉史透露了汉军惊天的机密,让单于及时地率部冲出包围圈,全军转危为安。事后,军臣单于不但不杀那个尉史,反而封他为“天王”。此后,匈奴俘虏了许多汉军将领,如卫律、赵破奴、李陵和李广利等,不仅款待他们,而且给他们加官进爵,给予他们超出其在汉朝时的地位和待遇。在让他们死心塌地地为匈奴效力的同时,匈奴人还用他们做样板,吸引更多的汉人逃离汉土,投奔匈奴。大量汉人逃往匈奴,又壮大了匈奴的队伍。卫律做了丁零王,深受单于的信任。他还现身说法,替匈奴游说苏武,企图引诱汉使苏武投降。只是因为苏武守节不移,威武不屈,他的阴谋才未能得逞。



懿头牛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匈奴不杀汉将是尝到甜头了,当年汉文帝送宗室女去匈奴和亲,强行让一个小太监陪着公主北上匈奴,这个小太监说:“必我也,为汉患者。”他到匈奴地界后便投降匈奴,给匈奴人讲解汉朝风俗人物,为匈奴单于出谋划策,教匈奴单于打击汉朝的方法和时机。这个人叫中行悦,“汉奸”一词本为“汉监”,也是因他而来。


(电视剧《汉武大帝》里的中行悦)

一个小小的太监,对匈奴都有如此大的帮助,就更别说那些出身名门,学识修养都远朝常人的其他汉将了。

因此,匈奴人只要是俘虏了汉将,基本都不杀,好吃好喝待着,希望有朝一日他能为匈奴所用。

张骞被匈奴人扣押后,匈奴人好吃好喝待他,匈奴单于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张骞,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感化张骞,使其为匈奴所用。



李陵、苏武都是这套路,但是除了李陵是心灰意冷投降匈奴,其他两位都是坚守气节抗争到底。

其实不光匈奴人这样,汉朝也这样,比如给张骞带路的堂邑父就是匈奴人,景帝时期曾经一次性给五位投降汉朝的匈奴将领封侯。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嘛。


守仁读仁


历史上匈奴为什么不杀俘虏的汉将?引进人才。

如果从另一个方面来考虑,匈奴杀了这些汉将,能得到什么?几具尸体,能震慑得了汉武帝吗?当然不能,恐怕匈奴的屠杀只能换回来更残酷的打击,因为这将激起中原的将士们要为英雄们报仇的斗志。

实际上,匈奴也没这么做,而是反其道行之。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01 中行说起了领头羊作用

冒顿单于死后,老上稽粥单于即位。汉文帝继续送公主前去和亲,让宦官中行说陪嫁。这个中行说非常有个性,扬言如果非要自己去,将来一定祸害汉朝。但是他想留下来的请求被驳回了,于是一到大漠,便投降了匈奴单于。

从此,中行说处处为匈奴考虑,时时刻刻与中原为敌。其实 ,不过是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他不停地挑拨着匈奴和汉朝的关系,教老上稽粥单于不要接受中原的教化,想掠夺就掠夺。所以,在文景两帝以和亲为主的对匈奴政策下,匈奴的老上稽粥单于和军臣单于在中行说的教唆下,屡屡侵犯边境,恣意妄为,从中原获得了巨大的好处。

在中行说的示范效应下,从此,匈奴单于对愿意投降的汉朝大臣更是另眼相看。

02 操练士兵,对抗汉朝

其实,中行说之所以能混得风生水起,主要得益于彼时汉朝的怀柔政策。而到了汉武帝之时,他那一套只能让匈奴为此送命。

匈奴在饱受卫青、霍去病的重创后,他们更需要熟悉汉朝作战套路的将领为他们出谋划策,排兵布阵。

于是,对于前线上俘虏的汉将,匈奴向来是厚待有加,赋予高位,赐予妻室。例如,汉朝的塞外都尉李绪,自从投降后,便为匈奴操练士兵。公孙敖误以为此李将军就是被俘虏的李陵,汉武帝大发雷霆,李陵惨遭灭族。李陵为此抱怨汉室,单于趁机将女儿嫁给他,立他为右校王。

因为这些汉将的加入,匈奴死灰复燃,汉武帝在失去卫青、霍去病后,汉、匈再度开战,但是,汉朝却未能重现卫、霍之前的辉煌。直到汉宣帝时,匈奴才被打得俯首称臣。

03 打击汉朝的士气

汉朝当时的军功赏罚制度,如果全军覆没,将领大多会面临死刑或者拿钱赎罪后贬为庶民的惩罚。 但是,如果投降匈奴,除了可能一辈子无法返回家乡,自己的荣华富贵得到了保障。对于那些贪生怕死的将领来说,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如果此投降风气在汉营军中蔓延,汉军的作战力将大打折扣。而皇亲李广利、名将李广长孙李陵等人的投降起到了恶劣的示范作用。他们身份显贵都投降了,那些普通的将领还有什么好纠结的呢?

而这一切,对年迈的汉武帝来说,却是沉重的打击。手上本无多少大将可用,而寄予厚望的大将纷纷背叛汉室。因此,即便是老当益壮的汉武帝,当时也难以扭转对匈作战的颓势。

04 优化匈奴民族

早在周朝成立之时,匈奴便被周武王分封在不受教化的荒服。随着冒顿单于的异军突起,实力一度与中原相当。为了其自身发展需要,匈奴也想迅速提高自身的素质。他们曾想要将匈奴公主远嫁中原,却遭到了中原的拒绝。

那么,这些被俘获来的汉将就成了香饽饽,单于总是优先考虑将自己的女儿们许配给他们。除了看重他们的军事才能,汉军将领大多是出生高贵的中原精英。匈奴想通过与他们的婚配,迅速提高匈奴后代的素质,同时也可引进中原的先进技术,从而改变匈奴落后的生活方式。

结语:

杀掉一个俘虏的汉将,对匈奴没有任何益处,反而能激起汉朝将士为英雄报仇的斗志。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汉将被劝降,不但能训练匈奴士兵,有效对抗汉朝的进攻。更重要的是,前方汉军大将的不断投降,严重打击了汉朝的士气,也让汉武帝陷入无奈。

除此之外,与匈奴联姻的汉将,不但向匈奴传授了高端的生产技术,还能迅速提高匈奴后代的整体素质。


参考资料:《史记》、《汉书》、《资治通鉴》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通知作者删除。

读春秋思无忌


这个其实得从草原地区的习俗来说,他们杀不杀人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有技术的不杀,一个是能带走的俘虏不杀。

不杀有技术的人这是传承在草原上几千年来的共同传统,即便是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所有工匠一律是优厚对待。关于草原人不工匠是因为生活在蒙古草原地区的人过的都是游牧生活,他们除了放牧放马之外的其他工艺没有学过也都不会,这使得他们急缺工匠且必须从外族补充,草原人对铁匠、木匠、医生等等职业的人非常尊重,因为他们需要生产这些类似的东西。

而不杀俘虏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他们把俘虏当成一种奴隶财产。草原地区地广人稀急缺劳动力,他们需要四处掠夺俘虏来给他们打工干活,即便到清朝时期这种买卖奴隶的事依然合法。当然这是建立在能带回家的那种,而对于带不回家的那种他们就直接杀掉了。所以我们看到汉匈战争时期,一旦有大股匈奴部队入侵的话往往是掳走我边民,而小股部队入侵的话往往是直接杀戮我边民。

至于汉匈战争期间匈奴人不杀汉军汉将除了以上两个原因之外,还因为当时的匈奴王庭里有汉人谋士。比如中行说,这个人为匈奴单于创造的财富值可不是一般的多,已经尝到了甜头这让当时的匈奴单于对于汉人谋臣武将十分向往,这些人可以助力他的帝国强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