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德戰爭時,蘇軍殲滅德國第九集團軍的戰役,為什麼蘇軍損失了76萬?

小龍蝦148499353


提問者說的應該是1944年6月23日至8月19日的巴格拉基昂行動(俄:ОперацияБагратион,Operatsiya巴格拉季翁),也就是白俄羅斯戰略進攻行動。

巴格拉基昂行動<strong>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東部陣線蘇維埃白俄羅斯進行的成本巨大的一次軍事行動!是針對德國陸軍中心集團的一次戰略行動。

蘇聯損失:180,040人死亡失蹤,590,848人受傷生病,2,957輛坦克,2,447門炮和822架飛機。人員共傷亡770,888人。

不過蘇聯紅軍摧毀了德國陸軍中心集團34個師中的28個,徹底粉碎了德國前線力量。


而蘇聯針對德國第9集團軍的行動稱Bobruysk攻勢,是屬於巴格拉基昂行動中的一次戰役。在這次戰役中蘇聯紅軍並沒有損失76萬人。而是在整個巴格拉基昂行動中損失77萬多!

在對德國第9集團軍的Bobruysk攻勢中,德國第9集團軍遭受了近8萬人傷亡,其中65,000人被俘。使第9集團軍兵力近40%被摧毀。隨後,由部署在意大利的德國部隊重新重建,1944年秋冬季參與了華沙的防禦工作。

因此,蘇軍殲滅德國第九集團軍的Bobruysk攻勢中,並沒有損失76萬!(下圖紅色箭頭是紅軍進攻方向)

在Titowka / Bobruisk(白俄羅斯)附近的公路上,被德國第9集團軍遺棄的車輛裝備。


巴格拉基昂行動

1944年6月23日,紅軍襲擊白俄羅斯的德國陸軍中心集團,目的是圍剿和摧毀其主要力量。截至6月28日,德國第四集團軍大部分,第三裝甲部隊和第九集團軍一起被摧毀。紅軍利用德國前線的崩潰包圍了明斯克,攻擊明斯克附近的德軍編隊並摧毀他們,明斯克於7月4日解放。蘇聯繼續向立陶宛,波蘭和羅馬尼亞進攻。

儘管持續遭受重創,蘇聯紅軍首次成功地使用了縱深作戰和掩護(欺騙)戰略。所謂的掩護(欺騙)戰略就是借鑑了我國古代偉大的軍事家孫子兵法中的無中生有,欲擒故縱之類計謀。

該行動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 維捷布斯克 - 奧沙攻勢;

  • 莫吉廖夫攻勢;
  • Bobruysk攻勢;(專門針對德第9集團軍)
  • 明斯克攻勢;
  • 波洛茨克進攻;
  • Šiauliai(希奧利艾)攻勢;
  • 維爾紐斯進攻;
  • Belostock進攻;
  • 盧布林佈雷斯特進攻;
  • 考納斯進攻;
  • Osovets攻勢。

上圖:在巴格拉季翁行動期間的維捷布斯克戰役後,蘇聯元帥亞歷山大·瓦西列夫斯基和陸軍元帥伊萬·切爾尼亞霍夫斯基在對德國少將阿爾方斯·希特進行公開訊問。


1944年7月15日在莫斯科的德國戰俘。


血色黃昏的黃昏


先說一個普遍規律,二戰期間蘇德戰場上,無論哪一次戰役,蘇軍都是付出了重大的傷亡代價的。要知道:二戰開始之時,德國的總人口、也就是男女老幼都加起來,才800萬的總數,而蘇聯二戰期間的總死亡人數是2300萬,也就是說,平均而言,每一個德國人(連剛出生的嬰兒在內),幹掉了3個蘇聯人。

當然,這些死去的蘇聯人,主要還是在戰場上被打死的,究其原因,主要可以歸納為下面兩點:

第一、蘇軍所謂的名將,除了朱可夫等極個別人之外,都缺乏戰術水平,只能憑藉壓倒對手的火力優勢、裝備優勢、人數優勢,排山倒海地向對手壓過去,除此之外,不會別的戰術了;

第二、蘇軍士兵也崇尚“烏拉衝鋒”,號聲一響,喊聲震天,不管地形、不計傷亡、不顧一切地向德軍陣地發起衝擊、一波接一波的“踏屍衝鋒”,這種打法之下所贏得的勝利,必然會付出沉重的傷亡代價。

有了這個規律,就不難理解,殲滅一個十來萬人的德國第九集團軍,蘇軍為什麼要付出76萬人的傷亡代價了。



臨時客


題主指的應該是朱可夫親自指揮的火星行動吧。

斯大林格勒戰役後期,戰爭的天平漸漸向蘇軍傾斜,於是蘇聯最高統帥部決定發起反攻。此時,德軍仍然佔據著勒熱夫這個離莫斯科不到200公里的要地,這就像一根刺,時刻威脅著蘇軍的喉嚨。為了拔掉這根刺,收復勒熱夫,同時消滅佔據勒熱夫的德國第9集團軍,蘇軍發動了代號"火星"的戰略級反攻。在朱可夫的指揮下,蘇軍動員了190萬人的兵力,意圖以絕對優勢一舉殲滅德國第9集團軍。

朱可夫顯然低估了德軍的防守和反擊能力,最終這一聲勢浩大的反擊戰以蘇軍的慘敗而告終。蘇軍的死亡和被俘人數高達26萬,受傷人數也達到了50萬,“火星行動”也成為了朱可夫軍事生涯的唯一敗績。那麼為什麼佔據絕對優勢的蘇軍會有如此慘敗呢?

我認為原因有下面四點:

第一,希特勒的重視。勒熱夫地理位置非常特殊,這裡既是鐵路樞紐,又是德國中央集團軍群的補給大動脈,而且它距離莫斯科非常近,由此可以直接威脅蘇聯首都莫斯科,其政治和軍事意義非常突出。德軍丟掉勒熱夫,不僅會損害德國的國際聲望,還會讓德國中央集團軍陷入被動,所以希特勒對此處的“安危”非常重視。當朱可夫發起進攻時,希特勒向勒熱夫增派了大量援軍,先後從其他防線抽調了5個裝甲師和1個摩步師增援勒熱夫。

第二,德軍獲得了情報支持。相關資料指出,一個綽號為Max的蘇聯人曾為德國提供了大量情報。他將關於蘇軍火星計劃的詳細情報交給了德軍,而提前得知消息的德軍向勒熱夫增派了大量兵力以加強防禦工事。德軍以逸待勞,蘇軍的進攻自然無法取得進展。

第三,蘇軍輕敵。蘇軍動員了190萬的兵力,在兵力上形成了絕對優勢,這在一定程度上讓蘇軍變得有些驕傲輕敵。在進攻中,蘇軍輕敵冒進,最終導致第41集團軍被德軍包圍。蘇軍被圍後又不懂的隨機應變,只知盲目衝擊德軍防線,而這進一步加劇了蘇軍的損失。

第四,朱可夫對第九集團軍司令莫德爾並不瞭解。相比與古德里安、隆美爾、曼施坦因等德軍名將,莫德爾可謂寂寂無名。在戰爭初期德軍依靠閃電戰橫掃歐洲聲名鵲起時,莫德爾還只是一名師長,直到德軍轉入防禦階段後,莫德爾的“善守”才能才得以凸顯。在勒熱夫,莫德爾依託地形構築縱深防禦,把城鎮鄉村都建成了要塞,步步為營組成交叉火力網,進而以此殺傷突破的敵軍。面對蘇軍的強大攻勢,莫德爾設計的彈性防禦非常有效,蘇軍耗盡全力也未能撕破德軍的防線。當蘇軍進攻疲軟而轉攻為守後,莫德爾趁勢反攻,包圍了孤軍深入的第41集團軍,最終讓朱可夫鎩羽而歸。


瞭解更多軍事資訊,請關注戰情解碼!

戰情解碼


這主要是以下幾點:一是德軍戰鬥力太強了,和德軍作戰要取得勝利實已不易,所以傷亡肯定少不了;二是蘇軍有經驗的軍事指揮者都讓斯大林在清洗活動中殺掉了,整個蘇軍除了極個別僥倖活下來的在抵抗德軍的戰役中發揮出了自己的指揮天才外,幾乎沒有拿得出手的軍官,特別是低級軍官,三是蘇軍已經過幾次大戰,傷亡較大,在這次戰役中參戰的很多都是剛入伍不久的新兵,受訓時間短,戰鬥力不強,甚至是動員很多民兵參與戰鬥,所以面對德軍這一虎狼之師,蘇軍無疑是羔羊;再加上蘇軍為了勝利,以政治壓迫蘇軍士兵在戰場上拼命,所以每個戰役每個蘇軍都會以不怕犧牲的鬥志參戰,這樣的情勢勢必會導致蘇軍以高昂的代價才取得每一場戰役的勝利.


子瑾2019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德軍第9集團軍要到1945年的柏林戰役才覆滅。從提問者的問題來看,應該指的是1944年6月的白俄羅斯戰役,這場戰役蘇軍徹底擊潰德軍中央集團軍群,自身損失765815人(陣亡和失蹤178507人,受傷587308人),此外損失2957輛坦克和自行火炮、2447門火炮和迫擊炮以及822架飛機。

蘇軍白俄羅斯戰役的總企圖是嚮明斯克進行向心突擊,首先啃掉位於白俄羅斯突出部的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的基本兵力,然後增強兵力並擴大進攻正面,以推進到蘇聯西部邊界。

蘇軍共投入四個方面軍的兵力進行這次戰役,即波羅的沿岸第1方面軍、白俄羅斯第1、2、3方面軍。蘇軍參戰總兵力167.03萬人,裝備5800輛坦克、3.3萬餘門火炮和迫擊炮以及5330餘架飛機;德軍共120萬人,裝備900輛坦克和強擊火炮、9500門火炮和迫擊炮及1350架飛機(德軍數據為103.676萬人,裝備800輛坦克、540輛裝甲車、10090門火炮和迫擊炮以及1300架飛機)

1944年7月17日德軍俘虜在莫斯科遊行,為首的是19名將軍

波羅的海沿岸第1方面軍的任務是從維捷布斯克以北向別申科維奇和列佩利總方向實施主要突擊,以近衛第6集團軍和第43集團軍相鄰側翼兵力在1個寬25千米綿亙地段突破德軍防禦,並協同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殲滅德軍維捷布斯克-列佩利集團。

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應在兩個方向上實施突擊:一個方向是與波羅的海沿岸第1方面軍協同;另一個是沿明斯克公路幹線實施。對維捷布斯克以南德軍防禦的突破,由第39集團軍和第5集團軍在16千米寬地段進行;而沿公路幹線的突擊則由僅為第11集團軍和第31集團軍在17千米寬地段實施。

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應在莫吉廖夫和別雷尼奇輔助方向上實施突擊,將德軍第4集團軍分割成兩部分。同時,該方面軍的積極作戰行動應該做到不讓德軍利用中央地段的兵力去穩定白俄羅斯突出部兩翼的防禦。方面軍以第49集團軍在12千米寬地段準備突破防禦。

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在兩個方向上實施突擊(兩個方向上兵力大致相等):以第3和第48集團軍在15千米寬地段從羅加切夫地域向博布魯伊斯克和奧西波維奇總方向實施;以第65和第28集團軍在14千米寬地段從別列津納河下游地區奧扎裡奇向舊多羅季和斯盧茨克總方向實施,並從南面包圍博布魯伊斯克。 同時,方面軍左翼部隊負責牽制當面德軍,並做好向盧布林方向進攻的準備。

各方面軍的具體任務只規定到縱深160千米處,後續任務則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規定。

白俄羅斯進攻戰役


1944年6月22日,也就是衛國戰爭爆發三週年的日子,白俄羅斯戰役打響。22日晨,波羅的海沿岸第1方面軍和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在短促的炮火準備後,以先遣營實施了戰鬥偵察。各先遣營在個別地段楔人縱深1.5千米,並在有些地方奪佔了第1道陣地。在近衛第6集團軍近衛步兵第22軍進攻地帶內,第一梯隊團的主力分隊投入戰鬥,在15千米正面上突破敵主要防禦地帶並向縱深推進了5—7千米。各集團軍根據這個情況,不同程度地減少於炮火準備的時間和強度。6月23日,上述兩個方面軍的主力開始進攻。由於道路泥濘和擁擠,波羅的海沿岸第1方面軍決定推遲快速集群進入戰鬥的時間,在步兵奪取西德維納河登陸場後再投入坦克軍。為了增強突擊力量,把近衛第6集團軍二梯隊的1個軍投入戰鬥,於日終前徹底突破了德軍戰術防禦地幅,並在西德維納河對岸佔領了寬65千米、縱深10千米的登陸場。

1944年6月蘇軍炮兵在維捷布斯克


6月25日,方面軍快速集群—坦克第1軍到達登陸場,並與步兵兵團一起發起追擊。同時,第43和第39集團軍完成了對維帖布斯克德軍集團的合圍。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地段內,到戰役第2日終前,出現了兩個戰果最大的方向,即博古舍夫斯克方向和明斯克公路幹線以北方向。根據這一情況,方面軍快速集群一近衛坦克第5集團軍轉而執行第二方案,向第5集團軍地帶變更部署,於6月25日向博古舍夫斯克前進並投入戰鬥。近衛第11集團軍快速集群—近衛坦克第2軍也從發展不順利的集團軍左翼調到明斯克公路幹線以北方向,並在6月26日晨進入交戰。快速集群超越步兵後,向德軍奧爾沙集團後方迅猛挺進。德軍只得後撤奧爾沙集團。6月28日,蘇軍快速兵團在寬大正面上抵達別烈津納河,向前推進了150千米。被圍於維捷布斯克的德軍集團被蘇軍第43和第39集團軍殲滅。

維捷布斯克-奧爾沙戰役


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右翼部隊在6月23日進行的戰鬥偵察基礎上於24日發起進攻。第65和第28集團軍在近衛坦克第1軍協同下,第1天就突破了第一防禦地帶,個別地段突破了第二防禦地帶。在步兵攻擊第三陣地時,第65集團軍快速集群一近衛坦克第1軍趕上了步兵戰鬥隊形,從而保證了高速突破德軍第三陣地。方面軍快速集群在戰役第二日晨在第65和第28集團軍結合部投入交戰,迅速向西北方向推進。這為近衛坦克第1軍迅猛發展提供了條件,戰役第三日日終前,近衛坦克第1軍進抵博布魯伊斯克。在羅加切夫方向上,由於地形不利和敵防禦堅固等原因,進展比較緩慢。第3集團軍快速集群一坦克第9軍進入交戰未能成功。直到6月25日日終,坦克第9軍才配合第3集團軍右翼兵團完成對第一防禦地帶的突破。當天夜間,由於方面軍南部集團到達博布魯伊斯克,德軍感到合圍的危礆,將其位於蘇軍第3和第48集團軍當面的部隊後撤。蘇軍偵知這一情況後,乘勢突破了第二防禦地帶,並轉入追擊。坦克第9軍利用航空兵支援脫離步兵,沿兩個方向展開追擊。至日終前,前進達90千米,從東面迫近博布魯伊斯克。6月27日晨,在該城以北與近衛坦克第1軍會師,合圍了德軍博布魯伊克集團。6月29日,該集團被蘇軍消滅,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主力在合圍對外正面上繼續進攻,到6月29日日終時推進100一—110千米。    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實施了莫吉廖夫戰役,6天強渡6條江河,向前推進90千米。 此時蘇軍快速兵團基本兵力距明斯克100千米,而德軍退卻部隊主力距明斯克卻有130-150千米。蘇軍統帥部接連下達訓令,要求各白俄羅斯方面軍加速前進,將敵軍合圍於明斯克以東,同時命令波羅的海沿岸第1方面軍、白俄羅斯第1、3方面軍部分兵力向西進攻,以建立合圍對外正面。

7月3日,白俄羅斯第1和第3方面軍在明斯克地域會師,並解放了明斯克。德軍10萬餘人被合圍於明斯克以東地域。至7月11日,被圍德軍全軍覆沒。與此同時,由於德軍已經沒有了預備隊,蘇軍各方面軍向西的進攻異常迅猛,至8月29日,蘇軍前出到東普魯士國境線和維斯瓦河一線,並在維斯瓦河對岸奪佔了若干登陸場,白俄羅斯戰役結束。

白俄羅斯戰役是1944年蘇軍實施的戰役中規模最大的一次。蘇軍在有效隱蔽戰役企圖的前提下,集中了大量兵力、兵器,比較順利地實施了這次戰役。此次戰役第一次不僅在戰術縱深合圍了德軍集團,而且在戰役縱深亦合圍了德軍重兵集團。

明斯克進攻戰役


關於這次戰役德軍的損失情況,目前還沒有確切的數據,蘇軍數據是殲敵71.7萬餘人(俘虜15.848萬人),西方數據是45萬-50萬人以上

2010年4月白俄羅斯國家銀行發行的紀念該戰役的硬幣


榮華之武器堂


因為即使德軍在數量上處於絕對弱勢,但是在裝備上依舊處於優勢狀態。而本著求生的慾望,對元首的忠誠。黨衛軍的自殺式襲擊必然引起蘇軍的巨大損失。


宗員外


三十年代蘇聯紅軍遇到大清洗,基本上把會打仗的全乾掉了,提拔出來一些營連級幹部,就是聽話,執行命令就可以了,到四十年代蘇德戰爭開始後,能用的將軍不多,仗打的一敗塗地,一個戰役下來,經常是幾十萬人被吃掉,大部分將領不會防守,也不會進攻,。莫斯科戰役勝利後,西南方面軍六十多萬人反擊,進攻了幾天就被打爛,六十萬人象羊入虎口,。斯大林格勒勝利後的大反擊也是被打的暈頭轉向,。至戰爭後期,學會使用了坦克集團軍的大縱深突擊理論。


東龍45


這是因為德軍第九軍團在裝備及訓練以及戰略戰術和戰鬥意志上都比蘇軍佔有質量上的優勢!

蘇軍在以上各方面均不佔優勢,只能在數量上和戰爭的地理位置上爭取優勢,且在人員的數量上爭取絕對優勢,才能戰勝德軍!

蘇聯在戰時達到近二億人口,第三帝國德國當時在人口只有數千萬,在戰爭的人力資源上,德軍佔劣勢,且僕從國軍隊離心離德不堪重用!

因此在與德軍第九集團軍的決戰中,蘇軍只有依靠兵力數量上的絕對優勢來殲滅德軍,用76萬人員的傷亡來消滅近30萬德軍精銳是正確的,從蘇德戰爭全局的戰略角度來看,與德軍拼人力的結果,德軍拼光了蘇軍仍有大量兵員控制戰場,最後的勝利仍然是蘇軍!


天馬行空第三


巨大的戰損比在蘇德戰場一直如此!蘇軍自殺性衝鋒正對德軍MG42機槍的胃口。


吸血殭屍lx


蘇軍與德軍拼是不是質量,是數量。從人員到坦克、飛機皆是如此。幾乎每一次戰役蘇軍都以損傷超過對手而結束。可以講蘇軍對德算是慘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