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胜赖为什么最后不降伏于织田信长以此保全家门?

彭国放


其他的回答也是服了,一点都不了解战国历史能不能不要胡说八道,这已经不是说对说错的问题了,而是完全不知道历史事件就靠几个片段去脑补好吧。

武田胜赖为什么不降服于织田信长?因为织田信长不允许啊,这次事件非常有名,被称为“甲江和与”。

最早在天正七年(1579年)时,武田胜赖就委托惠林寺的住持快川绍喜的嫡子南化玄兴调解武田家与织田家的关系,除此以外,武田胜赖还拜托了与织田家关系较好的常陆佐竹氏说情,表示希望织田、武田、上杉能够和谈,缔结盟约。

当时因为织田家的家格、官位都比较高,又接受了朝廷的“阵宣下”,许多与织田家结盟的人,实际上都做出了臣服举动。比如关东、东北的大名们,就都向织田家赠送马匹与猎鹰,这种行为在当时的武家之间就是臣服的表示。

为了表示诚意,武田胜赖将在武田军西进时俘虏的信长之子御坊丸送回了织田家。御坊丸在武田家期间,非常受到武田胜赖的重视,不敢怠慢。御坊丸元服之时,武田胜赖将武田家的通字“信”字赐给了他,取名织田信房。

然而,因为织田信长过于厌恶武田家,所以武田胜赖的提议被织田信长拒绝了。当时武田胜赖写信给织田信长,自称父亲的官职“大膳大夫”,但是织田信长在回信时却不承认武田胜赖的官职,而是直呼其名“武田四郎”。另外,在回信的时候织田信长也是以上位者对下位者的姿态回复。

在这以后,武田胜赖派出家臣向安土城送去太刀和马匹,表示愿意降服,但是织田信长拒绝接受赠礼,表示一定要将背盟的武田、上杉两家消灭。

天正九年(1581年)时,高天神城被德川军包围,当时守将冈部元信想要投降,织田信长却坚决不同意。不出信长所料,武田胜赖对高天神城的见死不救,让他在武田家内部失去了人心,为织田家来年的“甲州征伐”奠定了基础。


指尖看日本


一山不容二虎

前言:

文明评论,杜绝恶噴,谢谢!

天正十年(1582)十一月,被织田军接连击败的甲斐武田氏家督胜赖,在众叛亲离的凄凉境遇下,不甘受辱,登上百年前先祖自尽之地 --- “天目山”,与妻子、嫡长子武田信胜及若干人在寒冬中双双自杀身亡,享年三十七岁,自此日本战国的名族甲斐武田氏落下了帷幕。每每看到这里,相信不少人都会为之感到惋惜,曾经强大的武田军是多少枭雄的噩梦啊!然而在叹息之余,我们也萌生出了一种疑惑,为什么武田胜赖明知力量悬殊却不选择降伏于织田信长呢?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嘛!可是在我看来,这种可能是绝对不会发生的。



人物简介

武田胜赖(1546.3.29~1582.4.3),武田信玄第四子,其母是原信浓“神官”诹访赖重之女湖衣姬(由布姬),甲斐武田氏末代家督。在信玄攻灭诹访氏后,为拉拢人心,遂为四子更名诹访四郎胜赖,定居伊那郡高远城,以继承诹访家名。

永禄十年(1567)十月,因前信玄嫡长子武田義信谋反失败被软禁于东光寺后莫名离世,信玄二子海野信亲眼盲,三子早逝,胜赖被信玄重新召回甲斐并确立为继承人。元龟元年(1569)三月,胜赖进入甲府,更名武田四郎胜赖,随后开始追随父亲四处征战,屡立战功。天正元年(1573)信玄病逝,胜赖长子武田信胜继任家督,而他自己则为“阵代”。同年九月,德川家康重新夺回长筱城,任命原武田家臣奥平信昌为城主,并将女儿许配于他,胜赖恼羞成怒,不顾群臣激烈反对,悍然违背信玄“三年秘不发丧”的遗言,发兵攻打东美浓诸城,并占领了远江要冲“高天神城”(之前信玄一直没有攻克),甲斐武田氏的权势达到顶峰。





得知信玄死讯以及武田胜赖动作后,织田信长抓住时机,亲领装备有大量铁炮(火绳枪)的织德联军35000人在设乐原布阵。天正三年(1575)六月二十八日,武田军为夺取战场优势率先发起猛烈攻势,殊不知在织德联军先进的火器集团打击下损失惨重,此时武田胜赖再次不顾老臣劝谏,投入武田军全部兵力发起决战,虽然武田军前锋山县队攻破联军前线“防马栏”,却再也无法扩大优势,当日武田军伤亡一万余人,其中武田家引以为傲的“赤备精锐骑兵团”更是死伤人数高达近七千人,武田军终于溃散,胜赖狼狈逃回甲斐,而武田家诸名臣及许多久经沙场的武将(山县昌景、马场信房、内藤昌丰、土屋昌次、真田信纲和昌辉两兄弟等人)为掩护主君撤退,抱着必死的决心冲入敌阵,全部阵亡,武田家经此战元气大伤。

天正九年(1580)十二月,胜赖移居“新府城”,并以此为理由征收各地赋税,此举换来了大部分武田家臣的叛离。天正十年(1581)一月起,织田和德川两家不断加大对武田家的压制,胜赖不堪其扰,拒绝北信浓武将真田氏邀请,逃亡小山田信茂的岩殿城,一行人途中遭遇其谋反,遂登上天目山自杀。



个人观点

在对武田胜赖有了一定了解以后,我就来说说为什么武田胜赖不可能降伏于织田信长?

一、前科之鉴

众所周知,在元龟三年(1572)时,胜赖之父武田信玄就曾响应原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昭”的邀请,发兵约四万人上洛,并在三方原合战中将织德联军打得大败,德川家康甚至在马背上被吓得内失禁,而织田信长也为此整日提心吊胆,称信玄是“山里的猴子”。要知道,如果当年信玄没有死,武田军很有可能会击败德川家康,进而攻入织田家东南的领地(尾张、美浓和东海道)并打开局面,相信那个时候,信长就真的无力回天了,只有放弃京都与信玄决战,那么战国的局势会怎么发展就说不准了。虽然这种危机被信长顺利度过,信玄死在了上洛的路上,武田军如洪水般退却,然而此时的武田家仍然是占据本州中东部地区(飞弹东部、信浓、美浓东南部、骏河、甲斐、上野等地)的百万石大名,手握数万彪悍的军队,对于信长而言永远是巨大的威胁。武田胜赖比起父亲信玄,那是典型的小巫见大巫,可在野心层面上,胜赖可不比父亲小。信玄可以发兵上洛,胜赖就一定不会吗?就算他降伏了织田信长,以他那种急功近利和高傲的性格,他会甘心为信长效力吗?万一信长在和本愿寺等势力扯皮的时候,胜赖突然翻脸,这锅谁背?任何一个强者都是不允许自己身旁存在威胁的,所以哪怕武田胜赖愿意臣服,信长也绝对不会答应或者通过其他手段肢解武田家,毕竟比起臣服这种东西,远没有战争得来的东西踏实。当然,武田胜赖也不可能臣服信长。

二、武田家实力

翻开日本战国地图,我们会发现,位于日本本州岛中东部的武田家领土疆域极为辽阔(相对于日本而言)。北临越后上杉氏、东靠关东北条氏、西接美浓织田氏、南连远江德川氏,百万石大名,兵强马壮。自武田信虎(武田信玄之父、胜赖之祖父)时代就不断四处征战,战争成为了甲斐人民求取生存的途径之一,当时许多人都将武田军称为“甲州军”,可见其彪悍。武田家在信玄一代得到极大发展,到了胜赖一代(前期)更是到了顶峰。虽然在“长筱合战”中武田家元气大伤,可通过相关史籍记载,我们发现,在天正七年(1579)七月武田信丰(武田信繁之子)攻克武藏广木城;天正八年(1580)三月于“伊豆冲海战”击败北条水军;天正九年(1581)十月策反北条户仓城主笠原氏……一系列事件皆表现出武田家仍然拥有较强的实力。另一方面,武田胜赖也在为恢复元气而着力开展内政工作,致力于国力恢复,破格提拔武将、修改条例、引进西洋采矿技术与火器等等。也许是自认为武田家还没有到江河日下的地步吧,胜赖并没有向织田信长提出和平请求,而是继续为实现父辈的“上洛梦”在不懈奋斗着。虽然很值得称赞,但这种想法在当时是及其不可取的。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信长在击败武田军后并没有乘胜追击,而是引兵撤回了国内。虽然这里面有为应对其他反抗势力的因素在里面,可我有理由相信,信长也有忌惮的心理因素,毕竟武田氏地处山区,即不利于大规模军队作战,也不利于军队活动,武田家可以凭险防御。







三、天下布武

早在永禄八年(1565)九月,在成功兼并美浓国后,织田信长就打出了“天下布武”的旗号,期待以武力实现日本全国的统一。纵观信长的奋斗历程,比起在他之后的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来说,信长征伐天下的方法很简单,将反抗势力彻底覆灭,纳入到织田家的体系里去。本愿寺、长岛一向一揆、纪伊群雄、越前朝仓和近江浅井,哪个不是被信长付之一炬。那么对于一个连佛教圣地“比叡山”都敢烧的“第六天魔王”,会放过武田胜赖这种危险人物吗?更何况武田军还公然入侵德川家。所以即便是武田胜赖愿意投降,也逃不了被幽禁毒死的命运,还不如堂堂正正自我了断来的有尊严(日本武士很重视名声)。因此,胜赖选择了继续抵抗。

四、武田胜赖的个人性格

说到胜赖的性格,很多人脑海里出现的第一印象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这种人在我国东北地区俗称“山炮”。然而历史上的胜赖并不是你们想象中的那样。根据《纪伊国古文书》记载,天正七年九月,胜赖联合关东里见、佐竹等反北条势力,形成“反北条包围圈”,并在北条没有来得及行动下突然袭击,将支援北条的德川军在野战中打退;天正九年十月用计策反户仓城主,可见其非庸才!然而,纵使胜赖名声得到洗白,他性格中急功冒进、情绪多变的缺点是无法否认的,简单理解就是自大。



织田信长曾这样评价过胜赖:“胜頼、信玄にまして、油断ならず”(胜頼胜于信玄,不可大意)。乍看之下,似乎信长很赏识胜赖,可在我看来,胜赖的“胜”应该是胜在勇武,而不是谋略。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信玄死后不久,织田和德川为探知武田家虚实,频繁出兵骚扰,德川军更是胆大直接占领长筱城。如果仔细翻看地图,这座城对于武田家而言意义并不大,更何况武田家已经退回甲斐的情况下,丢了也无妨,德川家康此举最明显的目的就是观察武田军的行动,如果武田军纹丝不动,那么至少可以证明一点,信玄在织田德川眼里有可能还活着(这种伎俩信玄一眼就可以识破);如果武田军动了,则说明信玄必定危在旦夕或者已经病亡,织田德川就可以肆无忌惮了!然而令人失望的是,胜赖真的动了。天正三年六月,武田军出甲斐并包围了长筱城,接到消息的信长喜出望外,大呼“山动了”,其结果可想而知。

还有一点能够证明胜赖性格的证据,就是在“长筱合战”后,胜赖与北条家结盟,但他却暗中接受上杉景胜的黄金一万两与割让一部分土地的诱惑,吃里扒外,率军撤出越后,造成上杉景虎(北条氏康之子,越相同盟产物)因为失去外援而兵败被杀,北条氏政对其恨之入骨,遂转于德川家康联盟,武田家最后可靠的盟友就这样丧失了。这几点例据,无一例外都在侧面说明了胜赖自大的性格。这种自我感觉良好的人,怎么可能会认清所处境地呢?



五、信玄遗训

根据流传下来的《御宿监物书状》记载道:“余将大去也!余出身鄙乡,击邻国他郡,战无不胜。可憾者唯未能目睹武田之帜,扬于帝都。倘余大去事传出,敌必蜂拥而起。故三四载内,必严守秘密,整顿领土,培养义卒,庶几一举攻都。余九泉之下当笑慰也。”很明显,信玄把攻占京都作为了遗训的一部分,希望后世子孙能够秉承祖训,有朝一日可以成就大业。而胜赖在掌握大权后的一举一动,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前进。所以,胜赖是绝不会降伏于信长的,因为降伏了就等同于违背祖训,是不孝。




结尾

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多少英雄事,都付笑谈中……无论是哪个国家,就算再强大也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所以,识时务者,才是真正的俊杰。


正二位都承旨


一,在武田家字典里真心没有投降这个选项,从武田信虎到武田信玄,武田家这个起于穷山恶水甲斐国的家族一直的信条就是不怂就是刚,对谁都一样。

二,别的家可以臣服武田就不行,信长不可能接受武田胜赖的投降,就算接受了,估计也是得把武田家拆了再让胜赖去出家或者切腹,武田家曾经盛极一时,信长可是要一统天下的人,怎么可能给自己留后患,况且信长打武田那么多次也是损失巨大,不抹掉武田家哪来的资源弥补损失?哪来的土地分封功臣?

三,武田胜赖也是有才能的,局面成这样全是让那些个家臣逼的:胜赖可不是武田家正牌继承人啊,从小就没当继承人培养过没什么亲信,本该即位的大哥让信玄宰了,信玄死后胜赖只是代家督啊,手下人都看不起他啊,所以说长蓧之战他也得硬着头皮上,那次他怂了地位可就不保了!


历史区的旅法师


在89年版的大河剧武田信玄里,有个晴信初继家督召开定政策规划的会议,甲斐画成小圈,外面又画了个大圈,晴信说这是要达成的目标,有个人说我们为什么不称霸全国,晴信说这是不切实际的目标,然后哄堂大笑。与被称作死亡军议的勝赖逃亡前会议相比,我觉得晴信的这次会议才是更深远的死亡会议,从开始就注定失败。把武田家覆灭的责任归于勝赖是不公平的,在中国我们有很多人把中国社会衰落的责任归于康熙,我很认同,只有康熙最有机会避免,他没担起这个责任。武田家也是,让一个专横武夫去担这么大责任,最后四百年源氏名门灰飞烟灭,是专横武夫的责任,还是造成专横武夫接手自己支撑不了局面的人的责任呢?慕容家的覆灭是慕容宝的责任,还是慕容霸的责任呢。晴信一手圣人一手贪鄙,辅以强大的军事政治谋略,接手他事业的人,能力不足,此时此刻,武田家的野望被晴信推高确定,人品信誉被晴信败光,军事政治谋略无从谈起,只剩下穷兵黩武,干的缺德又事太多,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