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岳飛不聽南宋號令,而是自立抗金,那麼局勢將如何發展?

岳飛是抗金名將和民族英雄,他的忠勇一直被中國人傳頌。但也有人認為,岳飛似乎有愚忠之嫌。我們根據當時局勢探討一下:如果岳飛在北伐勝利的大好局面之下,不是聽從南宋班師的號令,而是自立抗金的話,那麼,後續局勢最可能往什麼方向發展?

岳飛最後一次北伐簡要經過

公元1140年,金國內部政治發生變化,主戰的完顏宗弼把主和的完顏昌趕下臺;5月份,金國再次發動大軍進攻南宋。五月下旬,金軍兵臨順昌(今安徽阜陽)城下,順昌告急。趙構命岳飛發兵救援。

岳飛接詔後,立即派兵援救順昌。還沒到順昌時,劉錡已在順昌打敗了金軍。在六月下旬時,金軍的局面是這樣的:在西線受阻,在順昌又被宋軍打敗。局勢明顯對南宋有利,趙構便派司農少卿李若虛向岳飛傳達詔命,讓岳飛班師。

此時岳飛已率軍到達了德安(湖北安陸)。岳飛向李若虛詳細陳述了他恢復中原的謀略,以及他拳拳報國之志。李若虛一直是南宋的主戰派,主張抗金,他被岳飛的熱忱和使命所感召,不顧矯詔之罪,支持岳飛北伐。

岳飛隨即揮師北上,在六月、閏六月間,張憲的前軍攻下蔡州,牛皋的左軍在京西路連克魯山等縣城,統領官孫顯也在蔡州和淮寧府之間打敗金兵。張憲、傅選又大敗金將韓常,順利收復潁昌(河南許昌)。牛皋、徐慶隨後和張憲會師,繼而收復了陳州。中軍統制王貴所部也在閏六月底和七月初接連攻下了鄭州和洛陽。

與此同時,韓世忠部收復海州(江蘇東海縣東),張俊部收復亳州。

如果岳飛不聽南宋號令,而是自立抗金,那麼局勢將如何發展?

岳飛還聯絡了北方民間抗金武裝。岳飛實施“連結河朔”的策略已有十年,此時岳飛派人潛往太行山區和河北、河東等組織當地忠義民兵,在後方配合岳家軍作戰;北方許多州縣的民間抗金力量也紛紛揭竿響應。截至七月初,曹、懷、衛、孟等州都被攻克。至此,岳飛所部和由他聯絡的各地忠義民兵,對宗弼盤踞的東京汴梁已形成南、西南、西、西北、北、東北六面包圍。

但這時,南宋朝廷讓張俊部撤出亳州移屯壽春,又讓駐屯順昌的劉錡部撤向江南。岳飛得知情況後,接連上奏請求朝廷派友軍支援,他指望這幾路大軍並進。但宋廷一直沒有派援軍協助。

此時,宗弼能夠騰出手來反攻岳飛了。

七月初八日,宗弼匯合三路大軍在郾城北與岳飛部對陣。結果金軍被岳飛部殺得大敗。初十日,金兵捲土重來,再犯郾城,岳飛在城北的五里店再一次大敗金軍。 宗弼又調集了十二萬大軍屯於臨潁縣。接下來的兩天裡,金軍在楊再興和張憲率兵打擊下,退出了臨潁。

七月十四日,宗弼再率十萬步兵和三萬騎兵進攻潁昌。岳飛所部英勇奮戰,大敗金軍,斬金軍五千餘人,俘虜二千餘人、將官七十八人,獲馬三千餘匹。

宗弼退還開封,接連的失利使他哀嘆:“我起北方以來,未有如今日屨見挫衄!”金軍大將韓常也不願再戰,派密使向岳飛請降。岳飛為勝利鼓舞,遂全線進擊,包圍了開封。

在開封西南四十五里的朱仙鎮之南,岳飛部再次大敗金軍。

在宗弼正準備放棄開封北遁之時,宋廷催促岳飛班師的詔書送達前線。七月十八日收到撤軍命令時,岳飛上書爭辯,訴說了當前的大好形勢,應該一鼓作氣,恢復故土。又隔了兩三日,岳飛大軍先鋒已進抵朱仙鎮,宗弼此時已逃出開封。而岳飛卻在一天之內接連收到十二道用金字牌遞發的班師詔,命岳飛大軍即刻班師,岳飛本人去臨安朝見。

真實歷史中的岳飛,接下來就聽從詔令退軍了,導致十年之功毀於一旦,岳飛本人於一年多後蒙冤被殺。

如果岳飛不聽南宋號令,而是自立抗金,那麼局勢將如何發展?

如果岳飛拒絕宋廷號令,自立抗金的話,有哪些力量可以藉助?

如果岳飛此時拒絕宋廷號令,自立並打起抗金的旗號,那麼其後歷史發展的最大可能性將是什麼?

我們先來看一下當時中國境內幾個政治力量。

金國內部主和派被打壓,主戰派佔上風。但是從金國對南宋的戰爭結果看,金國軍隊的戰鬥力下滑嚴重,敗績居多。

南宋:南宋內部也是主和派得勢。且南宋經過十幾年的鬥爭,不但站穩了腳跟,還把軍隊的戰鬥力提升了起來。但戰鬥意志薄弱。另外,南宋內部的幾大重要武裝力量之間存在矛盾,各自為政,缺乏統一指揮。

西夏政權:西夏這個小國,窮兵黷武,原來對付北宋有一套,從北宋訛詐了不少好處。但面對遼和金的時候,西夏就乖多了,採取了事大策略,尊重強者,並與強者站在一起。但是在金侵略宋的戰爭中,西夏並沒有怎麼做幫兇。

重點說一下蒙古和敵後抗金義軍。

蒙古:在金國的身後,蒙古的力量早已崛起了。史書中很少說到金早期與蒙古的戰爭,實際上,金朝一開始就在與蒙古人的對抗中佔下風。金朝為防備蒙古人南侵,就在金蒙邊境修起了界壕---一種簡易的長城。金界壕從金太宗時期的1129年就開始修了,一直貫穿了整個金朝始終;金界壕還隨著時間推移逐步南移,可見蒙古人對金國領土的侵蝕。

金蒙戰爭從金熙宗時期開始。面對蒙古人多次南侵,金熙宗在開朝初年就派完顏宗弼率軍北伐,結果打了近一年,打不贏。最後只能分兵據守要塞,以防蒙古人繼續南下。過了幾年,金朝做了些準備後,派完顏宗弼再次出擊。當時陣容浩大,宗弼帶著女真、契丹、漢混合大軍8萬人出擊。但結果依然是連年不能克。

金熙宗沒辦法,於1146年8月派出蕭保壽前往蒙古人居住地議和,最終答應“割西平河以北,二十七圍塞與之,歲遺牛羊米豆”。金國對蒙古人割地、給財物,目的就是安撫蒙古人,讓他們不要再進攻金國。蒙古族的崛起,與女真的崛起一樣,兇猛彪悍。金朝此時開國不過20多年,竟然已經難以對付蒙古人了。

如果岳飛不聽南宋號令,而是自立抗金,那麼局勢將如何發展?

身在金國的抗金義軍:金統治者的殘暴比遼厲害,北方人民不甘被奴役,掀起了頑強的反抗鬥爭。北方義軍著名的有:

  • 河東路各地人民結成的忠義社,他們用紅巾作標誌,到處打擊金軍。
  • 馬擴領導的五馬山寨義兵,活躍在河北、山東一帶。
  • 王彥領導的八字軍,以太行山為根據地。
  • 江淮之間的和州、廬州、滁州等地人民都自立山寨水寨,每寨多至二萬餘家。

這些反抗鬥爭給金軍以沉重的打擊,使金的統治長期不能穩定下來,使金統治者不能進一步發動掠奪戰爭。

岳飛自立之後,該怎麼調動這幾方面的政治力量?

岳飛首先應該高舉抗金這杆大旗。無論是原北宋故土的百姓,還是抗金義軍,他們都因為這一點而支持岳飛。

高舉抗金大旗還能基本避免南宋對岳飛的軍事壓力。因為岳飛雖然不聽號令,但抗金這一點是有利於南宋的。因此南宋不會真正地對岳飛進行軍事打擊。

南宋即使是為了與金國促成和議,在金國壓力之下約定攻岳飛,也不可能認真打。這一點,首先是南宋自身利益所在,有人抗金當然樂見其成。其次是岳飛周邊的南宋駐軍,最近的是劉光世,劉光世戰鬥力是南宋幾位知名大將中最差的,他與張俊一樣畏懼金兵、懼戰,經常用拖延等方式抗令不出兵。離岳飛更遠一點的張俊、吳玠,他們不可能過來進攻岳飛,因為那樣他們要跨過金國佔領區。韓世忠離岳飛最遠,他同樣是主張抗金的;他如果真要進攻岳飛,也面臨跨過金國佔領區的問題。

如果岳飛不聽南宋號令,而是自立抗金,那麼局勢將如何發展?

對於西夏,只要申明利害,西夏應該安於現狀。

所以,此時岳飛真正的敵人就只有金國。

岳飛抗金的支持力量,則主要來自與中原故土的人民。

此時岳飛所在的中原河南之地,百姓是真心擁護岳飛抗金的。當岳飛奉詔班師時,百姓攔阻岳飛,哭訴說:“我等戴香盆、運糧草以迎官軍,金人悉知之。相公去,我輩無噍類矣。”因此,北宋故土上淪陷區的人民是岳飛抗金最大的依託。

另外,抗金義軍將因為岳飛的不留退路的抗金而更加振奮。河東、河北、山東、山西、江淮之間(今蘇皖兩省)的多路義軍對金軍大打擊將更加積極,效果將更加顯著。

同時,岳飛積極派人去聯絡蒙古人,與蒙古人約定共同攻打金國。

如前所述,蒙古人對金國壓榨是強烈反對的。他們不但阻擊金軍的掠奪,還主動出擊,深入金國境內反擊。此時岳飛一旦與蒙古人建立聯繫,必將能達成攻金的約定。無論雙方是不是同時進攻,蒙古人的主動進攻都將是對金軍的極大牽制,金國不可能再調動大規模的力量進攻或防備岳飛。

此時在中原故地上,偽齊已經被金國廢除,金國對社會的控制力減弱;在上述多方面因素的合力之下,岳飛很可能在幾年之內光復中原故地。

正朔的問題:岳飛光復中原之後怎麼辦?

以岳飛所處的時代,岳飛團隊推出政黨搞民主共和的可能性基本沒有,因此還得回到中國傳統的王朝制度。那麼問題來了:岳飛要建立什麼王朝?奉誰為正朔?自立王朝嗎?又或者是把宋欽宗請回來?

以岳飛忠誠的性格,我覺得最大可能是把宋欽宗請回來。當岳飛打擊金軍勢如破竹之時,以政治條件把宋欽宗交換回來是完全可能的。以宋欽宗為帝,那後面的政局演變就難測了,趙構政權恐怕該人心浮動、風雨飄搖了。

如果岳飛不聽南宋號令,而是自立抗金,那麼局勢將如何發展?

結語:北方經過大戰亂後,只要建立穩定製度,完全可以重新建立起強大王朝

中原故土經過了金滅遼、金宋爭奪的持續戰爭,人口已經從北宋的高峰5000萬人大幅減少到1000多萬人。如果再經歷岳飛反擊並趕跑金軍的戰爭,那北方的社會就經歷了徹底的重新洗牌。此時如果建立新的穩定的國家政治,那麼社會必定很快呈現蒸蒸日上的景象。一個強大的王朝又可以建立起來,後續的歷史可能就全都改寫了。

(完)

以上是凌煙閣論史今天的原創首發文章,歡迎你點贊、轉發、評論、關注,不同觀點也歡迎你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